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对六安第一中学高一新生进行心理健康筛查,了解新生心理健康状况并建立心理健康档案。方法:运用整体抽样的方法,采用SCL-90工具对高中新生进行测试。结果:(1)六安第一中学高一新生心理问题检出率为15.12%,其中女生心理问题检出率(17.20%)明显高于男生(13.78%),在班级类别上心理问题检出率没有差异;(2)六安第一中学高一新生与全国中学生常模相比在强迫、焦虑因子差异不显著,其余因子和常模具有显著性差异,除了人际关系敏感因子高于常模外,其余均低于常模水平;(3)六安第一中学高一学生的心理问题由高到低分别为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症状、敌对症状、抑郁症状和精神病性症状。结论:高中生心理健康问题较为突出,女生较男生更易产生心理问题,必须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大学生人格问卷(UPI)对某普通二本高校3086名刚进大学的2014级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普查。筛查结果:I类学生179人,占总人数5.81%,然后对I类学生进行追踪心理咨询,经统计分析,得出高校新生心理问题主要集中在新生适应性问题及家庭问题。提示大学新生入学适应性教育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应当注意这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和掌握大学新生的心理问题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旨在为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咨以参考和借鉴.方法:采用大学生人格问卷(UPI)对蚌埠学院4361名2013级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普查.结果:新生心理异常和筛查一类学生人数分别占总人数1.3%和4.8%,新生总体心理健康状况良好,但仍有部分新生心理问题症状表现突出,其中女生心理问题显著多于男生,农村生源新生心理问题显著多于城市生源新生.结论:家庭因素、学校教育、社会环境和个体因素是大学新生产生心理问题的主要影响因素,要帮助他们尽快适应学校生活,需要几个方面因素行成合力,共同探索提升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分析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为教育、教学和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提供现实基础。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550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大学新生中存有中度及以上心理问题的学生占11.35%,其中在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等因子上出问题的学生较多;贫困生、农村学生、往届生等心理问题学生比例较高。结论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采取积极措施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硕士研究生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为后续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建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某高校642名研究生新生进行调查。结果:(1)研究生新生SCL-90总分大于160分的人数为70人,占总人数比例为10.9%;(2)在阳性症状中,出现最多的是强迫症状,比例达到20.72%;其次是人际关系敏感,比例为11.68%;(3)研究生新生中大部分心理问题的产生没有明显的性别倾向,应该普遍关注;(4)独立样本t检验发现,大部分因子得分显著低于其他相关群体常模。结论某高校研究生新生入学之初的整体心理健康状况相对要优于其他相关群体。  相似文献   

6.
460名高职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460名高职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水平测查,结果表明:1.大多数学生295人(占79.3%)心理健康状况良好;20.7%的学生存在不同程度心理问题;2.高职新生人际敏感、敌对、偏执、精神病性等因子得分均显著低于大学生常模,“抑郁”因子得分显著高于大学生常模(p〈.01);3.心理健康水平在性别、专业、城乡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7.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河南省某理工科高校2013级7491名新生进行心理普查,分析了影响理工科新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大多数新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同时也有9.68%的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2)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集中在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和焦虑等方面。(3)性别、寄养经历等因素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有显著影响。(4)独生子女与否以及家庭来源地对学生心理健康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8.
西北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了解西北地区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总体状况,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对西北地区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1)西北地区大学生无心理问题者占13.6%,无明显心理问题者占70.6%,有明显心理问题者占15.8%.心理健康的九个因子中,按其得分由高到低强度为:人际关系、抑郁、强迫、敌对、偏执、焦虑、躯体化、精神病性、恐怖.(2)西北地区大学生在不同年级、不同生源以及不同性别上有些因子存在显著差异.提出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要从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完善学校心理咨询体系、有效促进西北大学生心理素质提高.  相似文献   

9.
高职新生心理健康UPI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UPI方法对南宁职业技术学院2008级3545名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测查,结果显示:(1)有严重心理问题倾向的Ⅰ类学生占15.4%,有待关注并可能存在心理困扰的Ⅱ类学生占44.4%;(2)受测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神经衰弱倾向、情绪不稳定、缺乏自信、强迫倾向等方面;(3)男、女生在UPI测试结果上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某校2394名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发现:男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明显好于女生,独生子女的心理健康好于非独生子女,应届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明显好于往届学生,城市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明显好于农村学生。其中,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占总体人数的9.15%,其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偏执""抑郁""情绪波动""交往障碍"4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