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日,一位乡中教师的朋友向我诉说了一件令其尴尬、难堪的事:有一次,他所带的班有位同学犯错被一位学校领导“请”进办公室。当这位领导处理完这件事走出办公室时,恰巧在操场上碰到了他和外校来本校听课的教师,周围还有很多学生包括他所带的班的学生。这位领导一见到他便说“你们班真是‘人才济济’,赌钱的有,打架的也有,今天某某又……你这个班主任真是‘过瘾’哟!”  相似文献   

2.
JANE 《初中生》2009,(9):123-123
特殊的纪念品 有一次,周恩来和一位美国记者谈话。记者看到总理办公桌上有一支派克钢笔,便带着几分讽刺,得意地发问:“总理阁下也迷信我国的钢笔吗?”周恩来听了风趣地说:‘这是一位朝鲜朋友送给我的。这位朋友对我说:”这是美军在板门店投降签字仪式上用过的,你留下作个纪念吧!’  相似文献   

3.
1.一天,朋友上下打量我一会儿后说:“我发现你最近又……”“停!”我打断她,“不许说‘胖’或‘肥’!”地点了点头.说:“肿了!”  相似文献   

4.
挟着课堂上进发的激情余热,我回到了办公室。这节课上得真爽,学生对问题的感悟发现真是独特而精彩,我抑制不住内心的兴奋,眉飞色舞地向坐在办公桌对面的王老师谈起这节课的精彩之处。他一脸专注,我谈趣亦浓,恨不得将课堂上的情景搬到办公室。“徐涛的发现真是太棒了,我对他说‘为了奖励你,再给你一次机会,把想法重复一遍……”“停,  相似文献   

5.
万昌 《山东教育》2005,(29):10-10
目前听一位朋友诉苦,说女儿开学不到两个月眼睛就近视了。不得不配了200度的近视镜,末了,朋友无奈地说:“哎,这都是‘零抬头率’惹的祸!”“什么?零抬头率?”见我很诧异,朋友解释说,女儿正在上初中二年级,新学期开学后学校借鉴外校的成功经验,在全校开展“零抬头率”达标比赛,  相似文献   

6.
8年前,大学刚毕业的我踌躇满志地跨进了一所学校的大门,并且顺理成章地成为一群孩子们的新“头儿”。也许是自己还一身学生气的原因吧,许多有经验的老班主任为我传授了许多有益的经验。其中,给了我最大帮助和教益的,是一位一直坐邻桌的老班主任传授给我的“班主任‘三不’管理法”:一、不请家长;二、不请进办公室;三、不送教导处。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我日渐真切地感受到,这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三个“法宝”。常常看到许多年轻的教师在被“皮”学生“气炸了肺”之后,严厉地把书本往桌上一摔,说:“我是管不了你了,明天叫你家长来!…  相似文献   

7.
日前,在办公室与教初四数学的李老师闲谈,他讲了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一件事:“一天,刚下了课,一位女生跑到我身边气喘吁吁地说:‘老师,你对我有看法。’我当时一愣,接着问她:‘我对你有什么看法,怎么会。’这个学生接着说:‘老师,你上课不看我。’‘上课不看你?不可能。’‘真的,我都数着,这两周14天上了16节数学课,你一眼也没看我。’这个学生说这番话时一脸的委屈。我顿了顿说:‘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没关系,只要您以后上课多看我一眼就行了。’过后仔细想了想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个女生学习很差,两周前上数学课…  相似文献   

8.
我正在办公室办公,给我们班上课的一位老师带着我班的马铭宏来办公室,轻轻地对我说:“这孩子真不像样。我过你们教室时,发现一个女同学在哭,一问是他打了别人。那女同学抽抽噎噎地说:‘他把裤子脱了,让我看他……我不看,他就打我。’”我明白了是怎么回事,同时也感到很吃惊。孩  相似文献   

