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去年春天,山西省委抽调了一批领导干部,下放到县里作第一书记.这里面有一位毛联珏同志,他是山西日报的副总编辑,担任了刘胡兰故乡——文水县的县委第一书记.在省报负责人当中,他是下放得最早的了.三月间我去访问毛联珏的时候,他正主持一个工作会议.会议往往开到深夜,有时候,开到天亮.他说,这是很平常的事情.一年来就是在这么紧张  相似文献   

2.
作嫁二记     
1955年5月,就是6年前劝导我留在部队锻炼的那位可敬的首长,主动提出让我转业到地方。我的去向,当然是上海的少年儿童出版社。至今32年,其间下放劳动,参加“四清”,加上一场大动乱,实际上只为孩子们工作了20年,而前10年中也是时风时雨。我初来的一年多时间在第一科,即后来的文艺编辑室。我编过报,编过刊物,这编书却是第一遭,只能当个学徒。 1956年4、5月间,领导委派我主持《小  相似文献   

3.
南美之行     
1956年8月到12月,我跟中国艺术团出国做报道工作,到南美走了一趟。在南美呆了两个多月,到过智利、乌拉圭、巴西和阿根廷四个国家。这是我第一次出国。在出国前,进行了一些准备工作。找了有关出国艺术团的报道以及欧洲舆论对我们京剧评论来看。由于过去对南美情况了解极少,尽可能地看了一些有关南美国  相似文献   

4.
那是前年6月,我到连队就支部几项生活制度的落实情况进行专题调查,发现干部党员无故不参加组织生活的现象在一些连队比较严重.有个连队在组织党员上党课的时候,我叩门而进,只见几个战士党员在听指导员讲课.当时,我就纳闷:难道这个连的干部党员都忙别的去了?否也.此时,他们就在连队.党课制度,不论是干部党员还是战士党员,都应一律遵守.这是党章规定的对党员进行教育的一种形式,岂有不参加之理.于是,我就针对这一现象写了一篇读者来信,题目叫《抓抓干部党员的到课率》.稿子刊出来后,我再到几个连队听听大家对此稿的看法.许多人都说这篇稿子  相似文献   

5.
<正>近日,安徽省灵璧县档案馆接待一位专程从苏州赶来查阅知青下放档案的陈某,陈某一走进接待室,就高兴地说:"灵璧县档案馆档案信息化工作做得真好啊!我在苏州就从灵璧档案信息网上查到我下放到灵璧的信息"。县档案馆工作人员  相似文献   

6.
在我的军营生活中,“边走边唱”这四个字有其独特的内涵。6年前,我当了一名连队的业余报道员,天天琢磨着写稿子,半年时间,却不见一篇稿件见报,越写越灰心,干脆打起了“退堂鼓。”这年春节过后,军区一位姓李的作家到连队体验生活,连队干部说我是个“小秀才”,就安排作家当我的老师。我和作家睡觉铺挨铺,站哨肩并肩。军区来的大手笔,观察极细,生活中有点和风细浪就会被他敏锐的目光捕捉到。相处没多久,作家就发现了我的秘密并和我促膝长谈,告诉我别灰心,人生没有一帆风顺的时候,失败与成功共存,苦恼与欢乐同在,乐观地对待…  相似文献   

7.
为抢救新闻学历史资料的工作,我有幸承担了<红星>报课题.我曾住在中央档案馆仔细查阅馆内珍藏的150期<红星>报原件,和从美国拍摄的<红星>报部分胶卷.继而寻访了多位参加过长征的老红军和曾在<红星>报工作过的四位老前辈.特别是收到邓小平同志在1980年5月17日的亲笔复信,就我向他老人家请教的关于研究<红星>报遇到的九个疑难问题,一一作了明确的批复回答.这使我对<红星>报的情况,有更真实、更准确的了解.  相似文献   

