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编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灯光下,又忙碌到深夜。不是读书,不是写作,也不是审稿,而是批阅应聘者的“作文”——每人即兴写出的一篇书评。封建社会推行科举制,以文取士,写一篇锦绣文章便能“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如皇帝老倌儿一时高兴,肯把未出阁的姑娘下嫁,还能弄个驸马当当,做一个人人羡慕的“东床”。我们则不同,首先,咱不是皇帝老倌儿,而是小小出版社,  相似文献   

2.
随着乡镇企业的蓬勃发展,有关乡镇企业的报道在我台的《新闻》和专题节目中所占的比重有所增加。如何抓好这方面的报道?这是我台近几年来一直潜心探讨的问题之一。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使我们深深体会到:乡镇企业的报道必须掌握好“适度”,尤其要注意以下四个方面。一、忌盯住“明星”泛泛报道。我县观音山镇和川港镇均是企业产俩亿元镇,县政府名命的15个明星企业,其中12个是乡镇企业。多  相似文献   

3.
在素有“煤海之乡”美誉的大同市新 荣区户部乡有个过去名不见经传的乡镇煤矿,正以自己辉煌的成就引起全区、全市、全省乃至煤炭行业的广泛关注,这就是小梁沟煤矿。目前它已是年产量达135万吨,年上缴利税1028万元。1995年中国乡镇企业排序中荣获“中国短大规模乡镇企业”1000家第993名,“中国利税总额乡镇企业1000  相似文献   

4.
俗话说,“皇帝的女儿不愁嫁”,但在唐朝人眼里,对于担任驸马这件事情,不但不羡慕,大多数还非常排斥。这是为什么呢?  相似文献   

5.
1998年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面临严峻考验的一年,朱镕基总理向全国和全世界庄严承诺,今年我国国民经济将增长8%,而且是当做“一个确保”的刚性指标来强调。在这“一个确保”中,按照多年来乡镇企业贡献一半的比例关系,就需要乡镇企业保持18%的有效增长速度,才可为国民经济的增长贡献3.6个百分点。因此,实现18%的有效增长,就成为当前乡镇企业最重要的任务。只要我们进一步放宽政策,因势利导,积极帮扶,困难的因素也可以转化为机遇。概括起来有四点:一松套、二鼓劲、三上档、四开拓。松套——松偏见之套,松负担之套,松“刮风”之套。今天,发展乡镇企业的政策虽然已经比较宽松了,但实际上在许多方面,乡镇企业的发展还被“套”住。例如,缘于对乡镇企业的偏见,在股票上市和信贷等问题上,一些部门和单位不能把乡镇企业同国有企业同等看待,对乡镇企业卡得过死;在收税、收费上,加重了乡镇企业的负担,一些地方不是按照税法和企业发展的实绩该收多  相似文献   

6.
俗话说,“皇帝的女儿不愁嫁”,但在唐朝人眼里,对于担任驸马这件事情,不但不羡慕,大多数还非常排斥。这是为什么呢?  相似文献   

7.
俗话说,“皇帝的女儿不愁嫁”,但在唐朝人眼里,对于担任驸马这件事情,不但不羡慕,大多数还非常排斥。这是为什么呢?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制度变迁角度对乡镇企业出现“信息饥渴”的现象进行了分析,进而提出报业如何从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次针对乡镇企业的信息需求进行服务,以破解其所处的信息窘境。  相似文献   

9.
北宋驸马升行做法的产生,源于当时维护皇室自身伦理辈分不紊的需求,同时也是唐五代以来儒家伦理道德失落的延续。除了史籍明确记载为驸马升行的案例外,本文认为福康公主的丈夫李玮也实行了升行,且因此导致他们的婚姻成为一场悲剧。正是考虑到这一前车之鉴,宋神宗下诏废除驸马升行"旧制",命德宁公主驸马王师约不再升行。此外,驸马升行的兴废,也与北宋儒学复兴、道德重建与士大夫政治的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企业的成功不仅仅靠资金设备等硬件设施.而且有赖于人才的引进与管理.与大型国企业相比,乡镇企业“土里土气”,吸引力小,要加快发展,“人才”,来不了、住不下的问题成为诸多制约因素中的重要因素。那么.如何加大乡镇企业吸引力,创造人才来得了、住得下、干得好的环境呢?我们认为,加强以“人”的管理为中心的乡镇企业文化建设.是走活这盘棋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80、90年代,乡镇企业是振兴我国农村经济的必由之路,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被誉为“田野奇葩”的乡镇企业在全国迅猛发展.张家港市作为乡镇企业的重要发源地之一,乡镇企业曾给全市经济注入了无限活力,并在当时形成了独特的创业创新“四千四万”精神.与乡镇企业发展相伴相生的档案,为当时乡镇企业的生产、经营、科研等活动提供了重要支撑.这些档案,给社会留下了一笔珍贵历史文化遗产,便于回顾历史、总结张家港乡镇企业发展壮大的成功经验,为建设现代化新港城提供新的动力.  相似文献   

