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北京奥运的人文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希腊奥林匹克运动是西方竞技体育的发源,中国古代体育是中国传统竞技体育的始端,“酒神精神”是西方竞技体育文化的典型表征,“日神精神”是中国古代竞技体育文化的真实写照。北京奥运会即将展现出奇特的人文意蕴,东方文化温和了西方体育文化的尖芒,西方体育精神强化中国传统文化的公平竞争理念和超越精神。  相似文献   

2.
论中国古代体育文化的发展历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中国古代体育文化是由原始人类的生产实践活动中的肢体技能孕育发祥而来;经过积累提高而初具雏形。到了战国时期,逐步将体育活动理性化、概念化、社会化,使体育成为一种社会人文现象。秦汉时期,国家的统一、新历法的制定、治国思想的确立,使古代中国体育文化定格于儒家思想的框架之内。从此、中国体育文化就按照这种框架发展起来。鸦片战争以后,西方体育传入中国,结束了中国古代体育一统天下的局面。但由于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传承从未中断过的特点,中国古代体育文化至今仍然发挥着其积极作用。如何保持中国古代传统体育文化成为体育工作者面临的一项艰巨任务。  相似文献   

3.
申秦雁 《收藏》2008,(8):24-27
为迎接2008年北京奥运会,本刊曾于奥运会倒计时130天之际在第四期杂志特别策划了“体育文物艺术品收藏专号”。以独特的视角,通过中国古代异彩纷呈的体育文物和古希腊文化载体上的体育活动形象.讲述东西方传统体育文化的辉煌成就。同时通过丰富多彩的体育收藏品,展现了中国近现代体育的发展历程,力图使读者领略到东西方体育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4.
以欧亚都城体育发展的公共空间为线索,对比分析中西古代城市体育发展形成过程的差异,探讨唐代长安多元的宗教生活对城市体育文化中心形成的影响.研究认为:中国古代城市体育发展不同于西方的发展模式,有其独特的历史进程和文化运动规律,唐代长安遍布的宗教生活空间弥补了城市公共体育场所的缺失,并以宗教生活空间为载体生成了城市广场体育文化体系.  相似文献   

5.
在人类数千年文明进程中形成了许多独特的体育文化类型,其中对现代体育和体育科学影响最大的,莫过于以古巴比伦、埃及、印度和中国为代表的古代东方体育和以古希腊为代表的古代西方体育。研究这两种体育方式中体育科学活动的特点,对于认识近代体育和体育科学的发生发展规律,促进当代体育的进步,都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中国体育养生文化渊远流长博大精深,内外兼修,身心并育,对提高人类的体质作用极佳。而西方主流体育文化如奥林匹克运动则以竞技运动为主体强调更高更快更强,着重强调对人类机能的开发。在实现体育强国的战略目标中,中国古代体育养生文化将发挥其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论儒家文化与中国古代体育文化的范成——以蹴鞠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文化研究的方法,以蹴鞠的发展为例,探讨了儒家文化对中国古代体育文化的拓展和深化,认为儒家文化决定了中国古代体育文化的总体发展方向,协调了中国古代体育中人与自然、人与人和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完善了中国古代体育的组织管理形式,确立了中国古代体育的宗法传播机制和运行体制,丰富了中国古代体育礼仪文化,规整和修正了中国古代体育的竞赛表演规则体系.最后,对中国古代体育的相对独立性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8.
中国体育养生文化渊远流长博大精深,内外兼修,身心并育,对提高人类的体质作用极佳。而西方主流体育文化如奥林匹克运动则以竞技运动为主体强调"更高更快更强",着重强调对人类机能的开发。在实现体育强国的战略目标中,中国古代体育养生文化将发挥其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代体育游戏文化的解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古代体育游戏渗透了中国人的政治理想、道德观念、行为准则、教育理念以及思想方式,是一种具有丰富内涵的文化形态。本文从中国古代体育游戏的来源、体育游戏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关系、体育游戏的教育与传承等角度分析了中国古代体育游戏文化的特点。中国古代体育游戏的发展伴随着古代中国文明的崛起、兴旺和衰落。在这一变迁过程中,中国文化的特点注定了体育游戏过于重视社会价值和教育性,忽视个人价值和娱乐性。对于中国古代体育游戏的研究,有助于更深入地了解体育、游戏与文化之间的关系,更好地发掘中国传统体育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10.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不同的文化只有相互比较、借鉴,才能共同繁荣。东方体育文化和西方体育文化都是人类共同的体育文化,是人类相互交往的结果。华夏文明与西方文明之异质性为世人所有目共睹,中国民族传统体育走过一条与西方体育迥然不同的发展道路。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对以中国民族传统体育为代表的东方体育与西方体育进行比较分析,陈述了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和西方体育的差异。通过差异的研究对两者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交流与合作,相互吸收、相互借鉴、取长补短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古代西方球类文化探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脱胎于生产工具的变革和娱乐方式的延展,球类文化在以竞技哲学为核心的古代西方体育文化图景的边缘艰难地演进.简陋的用具设施、松散的组织形式与朴素的思想内涵形成了古代西方球类文化的结构性特质.强健身心、娱乐休闲、社会教化与军事训练表征了古代西方球类文化的功能性属性.集体行为与个人主义的悖离、休闲诉求与竞争精神的偏差、欺骗谋略与公平伦理的相左是球类文化难以融入古代西方主流体育文化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12.
论中国与西方古代体育文化的差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阐述了中国与西方在不同的社会历史和文化背景下,体育文化的不同走向,同时揭示了中西方古代体育文化存在的差异。  相似文献   

