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德王成为百灵庙自治运动领袖的原因有:一则德王个人素质高,多才多艺,思想上趋新入时,且政治野心大,个人魅力十足;二则注重扩大个人军事实力,注重外交影响;三则打着复兴民族的旗号,深得蒙古知识青年的支持;四则尊礼班禅,以此号令蒙古王公,支持百灵庙自治运动。  相似文献   

2.
俺答汗时期特别是其后期蒙古右翼已控制了漠南蒙古,但由于当时蒙古社会政治不统一,经济发展不平衡,同时俺答汗又不断发动对外战争,这就使得蒙古社会矛盾重重,统治阶级内部矛盾、阶级矛盾、民族矛盾都比较突出。  相似文献   

3.
蒙古民族在8000前就已形成,“蒙古”这个族称民族形成的当初便已定性,史书称“忙豁勒”,汉书称“蛮”的形式,在诸蒙古部落中流传下来。如检狁(Khigan)蒙古、北狄(BidGud)蒙古、胡奴(Khun)蒙古、尼伦蒙古、鲜卑蒙古、突厥蒙古等几十个部落。到中世纪时鞑靼蒙古、乃蛮蒙古等已达100多个部落。现代有喀尔喀蒙古、内蒙古、达斡尔蒙古、察干蒙古尔、布里亚特蒙古、图瓦蒙古、四川蒙古、云南蒙古、上海蒙古、北京蒙古、台湾蒙古……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这些卡尔梅壳、德额都、伊和蒙古等在它们的前面或后面均有“蒙古”这个族称。所以,蒙古由诸部落组成,蒙古是总称,是统你,均为──蒙古族,蒙古人。  相似文献   

4.
新儒学未能充分地认识到"内圣"与"外王"在古代与现代呈现不同的结构形式,以致于未能看清这一结构由古代向现代转化的关键所在.在当代市场经济社会中,"内圣"与"外王"的通透之处在社会的第三域,即公共领域.在我国,只有加强公共领域的建构,才能使得"内圣"与"外王"的关系发生结构性的改变,使得二者形成相互通透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外蒙古原是中国的领土.但是自30年代以来,苏联从狭隘的民族利己主义出发,把外蒙古作为一个筹码纳入其远东战略.先于30年代中期重新驻军外蒙,继之与日本签署“共同宣言”,公开推行外蒙古独立政策.进而,与美国既勾结又争夺,明目张胆地制造外蒙古独立,迫使中国与之谈判接受雅尔塔协定中有关外蒙古的条款.而蒋介石政府从极端的反共反人民出发,为换取苏联支持,竟出卖外蒙古领土主权,成为外蒙古独立的帮凶.  相似文献   

6.
大学体育课程"四三"模式的构建与实施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体育课程应包括体育课堂教学、课余体育参与和浓厚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三大部分.我们的课程改革概括为"三自主"、"三互动"、"三自治"、"三开放"."三自主"模式是让学生自主选择运动项目、自主选择任课教师,自主选择上课时间;"三互动"模式是教师与学生互动,课内与课外互动、现场与网络互动;"三自治"模式是课余体育锻炼自治、课余体育竞赛自治、课余体育训练自治;"三开放"模式是时间开放、空间开放、资源开放.十年实践表明,该体育课程模式既能提高大学体育课程教育的质量,又培养了大学生自主参与体育的意识,有效完成大学体育课程培养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全真教是在金元时期北方民族矛盾非常尖锐的背景下,由汉族人推动发展起来的,它与女真、蒙古统治集团的关系非常复杂。总括而言,女真统治者对全真教以压制为主,而蒙古统治者则以优遇为主。这种关系是女真或蒙古统治集团根据其统治利益而决定的。除了当时的现实利益外,还与这两个民族对宗教的态度有相当关系。比较而言,女真统治者对宗教较平淡,而蒙古统治者对宗教则较狂热。这样,在施行统治的过程中,女真对宗教就比较注意控制,而蒙古当然就比较宽容。全真教在金元时期的沉浮,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8.
目前,高校中大学生的学习倦怠已经是一个较普遍的现象,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让人深思.本文从社会、学校、个人三个角度探究大学生产生学习倦怠现象的原因,学习倦怠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需要社会、学校和个人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9.
根据母兔带仔数把仔兔分三个组 ,从仔兔个体重、日增重、成活率、断奶情况及仔兔被毛品质等方面对这三个组进行比较分析 ,确定德系獭兔带仔数对仔兔生长发育及成活率的影响 ,从而确定最佳母兔带仔数。  相似文献   

10.
概述 一、语言概况 玉溪地区辖玉溪市和澄江、江川、通海、华宁、峨山、元江、新平、易门等八县。全区1984年统计共有人口1670021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为505290人,占全区总人口的30.2%。有彝、白、哈尼、傣、壮、苗、回、蒙古等30多个民族,主要分布在元江、峨山、新平等三个民族自治县,其余县市也都有少数民族居住。全区通行汉语。少数民族聚居区除回族只使用汉语外,其它民族一般是双语制:在本地讲本民族语;和汉族交往说汉语;两个语言不通  相似文献   

