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强 《青年记者》2017,(20):81-82
电影《长城》是好莱坞首次与中国深度合作、完全按照好莱坞工业水准打造的超级大片,也是中国真正意义上第一部工业模式下的电影. 由资料得知,这个故事并不是张艺谋带给好莱坞的,而是好莱坞拿着写了三年的剧本,找到了张艺谋.编剧是曾经编剧过《谍影重重》系列电影的托尼·吉尔罗伊,剧本则是“特种部队”打怪兽的典型好莱坞式剧本.影片拍摄筹备历时三年,中途还找过《燃情岁月》的导演爱德华·兹威克,但因为种种原因“夭折”了,最终递到了张艺谋面前.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9·11以后美国热播的电视连续剧《反恐24小时》为标本,分析了该剧的内容、拍摄手法以及叙事结构,认为《反恐24小时》的热播除了在拍摄手法、制作技巧上别具一格外,该剧积极回应了9·11以后美国社会的心态。本文还进一步分析了好莱坞电影与后9·11时代美国民族主义的关系,并且认为在好莱坞全球化的过程中,对其所包含的美国民族主义和国家利益应有所警惕和戒备。  相似文献   

3.
在当前世界电影市场中,好莱坞电影不论从质量上还是数量上都占据着霸权地位,好莱坞电影的风靡有其独特的原因.本文以电影《疯狂动物城》为例,对好莱坞电影全球化策略进行深层探究,主要从好莱坞电影的叙事、角色符号的隐喻,以及好莱坞市场营销模式三个方面对好莱坞电影全球化策略进行阐释分析,以期对中国电影的全球化产生启示.  相似文献   

4.
《无极》《夜宴》对中国电影最大的贡献,是中国电影人拿国外的投资,效仿好莱坞有了自己的大片形式,而今年《疯狂的石头》则汲取了国外经典电影的手法,嫁接上本土的元素,创作出中国电影第一个疯狂的商业片神话。那么在这部《好奇害死猫》中,中国影人开始学着,以准好莱坞的运作方式尝试真正专业地来制作一部电影。[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陈霖  魏玉皎 《声屏世界》2010,(12):41-42
2008年,当奥运会的荣光终于照耀中国的时候,中国女导演顾筠完成了有史以来第一部拍摄奥运筹备全程的电影,用一曲《筑梦2008》(以下简称《筑梦》)奏响了北京奥运官方电影的完美前奏。七年的拍摄,50个小时的素材,90分钟的影片,一千多个镜头,多线索的延展和交叉,所有这些,绘就了一部中国人民逐梦、筑梦的梦想宏图。而其对人性的着力开掘和艺术展现.也为官方纪录电影的人文表达提供了丰富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孙柯 《报刊之友》2013,(7):92-93
“十七年”电影以前中国的电影放映中,85%以上都是欧美电影,欧洲和好莱坞的电影一直占中国电影业的主导地位。据夏衍先生回忆说,中国电影刚刚兴起的时候,制作电影的人员班底——演员、摄影师,甚至导演,没有一个是科班出身,只是一些爱好电影的人聚集在一起,这些“半路出家”的早期电影制作人员拍摄的影片,情节和风格往往是模仿美国电影。笔者希望以《小玩意》和《魂断蓝桥》两部电影的对比,来说明当时美国电影叙事模式和技巧在中国电影中的渗透,当然,中国电影依然保留着中国的印记,但是这样的模仿无疑是中国电影成熟路程当中大步的跨越。  相似文献   

7.
在全球消费语境中,不同国家和地方文化的互相改写说明了什么问题?某个形象、故事在不同文化中旅行会发生怎样的改变?特别是以往多为中国改写和模仿西方,但是《花木兰》、《功夫熊猫》和《西游记》都是西方对中国的改写和想象,如何看待西方的“中国想象”?文章便以好莱坞动画大片《功夫熊猫》和日本版电视剧《西游记》为考察对象,分析在跨文化语境中西方的“中国想象”,以及中国观众对于西方改写中国的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介绍新闻记录电影在中国兴起的过程和外国人在中国大地拍摄的电影以及国人自拍的影片,使人们对电影在中国发展的初始有一个了解。  相似文献   

9.
朱灵 《东南传播》2021,(3):73-74
《邦尼与克莱德》作为新好莱坞的电影的开山之作,成功颠覆了经典好莱坞时期的类型片,作为美国现代电影的里程碑,以"反传统、反文化"的形象改变了观众对于好莱坞的认知.存在主义思潮、反类型化的人物设置、电影语言三方面讲述新好莱坞电影的变革.  相似文献   

10.
影视幕后纪录片在国外有着一定的发展,早在1982年,莱斯·布兰克拍摄德国电影大师沃纳·赫尔佐格名片《陆上行舟》的纪录片《电影梦》,已经是实际意义上的幕后纪录片。好莱坞很早便有为电影拍摄纪录片的专业公司。此类纪录片通常被剪辑成半小时左右的片段,在电视台播放或随DVD发行。  相似文献   

11.
伊朗著名导演阿巴斯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发现目前中国电影,像陈凯歌的《刺秦》、王家卫的《花样年华》、张艺谋的《英雄》,风格越来越强烈,越来越浓郁,越来越有好莱坞电影的风格,这样很可惜。好莱坞电影像一把大伞罩住了全世界的电影,我自己坚决逃离这把大伞的笼罩,绝不会与好莱坞电影为伍。好莱坞的制片商出上亿美金请我拍片,我都拒绝了”①这一席话给中国电影提了个醒。  相似文献   

