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最好的教育     
拿破仑·希尔的祖父是卡罗莱纳州的马车制造师.老人在清理耕种的土地时,总会在田野的中央留下几株橡树,并用这些橡树来制造马车的轮子.年幼的希尔对祖父的举动困惑不已,问:"森林中那么多树可以砍伐,为什么偏偏用田野中的橡树做车轮呢?"祖父和蔼地笑了笑,说:"森林中的树互相遮掩,缺少风吹雨打,容易折断.田中的橡树没有什么可依赖,需要百般挣扎才能和大自然对抗,没有茁壮的身躯就难以存活.用它们做车轮,才可以承受沉重的负荷."  相似文献   

2.
很早以前读卡伦·荷尼的《自我的挣扎》一书,书中有一句话至今还记得:人无需硬教橡籽长成橡树,只要有适宜的环境,它凭借自己的力量就可以成长为橡树。这句话的意思很明白,要让橡籽成长为橡树,我们只需提供适合它成长的环境就足够了,而无需硬要教它如何成长。换句话说,要让橡籽成长为橡树就要按照橡籽的成长规律办事,千万不要做那种违背规律的揠苗助长的蠢事。这个道理同样也适合学前教育。如果说每个孩子都是一颗橡籽,  相似文献   

3.
王玉环 《教育文汇》2012,(11):48-48
在一次教研组研修课上,一位老师执教了《路旁的橡树》。课文讲述了一个与橡树有关的故事:某地在南北两座大城市之间修建公路时,遇到一棵高高挺立着的树。为了保护这棵橡树,筑路工人与工程师精心设计,让公路在橡树边拐了一个马蹄形的弯儿,既保住了这棵橡树,又圆满地完成了筑路计划。教学接近尾声时,执教老师询问同学们这节课有哪  相似文献   

4.
美丽祥和的橡树林里,一夜之间来了一群不速之客,打破了这里的宁静。不速之客是一群舞毒蛾。它们发现了这里肥美的食物,一个个两眼放光:"哈哈,我们可以美美地吃上一阵子了!"于是它们像强盗一样,蜂拥而上,专吃橡树的叶子。"快来救救我们啊!"橡树向鸟  相似文献   

5.
在一次组内研修课上,一个老师执教的是《路旁的橡树》,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讲述了—个与橡树有关的故事。在南北两座大城市之间,准备修建一条公路。在公路应该延伸过去的地方,工人们遇到—棵高高挺立着的橡树。为了保护这棵橡树,  相似文献   

6.
橡树是许多动物的庇护所。从地面到树顶,橡树要足够坚固才能抵御来自各方的袭击。  相似文献   

7.
儿童的认知潜能有多大? 幼儿的认知能力虽然很有限,但潜能却非常大。形象地说,幼儿的潜能就像一棵橡树,如果它能够充分地生长,可以长到35米高的话,即这棵橡树就具有长到35米高的潜能。同样,一个孩子,如果他的天资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最终可以具有120分的能力,那么这120分就是这个孩子的潜能。然而,由于客观条件的制约,潜能往往不能完全表现,  相似文献   

8.
在美国的亚拉巴州有一个小村庄,在这个村子后面是一大片空旷的场地。大家在村长的带领下种上了橡树苗。很多年过去了,由于村民的完善管理和保护,橡树苗都长成了参天大树。由于橡树越来越少,橡树的价格也一路上涨。村子里的橡树如果  相似文献   

9.
我们先来看一道材料作文题: 芦苇与橡树比赛看谁更有力量。高大的橡树看着纤弱的芦苇.认为自己一定能够赢得胜利。一阵猛烈的强风吹过,芦苇弯下腰,顺风俯倒,幸免于被连根拔起。而橡树迎着风,笔直地站立,尽力抵抗着强风,结果却被刮倒在地。  相似文献   

10.
一、营造情境,明确任务1.揭示课题,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1)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学生的回答必须说到以下两点:①工人在筑路时被一棵橡树挡住,施工被迫停了下来;②工程师改变了设计,公路绕开橡树,橡树得以保留。(2)检查学生对下列词语的理解情况:橡树、灌木、楔子、马蹄形。这些词语所表示的事物在学生的生活中不常见,教师可事先准备相关的挂图或课件进行讲解。2.教师范读课文,引导学生谈感受。教师范读课文前,提出问题,设计悬念:橡树被保留下来了。橡树准备给保护它的人颁发奖章,该把奖章颁给谁呢?教师范读课文后,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