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日本右翼人士松村俊夫在其所著《南京大屠杀大疑问》一书中,声称拉贝、马吉等欧美侨民关于南京大屠杀的证言带有“偏见”.本文对此观点依据史料从多方面加以分析,指出欧美侨民对日军暴行并未夸大其辞,对中国军民并未偏听偏信,而松村俊夫其论点论述错误,不符合历史事实,其学术研究态度不严肃,不尊重历史.松村俊夫否定欧美侨民证言,是为了否定南京大屠杀史实,然而他否定欧美侨民证言之观点荒谬,正从一个方面说明了他否定南京大屠杀历史事实之观点荒谬.  相似文献   

2.
斐声中外的油画家李自健以他“人性与爱”的百幅画作和宏篇巨作《南京大屠杀》强烈地震撼了人们的心灵。去年,《李自健画展》在深圳博物馆展出时,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轰动。从七八十岁的老人到八九岁的孩子都久久地站在他的画前,或  相似文献   

3.
《魏特琳日记》是继《拉贝日记》、《东史郎日记》后,又一部反映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真相的第一手原始档案材料。魏特琳则作为一位美国女教授、南京大屠杀的亲历和南京女性难民心目中的“活菩萨”,其个人亲历档案——魏特琳的日记,详细记载了她亲见亲闻亲身经历的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的罪行及在此后数年间日军在南京实施殖民统治的情况,  相似文献   

4.
新华社报道。2007年8月13日/,收集了部分大屠杀遇难者和幸存者资料的《南京大屠杀遇难者名录》与《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名录》在南京首发。《南京大屠杀遇难者名录》收录了八千二百四十二名遇难者的资料:《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名录》收集了两千五百九十二名幸存者的资料。  相似文献   

5.
且说且唱《鲁迅先生》踱步而出 鲁迅——20世纪中国最伟大的文学家,是无数人的精神领袖。时值鲁迅诞辰120周年、辞世65周年之际,张广天编导作曲的民谣史诗剧《鲁迅先生》,且说且唱鲁迅思想和鲁迅精神,在中国儿童剧场正式公演。 张广天的《鲁迅先生》剧本在1998年完成,鲁迅是他极为推崇的“伟大的思想家、革命家和文学家”,也是他希望对现实社会表达自己观念的最恰当的  相似文献   

6.
《新华每日电讯》、《今日报》、《辽宁日报》等各大报纸,同时刊登了2月29日北京举办“侵华日罕南京大屠杀见证报告会”的新华社北京电讯。2月29日,当代中国研究所、中国抗日战争史……  相似文献   

7.
出版单位:江苏省出版总社制作单位:江苏省出版总社电子音像出版部责任编辑:王左银内容简介:《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多媒体光盘是一部反映重大历史题材的优秀电子出版物。该光盘以1937年冬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为主题,深刻地揭露了日军屠杀30万南京同胞的野蛮暴行,通篇弘扬爱国主义的主弦律,寓“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于大量日军暴行及南京同胞的悲惨遭遇之中;同时,用铁的事实,维护了历史的尊严,驳斥了少数日本右派妄图否认南京大屠杀,并进而否认侵略战争的阴谋。该光盘分为“南京沦陷”、“血肉屠杀”、“烧掠奸淫”“掩埋尸体”、…  相似文献   

8.
《魏特琳日记》是继《拉贝日记》、《东史郎日记》后,又一部反映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真相的第一手原始档案材料。拉贝是一位德国人,其日记以保持原始档案史料价值见长;东史郎是一位原日本士兵,是作为受害一方的日记;而魏特琳则作为一位美国女教授、南京大屠杀的亲历和南京女性难民心目中的“活菩萨”,  相似文献   

9.
北京一家报纸在2005年11月30日第三版登出一则消息,标题是《联大设立“国际大屠杀纪念日”》,令人匪夷所思。无独有偶,北京一家都市报在11月11日A39版刊发一则消息的标题是:《国足参观大屠杀纪念馆》。还有一家地方日报12月14日B1版头条通版醒目的标题是:《南京拉响警报纪念南京大屠杀68周年》。第一个例子的消息在最后一段写道:“1945年1月27日,苏联红军解放了波兰南部的奥斯维辛集中营,这一天被英国、意大利和德国等许多国家定为纳粹大屠杀遇难者的纪念日。”第二例标题中的“大屠杀纪念馆”,大家也都知道其全称是:“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  相似文献   

10.
2017年前10个月,贾永用一连串的大手笔为新时代献礼:他是纪念建军90周年朱日和大阅兵解说词总撰稿、八集政论片《强军》总撰稿;他还是央视另外两部迎接十九大献礼大片《将改革进行到底》《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主要撰稿之一.他创办的个人公众号“第一军情”拥有了293万粉丝,成为名副其实的大号.  相似文献   

11.
在时下的报刊上常看到一些纪念性文章的标题多用到“诞生”或“诞辰”这两个词.如:“纪念×××诞生一百周年”“纪念×××诞辰一百周年”“纪念×××一百周年诞生”“纪念×××一百周年诞辰”等. “诞生”,一是指“出生”而言.如:《后汉书·梁统传》:“皇天授命,诞生圣明.”宋代王珪《赐参知政事欧阳修生日礼物诏》:“诞生贤德,来辅圣图.”鲁迅《集外集拾遗·哈谟生的几句话》:“又值这两个文豪的诞生百年纪念.”二是泛指事物的产生.如:廖仲恺《史坚如石像开幕演说》:“但这个观念之诞生,实比数十万军队的势力还为难能可贵.”现代作家秦牧《〈长河浪花集〉序》:“新中国诞生了,人民中国出现了!”  相似文献   

