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根据体态语言学原理,进一步分析体态语言美的内涵及价值,体育教师的体态语言的美学修养、审美教育,将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欲望和积极性,而正确应用体态语言于教学,能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活跃课堂气氛,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
杜燕 《现代教育》2003,(22):38-38
体态语言是指人在交际过程中,用来传递信息、表达感情、表示态度的特定的身体态势,例如:举止、表情、姿势、服饰等都属于体态语言的范畴。教师的工作对象是有着敏感心灵的青少年儿童,在师生之间的相互交流中,教师应当运用言语的或体态的等多种手段来完成对自己“师表”形象地塑造,来开展传知育能,陶冶心灵的教育工作。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  相似文献   

3.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决不会始终使用单一的口语方式来表述思想、传递信息,而总是伴随着相应的眼神、表情、动作等的体态语言.恰当地运用体态语言能加强教师情感信息的传递,加深学生对教师有声语言的理解,增强有声语言的表达魅力。运用体态语言也是一种教学行为,它能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把握教材并发展思维,更好地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本文主要从内涵、种类和作用三个方面对课堂教学中体态语言的运用进行阐释.  相似文献   

4.
体态语言和言语性语言均为交流思想信息的工具,但彼此之间有区别又相容。根据一些国外语言学家的研究成果,结合教学实际,揭示体态语言在交际中的表现,期能有助于语言教学,尤其是外语教学。  相似文献   

5.
冯爽 《宣武教育》2007,(6):13-15
在班主任工作中,发挥体态语言育人的作用,是一个值得认真进行教育探索与实践研究的课题。所谓“体态语言育人”,是指教师借助体态语言来进行教育的方法。交往中的体态语(body language)也称身势语(kinesics)、态势语、形体语言,是人们用身体动作来传递信息,交流感情以表达自己思想的一种习惯性方式。  相似文献   

6.
教学语言是教师引导学生多种感官、神经系统和大脑积极活动,并由此获得感性知识,继而实现理性飞跃的重要工具,它是教学艺术的核心。体态语言作为无声系统的语言,它既可以表达有声语言难以表达的意思,也可以揭露有声语言的虚假现象;不但能修饰、润色口头语言,甚至能表达口头语言难以表达的情态,起到激励、唤醒、鼓舞的效果。所以,正确、适度、灵活地运用体态语言,对实现教育教学目标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深度学习技术与教师教育融合创新,可赋能教师教学体态语言行为精准测评。针对教师体态语言人工视频分析技术滞后问题,本研究采用人物目标检测、目标追踪和体态骨架图生成三种方法,创建真实教学情境下基于人体骨架图的专家型教师标准体态语言数据集,使用金字塔卷积模块优化ResNet50残差网络,构建金字塔残差神经网络模型,并基于数据集开展识别模型的训练、验证和测试实验。结果显示,体态语言识别模型的准确率、精确率和召回率均达到95%以上,识别准确率由高到低依次为工具性体态语言、巡视性体态语言、指示性体态语言、常规性体态语言、描述性体态语言。本研究基于上述训练良好的模型,开发教师体态语言智能感知测评系统,提出教师体态语言特征的人体骨架表征方法、教师体态语言数据集创建方法及智能识别神经网络模型构建方法,构建了大数据驱动的教师课堂体态语言智能测评方法体系。  相似文献   

8.
体态语言不仅能传达意念,且表达能力丰富.在课堂教学中,恰当运用体态语言,对引发学生求知兴趣,调节课堂气氛,提高教学艺术都将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语言是教师教学中最重要的工具.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重要媒体。教师的语言包括有声语言,即口头语言;无声语言,即体态语言和板书语言。口头语言有激情,容易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体态语言有感染力,能使学生情感产生共鸣;板书语言有条理,能使表达的内容准确、规范。如果我们每一位数学教师都能熟练地运用语言这一艺术进行教学.必将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达到大幅度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在课堂教学中,除了有声语言以外,还有一种无声的语言,即体态语言。所谓体态语言是指人在交际过程中,用来传递信息、表达感情、表示态度的非语言的特定身体态势。行为科学告诉我们,几乎一切无声的语言,即体态语言都可以用来作为人际间沟通的手段,都可以用来为教学服务。教师如果在课堂上准确、熟练的运用体态语言来辅助教学,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教师体态语言可分为:眼神、表情、手势、距离、举止风度等五个方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把握这五个方面的运用。  相似文献   

11.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恰如其分地运用表露性体态语言,能在教学过程中起到口语无法替代的作用。那什么是表露性体态语言呢?让我们来看一则课堂实录(片断):  相似文献   

12.
体态语言是指人体各部位的动作语言。课堂教学中的体态语言包括教师的情绪、举止、表情、运眼、运手等,是教学中的无声语言。教师如果能掌握并善于使用体态语言,不仅有利于师生问信息的传输,情感的及时交流,也对课堂活动及其主体进行必要、及时地调节,达到师生之间的全面互动,同时还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师应深入研究各种体态语言的使用,使之与有声语言最佳组合,协调一致。教学中的体态语言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体态语言是联系师生双方教学的重要纽带,是体育教师教学的重要方法和手段。事实上,体态语言跟口头语言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起到的作用也不是口头语言所能替代的。据有关专家研究发现,一个信息的传递是由7%的语言(系指单纯的言语)和38%的声音(包括语调、节奏和声响强度作用)以及55%的体态语言组成,可见,体态语言在教师传授知识信息、学生接受知识信息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情趣盎然的体态语言,是人类除了口头语言、书面语言以外的第三种语言形态。体态语言,一旦被我们语文教师恰当地运用到教学中,必定能让课变得更加的有声有色、有情有趣,达到引人入胜、回味无穷效果。  相似文献   

15.
体态语言也就是借助行为动作、表情、眼神等传递信息在政治课教学中如果教师精神饱满.热情洋溢.恰如其分地使用体态语言,能使课堂气氛活跃、融洽,增强学生对政治课的学习兴趣。强深对知识的理解,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体态语言是指通过手势等非语言行为来传递信息的一种交流手段,也是增强语言表达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适时适当地运用体态语言,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针对在日常英语教学中,教师如何运用体态语言才能使学生心领神会,提高教学效果,笔者总结出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7.
人类在交际中除了使用语言外,还使用着重要的非语言因素——体态语言。它包括手势、眼神、面部表情和姿势。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体态语言各有其特点。掌握不同民族化中的体态语言,将有助于我们对世界化的了解。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体态语言的特点的深入探讨,提出了中学物理教学中设计和运用姿态语言、手势语言和情态语言的具体方法,以及运用体态语言时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9.
体态语言是一种非语言的特殊“语言”,具有传递信息、表达情意的功能。健美操教学中,教师准确合理地运用体态语言对优化课堂心理气氛,促进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果,增进师生感情能起到重要的作用。运用文献资料法及逻辑分析法阐述体态语言的概念以及体态语言在健美操教学中的运用,为提高健美操教学水平和健美操教学效果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影响师生关系的教师体态语言作出阐述,用正、反实例论证教师体态语言与副体态语言对学生心理的影响及其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并根据教师运用体态语言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