8.
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悦乎?”1990年8月18日上午,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热情接待了张凯元等四位台湾客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新闻系主任邱光欣、教授沈如钢在座。这四位台湾客人都是台湾世界新闻专科学校校友团的成员。由我国著名新闻工作者成舍我先生创办的这所学校.设有报业行政、编辑采访、广播电视等系,有两种学制:高中毕业生入学后学制为三年,初中毕业生入学后学制为五年。自1956年建校以来,已培养  相似文献   

9.
这只精致的酥油茶碗,这把锋利的藏刀,是我在西藏日报工作期间,一位藏族朋友特意送给我的牧区人民离不开的生活用具。它伴随着我,在藏北高原度过了六个春秋。1986年我回到河南日报工作以后,仍然一直把它带到身边。每当我看到这些物品。藏族干部和群众对新闻工作者支持,关怀的情景就一幕一幕展现在眼前。  相似文献   

10.
为抢救新闻学历史资料的工作,我有幸承担了《红星》报课题.我曾住在中央档案馆仔细查阅馆内珍藏的150期《红星》报原件,和从美国拍摄的《红星》报部分胶卷。继而寻访了多位参加过长征的老红军和曾在《红星》报工作过的四位老前辈。特别是收到邓小平同志在1980年5月17日的亲笔复信.就我向他老人家请教的关于研究《红星》报遇到的九个疑难问题,一一作了明确的批复回答。这使我对《红星》报的情况,有更真实、更准确的了解。  相似文献   

11.
那是一个悲痛的日子,当我向翁少峰同志的遗体鞠躬告别时,我在心中默念:“一位看着我长大的老首长走了……”翁少峰同志是原《河南大众》报的社长兼总编辑.从1951年到1956年,我作为一个参加工作不久的“记者娃”和“编辑娃”,曾受到这位老首长的亲切关怀和培育.  相似文献   

12.
屈指一算,我到图书馆工作10多年了,担任馆长一职也近10年.记得两年前一位同仁看到我时说,高馆你这两年怎么会苍老了这么多,我嘴上说都一大把岁数了不老才怪.其实我深知,当了十来年的馆长,我不知经历了多少个不眠之夜,夜深人静时一想起一件又一件该做的工作,不知不觉一夜就过去了,妻子说若给你当个大点的官一定焦虑成神经病了.  相似文献   

13.
1981年,云县农业局领导把我从爱华农科站调到局办公室负责打字、收发、档案工作,一人身兼三职.对于从未接触过以上工作的我,一切都是陌生的,本来我学的是农学专业,经过一年的基层农技推广,我非常喜欢和农民在一起到田间地头施展专业技术,但是,作为一个国家干部来讲在工作中要服从领导安排.我想,既然领导把这负担子交给了我,就应该义不容辞地挑起来,我的信念是,不管干什么工作,要干就一定要把它干好,从此,我选择了档案兼收发工作,一干就是二十多年.  相似文献   

14.
1956年10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1956年到1967年农业发展纲要(修正草案)》中,第一次出现“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这个词.1957年10月15日《金坛报》刊载消息,宣告金坛第一批“知识青年”勇敢地踏上“上山下乡”这条艰辛道路. 1957年,是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即将完成的一年.政府还没有把城镇失业、失学青年列入上山下乡计划,金坛城内就有一批满怀远大抱负的青年,奔赴指前标乡庄阳的农业生产合作社,“当祖国第一代有文化的新式农民”.他们是王长荣、王美英、吴友生、韩雨生(韩雨荪)四名高中毕业生,夏渭儿、虞永清两名初中毕业生,严锁林、巫雨田两名小学毕业生.  相似文献   

15.
我在新闻战线上,实实在在是个“半路出家的和尚”“经”念得很少,“修行”得也很差。因为,我参加革命后做了十多年青年和文化工作,直到解放前一年,才当了记者、编辑。一九五三年,奉命办起报来。办了十三年,就碰上十年浩劫,被“关牛棚”,“下放”,直到粉碎“四人帮”后的第二年秋天,又奉命办报。所谓“二返长安”。转眼就是六年。上述两个时期中,都是先办日报后办晚报,由小(四开一张)到大(对开一张)。十九年的办报生活,如果用一句话概括,就是:“备尝艰辛,苦中有甜”。现在,呈现在同志们面前的只能说是自已的一些粗浅体会,聊供参考、哂看。  相似文献   