12.
笔者采写的系列述评“治理整顿中的乡镇企业”(载1989年8月17至28日《鹤壁报》),获1989年度河南省报纸系统好新闻一等奖。现在回头想一想采写中遇到的问题,看一看发表一年来乡镇企业发展现实,深深感到学点辩证法,坚持“两点论”,对写好述评至关重要。 1989年春夏之交的动乱前后,不少乡镇企业由于资金不足、产品没有销路等原因遇到困难,面临倒闭破产。当时,人们对乡镇企业褒贬不一:有人说,乡镇企业的兴起,  相似文献   

13.
《中国乡镇企业管理百科全书》是中国第一部乡镇企业管理大型工具书。它熔知识性、资料性、指导性于一炉,以180万字、200幅图片的庞大规模,全面、系统地介绍了管理乡镇企业的理论、知识和方法,被权威人士称为“博采众长、自成一家的大作”。今年七月,它荣获了1987年度的“中国图书奖”。  相似文献   

14.
最近,报纸上出现了“苏南模式”“温州模式”和“耿车模式”等提法。这里讲的“模式”,主要是指我国目前乡镇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按所有制结构和经济形式所划分的各种不同类型。苏南模式这是江苏南部“苏锡常地区”所走的发展乡镇企业和农村商品经济的路子。即在乡村公有制的基础上发展乡镇集体企业,转移农业劳动力,依靠乡镇企业的积累,实行以工补农,兴办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建  相似文献   

15.
国家科委制定的“星火计划”正在祖国广大农村、乡镇企业、中小企业普遍付诸实施,大有“星火燎原”之势,赵紫阳总理曾批示说:“这是一件既有现实又有长远利益的事业,农业结构改造不发展乡镇企业不可,发展乡镇企业不依靠科技不会有前途。”作为科学技术重要组成部分的科技情报,是实施“星火计划”保证之一。日前,全国各级科技情报系统和公共图书馆为这一计划实施,正在开展各种科技服务工作。从国家科委科技情报局1986年3月13日,在浙江省萧山县召开的“全国科技情报工作为‘星  相似文献   

16.
人们说起苏南经济的发展,总离不开乡镇企业;说起乡镇企业的发展,又离不开“引进人才”。怎样使从城市、院校、研究机关流向乡镇和中小企业的科技人员“进得来,留得下,用得上”?请看本台记者最近从张家港发来的报道:  相似文献   

17.
1995年11月13日,河南省政府发出《关于切实减轻乡镇企业负担的通知》,《通知》专门加了一个“附件”,是我和刘健采写的稿件《河南一些乡镇企业负担加重》.这篇稿件原来刊登在新华社两个内部刊物上.  相似文献   

18.
乡镇企业小平同志讲,完全没有料到,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华国锋讲了,光明灿烂的希望是乡镇企业,但开始也是争论不休的。其实1958年江苏就开始搞乡镇企业。无锡的东亭公社搞的农机修造厂生产小化肥,然后江阴的华西村吴仁宝也搞了“开关”厂。就是说上面有人来检查了,赶快搞农业,把厂关了,把农民社员赶到地里去干农活。检查组一走,好,农民又上来了,到工厂开工了。所以时称“开关”厂。种田是从鸡叫忙到鬼叫,挣不了几个钱。光种田太苦了,必须办工业。这是农民的一个创造。农村也可以办工业,我认为是农村的一场工业革命。但这个争论不断,有的领导说,这就是挖社会主义墙脚,与国营企业是“三挤三争”。  相似文献   

19.
党中央、国务院于1995年初作出实施乡镇企业东西合作示范工程的重大战略决策以来,始于90年代初的“东企西进”活动便进入了更加健康有序发展的阶段。仅仅经过两年时间,东部和中西部各地乡镇企业界就签订合作协议项目近3万个,协议引进资金350亿元,协议总投资达700亿元,大大加速了中西部地区乡镇企业的发展速度。据1996年底统计,中部和西部地区乡镇企业工业增加值分别比上  相似文献   

20.
敏感与深度     
读了《著名乡镇企业家谈“猴”与“虎”》(见3月8日《新华社新闻稿》),被那形象的比喻,鲜明的论点所感染,久久咀嚼,回味犹存。当前全国大中型企业都在千方百计改革内部经营机制,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乡镇企业怎么办?其厂长、经理都在想些什么?记者采访了浙江省几位著名的乡镇企业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