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在《水浒》这部书中,作者为了美化宋江,有意把他写成“风流儒雅”式的人物。每逢全书情节发展的关键时刻,就让他出场来胡凑几句歪诗邪词,借以表达他的心志夙愿。从浔阳楼误题“反诗”,到打方腊时“哭刘唐”,宋江的黑诗词几乎贯穿了《水浒》一书的首尾。作者显然是有他反革命的“匠心”所在。但是,在革命人民看来,宋江的黑诗词,恰恰是他投降主义路线的形象注解:它绝  相似文献   

2.
水浒人物的绰号,虽然林林总总,但大体上可以分成几大类:一是以动物名称命名,如玉麒麟卢俊义;二是以人物形体特征命名,如赤发鬼刘唐;三是以兵器命名,如大刀关胜;四是以神怪星宿命名,如八臂哪吒项充;五是以人物性格命名,如霹雳火秦明;六是以人物职业或技能命名,如操刀鬼曹正;七是以古人来命名,  相似文献   

3.
在江苏省2007年"教海探航·一品梅"杯征文颁奖大会上,我作为获奖青年教师执教了<林冲棒打洪教头>一课.课前,我做了充分的准备,凭借自己对<水浒>的喜爱,对林冲这个人物的喜爱,结合自己阅读<水浒>的感受,设计了在名著背景下解读人物的教学思路,立足文本,借助名著,在学生心中建构起林冲的独特形象,激发他们探究林冲、探究<水浒>人物的兴趣,将孩子引到名著的阅读中去.……  相似文献   

4.
在江苏省2007年"教海探航·一品梅"杯征文颁奖大会上,我作为获奖青年教师执教了<林冲棒打洪教头>一课.课前,我做了充分的准备,凭借自己对<水浒>的喜爱,对林冲这个人物的喜爱,结合自己阅读<水浒>的感受,设计了在名著背景下解读人物的教学思路,立足文本,借助名著,在学生心中建构起林冲的独特形象,激发他们探究林冲、探究<水浒>人物的兴趣,将孩子引到名著的阅读中去.……  相似文献   

5.
施蛰存的小说长于以心理分析的手法表现人物复杂而矛盾的心理,而他的历史小说以历史人物为主角和以历史情境为背景的双重性质,使其人物心理矛盾性显得尤为突出。本文通过分析施蛰存历史小说中人物心理矛盾性的三方面表现,即圣人形象与凡人心理之矛盾,道德理念与人性欲望之矛盾,情欲与死亡之矛盾,从而研究其中的寓意。  相似文献   

6.
《水浒》研究至今,论著浩繁,可谓汗牛充栋。但我们注意到,那些专门论述《水浒》人物的文章,选取的研究对象非常集中,无非宋江、林冲、武松、李逵、鲁达等,而在一百○八将中赫然位居第三的军师“智多星”吴用,却格外地受冷落。当然,造成这种情况确属事出有因,本文也将有所解析。我认为,作为水浒众好汉中具有特殊意义的人物——唯一以个人智慧为梁山义军服务的知识分子,吴用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人物,研究他,无论对认识这个形象本身还是对认识整部作品,都将具有较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在江苏省2007年“教海探航·一品梅”杯征文颁奖大会上,我作为获奖青年教师执教了《林冲棒打洪教头》一课。课前.我做了充分的准备,凭借自己对《水浒》的喜爱。对林冲这个人物的喜爱,结合自己阅读《水浒》的感受,设计了在名著背景下解读人物的教学思路.立足文本,借助名著,在学生心中建构起林冲的独特形象,激发他们探究林冲、探究《水浒》人物的兴趣。将孩子引到名著的阅读中去。  相似文献   

8.
何致文 《考试周刊》2009,(10):23-24
在剧本《日出》中,曹禺先生塑造了陈白露这样一个交际花形象。本文旨在分析这一人物的性格及其矛盾性。  相似文献   

9.
卢贤强 《双语学习》2007,(5M):75-75
我国古典小说很讲究人物出场,往往人物一出场就知道他的身份,又了解他的性格,甚至通过某甲出场还同时写了某乙,而所有这些,又往往不是作者细致地介绍出来的。作者有时根本不加任何叙述,一开始就让人物用自己的言行去说明;有时用几笔,也总是淡淡的勾勒,但人物的形象却常常一接触就印象鲜明。著名的长篇小说《水浒》在这方面的处理,十分出色,很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10.
王薇 《考试周刊》2009,(13):25-26
艾迪是福克纳著名小说《我弥留之际》的中心人物,整部小说围绕着她的弥留和"返乡归葬"前后十余天的故事情节展开。本文通过评析艾迪形象的复杂性与矛盾性,及其爱恨交织的一生体现出的不彻底的叛逆性,探索福克纳笔下女性人物的悲剧根源。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典美学中的意象论肇始于《周易》,成熟于唐代。而处于之间的刘勰对审美意象论最终铸成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刘勰生在魏晋南北朝这个思想激烈碰撞的时代,耳濡目染中兼融儒、释、道三家思想。而对其文艺美学思想产生巨大影响的是儒道两家。本文从意象本体论、意象创构论以及对唐代意象论产生的影响三方面对刘勰的审美意象论作一番探讨。  相似文献   