11.
九·一八事变后,作为中国东北经济门户的海关也成为日本侵略的对象。日本通过操纵伪满洲国,向各海关派遣日本顾问和封锁税收,将积存各银行之税款没收,以优越力驱逐各关税务司,强制接收各关。与此同时,中国海关总税务司梅乐和所代表的英国等国对日实行的绥靖政策以及国民党政府的对日妥协,均对日本的侵略野心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藏传佛教促进了民族团结和民族融合,承德的寺庙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1755年普宁寺建成后,香火旺盛,喇嘛云集,逐步成了清代塞外藏传佛教活动中心。这些藏传佛教寺庙建筑,笼络了西藏的活佛,团结了藏族人民,粉碎了外国入侵者分裂西藏的野心,加强了清政府与新疆、内蒙、辽宁等省的密切联系。今日,西藏、青海、内蒙的佛教徒还经常来承德寺庙膜拜,外八庙仍然起着促进民族团结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一种自然灾害会导致经受这种自然灾害的民族对其产生畏惧,并逐渐形成一种灾害的文化记忆,久而久之也就成为了一个民族产生相关信仰或崇拜的因素之一。蒙古民族居住在北方草原地区,它们和曾经生活在草原上的其他民族一样,都是以游牧作为其主要的生产方式。生产方式的单一和自然环境的脆弱,使他们的经济有很大的不稳定性,因此很容易受到自然灾害的侵袭。狼灾和雷灾是影响他们生产生活的重要灾害,因此这也成为蒙古民族及一些北方民族对狼和雷产生崇拜与禁忌的因素之一,在这一点成因上与其他民族是很相仿的。  相似文献   

14.
蒙古帝国和元朝时,不断有西方基督教传教士东来,蒙元统治者对这些传教士的态度反映了其基督教政策的细微差异。贵由汗时,态度是冷漠的,政策呈矛盾状态。蒙哥汗时也不甚热情,政策是宽容的,但也并未虔诚地对待此种宗教。到忽必烈时开始主动相邀,对基督及其余各教皆予以尊重和崇奉。此后元廷对基督教徒都热情礼遇并给予经济支援,政策是越来越宽厚了。综而观之,他们基本施行的还都是成吉思汗时的宗教政策,允许各教存在,并平等相待。  相似文献   

15.
宋代"积贫积弱"说商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从钱穆提出宋代"积贫积弱"说以来,人们几乎都将它看作是宋王朝的基本特点,但这并不符合事实。宋代地盘比唐代小,而经济却比唐代发达,财政收入也比唐代高。四大发明中三大发明主要在宋代,和以往任何一个朝代相比都不贫,甚至还富一些。如从军事实力论强弱,宋比辽、金稍弱,进攻之力不足,防守则有余。和西夏比,实力还略强一些。蒙古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惟有宋能抵抗数十年,从世界角度说,也可算是数得上的强国了。如果从综合国力考虑,宋不仅不能说弱,还应该说是相当强的。和东晋相比,地盘差不多大,经济则要发达得多,东晋并没有称"积贫积弱",为什么单单给南宋扣上这顶帽子呢,显然这是不公正的。  相似文献   

16.
袁怡 《职大学报》2012,(2):52-56
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居延地区,在上世纪陆续出土了大量的汉代简牍。其中有很多官方文书。对其内容、格式、行文制度等进行仔细研究,可以发现汉代军事、政务的管理是非常严密的,有复杂的管理结构,严格的审批制度和公文处理要求。这对我们研究汉代边防制度有很大帮助,填补了史籍记载的空白。  相似文献   

17.
西汉时期,夜郎已跨入文明门槛,进入了阶级社会。此时的夜郎国,已具备了一定社会基础和军事力量,环顾周边部落小国,国力可谓“强大”,雄踞云贵高原。西汉中期,国家空前强盛,汉武帝雄才大略,又锐意进取,谋求大一统政治局面。由于夜郎地处中国西南交通之要道,西汉政府为有效控制和统治西南地区,必然会占据夜郎,这也决定了夜郎必然灭亡的命运。  相似文献   

18.
采用现场走访、问卷调查、统计分析等方法对甘谷县28所小学教育现状进行调查分析。通过对小学校舍、教学设施、师资结构、学生等情况进行调查分析,表明甘谷县小学教师文化程度存在很大差异;城乡小学教育、师生配比、生均占地等方面存在显著城乡差异。相关部门应投资扩建县城小学和加强川区、山区小学硬件设施建设;提高山区教师待遇;建立小学教师人才交流平台,实行教师轮岗制。  相似文献   

19.
民国时期滇西土司制度变化探究——以南甸土司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诸多方面的原因,直到中华民国建立,滇西土司制度仍保存完整。民国政府对这一制度采取了渐进的改土归流,但它最终没能彻底革除土司制度。不可否认的是,民国政府对滇西土司采取的一些改土归流举措,动摇、瓦解了这一制度。土司的许多权力被新型管理机构或共同或单独行使,土司制度也逐步向国家统一行政建制过渡。这为解放初期滇西改土归流的彻底完成准备了条件,也提供了历史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