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为了认真落实学生每天一小时的体育活动,北京市教育局和体委近年来狠抓了课间操的质量。他们认为,课间操在时间、人员和场地上最有保证,大有潜力可挖,抓好课间操对增进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良好的精神风貌、集体观念和组织纪律性都具有重要作用。为此,市教育局和体委针对本市中小学普遍存在的学生锻炼时间不足,课间操的内容和组织形式枯燥单调,做操质  相似文献   

2.
"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的具体内涵是指由学校有组织、有领导、有计划地在学校对学生进行体育教学和集体锻炼的时间,主要包括体育课、大课间体育活动和课外体育活动的时间.虽然目前得到立法上的保障和在全国全面实施,但仍存在不少问题.提出加强该项工作的建议:深刻认识做好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体育工作的重要性,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加强对"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工作的领导,确保工作落到实处;加强对"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工作的督导,建立健全学校体育工作督查督办机制.  相似文献   

3.
在教育部通知精神的指引下,我市根据各校具体条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保证学生每天有一小时的体育锻炼。市一中积极扩充室内外操场,增添体育器材,为保证学生在一小时锻炼中所需的场地器材。每周增加一节体育课,每天两次眼保健操和两次课间操,经常开展群众性的竞赛活动和“达标”测验。湘东中学除了抓好两课、两操、四活动外,还规定学生每人每天要跑三千公尺。每天清晨,学生会体育部长背一袋特制的硬纸牌到离学校一千五百米远的机耕道上,凡跑到那里的  相似文献   

4.
王志超 《体育教学》2009,(12):11-11
广西灵川县大圩初中以体育课为突破口,改变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融合游戏、舞蹈、项目训练为一体的艺术体育教学模式来促使学生每天锻炼1小时。为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参加体育锻炼,落实“每天锻炼1小时”的要求,学校采取了行之有效的措施来确保。  相似文献   

5.
北京市中学课间操现状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课间广播体操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精神文明的窗口,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过课间操活动能使学生养成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形成正确的身体姿势,并对调节学习节奏,形成良好的校风、校纪有良好的作用。《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也明确规定:“普通中小学、农村中学、职业中学,每天应适当安排课间操,每周安排3次以上课外体育活动,保证学生可以每天有1小时体育活动时间。”2002年9月,教育部向全国推行第二套“全国中小学生(幼儿)系列广播体操”,为了更好的作好新操的教学和推广…  相似文献   

6.
为进一步推进阳光体育运动,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就是最有效的方式。大课间体育活动就是学校在每天早上、上午、下午第二节课课后安排20-30分钟的时间,组织全校学生进行体育活动。大课间体育活动是对学校传统的课间操活动进行改革,改变了学校课间操长期固守的一种模式,使得其时间延长、项目增加、内容丰富,充分使学生动起来、玩起来,充分调动了学生主动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达到强身健体、休息调整等功效。大课间体育活动对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更好落实"阳光体育"活动,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周万征 《体育师友》2011,34(4):70-71
体育大课间活动是有力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发[2007]7号)文件的一项全国性阳光体育活动,是落实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的重要保证,教育部体卫艺司杨贵仁司长明确提出:“只有把大课间推广起来了,才能真正落实每天锻炼一小时。”学生在体育大课间活动中不仅能够锻炼身体,练习技能,  相似文献   

8.
自从教育部提出“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号召以来,我校先后启动一系列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的活动项目。我校在原来一星期三节体育课的基础上每个年级又增开了一节师生活动课,这节课以开展班级竞赛活动为主,老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增强全体学生和老师的体质,使学生和老师之间的关系更融洽、更和谐地发展。所谓班级竞赛活动,是指班级的全体成员(伤病除外)都要参加比赛,其中必须要有2名班级任课老师也参与其中,以全体参与人员的成绩来判定比赛结果的一项活动。  相似文献   

9.
“抓紧、调整、补差、安全”这八个字可指导中学生的暑期锻炼。抓紧。俗话说: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暑期是中学生体育锻炼的大好时节。《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中就指出:要保证学生每天有一小时体育活动的时间。暑期的体育锻炼,每天就更应保证一小时了。有的学生认为暑期很长,锻炼从明天开始吧!结果,明天又推到明天,暑期一晃过去了,锻炼还没开始。因此,暑期锻炼必须有个计划,把每天锻炼的时间固定下来。每次锻炼必须让身体达到一定的生理负荷,一般四五天为一个锻炼周期,一个周期可出现一次或两次负荷高峰,锻炼要有张有弛,活动量要有大有小,负荷的安排要形成一条曲  相似文献   

10.
<正>随着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以及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大课间体育等活动应运而生。大课间体育活动是在课间操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学校体育活动组织形式,是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的重要途径。经过多年推广普及,其价值逐渐得到学校师生和家长的认同。笔者根据多年学校体育教育工作经验,结合实践研究,探索出一套新的大课间体育活动形式。  相似文献   