9.
新学期开学的第一天,一位老板模样的家长领着一个孩子到办公室找我。一见面,他就紧紧地握住我的手,连声说:“请老师多多关照!”坐下后,他对我说:“我的孩子叫李小成,分在了你班!”接着,他就招呼孩子:“来,向你的新班主任老师问好!”,我打量了一下这个孩子:长得很粗壮,头发黄黄的,不知是染的,还是天生的,脸上满是青春痘。我皱了一下眉头,直觉告诉我:“这不是一个好对付的学生!”  相似文献   

10.
周一课外活动过后,语文老师和我们聊天儿,我的前桌何小存说:“今天中午,我做了一个好梦,真是棒极了!我梦见……”他还没说完,女生柳萌萌笑着说:“你那不是‘白日做梦’吗?”何小存说:“我就是白日做梦呀!我梦见下了一场大雨,可是下的不是雨点,全是乒乓球!满街的乒乓球乱蹦乱跳,嘀里咕噜的,我四个口袋全装满了!我……”柳萌萌哈哈笑起来,说:“看看吧,由白日做梦到痴人说梦了不是!你真是个乒乓球迷,买不起球,到梦里来白捡啦!”“且慢!”老师说,“柳萌萌对梦的成语掌握得还真不少哩,现在咱还就算找着话题了。痴人说…  相似文献   

11.
梁伟 《江西教育》2006,(4):32-32
案例一:一位青年教师一气之下体罚了一位后进生。A校长发现后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说:“唉,你真是好心办了错事啊!这道理你自己都懂。当然,我当校长的也有责任,平时对你要求不严”这位青年教师听后认真地接受了批评,主动认错,并保证引以为戒,事后还进行了家访,向学生和家长表达了歉意。B校长发现后态度强硬地说:“你是不是体罚了学生?你知不知道体罚学生是犯法的,你这样做真是严重玷污了教师形象!自己好好想想,真给我添麻烦……”青年教师听后顿觉满肚子委屈,却慑于校长“权威”不敢申诉,结果不但不接受批评,甚至对后进生更加厌弃。  相似文献   

12.
教育要宽容     
宋珗昊 《小学生》2010,(4):25-25
一位班主任在上班会课时,有个学生向他报告,说他的一支新钢笔丢了,并怀疑他的同桌……而在这时,这位老师发现那位学生同桌的求助和惶恐的眼神。这位老师只略微沉思了一下,说:“或许哪位同学无意拿了你的笔,或许是你不小心……但我肯定拿你这支笔的同学现在一定很后悔……”说着,老师拔下了自己胸前的笔,“这样吧,我这支笔就送给你吧。不过我要告诉那位同学,随便拿别人东西,不是好习惯,希望这位同学好好学习,改掉自己的坏习惯。”  相似文献   

13.
一天我正在办公室备课,一位正在上课的教师匆匆走进来,情绪很激动地说:“气死我了,真是没法上课了.从来没见过这样的学生,品德那么差,敢顶撞老师,你班主任管不管,我的课就不让他上了。”班主任把学生找来.简单地了解了情况。那位教师怒气冲冲地,对学生说:“你刚才在教室里说了什么?  相似文献   

14.
一位多年未见的朋友来访,我吩咐孩子打酒去。这位朋友哈哈大笑起来:“你这个‘打酒去’的‘打’字,曾使我历尽奇难……” 朋友罹于文字之难,我早有风闻,但究竟是怎样的“奇难”,确实无法知道。今天总算清楚了: 我的朋友是从事多年语文教学的教师。他犯下的“滔天罪行”之一,就是把学生作文本上“爸爸给地主做短工”一句中的“做”改为“打”。在“史无前例”中,这位学生当了“造反派”,揭发我的朋友:“贫下中农会打骂短工吗?你是诬蔑贫下中农!”于是我的朋友受批斗、进牛棚……历尽“史无前例”的奇难。粉碎了“四人帮”,我的朋友才得以重上讲台。 他的这种遭遇是为人们所熟悉的。今天重提它,我觉得有一个问题应当引起人们的深思。  相似文献   