12.
今年七月一日,是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纪念日。在举国欢庆建党80周年的时候,组织和策划对庆祝建党80周年各项活动的报道成为各新闻媒体“七一”前后新闻宣传工作的重中之重。在这次全国范围内的报道战役中,新华报业作为一个地方性报业舰队,她所属的旗舰——《新华日报》和《扬子晚报》、《南京晨报》、《服务导报》三张子报,在同一主题下,既突出个性又强调互动,形成合力,成功实现了规模效应,出色地完成了庆“七一”报道任务,得到新老读者的普遍好评。  相似文献   

13.
首赴台湾追踪“百人斩”凶刀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五十周年,1995年7月,我们首次踏上了祖国的宝岛台湾,寻觅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的罪证史料。  相似文献   

14.
新书推荐     
《中国新闻周刊》2005,(23):66-66
《南京大屠杀和日本人的精神构造》新星出版社(日)津田道夫2005年5月定价:16元作者从日本当时国内的状况切入,剖析南京大屠杀的成因与日本的思想及社会的关系。津田道夫是具有正义感的日本知识分子。他表示要通过这本书向中国人民谢罪,并以此恢复日本民族——“人民的民族”的荣誉。《融入欧洲:二战后德国社会的转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辛蔷2005年5月定价:35元战后德国历届政府不但积极推进欧洲一体化进程,从体制上融入欧洲,更是从历史文化的深层次  相似文献   

15.
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香港商务印书馆特别举办一系列活动,包括邮票展、书籍介绍、书展及研讨会,试图引起大众对抗日战争的深刻回顾与思考。 “纪念中国抗日战争胜利五十周年邮票展览”于7月7日至16日在铜锣湾商务印书馆图书中心举行。“绝版抗战图书展”则紧接邮票展于7月19日至30日举行。9月底将举办“日本战后五十年的反动与反思”研讨会。 在此之际,出版的新书有4种。《日伪时期煤矿坑的故事——山西煤矿万人坑发掘纪事》,此书收集了日军暴行遗址考古资料、200多帧相片及幸存矿工的见证,揭发日军掠夺中国天然资源及残害中国百姓的暴行。《南京大屠杀真相——日本教授的论  相似文献   

16.
蓝云春 《中国出版》2014,(17):67-67
在作家去世两周年、《野兽国》获得凯迪克金奖50周年之际,中国引进出版了《野兽国》(贵州人民出版社2014年5月出版)以纪念被称作“图画书创始以来最伟大的创作者”这一旷世大师——莫里斯·桑达克。《野兽国》是他最著名的代表作,其手稿被美国国家图书馆永久收藏。贵州人民出版社引进出版的《野兽国》由知名图画翻译家宋珮译自“50周年纪念版”,该版本真实地“还原了原作”,是唯一获得桑达克认可的版本。  相似文献   

17.
祁念曾 《新闻知识》2002,(10):49-49
斐声中外的油画家李自健以他“人性与爱”的百幅画作和宏篇巨作《南京大屠杀》强烈地震撼了人们的心灵。去年,《李自健画展》在深圳博物馆展出时,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轰动。从七八十岁的老人到八九岁的孩子都久久地站在他的画前,或唏嘘感慨,或良久深思……李自健作品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冲击力,刮起了一股洋溢着人关怀的“李自健旋风”。作为李自健的同乡和同学,郑贱德、李红夫妇用短短三个月时间写出了16万字的长篇传纪学《李自健传奇》,海天出版社2002年3月出版,首次印刷的5000册书很快被抢购一空。  相似文献   

18.
●《真情长忆“三家村”》一文作者王思远与“三家村”冤案当事人仅存者廖沫沙堪称忘年交。他在这篇文章中,记叙了邓拓、吴晗、廖沫沙三人的深厚而真挚的友谊,许多情节尚鲜为人知。  相似文献   

19.
最早披露南京大屠杀真相的记者三山一九三七年十二月十三日,侵华日军攻陷中国当时的国民党政府首都南京,进行了一场惨绝人裹的“南京大屠杀”.五天以后美国著名的大报《纽约时报》首先向全世界公众披露了这一暴行,引起轰动。报道这一惊人的特大消息的人就是该报当时驻...  相似文献   

20.
一个土生土长的广州番禺沙湾青年何世良,在短短的不到10年间做了两件惊世骇俗的“砖”雕塑作品,《吐艳和鸣壁》和《百福晖春图》。其中较早完成的一幅《吐艳和鸣壁》已被载入“大世界吉尼斯”之最,《百福晖春图》是最近才雕刻完成,这件作品比《吐艳和鸣壁》大了四倍,是目前我们所能见到的世界上最大的一幅“砖”雕作品。我敬重这位年轻人,是他对中国传统文化作出的突出的贡献,是他对他所从事的事业的不懈地追求。何世良曾真诚地告诉我,他做这两件砖雕作品并没有赚到钱,他做这两件作品主要是出于喜欢做砖雕,他说他非常感谢“宝墨园”和“粤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