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2003年,澳大利亚政府出台了2004-2010年职业教育与培训国家战略,旨在完善澳大利亚的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提高职业教育与培训的质量,以加强澳大利亚的国际竞争力。在该国家战略的指导下,澳大利亚的就业状况得到有效改善,职业教育与培训的整体水平有所提高,满足了企业以及接受职业教育与培训的学生的需要,推动了职业教育与培训的全纳的、合作的、可持续性的发展,对我国的职业教育改革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澳大利亚职业教育体系的框架、特点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澳大利亚国家职业教育框架体系(一)、全社会参与的社会化认证培训标准的制订:澳大利亚国家资格认可标准——培训包(Training Package)职业教育产品的框架体系和标准制定、市场开发和销售,不仅仅是学校单方面的职责,它是一个需要社会方方面面参与  相似文献   

3.
成立ANTA以来,相关政策在澳大利亚职业教育和培训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存在诸多问题。其政策往往是与经济、社会、政党轮替以及相关管理机构的增设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澳大利亚职业教育和培训政策的制定与规划主体呈现多元化特点,各自扮演着应有的角色,相关政策的出台通常是多个利益团体达成的妥协。澳大利亚现行的职业教育和培训政策面临着若干日益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4.
澳大利亚的行业在其国家职业教育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主导作用,体现在确立国家职业教育与培训政策、制定不同行业培训包以及在不同地区与技术与继续教育学院和其他注册培训机构合作开设职业教育与培训课程等诸方面,这是澳大利亚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保障,也是其主要特点。借鉴澳大利亚职业教育发展经验,探索适合我国国情和职业教育发展规律的行业主导机制,对促进我国职业教育健康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学术前沿     
《职教论坛》2012,(31):50-54
澳大利亚职业教育和培训政策的演变、制定与规划、挑战陈取江、顾海悦在《职业技术教育》2012年第19期中撰文回溯了澳大利亚职业教育和培训(VET)政策演变历程,分析了澳大利亚VET政策的制定与规划主体,并指出了澳大利亚VET政策面临的挑战。在澳大利亚经济状况显著恶化的情况下,澳大利亚国家培训局(ANTA)应运而生,于1994年开始运作。其第一个战略规划延用了改革议程的目标和机构:组成代表行业各方的管理委员会、扩大培训  相似文献   

6.
张桐 《职教通讯》2017,(34):46-50
澳大利亚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经历了初步探索、迅速发展和稳步完善三个重要阶段,各阶段因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初步探索阶段,澳大利亚政府在一系列职业教育发展报告支持下出台改革政策,职业教育质量保障系统从各州独立转向联邦政府参与的国家统一体系;迅速发展阶段,新自由主义复苏,澳大利亚政府出台国家职业教育框架的同时更加关注职业教育市场的灵活性,质量保障体系更加注重促进工业与教育领域相互对话;稳步完善阶段,澳大利亚政府建立质量培训框架和技能质量署,确保职业教育保障体系在质量标准和质量监管方面趋向完善。澳大利亚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发展具有政府严格的质量监管与市场机制并行、国家质量标准灵活实用、出台法律法规保障及时高效等显著特点。  相似文献   

7.
澳大利亚职业教育和培训制度及其管理体系健全,认证体系严密,各管理部门职责分明,而且适应时代发展不断加以改进和完善.澳大利亚职业教育和培训发展的经验对我国有以下启示:建立健全统一规范的职业教育认证与管理体系非常必要;企业必须更多地参与职业教育;职业教育的重要目标是培养社会生产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必须强化政府在职业教育中的职能.  相似文献   

8.
职业教育在澳大利亚颇有传统。20世纪70年代随着澳大利亚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得中学后的职业教育和培训需求空前增长,促使各州及联邦政府增加对技术教育的资助和提供其它支持。  相似文献   

9.
职业教育在澳大利亚颇有传统.20世纪70年代随着澳大利亚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得中学后的职业教育和培训需求空前增长,促使各州及联邦政府增加对技术教育的资助和提供其它支持.  相似文献   

10.
澳大利亚职业教育历史悠久,在20世纪70年代,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更获得了长足进步,对世界各国职业教育起到很好的借鉴作用. 走近澳大利亚职业教育 以终身教育理论为基础,构建完善的职业教育框架体系 澳大利亚职业教育体系有一个标准的执行框架,包括国家资格认可标准——培训包(TP)、国家培训框架(NTF)、国家认证框架(ARF).培训包是澳大利亚职业教育与培训的标准规范,包括三部分:能力标准、资格证书和评估指南.各州政府会组织知名院校、培训机构根据培训包的要求,联合开发教材,供院校参考使用.各院校各专业会组织专业教师依据培训包标准要求开发教学资源.  相似文献   