11.
《体育师友》2015,(5):32-35
大课间体育活动是在传统课间操基础上蓬勃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学校体育活动组织形式,是"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的重要保证。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的质量直接关系着学生的健康。基于广州市增城区派潭中学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实践,提出全体性、科学性、创新性、安全性的实施理念,探索适合农村学校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实施方案,论证大课间体育活动对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对育人育体、立德树人作用,促进学校大课间体育活动可持续地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为了有效的增强学生的体质,就必须保质保量地开展一小时体育锻炼,主要的是制订和落实措施,才能持之以恒,并取得预期的效果。我校从1979年以来,连续六年被评为浙江省群体工作和“达标”先进集体,其经验之一,就是狠抓了一小时体育锻炼: 一、时间安排早操:不论是走读生或住校生,除个别路远同学外,其余一律都参加。内容:跑步、做操或“达标”项目锻炼;时间20分钟。课间操:10分钟;眼保健操每天两次(上午第三、四节之间,晚自修第一、两节  相似文献   

13.
一天两个“大课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受一些学校的启示,为了更好的落实“保证学生每天有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的规定,我们构建了新的课外体育活动模式,即两个“大课间”趣味体育活动,尝试将快乐体育、趣味体育、成功教育融为一体的教育新模式。我们的指导思想是,以实施素质教育为核心,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与发展,融育智、育德、育美于健体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为终身体育打下牢固的基础。一、两个“大课间”的内容和形式第一个“大课间”是在上午的第二节课后进行,时间为30分钟,内容为即兴小游戏、…  相似文献   

14.
2006年教育部发出“每天锻炼1小时,健康工作50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号召;2007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明确规定了要“确保学生每天锻炼1小时”:2011年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保证学生每天1小时校园体育活动”。  相似文献   

15.
做法为了落实教育部关于“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精神,本学期我校让学生上午的大课间做操,下午的大课间跑步。1.严格规范课间活动质量,努力提高学生对课间活动的认识,激发内动力每天的课间操对于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身体姿势,调节生活节奏,良好习惯的养成有重要意义。在以往的做操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这样的情况,举行广播操比赛评比时,学生就做得认真,整齐一致的步伐,雄壮嘹亮的口号,奋发向上的气势,有力、到位的动作。可好景不长,很快就懒散、松垮下来。这主要是学生缺乏对广播操作用、意义、锻炼价值的认识,即…  相似文献   

16.
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每到课间操和课外活动时间,辽宁省鞍山市铁东区二一九小学的小朋友都会像小鸟一样“飞”到操场上,开始“啄食”学校专为他们搭配的文体锻炼“自助大餐”:这里既有欢快的舞蹈、形体操、韵律操、蹦蹦床、跷跷板等活动,又有乒乓球、羽毛球、轮滑、旱冰等传统运动,更有男女皆宜的竹竿舞、打陀螺、老鹰抓小鸡、跳房子等一系列民族民间活动。林林总总、各式各样的活动寓辅德、健体、审美于一体,让孩子回归自然、走进生活,使他们获得了全面而和谐的发展。2005年10月,在全国“落实中小学每天一小时体育活…  相似文献   

17.
以素质教育为指导构建新的课间操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课间操又称为课间体育活动是学生每天必须参加的一项体育活动,是学生紧张学习之中的一种积极性休息,同时也是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综合反映。课间操的形式与内容对学生的重理、心理影响是重要而深刻的。然而,过去长期以来,全校、全市学生共做一套操的模式,不仅不能发挥课间操应有的作用,反而成了许多学生的一种负担,甚至引起反感,其结果就出现了“出工不出力”的现象,做操时马马虎虎、随随便便,应付差事,不仅达不到锻炼的目的,反而养成了一种马虎从事的不良作风。这是不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成都市教…  相似文献   

18.
基于解决目前国内中小学课间操逐渐趋于形式化现象的这一显著问题,本着切实提升学生体质的这一主要原则,在“青少年健康体能教学与训练体系”的基础上,设计了系列“阳光康体”课间操,其目的是以体能锻炼为主要形式,配合欢快的音乐节奏,使学生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有显著提高。本文以“阳光康体”课间操的热身拉伸锻炼为主要内容,其目的是充分拉伸肌肉活动各个关节,调动学生对于课间操的爱好兴趣,使学生科学健身,减少损伤,并为一线教师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本刊讯)北京市教委和北京市体委在落实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中,狠抓了课间操的管理。为了全面提高课间操的质量,近十年来,北京市先后三次召开中小学课间操现场会。北京币中小学的课间操大多为20-30分钟,做2-3套操。一套是广播体操,一套是素质操,还有一套是各校自己创编的徒手操。要求严格,动作规范,锻炼效果明显。北京市中小学的课间操,不仅是学校体育教研组的一项任务,而且被视为是全校性的一项教育工作,是建设学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项重要内容,由主管校长亲自负责来抓的。他们把一所学校课间操的水平,作为反映…  相似文献   

20.
30分+1小时=50年?--谈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体育价值观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30‘分’ 1小时=50年”这个等式能成立吗?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等式的其中的涵义:30分就是初中升高中的体育升学考试分值;1小时和50年是大学生运动会上提出的响亮口号“每天锻炼1小时,健康工作50年”引申过来的,其中学生必须每天锻炼1小时也是国家颁布的《学校体育工作条例》所规定的。然而,提出并实施30分和1小时的时间已足足10余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