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德辉 《大众科技》2008,(9):211-212
记忆摹仿既具有摹仿的普遍性,又具有其自身特殊性,在摹仿笔迹检验中可以充分发挥其独特的个性功能。深入研究探索记忆摹仿笔迹的形成机制和影响因素,对公安机关进行摹仿笔迹检验具有一定的积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在司法鉴定实践中不少案件的当事人常采取隐藏自己的笔迹形象,摹仿他人笔迹来仿造填写他人的签名、单据、契约、信件、传单,以达到自己非法的目的.摹仿笔迹-般字数较少,特征选择面窄,可供比对的特征少,书写人的特征暴露少,检验难度大.因此加强对摹仿笔迹的研完与检验,是文检工作者的一项重要的工作任务.  相似文献   

3.
《科技风》2016,(12)
作为笔迹鉴定中较高难度的一种,摹仿签名笔迹鉴定常见于司法实践领域中。本文旨在对签名笔迹特征鉴定价值做出系统研究及相应分析,以期为司法工作中笔迹鉴定水平的客观性与准确性做出相关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套摹笔迹属于摹仿笔迹的一种,它是以他人笔迹为摹本,将摹仿材料置于摹本之上,通过透光所见影像进行摹写的字迹。为了深入研究套摹笔迹的内在规律,笔者以签名为例,通过系统实验,概括研究了套摹笔迹的一般特点,实际统计了套摹笔画覆盖完整度范围,分析统计了套摹笔迹特征的稳定与变化规律,对套摹笔迹中各类笔迹特征的摹仿率进行排序,并探讨了影响套摹效果的相关因素。结果表明,形快实慢、抖动弯曲、中途停顿、笔力平缓这四类特点是识别套摹笔迹的重要依据,连笔特征、起笔特征、收笔特征、笔力特征、附加符号,这五类特征是套摹笔迹的检验的重点所在。套摹签名的简单度、摹仿人的书写水平、认真程度和透光强度均与套摹效果成正相关。上述规律可为笔迹鉴定实践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5.
书写速度变化是影响笔迹特征产生差异的重要因素,在笔迹鉴定中,研究不同书写速度下笔迹的特征形态和书写速度快慢影响笔迹特征的各个方面以及相关鉴定中的注意问题,非常重要。不同的书写速度具体包括强行慢写、正常速度书写、强行快写等。就同一人来说,在不同的书写速度下书写的笔迹特征有其自身的规律性,其本质特征相近,但会引起某些细节特征的改变。文章通过对这些变与不变的特征分别进行归纳总结,以此来支撑这一规律性,为书写速度变化笔迹鉴定提供更充分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笔迹是通过个人书写活动形成的具有个人特的文字符号形象,他的本质是人的书写习惯和书写技能,笔迹分为正常笔迹、伪装笔迹、模仿笔迹、条件变化笔迹和绘画笔迹等。笔迹鉴定是文件检验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通过两部分笔迹之间的比较鉴别,确定是否同一人笔迹的一项专门技术。  相似文献   

7.
如何搜集分析笔迹样本,综合运用笔迹样本的各种信息,为确保鉴定质量为审判工作提供及时准确的证据先打下坚实的基础,是我们委托笔迹鉴定案件的一个重要环节.下面我通过文检工作的实践,就如何搜集分析样本及应注意的问题谈谈这方面体会,供读者参考、指正.  相似文献   

8.
由于签名笔迹具备独特的证据价值,因此在实际生活中经常会发生伪造亲手签名的现象。最近又出现了一种新的伪造方法,就是当事人会把别人亲手写下的签名制作成印章,使用后形成的文字不仅有印章的特点,还会体现出签名笔迹。这种印文极有可能被误认成签名笔迹。本文简单分析了签名印章伪造签名笔迹,并且深入探讨了利用签名印章伪造亲手签名笔记的鉴定方法,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刘玉琴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27):50+52-50,52
笔迹鉴定是治理图书馆图书因没有及时检查而存在污损的一种有效手段。针对汉字与英文偏重不同的鉴定方法。但笔迹鉴定仅作为治理污损的一种辅助手段,其目的是从源头上加强对读者的教育,同时加强对工作人员的责任心培养。  相似文献   