13.
作为传统文化中一个重要部分的中国古代体育,在我们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源远流长,丰富多采。然而,进入十九世纪中后期,西方的近代体育却猛烈地冲击了在中国占主导地位的传统体育,且日益活跃,并最终发展成为中国近现代体育的主流。 面对着这样一个现实,每一位致力于中国古代体育史研究的学者,不能不做认真的思索,以解析这个演变的发展过程及其原因。  相似文献   

14.
从中国古代体育所追求的社会价值、古代体育的道德与法制的发展限度以及古代体育发展的方向等角度,对传统文化影响下的中国古代体育进行研究,分析传统文化对中国古代体育的推动与制约,探寻蕴含在中国古代体育中的社会性和阶级性的统一、体育监督机制的加强、体育法制制度的完善以及提升个人的人文素质等有价值的因素,为解决当前中国体育存在的问题、为现代体育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可资利用的源泉。  相似文献   

15.
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具有丰富的内涵,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受到中国古代文化的影响表现出积极和消极的两种发展形态.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在体现时代性和民族性特征的基础上,兼蓄西方体育文化的优点,实现在新阶段的振兴.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代体育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它从原始氏族社会中体育诞生的时候起,一直到18世纪中叶。②在这个漫长历史过程中,中国古代体育大致表现为三种主要形式:一是具有丰富的娱乐性健身性的身体活动;一是以武艺武术为主的各种军事体育活动:一是以导引、引气为特征的养生活动。但是,无论哪一类体育活动都同西方古代体育一样,不只具有发展身  相似文献   

17.
鸦片战争后,西方体育伴随着西方文化,开始从美国、欧洲、日本涌入中国,西方体育与中国传统体育经历了冲突、融合、接纳的过程之后,中国开始逐渐认识到中国传统体育思想、价值观和方式已不再适应正在飞速发展的社会需要,西方体育的优势逐渐被中国人所认可。   古代中国没有与古希腊类似的体育方式,也没奥林匹克形式的体育比赛活动。然而这不能说中国没有体育,只是采用的方式完全不同,例如:武术、气功、戏、击技、养生等。 1911年辛亥革命成功,体育文化和奥林匹克这一概念引起了中国人的注意,西方体育项目逐渐开始被中国了解和学…  相似文献   

18.
中外体育文化相遇的发展格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托文化相遇现象理论,通过文化自觉,从多元文化发展和分类体育的角度探讨分析了中外体育文化相遇后在中国的发展格局。得出了两种特质各异的体育文化相遇后,在现代中国形成了西方体育剔除中国民族传统体育的竞技体育文化、西方体育压抑中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学校体育文化和西方体育与中国民族传统体育平衡的大众体育文化的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19.
从历史中走来的 传统武术 现代武术 竞技武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岗 《中华武术》2005,(12):26-27
今天的体育已经走向问题的时代,奥林匹克运动正由于其自身的问题,越来越显得疲惫不堪,竞技体育中的种种丑闻使得人们渐渐地对其失去信心;作为传统中华民族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民族体育文化,在一个以西方体育文化占统治地位的世界体育文化发展图景中,正面临着歧路彷徨的尴尬局面。发生在20世纪初期的中西文化、中西体育的争论问题,今天又一次轮回到一个争论的时代。西方体育带给我们什么?西方体育的价值我们需要多少?它是否伤害了我们的民族体育文化发展?我们民族传统体育面对西方体育发展中的问题能够做些什么?等等这些问题,正成为中国体育十分关注的问题。由此而产生的当代中国体育的大讨论也变得激烈和无度,犀利的嘲讽、铿锵的批判、顽固的坚持,使得体育理论研究已经变得多少有些缺乏“理性”。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养生体育与传统文化思维模式的联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中国古代文明中的养生体育文化根源。笔者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家族本位”及老、庄的“无为而治”观点,决定了古代中国只能产生修身养性的养生体育,而不能出现古希腊式的竞技体育。中国养生体育在未来社会中,除了能强身治病外,还具有克服西方文化思维方式造成的理性与感情割裂的功效,从而起到文化互补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