11.
无论从职业教育本质及其发展规律,还是从国外职业教育发展经验看,社会职业培训都是职业教育应有之义.新出台的国家教育中长期规划纲要,也强化了职业技能培训职能.开展职业培训需要全社会相关方面共同做出努力,职业院校是其中一支重要力量.当前,职业院校的培训状况如何?本刊对此进行了采访.  相似文献   

12.
CBE在澳大利亚职业教育中的应用青岛食品学校牛志新近年来,世界上许多国家进行了职业教育培训模式的改革,以满足企业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CBE职教理论模式的培训方式在英联邦国家,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国家广泛应用。CBE模式的核心是培养胜任履行岗位职责所需...  相似文献   

13.
新世纪,人才是重要战略发展资源,一个国家能否时刻保持活力,取决于人才的活跃程度,而职业教育与培训直接影响着人才的培养质量。澳大利亚的职业教育与培训在标准设定、教学实践、多方协作以及创新发展等方面都非常完善,而且澳大利亚的职业教育与培训和技能生态系统的发展理念非常吻合,因此,基于技能生态系统的视角对澳大利亚的职业教育与培训进行探讨,可以对我国职业教育与培训的开展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成为我国解决技能人才供需矛盾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4.
为了应对信息经济和知识社会的要求,澳大利亚强调职业教育与培训中的灵活学习。最重要的举措就是制定了(2000-2004年职业教育与培训灵活学习国家合作框架》和(2005年澳大利亚职业教育与培训系统灵活学习框架》。围绕这两个框架采取的措施,促进了澳大利亚灵活学习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1995年澳大利亚建立了职业教育与培训的国家资格框架体系,全国统一的国家资格证书和互认的学分制使澳大利亚的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高等教育最大限度地实现了"交互式"融通。TAFE学院为职业教育与培训的主体机构,课程面向职前、职后及不同年龄段人士设置,专业教师有3至5年的行业工作经历。行业协会参与职业教育的决策和管理,负责教学质量评估。澳洲政府出台并实施了一系列职业教育法规,政府投资占职业教育投资总额的97%。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寻澳大利亚在职业教育与培训领域有效运用新技术的轨迹,为我国的远程职业教育发展提供借鉴,本文对澳大利亚灵活学习架构的相关文献进行了分析,论述了澳大利亚职业教育与培训系统中远程手段应用的历史及相关概念的变迁,对澳大利亚灵活学习架构的进展及架构战略重点的演变进行了分析,最后就设立统一专门的远程职业教育规划及管理机构,制订远程职业教育的战略发展规划,加强远程职业教育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建立行动、项目、战略规划的一体化评估机制四个方面阐述其对于我国远程职业教育发展的启示.本文对我国远程职业教育的开展具有参考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澳大利亚国家培训包制度述评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国家培训包制度是澳大利亚近十多年来发展形成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其建立和发展的原因与澳大利亚建立全国统一的培训市场,促进职业教育和培训适应国家产业发展需要密切相关;培训包制度以澳大利亚国家资格证书框架为基础,与国家认证框架共同构成国家培训框架,规定了全国职业培训和认证中的能力标准、评价方针以及资格证书认证的条件和要求;培训包制度既有其明显的优点,也有其不容忽视的缺陷。  相似文献   

18.
2006年7月2日到5日,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职教中心(UNESCO-UNEVOC)、澳大利亚墨尔本皇家理工大学和越南皇家理工国际大学共同组织,斯里兰卡科伦坡人力资源规划技术学院、韩国职业技术教育研究所、澳大利亚国家职业教育研究中心等机构主办,在越南胡志明市召开了名为“为了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和职业教育与培训:机遇和挑战”的国际研讨会。来自亚洲和欧洲一些国家的大约70位专家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9.
苌庆辉 《职教论坛》2005,(25):61-63
为了应对信息经济和知识社会,澳大利亚强调职业教育与培训中的灵活学习.最重要的举措就是制定了<2000-2004年职业教育与培训灵活学习国家合作框架>和<2005年澳大利亚职业教育与培训系统灵活学习框架>,这两个框架明确了灵活学习的目标,促进了灵活学习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为了应对信息经济和知识社会,澳大利亚强调职业教育与培训中的灵活学习.最重要的举措就是制定了<2000-2004年职业教育与培训灵活学习国家合作框架>和<2005年澳大利亚职业教育与培训系统灵活学习框架>,这两个框架明确了灵活学习的目标,促进了灵活学习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