10.
笔迹与性格     
《发明与创新》2013,(11):7-7
你是外向、多疑的人,还是自大、喜欢撒谎的人?根据美国国家制笔公司的最新研究,你的笔迹可能会提供5000多种不同人格特性的线索,它主要基于你写的字之间的空隙、签名的方式、  相似文献   

11.
闫兵  李菲 《科技风》2014,(18):44-44
在司法鉴定时间中遇到的涉及笔迹鉴定案件的数量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而且其中出现了大量字迹较少,且具有一定伪装的物证字迹,这些字迹的往往笔画简单,特征表现不明显,采用常规方法难以进行检验。对此,本文对逆向检验方法在笔迹检验中的运用进行了分析,通过逆向思维,调换检材与样本在检验过程中的相对位置,用已知的样本笔迹特征为条件,对检材的同一性进行验证,这样可以有效降低检验难度,提高鉴定意见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主要分析了中西方笔迹学的发展基本取向:临床心理学对笔迹研究的取向;笔迹心理分析在人员选拔、司法鉴定和教育评估中的研究取向;笔迹与人格的研究取向。我国的笔迹学研究取向:以应用研究带动实证研究的取向;以人格研究向人生成功研究拓展的研究取向。  相似文献   

13.
有笔迹,就能让你显形 一份通过电子邮件发来的5份笔迹扫描资料,呈现在了我国一位高级笔迹分析专家的面前。这些笔迹出自某新闻媒体的5位记之手:半个小时过后,这位专家通过观察笔迹,就说出了从未谋面的这些记的模样和特点——[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陈璐  廖芳 《科技广场》2008,(2):47-48
笔迹分析法由于其简捷、方便、准确性高、个性化强等特点越来越得到企事业单位的重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将介绍笔迹分析法的基本内容以及笔迹分析法较其他人才测评的突出优势等。  相似文献   

15.
关于个体中文笔迹与人格的关系,是目前我国笔迹心理学研究的热点领域之一,中西方学者都对此进行了研究,但是,西方学者的研究结论并不一致,我国对此的实证研究数量较少,并且也存在一些局限与不足。  相似文献   

16.
近来,很多国家在招聘员工和人事安排上使用了笔迹分析。联邦德国80%的大公司以及瑞士和以色列等国,半数以上的公司都把笔迹分析作为决定人选和职位安排的一种必要手段。在招考职员时,他们只要求应考者在纸上写满一页字,然后花50~250美元请专家进行分析鉴定,来决定是否录用他。  相似文献   

17.
陈光 《今日科苑》2007,(21):26-29
"你既不是一个刚性的人,也不是一个柔性的人,总爱在中间找一个平衡点;你个性不张扬,但也不软弱;喜欢思考,有自己的主见,吸收能力比较强;交友慎重,喜欢安全,生活上比较节约;但性格有一点优柔、内敛,与异性交往时还有些羞怯心理……"看完记者当场抄写的材料后,长年从事笔迹学研究、被誉为国内"笔迹分析第一人"的徐庆元做出了这样的"诊断"。判断之准确,不禁让记者默默称奇!  相似文献   

18.
笔划特征是笔迹鉴别的一个重要依据,借鉴前人利用笔划局部特征统计特性的方法,提出一种用笔划局部特征建立特征矩阵来鉴别笔迹的方法.该方法需要的预处理少、计算简单、时间复杂度低、特征矩阵的大小调节方便,在现有的数据上取得了较高鉴别率.  相似文献   

19.
汉语和藏文同属于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二者在检验原理与检验方法上基本相同,但是,藏文是由30个字母组成的拼音文字,有着自己固定的语法,它们在发音、构句、书写等方面与汉字截然不同。这就决定了我们在检验藏文笔迹时,不能照搬检验汉字笔迹的一套模式来认识藏文笔迹特征,而应根据藏文的特点来分析和认识藏文的书写规律,研究其特征。  相似文献   

20.
笔迹鉴定工作在犯罪侦查、案件处理以及保障国家基本安全等方面起到了不可或缺的的作用。然而目前我国笔迹鉴定工作还没有形成一套较为完善的的行业机制,也没有提出规范化的技术要求,从而导致笔迹鉴定工作的科学性以及有效性受到不少的质疑。随着笔迹鉴定的不断深入,该工作已成为现阶段很多专家、学者热议的话题。对笔迹鉴定的识别及价值展开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