16.
(一)印度图书馆协会于1956年4月7日到10日在加尔各答举行了第11次大会例会。这样的大会每两年召开一次。参加大会的有来自全图各地的将近300位代表。大会议程如下:(1)公共图书馆纲工作的改进,(2)印度图书馆十进分类法的利用,(3)印度的书目组织工作,(4)印度的学校和儿童图书馆,(5)图书馆干部的训练。会上就这些问题曾提出了十五篇报告。大会并重新选举了卡萨瓦内担任印度图书馆协会主席,加尔各答大  相似文献   

17.
我是1956年来河北电台作播音工作的。那年,我在北京上高中三年级,还没有毕业,中央台就把我们从学校里找去,办学习班。他们用速成法,仅仅一个多月的时间,就把我们栽培成播音员了。那个学习班里有二、三十个人,是吴新老师从那个速成班里把我挑出来,弄到河北电台来的。我要谢谢吴新老师,他从那么多人当中看中了我,今天想起来仍然感到十分荣幸。如果我把自己比作一棵树,那么我就是在河北电台这片树林中成长起来的。  相似文献   

18.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我在出版总署出版局工作,后转入人民出版社和三联书店编辑部,1989年退休,又接受返聘七八年,最后算是完全退休。五十年来,往事纷纭,使我感触较深的,一是与读者、作家的联系,一是对书稿的加工整理,现在专就与读者联系方面写些回忆。1953年,范用同志担任人民出版社总编室主任,很重视编辑出版工作中的读者联系,有四个人做具体工作(李梅甫、秦梦莺、郑文钰和我),定名为读者意见组。当时有位署名王仲闻的读者,经常对解放初期影响很大的“干部必读”中的几种政治、经济、哲学理论读物写出细致中肯的意见,从寄来的“读者意见调查…  相似文献   

19.
西藏平息叛乱的第二年,党中央号召内地抽调干部支援西藏.我就是被调干部的一名,按对口支援的原则,我到西藏后被分到了《西藏日报》社驻山南地委记者站工作.那时,在西藏要下乡或到各县去,唯一的交通工具就是骑马.开始,我在地委所在地的乃东县,同县里的“忙妞”(翻译)一起步行采访了近处几个村的互助组、先进人物等.可是山南地区有8个县,怎么能老在附近工作呢?因此,学骑马就成了我工作中的一件大事.恰好,山南军分区政委兼地委书记宋开元通知我,近日要去沿雅鲁藏布江边的加查县,约我同行.这更促使我抓紧学骑马,次日上午,万里无云,阳光灿烂,从地委机关拉出一匹备好鞍的马,请藏族干部欧珠次仁教我学骑.来到一块刚收完的青裸地里,欧珠次仁把马肚勒紧了,可我几次都没上去.最后还是他扶着我才坐在门马鞍上.我的手一扬缰绳马便走开了而我不是左脚用不上劲,就是右脚离开马镫,两脚怎么也平衡不了,结果还是摔下马来.藏族干部见我这个狼狈劲,便骑到马上给我示范,让我学着两脚如何同时用劲,马跑起来后两臂如何随着马的跑动而起落,告诉我绝不能死坐\在马鞍上不动.经过这一遍遍地练习,终于初步掌握了骑马的技巧.  相似文献   

20.
1999年我作为一名访问学者到美国西弗吉尼亚大学理工学院访问学习了两个月.在这两个月里,上午我主要是在外语系听课,下午在图书馆一边工作一边学习,因此使我有机会对美国高校图书馆的管理和服务有了亲身感受,同时也使我认识了一位美籍华人图书馆馆长杨肇英博士及其夫人孔渝芳女士.令我敬佩的不但是他们的那种敬业精神,而且还有他们的那种助人为乐的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