12.
刘长卿是唐代大历诗人中较有影响的一位作家,是盛唐到中唐的过渡人物。他对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的"定型"起了重要的作用,对后世诗歌发展影响很大。文章重点讨论刘长卿诗歌情景交融的表现方式及意义,并结合作品进行分析,从中看到刘长卿在情景交融上的独特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13.
在中唐的文坛上,柳宗元诗文自成一格别具风韵。本文试图从柳宗元的生活经历、诗文创作出发,管窥其大致的心路历程和情感轨迹,即从盛唐诗人的自信到中唐诗人的自适再到晚唐诗人的自伤,并由此揭示从盛唐到晚唐文人心态的历史演变轨迹。  相似文献   

14.
唐代士大夫旅游之风盛行,诗文里也多涉及旅游,其中以柳宗元的山水游记最为著名。文章以柳宗元的诗文作为主要研究资料,通过对唐代士大夫实际旅游景点的选择、旅游的食宿、旅游的交通工具、游伴与娱乐等方面的考察,展现出旅游活动的实态,进而说明旅游在唐人社会生活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韩、柳并称。韩、柳共同倡导的古文运动实际上是以文体改革为表、以复兴儒学为里的运动,对唐传奇并没有直接的影响。柳宗元所支持的能体现韩愈个人兴趣而不属于古文理论之内的“以文为戏”之说虽对传奇创作有一定的影响,但韩愈的那些为戏文还不是传奇作品;柳宗元创作了一些叙事散文,也写了一些传奇文,对唐代逞才掉文的娱乐性的虚构叙事创作有一定的影响,然影响并不如现在有些论者所肯定的那样大。  相似文献   

16.
隋唐河东柳氏及其源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柳姓源于姬姓和展姓,柳下惠为其近祖,秦统一六国时徙居河东。在南朝经柳元景、柳世隆两代人苦心经营,由武入文成功转型,继而崛起成为世家望族。历隋朝唐初继续发展,具有独特的家学特色,不仅在政治上有所作为,柳爽、柳浑、柳璨均官至宰相,而且在文化方面涌现出了柳冲、柳芳、柳宗元、柳公权等对当时及后世均产生重要影响的人物。虽然家族经历武则天立后政治风波,柳爽一族遭受重挫,但是从整体的发展上,整个唐代河东柳氏依靠其家学相承依旧家道不堕。  相似文献   

17.
刘长卿生活在盛衰转变的大历时期,其诗歌具有大历诗歌的共性,即迷惘和幻灭,同时也有冷淡深婉的个性.从诗歌史发展的角度上看,其诗歌创作在盛唐诗风转变历程中有着先声和桥梁的作用.其诗歌在创作意识、主题构造、审美情趣等方面露气骨顿衰之貌,也隐约展现出即将到来的中唐“境敛而实”诗风的痕迹.  相似文献   

18.
《唐六典》根据唐玄宗的意旨编撰而成,对唐代及后世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该书详细地记载了唐代前期的设官分职以及唐以前职官制度的沿革,对于研究古代职官制度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基于《唐六典》成书问题,重点分析《唐六典》成书时间、书成于何人之手及成书历时较长之缘由这三个方面,认为《唐六典》书成于唐开元二十七年,由李林甫进御给唐玄宗。  相似文献   

19.
唐传奇《柳毅传》塑造了一个"豪侠刚烈、凛然正气"的柳毅形象,元代尚仲贤将其改编成《柳毅传书》。主人公柳毅豪侠的一面被削弱,演变成一个拥有世俗价值观和爱情观的人物形象。究其缘由,柳毅形象的演变主要由不同时代的审美风尚造成的,唐传奇的作者欲借小说以炫才明志,北曲杂剧的作者则需要迎合观众世俗化的接受心理。柳毅形象的变化主要是通过不同的叙事视角和语言风格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20.
沁水县西文兴村是我国唐代著名的思想家、政治革新家和一代文学宗师柳宗元同宗后裔隐居地。柳民氏居是柳氏世家以血缘聚居的千年古村落遗存。柳宗元文化在柳氏民居得以传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