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正>一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体杂交所得F1代自交性状分离比为3∶1,测交性状分离比为1:1。两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体杂交F1代自交所得后代性状分离比为9:3:3:1,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1:1:1:1。这些性状分离比只是在符合基因分离定律或自由组合定律的情况下成立的。自交或测交如果符合这些比例就可以判断遵循相应定律,如果不符合则是否能得出不遵循相应定律呢?例1:在西葫芦的皮色遗传中,已知黄皮基因(Y)对绿皮基  相似文献   

2.
孟德尔通过8年的豌豆杂交实验,发现了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在基因的分离定律中,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F2表现出3:1的分离比,F1测交后代的比例为1∶1;在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中,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F2表现出9∶3∶3∶1的分离比,F1测交后代的比例为1∶1∶1∶1.  相似文献   

3.
一、仔细审题: 1.基因的分离规律:只有一对相对性状;或后代性状分离比为3∶1;或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1∶1。 2.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有两对以上相对性状:或后代性状分离比为9∶3∶3∶1;或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1∶1∶1∶1。 3.基因的连锁和互换规律:有两对以上相对性状;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1∶1是完全连锁遗传,两多两少是不完全连锁遗传;亲本类型多,重组类型少,是显隐分别连锁遗传,反之为显隐连锁遗传。  相似文献   

4.
<正> 在生物学考试中,推亲本基因型是一传统题型,也是学生感到棘手的问题之一。我们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推亲本基因型的五种方法,现介绍给读者。 1.原型启示法 所谓原型启示,是指推亲本基因型时,直接运用一对或两对相对性状的P_1自交或测交结果来推断,得出正确答案。常用原型有:Aa→显:隐(3:1),Aa×aa→显:隐(1:1),AaBb→4种表现型(9:3:3:1),AaBb×aabb→4种表现型(1:1:1:1)。 例1:大豆的花色紫(P)对白(p)为显性,紫花和白花作亲本杂交,后代有紫花32株,白花28株,写出亲  相似文献   

5.
生物的某些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若这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则遗传时仍遵守自由组合定律.但F1(双杂)自交后代表现型却出现了很多特殊的性状分离比,这些分离比归纳起来有如下一些情况(以F1为AaBb为例).  相似文献   

6.
尹鹏 《考试》2009,(11)
在基因的分离定律中,当后代的比例是1:1时,一般为测交。当后代的分离比为3:1时,则亲本必为显性性状,且亲本都为杂合体;在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中,当后代的比例为1:1:1:1时,一般为测交,而当出现9:3:3:1时,则亲本必为双显性性状,且亲本必为双杂合体。上述分离比  相似文献   

7.
1 两对基因控制一对性状的异常分离比遗传现象 某些生物的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这两对基因在遗传的时候遵循自由组合定律,但是F1自交后代的表现型却出现了很多特殊的性状分离比,如9:3:4、15:1、9:7、9:6:1等.分析这些比例,会发现比例中数字之和仍然为16,这也验证了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具体各种情况分析见表1.  相似文献   

8.
《中学生物教学》2019,(20):16-17
以自由组合定律中F_2的性状分离比9:3:3:1为出发点,探索在偏离这个分离比时,如何求出测交分离比的方法,以快速计算某种表现型中纯合子或杂合子所占的比例。  相似文献   

9.
<正> 根据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可知,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F_1自交,F_2有4种表现型:A_B_、A_bb、aaB_、aabb,其比例为9:3:3:1。但在某些情况下,F_2的性状分离比不是9:3:3:1,为什么呢?请看以下例题:  相似文献   

10.
孟德尔的自由组合定律中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进行杂交试验,得出子二代4种表现型之比为9∶3∶3∶1。然而子二代的性状分离比不一定都是9∶3∶3∶1的比例。本文就9∶3∶3∶1中的异常分离比的情况作一归纳综述。  相似文献   

11.
黄子容 《广西教育》2012,(18):87-88
孟德尔遗传定律中的基因自由组合定律是遗传知识学习的重点和难点,也是近几年高考的热点。一般来说,当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时,两个纯合亲本杂交,F2出现四种表现型,比例为9:3:3:1。但在许多高考遗传题中,F2的表现型和比例出现了很多变更,如表现型为两种或三种,比例为15:1或9:4:3等,怎么会这样呢?原来基因与性状之间不全是一对一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杂交结果告诉我们:两对相对独立的等位基因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纯合体亲本杂交得到的F1自交后代有四种表现型,比例为9∶3∶3∶1。但在实际问题中,如果这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同一性状或相互影响的话,F1自交后代的表现型和比例就会有所变化。出现一些特殊的比例,让许  相似文献   

13.
李玉春 《科学教育》2006,12(5):46-46
对于有性生殖的生物来说,双亲都要经过减数分裂产生雌、雄配子(卵细胞和精子):纯合子减数分裂只产生一种类型的雌或雄配子(如aabb产生ab1种类型配子),杂合子通过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产生多种配子(如AaBb产生AB、Ab、aB、ab4种类型配子);而精子和卵细胞经过受精作用形成受精卵(子一代),其基因型就是雌雄配子的基因总和。利用上述原理,可通过配子去除法逆推亲本基因型。例1一雌蜂和一雄蜂交配产生F1代,在F1代雌雄个体产生的F2代中,雄蜂基因型共有AB、Ab、aB、ab4种,雌蜂的基因型共有AaBb、Aabb、aaBb、aabb4种,则亲本的基因型是()A、aa…  相似文献   