15.
生活是作文的源头活水,平凡的生活中蕴涵着人间真情。“呼唤”不就是生活中最常见的事情吗?一次我在作文课上一提出:“谁能学学平日里你的爸爸妈妈,还有邻居朋友是怎样喊你的?”这下可捅蚂蜂窝了,学生们纷纷模仿:“‘妮,冷不冷,快烤火吧!’一放学回家,妈妈一边准备饭菜,一边问我。”“‘孬,快点回来吃饭哩!’星期日妈妈总是这样唤我。”“‘娅,给,用吧!’同桌说着把橡皮递给了我。”“‘媛媛,你妈没在家,来我家吃饭吧!’我一放学回家,邻居奶奶就喊我。”……这声声呼唤,喊出了人间的亲情、友情、乡情,喊出新鲜的生活…  相似文献   

16.
插嘴大王     
“呀!他又惹老师生气了!”“就是,他怎么这样爱插嘴呢!”“就是,就是!”说谁呢?我走近一看,原来是在说我们班的“插嘴大王”张天牧啊!我一听,心中暗暗赞同这种说法。他真是个“插嘴大王”,不!应该是“贫嘴张大民”!这可是我们班主任封的。对了,你还不知道他的故事吧!我就拣两件事来说说吧!有个星期三,上自然课,老师给我们讲的是信息的传递。王老师说:“现在传递信息用得最多的是手机……”王老师的话还没说完,张天牧便猛地站了起来:“要说手机呀,现在用得最多的是三星牌的手机,不过我家不用三星的……”他叽哩呱啦地…  相似文献   

17.
张坚 《师道》2003,(3):20-20
“尊重学生,善待学生”,这是为人师者耳熟能详的道理,但这个道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日前,我的一个朋友,一位担任中学班主任工作多年的老师,因为班里的一个学生干部当众发表了与他不同的观点,一气之下,竟将这个学生干部撤了职。这件事在班里造成不小的躁动,原本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变得十分紧张。据朋友说,他的这个学生骄傲得不得了,常常因为工作上的事与他顶撞,出他的洋相,他早就想“收拾”这个学生了,这次总算让他抓住了机会,出了口恶气。听罢朋友的诉说,我感到十分的震惊和悲哀,为他这位曾荣获市大级优秀班主任称号…  相似文献   

18.
穆紫 《家庭教育》2004,(7A):66-67
一位作为普通话水平测试员的朋友说过这样一件事:在某大学测试时。一名学生抽到的题目是《我的拿手菜》。只见这名同学冥思苦想。说了一个“拌咸菜”。3分钟的话题。1分钟就没词了,只好“又拌了一道咸菜”。这位朋友感慨地说,由此可见,我们的学生平时在家大多不干家务活。他们究竟有怎样的劳动习惯,有多少劳动技能。可想而知了。  相似文献   

19.
姚俊松 《班主任》2012,(3):29-30
“你家万琪又在我的课堂上睡着了,不过他这一睡,我的课堂安静多了……”我一走进办公室,一位刚在我们班上完课的老师就向我告状。旁边同事也跟着帮腔:“你要是能把这位‘仙儿’教好,那你真就成仙了……”  相似文献   

20.
一位班主任了解到班上一位成绩很好的学生居然偷了同宿舍同学的踱金钢笔时,便在班会上妙用“那个”———“今天咱班202宿舍少了一支‘那个’,我感到很‘那个’,我本想点名批评他,可是考虑他一向是个听话的好学生,所以我就不在班上‘那个’了,希望课后他把‘那个’还给人家,如果他不‘那个’的话,我也就不‘那个’了。”后来那位学生把钢笔悄悄地放回了原处。期终,那位学生被评为“三好学生”。这位班主任采取含蓄暗示的方法,既顾及了学生的自尊心,又使学生勇敢地承认了自己的错误,成为一名品学兼优的学生。“那个”的妙用$徐州市铜山县职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