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您”字在金元时期是表第二人称复数的,后来复数“您”的用法逐渐减少直至消失,表敬称的“您”最早在元代时出现。本文主要探讨了当要表达“第二人称敬称”这一意义时选择用“您”字来表示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成语接龙     
请您从“战”字开始“加”字收尾,用10句成语(俗语)接龙。试试看。成语接龙@承可芹!江苏  相似文献   

3.
犤原文犦您字后面为何不可加们“您”这个字,小朋友们再熟悉不过了,它是“你”的敬称。我们早上见老师问“您早”,就蕴涵着我们对老师的敬意。但对这个字,不少小朋友还不完全理解。比如,有的小朋友(包括成人)在写信或出黑板报时,往往要在“您”字后面加“们”合成“您们”以表示多数。这一加,就加错了,因为“您”本身就表示多数。“您”可表示多数,因为它是古代“恁”字演化而来的。“恁”在古代口语里是个常用多音字,本作“这样”、“如此”解,多见于诗词剧曲和通俗小说。当它读“nín”时,也被借来称“你”,不过并无明显的…  相似文献   

4.
“你看,你看,满树盛开的小花,那是我们的笑脸,感谢您时时把我们挂牵。”一位男孩正深情地朗读着他喜爱的这段诗句。“他读得怎样?”老师征求小朋友的意见。生A:他读得很好,很动情。生B:他把最一行的“你”读成“您”了。师:好,你听得真仔细。不过,老师请大家想想,把书中的“你”换成“您”字可以吗?生C:可以,用“您”念起来好听,还表达了学生对老师的尊重。师:对,老师也觉得这位同学肯动脑筋,把“你”改成“您”字,改得多好啊!把这一段一起再读一遍。(生齐读时都把“你”读成了“您”。)这是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实小朱以秀老师执教《一株紫丁…  相似文献   

5.
说”字后面加标点,看起来简单,但小学生由于难以分清书面语言的结构,辨明表达意思的语气,在写作中常常千篇一律用冒号。针对这种情况,我在教学中编了一首儿歌让学生巧记:“说”字后面加标点,四种情况记心间:要说的话在后边,“说”字后面两圆点;要说的话在前边,“说”字后面画圆圈;要说的话在两边,“说”字后面加逗点;要说的话非主句,“说”字后面不用点。例1小男孩想了一会儿,说:“我可以一便士卖给你两盒。”例2“不,我们不需要。”我的同事说。例3“请您现在就买吧!先生,我饿极了!”男孩子乞求说,“我给您去换零钱。”例4因此,孩子们说“…  相似文献   

6.
点灯老人     
敬爱的点灯老人:请允许我这样称呼您,因为我实在不知道您的姓名,所以只能用“点灯老人”这四个我认为最贴切的字来称呼您。相信您能够谅解。我是您的一个小邻居。您在我心目中的记忆是从  相似文献   

7.
“你”和“您”都是第二人称代词,但在含义和用法上是有区别的。首先,称呼的含义不同。“你”是一般称呼,而“您”则是表示尊敬的称呼。其次,复数的形式不同。“你”单用可以表示复数。如:你单位、你校、你家等。其中的“你”字都是指“你们”或“你们的”;“你”可以与“们”字连用,表示两个人以上。而“您”字不能与  相似文献   

8.
问:洪老师,听说您的语文教育思想可以用两个“变”字来概括,是吗?答:有人说,我的语文教育思想可以用两个“变”字来概括,我认为是这样的。八十年代初,我提出了变“讲堂”为“学堂”的主张,实行课堂教学结构改革,解决教与学的关系问题。九十年代初,我又提出了变“研究语文”为“学习语言”的主张,实行语文教学本体改革,  相似文献   

9.
1 礼貌教育(低年级) 上课后,教师先指导学生观看本班三位同学的童话故事表演: 老牛在大树下看书。小猴子大摇大摆地走来,指着手中书上的字问老牛:“喂,老牛,这是个啥字?”老牛斜视了他一眼,不理他。小白兔蹦蹦跳跳地跑来,也指着手中书上的字问老牛:“牛伯伯,对不起,我打扰您看书啦。请您告诉我这是什么字?”老牛高兴地告诉她:“这是礼貌的‘貌’字。”小白兔向老牛鞠了个躬,说:“谢谢您,牛伯伯,再见。”欢欢喜喜地走了。  相似文献   

10.
如果您的乳汁不足,需用牛奶喂养宝宝,您可试着这样做: 在奶瓶嘴上划个小“十”字多数人用针扎孔,孔大了,婴儿易呛;孔小了,又影响吃奶。不如改用刀片在奶嘴上划一个小“十”字形,当婴儿不吸吮牛奶、含着奶嘴喘气时,“十”字就会合拢,奶汁一点也不会流出来。隔水煮牛奶即将牛奶倒进奶瓶,不盖盖子,放到烧水的锅里,水的多少要掌握适当。这样一次可煮一瓶或几瓶。它比把牛奶直接倒进锅里  相似文献   

11.
虚拟对话:     
郭烨:郑爷爷,您的《鸬鹚》写得很美,就是太难背了,谁知道哪里有“了”,哪里有“的”? 郑振铎:为什么要这样背呢?作文可不是数学题,怎么可能“计算到小数点以后”?我在写的时候,也没注意多个字少个字的啊,背对了又有什么用?  相似文献   

12.
老师,我想对您说很多很多的话,不过,全部都是感激、感谢、敬爱、敬佩……记得,那是在上二年级的时候,我们学“首都”两个字时我总是把首都的“首”少写一横,成了“”,同时又把首都的“都”字多写一横,成了“”。有一次,您把我叫到办公室,让我看自己的作业。呀!怎么“首都”这个  相似文献   

