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担任班主任工作多年之后.我发现了学生们在心理发展上有这样一个有趣的规律:一、二年级言听计从.三、四年级半信半疑.五、六年级患言逆耳。  相似文献   

2.
1991年6月,师范毕业前十天,我病了,病了整一年。1992年,病蔫蔫地去上班,村校长要我教二、四年级数学。我跟校长还价:我身体不好,能不能教一个班?校长考虑了一夜,说,行,那你教高年级语文。我怕语文,不想教语文。到底身体要紧,一个班总比两个班轻松。  相似文献   

3.
我的老师     
最使我难忘的,是我的女教师蔡芸芝先生。 她是我的二年级、三年级和四年级前一学期的教师。现在回想起来,  相似文献   

4.
老师领进门     
一九四二年正月新春,我不满六周岁,到邻村小学读书。 这个小学坐落在关帝庙的后殿,只有一位老师,教四个年级:四个年级四个班,四个班只有四十人。  相似文献   

5.
柳梁庄是一个很小的村子,和其它村子离得很远,一下子就被众多的村落抛到了县界上,有些落寞和无奈。我和苏梅一毕业就被分配到了柳梁庄小学,我教四年级语文加全校的音乐,苏梅教四年级数学加四、五年级的自然。进了柳梁庄小学第一天起,我巴不得立码拔腿就走,离开这个土窝窝。但是  相似文献   

6.
《学习之友》2013,(10):52-52
以前的童年:一年级奥特曼;二年级灌篮高手;三年级蜡笔小新;四年级神龙斗士;五年级神奇宝贝;六年级数码宝贝!现在的小孩:一年级喜羊羊;二年级喜羊羊;三年级喜羊羊……  相似文献   

7.
由于身体原因,领导特意安排我上四年级数学。虽然课时数减少了,但我过去一直是教低年级,这次教四年级我可是大姑娘上轿一头一回。我手捧着这烫手山芋,只好硬着头皮上。或许是老天眷顾,开始几天我居然顺顺利利地上下来了,而且自我感觉还挺好,学生们的反映也不错。“毕竟是有好几年教龄的老教师了。”我这样自鸣得意着……  相似文献   

8.
吃过晚饭,新教一年级的同事打电话来说:“好几年没教一年级了,真不知该怎么教,能给我点建议吗?”其实,要想顺利地教好一年级,平和的心态很重要。每个孩子就像一朵待开的花,我们切不可心浮气躁,要静静地等待花开。虽说一年级的第一个学期是最艰难的,然而也是最幸福最有成就感的。我喜欢教一年级,喜欢看着孩子们一天一个样,快乐地长大。  相似文献   

9.
不知不觉中,我刚来时带的班级已从二年级升到了四年级,我的这些学生,他们也已经是四年级的学生了.  相似文献   

10.
刘翔宇 《辽宁教育》2000,(10):28-30
一二年级是小学写字教学打基础的阶段,对完成小学写字教学的任务至关重要。我所教的二年级是我县小学写字教学改革的起始年级,在近一年半的写字教学改革实践中,我研究并运用了一些低年级写字教学的方法,写出来与同行们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1.
朱旭东 《新读写》2013,(7):10-11
小学时候教我数学的陈老师,课堂上最常用的工具:一是粉笔,二是教鞭。一提及她,最先闪现眼前的不是她歪歪扭扭的粉笔字,而是她手里直挺挺的竹子教鞭,她的教鞭曾让我和另外近四十名同学从一年级一直疼到了五年级。因为疼,所以有关她的记忆一直像挨过教鞭后浮起的一条条红印痕那样清晰。  相似文献   

12.
案例: 我教的二年级学生看图说(或写)话,常常面面俱到,没有重点,并且,语言单调,不能把丰富多彩的面面写生动。针对这种情况,我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训练。下面是《妈妈这儿真美》一节说话课,我的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13.
《班主任之友》2007,(8):58-59
最近我心情十分不好,工作越做越没有劲,有时真想辞职算了。我教的年级有两个班,我教2班,二年级时接的手。那时学校设立小班,重新分班后,  相似文献   

14.
<正>开学第一天班里转来了一名新生——露露。她和其他插班生不一样,一至三年级她一直是我校的学生,四年级时从本校转走,到了五年级又转了回来,且没有回到原来的班级,而是分到了我所教的班级。露露的个子不高,胖胖的。我让她向同学们做了自我介绍。通过她的发言,我认为她和其他学生一样,没有什么特别  相似文献   

15.
《上海教育》2007,(3A):53-53
情景再现 最近,我执教了两堂英语公开课。一堂是小学二年级《牛津英语》2A第七单元Weather(天气)教学后的拓展故事教氅另一堂是小学四年级《牛津教材》4B第2模块第1单元AnimalFriend(动物朋友)内容的教学。两节课,我都设计了请学生在小组内对故事情节的想象并表演的环节,但两个环节对语言学习的有效性却迥然不同。[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新华小学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参观人数为:一年级95人,二年级100人,三年级98人,四年级105人,五年级97人,六年级99人。到达博物馆后,只见门口写道:每批参观人数不超过200人。怎样安排合适呢?  相似文献   

17.
(上接总第303期第48页)故事四:数学课程资源的开发去年9月7日,我在南澳州的私立学校鹏博洛克小学听了两节数学课,分别是四年级和六年级的。那是由一位名叫迈克·霍华德的老师上的。他告诉我,他教四、五、六年级的三个班,每星期一共18节数学课,还有10节体育课。可见,这里的老师上课的课时数是很足的。第一节我听的是四年级的数学课,班上只有12个学生。迈克老师说,他们的数学课是分层教学的,一个班分成两个层次,他教的是水平较高的那一层次。他发给学生做的练习是百分数化成分数,还有百分数和小数相乘的内容。这个作业很特殊,每一题的前面不是…  相似文献   

18.
于永正 《江苏教育》2000,(12):19-20
一天,我到一所小学听一位二年级的老师教《我的爸爸》。我坐在教室的后面。和我同桌的是一位小男孩。  相似文献   

19.
Michael  Segal  冥云 《英语沙龙》2010,(2):12-14
她是我小学二年级的一位老师。她教我数学,但在那时,我认为她在教我需要了解的关于生活本身的一切东西。是的,皮勒夫人是一位伟大的老师。但是,让我对她永远感激不尽的是十几年后她为我所做的一切。  相似文献   

20.
吴昊 《班主任》2010,(2):24-25
两年前,我对本校三个年级1605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发现:愿意到讲台前讲话的学生,六年级占87%,四年级占93%,二年级占97%。由此看来,讲台在孩子们心目中是块“圣地”,他们希望到讲台前展示自我。于是,我决定让“三尺讲台”成为学生们展示自主、自立和综合能力的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