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教学内容:苏教版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36~37页。教学目标:1.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理解单位“1”的含义,经历分数意义的概括过程,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教学内容:青岛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6~7页。 教学目标:1.结合现实情境和直观图示,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探索并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理解算理。  相似文献   

3.
教学内容: 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十册第60~64页。 教学目标: 1.知道分数的产生,理解分数的意义。 2.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归纳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及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3.体验学习数学的成功和愉悦,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相似文献   

4.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北师大版)第六册第53—57页; 目标拟定: 1.知识目标:结合具体情境与直观操作,使学生认识分数并初步理解分数产生的必要性及其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相似文献   

5.
教学内容: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98页例1和试一试、练一练。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在教师所创设的情境中感受为什么需要产生百分数,理解百分数的意义;学会正确地读写百分数,理解百分数与分数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相似文献   

6.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60页~第64页.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猜测、归纳、评价等活动,使学生理解单位“1”的含义,掌握分数的意义和分数单位的意义.2.让学生在探索数学知识的活动中获得成功体验,培养学生探索意识和实践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7.
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五册。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具体的“分苹果”、“分蛋糕”活动中,体验分数的产生。 2.联系生活实际说分数,让学生再次体验和理解分数的意义与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陆速鸣 《广西教育》2012,(17):44-45
教学内容:人教版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上册第77、78页。1.知识目标: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教学目标:正确地读、写百分数,理解百分数与分数的异同。2.能力目标:提高自学、探究、观察、比较、归纳等能力。  相似文献   

9.
教学内容: 六年级上册第94、95页例1、例2及"试一试""练一练"和练习十八第1、2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理解并掌握用分数表示可能性大小的基本思考方法,会用分数表示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进一步加深对可能性大小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林清芬 《中小学电教》2011,(10):134-134
教学内容:课本第53页至54页例题及第55页练一练中的习题。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的情境和直观操作,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体会学习分数的必要性。(2)会用折纸、涂色等方式,表示简单的分数。(3)借助直观演示、操作、概括等方法,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具准备:每个学生准备彩纸、长方形纸、正方形纸、圆形纸、三角形纸、纸条。  相似文献   

11.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理解比的意义。掌握比的各部分名称及读写法,理解比和分数、除法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教学设想: “百分数的认识”是人教版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时内容,该内容的学习建立在分数意义和比的意义的基础之上。在分析教材和学生认知基础后,我把本课时的教学目标定位为:(1)结合具体生活情境,通过数形结合理解百分数的意义,认识百分数和分数的联系,会读写百分数。  相似文献   

13.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77~78页。 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百分数产生的过程,体会百分数在统计过程中的优越性,区分百分数与分数之间的异同,深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65~66页。教学意图:分数与除法是在学生已经建立起除法意义的“平均分”和分数的意义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前一课分数的意义讲的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本节课分数的意义是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商,通过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从分数的来源加深和扩展对分数的理解,从而揭示了分数另...  相似文献   

15.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l一年级下册第1~2页“小数的意义”。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深刻体会小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加强对小数意义的理解。 2。通过直观模型和实际操作体会十进分数与小数的关系,深化对小数意义的理解:  相似文献   

16.
“九义”数学教材第十一册《分数乘法》第1小节是分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包括分数乘以整数的意义和计算法则,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和计算法则,以及带分数的计算。其中理解和掌握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和计算法则是本节教学的重点,而理解分子与分子相乘的积作分于,分母与分母相采的积作分母的计算法则是本节教学的难点,推导这一法则的过程就是本节教学的关键。教学本节例1~例3内容时,应抓好以下两条线:①理解意义。②概括法则(如图所示):整数乘法的意义分数乘以整数的意义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分数乘以整数法则分数乘以分数的…  相似文献   

17.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人教版)第十一册教学目标:1、理解百分数的意义,知道它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能正确地读写百分数,感受百分数、分数之间的联系与区别。2、通过经历材料收集、交流和表达的过程,运用分析、比较的方法,概括百分数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一册P89-P9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初步认识百分数的应用,理解百分数的意义,能正确读写百分数;了解百分数和分数在意义上的不同点;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概括等思维能力。[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一、整体感知“分数的意义”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数学》第十册内容,是在学生已经知道了“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表示”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课是学生系统学习分数的开始,通过这部分内容的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把一些物体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也可以用分数表示”,理解单位“1”的含义并建立分数的概念,为今后学习打好基础。二、教学目标1.学会用分数描述生活中的事物,理解和掌握分数的意义,进一步掌握分数的读写法,理解分子、分母的意义。2.通过经历从生活中…  相似文献   

20.
【教学内容】五年级(下册)第51页的“回顾与整理”,第51~53页的第1~9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对“认识分数”单元有关知识的回顾和整理,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分数的意义,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真分数、假分数的含义,以及分数与小数互化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