14.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生物 (试验修订本·必修 )教材第六章《遗传和变异》的《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这一节中 ,关于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过程和结果如下 :用纯种的黄色圆粒 (YYBB)豌豆和纯种的绿色皱粒 (yyrr)豌豆作亲本进行杂交 ,F1全是杂合的黄色圆粒 (YyRr) ,F1进行自交 ,在F2中 :有四种表现型 ,分别为黄色圆粒、绿色圆粒、黄色皱粒和绿色皱粒 ;这种表现型的数量比接近于 9∶3∶3∶1 ;有 9种基因型 ,这 9种基因型及它们在F2中所占的比例分别是 1YYRR、2YYRr、 1YYrr、 2YyRR、4YyRr、 2Yyrr、 1yyRR、2yyRr、1yyrr.在学习过…  相似文献   

15.
笔者在多年的教学中不断探索、研究,对习题进行归类、整理,找出解题思路、方法和规律,使学生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下面就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为例,来谈谈笔者在这部分内容中的教学思路.基因自由组合定律适用于两对及两对以上相对性状的遗传.在实验中,F2中出现了黄圆、绿圆、黄皱、绿皱四种表现型,且符合9∶3∶3∶1的比例.而在  相似文献   

16.
狭义的测交指杂种第一代与隐性亲本的杂交,而实际上,测交可以泛指隐性个体与各种相应基因型个体的杂交,在中学生物遗传规律的教学中,测交可谓点睛之笔,不可轻描淡写,泛泛而论。 一、测交的性质 1.测交后代表现型的种类及比例,基因型的种类及比例与被测交者产生的配子的种类及比例均相同。致使“三个相同”的原因是:隐性亲本产生的配子中,不带有显性基因,从而对被测交者配子中基因的表达没有遮盖作用。 2.测交后代表现型已知,则可确定其基因型。原因是:测交后代的1/2基因来自于隐性亲本,如果表现出隐性性状,当然是隐性纯合体,如果表现出显性性状,则一定是杂合体。 二、测交的应用 1.测交可测知生物未知的基因型 生物的基因型、配子的基因型,是无法直接观察到的,能肉眼看到的只是生物的表现型,测交却能使我们透过测交后代的表现型,“看”到测交生物产生的配子的种类和比例,谁知生物未知的基因型。 例:在蕃茄中,缺刻叶和马铃薯叶是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B控制缺刻叶,基因型bb是马铃薯叶。紫茎和绿茎是另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A控制紫茎,基因型aa是绿茎。现有表现型均为紫茎缺刻叶的三个蕃茄品种,  相似文献   

17.
<正>遗传学知识是生物学的主干知识之一,特别是自由组合定律在高考试题中涉及面广、难度大、分值高,是高考命题的热点。以两对等位基因为例,正常情况下F_1自交后代的遗传分离比为9:3:3:1,测交比例为1:1:1:1。但由于非等位基因之间的相互作用,孟德尔遗传分离比9:3:3:1常被修饰,出现异常情况,测交  相似文献   

18.
假设杂合体连续自交,始终遵循孟德尔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定律,则后代中纯合体和杂合体所占比例会如何变化(一对等位基因以Aa为例,两对以AaBb为例,三对以AaBbCc为例,……)?变化又有何规律?  相似文献   

19.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是中学生物教学中的一个重点 ,同时也是一个难点 ,而有关这一节的计算题更让很多学生摸不着头脑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将这一规律中的几个数据作了详尽的归纳与分析 ,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具体如下 :1 对F2 四种表现型之比 9∶3∶3∶1的分析在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 ,F2 表现型有四种 ,其比例为黄圆∶绿圆∶黄皱∶绿皱 =9∶3∶3∶1,由于该实验中 ,黄色圆粒亲本为双显性纯合体 ,绿色皱粒亲本为双隐性纯合体 ,因此F2 中与双显性纯合亲本性状相同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 9/ 16 ,与双隐性纯合亲本相同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 1/…  相似文献   

20.
当具有两对或两对以上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时,如果非等位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将按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遗传.这时若用分解组合法巧解遗传题就会使计算简便、迅速,不需要画遗传图解,而且答案准确无误.现通过实例介绍如下:在蕃茄中,紫茎(A)对绿茎(a)是显性,缺刻叶(B)对马铃薯叶(b)是显性,控制这些性状的基因是自由组合的.求亲本为AaBb×aaBb的后代中能产生多少种基因型和表现型?子代中基因型AaBB出现的几率是多少?子代中紫茎缺刻叶出现的几率是多少?第一步分解:将AaBb×aaBb分解成为两个一对等位基因的杂交,即Aa×aa和Bb×Bb.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