13.
高语第一册《烛之武退秦师》一把“敢以烦执事”译为:冒昧地用这种方式麻烦您。将“敢”理解为表谦敬的副词。这样翻译,显然与上语意缺少连贯,理不通。于是有人认为:这里的“敢”字,应当理解为“岂敢”、“哪敢”、“怎敢”。此句可译为:“哪敢用这个麻烦您(亲自动手)呢?”以为这样译,前后理一贯,谦恭的语气也表达得很好。(见《中学语教学参考》2000年第11期《(烛之武退秦师)中这个“敢”字怎么译?》)  相似文献   

14.
我们往往把学生作业中的“您们”说是错的,老师指出来后,多数学生在感情上不能接受,在写信,特别是在给老山英雄写信时,非用“您们”不可.下面,我对这个问题谈点看法.“您”这个字,收在《康熙字典·备考》中.《备考》中的字是“属无可考据或音义全无者”.《康熙字典》引《篇海类编》,说它是“你”的俗字.这就是说,“您”即“你”,内涵和外延全同.既然这样,那么“你”可表单数和复数,“您”也就可表单数和复数.事实上,在元曲中以“您”表复数是不乏其例的.例如《汉官秋》二折:“您卧重裀,食列鼎,乘肥马,衣轻裘……”这是玄宗责众朝臣用语.既是“众”朝臣,就证明“您”为复数;又是斥责的话.证明“您”不为尊称.到现代汉语中,“您”的内涵丰富了,外延缩小了,它不仅表示“你”,而且有了“尊敬”的含义,  相似文献   

15.
八九年前,电脑不象现在这样普及。北京市的中学只有个别学校有电脑,小学校里根本没有。 有一天,小外孙加加打电话给我,说:“姥姥,您写的字太草了,好多字我都看不清楚,您以后写得工整些,好吗?”弄得我莫名其妙。我问他:“你看到我写的什么了?”他说:“您让妈妈打字的稿子,我在替您打呢。”我惊讶地问:“什么!你会电脑打字?”“我早就会了。”他满不在乎  相似文献   

16.
海瑞骂皇帝     
在封建时代,皇帝是不可侵犯的,连皇帝的名字都要避讳,一个字不幸成为“御讳”,就得缺笔闹残废,不是缺胳膊,就是缺腿,成为不全的字。人们不小心把该避“御讳”的字写了正字,就算犯法,要吃官司,判徒刑。至于骂皇帝,那是很少听说过的事。真正骂过皇帝,而又骂得非常痛快的是海瑞。海瑞骂嘉靖皇帝最厉害的几句话是:“现在人民的赋役要比平常多许多,到处都是这样。您花了许多钱,用在宗教迷信上,而且一天比一天多,弄得老百姓都穷得光光的,这十几年来闹到极点。天下人民就用您改元的年号嘉靖,取这两个字音说,  相似文献   

17.
尊老记     
“镇长 ,这是镇区规划的计划 ,请您看看 ,签个字。”我递过一份文件去。镇长接过后 ,立刻签了字———“同意”。突然 ,镇长问我道 :“小林啊 !你当秘书也好几年了 ,你见过哪个镇长制定过节日吗 ?”“没有 ,从来没有 !您问这个干什么 ?”“我想定一个尊老节 ,你看怎么样 ?”“好啊 !镇长您有这个心愿 ,全镇人民感激您都还来不及呢 !”果然 ,没过几日 ,镇长就在全镇的电视讲话中定了这个尊老节 ,为每年的 12月 12日。很快 ,全镇都传开了这个喜讯 ,对镇长的赞语更是滔滔不绝。数月过去了 ,节日将至。一天 ,我问镇长 :“镇长 ,您还记得那个尊老…  相似文献   

18.
宋金元时期是汉语与阿尔泰语接触融合的时期,其间汉语第二人称代词“你”在领属格的位置上,受阿尔泰语领属格辅音词尾-n的影响发生了鼻音音变,即“你”由[ni]-[nin],因而出现了借音字“恁”和新造字“您”。“您(恁)”与“你”功能的侧重点虽不相同,但二者还是有叠床架屋之嫌。元代以后,随着汉语受阿尔泰语影响的减弱,“您(恁)”作为第二人称代词其使用的区域范围逐渐缩小。现代汉语中,“您(恁)”没有能够进入到通语中去,只沉积在个别方言区,如山东鄄城、郓城、阳谷等地。  相似文献   

19.
生活中有许多思维方面的故事,引用这些故事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启迪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请看以下几例:一、巧摆“田”字——借助思维有一年,日本首相田中访华。在一次宴会上田中问周恩来总理“:总理先生,久仰您的大名。今天,您能否用你们贵国的四根竹筷,摆出我田中的‘田’字来?”周总理略加思索,笑着对田中说“:首相阁下,这很简单,你看——”周总理说着把四根竹筷握在手心,然后轻轻往桌上一敲说“:这不是您田中的‘田’字么?”在场的官员对周总理的才智赞叹不已。在这个故事中,周总理借用方桌的四边…  相似文献   

20.
尊称“您”的产生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您”字最早见于南宋、金时期(12世纪)文献,是“你们”的合音,表示第二人称复数,带有北方色彩。向南传播过程中,“您”开始表示单数,并且逐步占据优势,出现单复数混用状态。从元代开始,“您+亲属词”表示他称带有尊敬意义,并且获得社会一致认同。明清时期,“您”从“您+亲属词”结构中脱落,开始分担尊敬意义。至迟在清末,“您”表示尊称形成。民国以后,“您”表示尊称在北京话中使用就很常见了,直至发展为现代汉语普通话中表示第二人称尊称的代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