12.
高家慧 《新闻世界》2014,(5):244-245
好莱坞电影制片人彼得·罗异曾经说过,好莱坞早已将《孙子兵法》、《杨家将》、《西游记》等中国经典故事列为重点开发的对象。借助对传统文化的精彩讲述进一步开发中国电影市场,更值得注意的是,好莱坞借助中国传统文化实现了西方文化价值观念的传播。  相似文献   

13.
蔡炜浩 《青年记者》2016,(31):55-56
好莱坞电影作为世界电影工业的霸主,在国际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近年来,随着中国的不断崛起,以及与外界交流、接触的不断努力,好莱坞电影公司不断将目光投向中国,在电影中融人中国元素.从好莱坞电影中中国元素的演变,可以看出好莱坞电影公司乃至西方世界对中国印象的改变.其中,又以迈克尔·贝导演的《变形金刚》系列四部电影中中国元素的演变最为典型.随着《变形金刚5》的开拍和大力宣传,《变形金刚》系列电影再次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而其中的中国元素,更是人们广泛讨论的话题.已经上映的《变形金刚》系列四部电影中,中国元素有不断增加和深入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中国影响力的不断增长,越来越多的中国文化符号开始融入外国电影并逐渐受到全球受众的关注。本文就好莱坞电影《功夫熊猫》系列中的中国文化符号的应用及传播为例,对好莱坞电影文化在中国传播的主要内容以及传播过程中的不同因素的考量和受众进行分析,总结好莱坞常用的中国文化符号传播策略与手段,以期促进中国电影市场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传播,实现中国文化符号的全球传播,塑造更为正向良好的中国形象,实现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融合与共生。  相似文献   

15.
很多人都知道美国有个"好莱坞",印度有个"宝莱坞"。殊不知,在遥远的西非,还有一个辉煌的电影王国"瑙莱坞"。与拍一部片子动辄投资上亿美元的好莱坞不同,瑙莱坞的电影成本非常低廉,常常两三万美元就能搞定,而且不通过影院就能赚取100%以上的利润,这让各国的电影投资商惊奇不已。更绝的是,在2010年第82届奥斯卡奖角逐中,他们用极简陋的设备拍摄的《普鲁登丝的音乐》,摘得最佳纪录短片桂冠,科幻电影《第九区》一举夺得最佳影片等4项大奖。中国投资人孙广田在这个神秘王国的淘金经历,令人大开眼界!  相似文献   

16.
11月20日,81岁的美国老导演罗伯特·奥特曼因病辞世。消息传到中国,虽然不少媒体迅速作出反应,发表了若干回顾老先生漫长银色生涯的编译文章,但奥特曼电影在好莱坞都难称主流,很多中国电影爱好者对其作品惟一的印象,或许只是《云裳风暴》(又译《成衣》,1994)结尾华丽的T型台上惊世骇俗的裸体模特秀,因此,很少有人能发现他的内心世界。其实,他始终是一个徘徊在上世纪60年代,不断用行动抗拒、嘲弄着体制压迫的老嬉皮。过时的“新好莱坞电影”中坚60年代无疑是美国一代人的思想定型期,现代主义哲学、黑人民权运动与反对越战的抗议浪潮,为那一…  相似文献   

17.
好莱坞电影《后天》大胆想象了全球遭遇酷寒的可怕场景,而2008年,伴随着美国华尔街危机,世界财经界的严寒也从美国蔓延到世界各地,即便远在东半球的中国也感到了彻骨的冰凉。和"春江水暖鸭先知"不同的是,"冬江水冷马先知",马云第一个大声警示:冬天来了!果不其然,纵观2008年国内外重点财经事件,似乎都和"冷"字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18.
一3D电影,即立体电影,包括真人立体电影和动画立体电影。3D电影在上个世纪50年代的好莱坞已经出现并风靡一时,60年代中国第一部3D电影《魔术师的奇遇》诞生,80年代好莱坞3D电影又有短暂的复兴。2009年美国导演的3D电影《阿凡达》一鸣惊人,成为继《泰坦尼克号》之后又一部轰动全球的经典之作。相比之下,之前的3D风潮都不过是《阿凡达》大展身手的热身  相似文献   

19.
张蒙 《视听》2016,(11):35-36
好莱坞电影中塑造了众多典型的中国形象,这些形象的嬗变经历了漫长复杂的过程。在早期的好莱坞电影中,中国形象一直被歪曲与丑化,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的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一个现代化的中国形象开始呈现。近几年上映的好莱坞科幻电影中,中国形象甚至以"救世主"的身份出现。本文通过对好莱坞科幻电影中塑造的中国形象进行举例分析,探讨好莱坞科幻电影对中国形象的选取及抑制,以及中国形象在这种形式下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以期对中国电影、好莱坞电影中的中国形象塑造向正面发展提供借鉴和思考。  相似文献   

20.
好莱坞大片《X战警:逆转未来》掀起2014年中国电影暑期档的观片热潮,在这部明星云集的大制作中,不仅有中国演员范冰冰出演X战警之一,而且X战警们最后的避难之所也选在带有中国宫殿风格的地宫。这种中国演员在好莱坞电影中打酱油、中国作为电影背景的现象已经不具有新闻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