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育部2012年10月颁布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指出了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和生活习惯的具体目标和内容: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是满足幼儿自身生活需要和帮助幼儿适应集体生活的必备良方,更是幼儿以后离开成人开展独立生活必备的经验基础。模拟情境,经验迁移,帮助幼儿建立生活自理意识;趣味教学,经验升华,指导幼儿生活自理的方法;亲子互动,经验传递,巩固方法并建立为他人服务的意识。  相似文献   

2.
教育部2012年10月颁布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指出了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和生活习惯的具体目标和内容: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是满足幼儿自身生活需要和帮助幼儿适应集体生活的必备良方,更是幼儿以后离开成人开展独立生活必备的经验基础。模拟情境,经验迁移,帮助幼儿建立生活自理意识;趣味教学,经验升华,指导幼儿生活自理的方法;亲子互动,经验传递,巩固方法并建立为他人服务的意识。  相似文献   

3.
《考试周刊》2018,(33):189-190
早期同伴交往对幼儿心理发展有着重大的短期和长期影响。建构游戏中幼儿容易出现争抢玩具和材料、破坏游戏和规则、破坏别人的作品等行为,同时幼儿既缺乏合作的意识,又缺乏合作的能力,而且缺少互相帮助的意识。笔者通过对建构游戏中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观察与分析,提出了指导幼儿学习交往的基本规则和技能,指导幼儿使用协商、询问、建议、请求帮助、帮助别人等交往策略发展良好的同伴关系,引导幼儿学习分工合作,提高同伴合作能力等指导策略。  相似文献   

4.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在幼儿生活的基础上,帮助幼儿了解自然、环境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从身边的小事入手,培养幼儿初步的环境意识和行为。“幼儿天天都在接触周围的人、事、物,对身边的花草、树木、鸟、兽、虫、鱼并不陌生,需要成人及时去帮助引导他们,激发他们探索自然的兴趣,给予他们所能理解的环境知识,提高他们环境意识。所以,我们要加强对幼儿进行环保教育。  相似文献   

5.
胡文菊 《山东教育》2003,(23):122-122
角色游戏是最受幼儿欢迎的游戏之一。角色游戏是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意愿,模仿成人劳动和交往的一种创造性活动。幼儿通过角色游戏,表现出一种积极参与社会交往的主动性,对角色意识和角色规范的认同感。通过角色模仿,不但能强化幼儿的交往意识和角色规范,而且能使幼儿自觉不自觉地迁移到现实生活中。教师在幼儿游戏时应有意识地加以引导,帮助他们处理好各种关系,培养群体意识与合作精神。  相似文献   

6.
在幼儿教育实践中,成人经常把儿童的当前生活和未来生活做二元对立的区分,向儿童灌输脱离儿童的当前生活,但对他们未来的生活可能有用的知识。其实,儿童的生活就是儿童的成长,他们的当前生活与未来生活是辩证统一的。幼儿教育只有走进儿童的当前生活,才能体现教育的人本意识和生命意识,并帮助幼儿在适应当前生活的基础上创造美好的未来生活。  相似文献   

7.
陈莉 《宁夏教育》2003,(12):26-26
规则意识,是一个人的基本素质,也是良好道德品质的一种表现。生活中任何活动都有规则,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我们是社会的人,生活在社会这个大环境中,必须遵守社会规则,这样才能不被社会淘汰。因此,从小培养幼儿具有规则意识,对幼儿健全人格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3岁左右的幼儿身体和手的基本动作已经比较自如,能够掌握各种大的动作和一些精细动作,生活自理能力要在此时抓紧培养。在培养幼儿自理能力的时候,成人完全可以要求幼儿遵守规则,如饭前便后要洗手、生活用品要固定摆放、玩具图书要整理归位等。日常生活中,在成人的帮助下让…  相似文献   

8.
情况分析 随着农民生活的不断收善,不少农村幼儿分不清五谷,劳动观念也日趋淡薄。谷雨前后正是许多地区播种的季节,因此,我们有针对性地设计并开展了“观察播种”室外科学活动。 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获得播种的有关知识,知道播种与种植水稻的关系。 2.让幼儿体验成人劳动的辛苦,培养幼儿的劳动意识以及珍惜劳动成果的优良品德。 3.引导幼儿运用正确的礼貌用语称呼他人,培养  相似文献   

9.
通过远足活动锻炼幼儿的身体,提高幼儿的耐力,磨练幼儿的意志;培养幼儿的独立意识及互相帮助、友好合作的精神;培养幼儿主动交往的能力,体验分享的快乐。  相似文献   

10.
培养幼儿规则意识,要结合幼儿一日生活,建立常规,树立幼儿规则意识;利用家园合作,形成家园合力,共同帮助幼儿了解各种规则;创设良好的家园环境,营造氛围,帮助幼儿巩固增强已有的规则意识。  相似文献   

11.
在幼儿园里,幼儿的生活常常需要成人的照料。笔发现本班即将入小学的幼儿也存在过多依赖成人的问题。如:幼儿玩过玩具后,总把玩个到处乱放,等着老师去收拾;他们不会整理学习用具,不会削铅笔,不会叠被子。为了帮助幼儿顺利适应小学生活,就必须加强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那么,怎样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呢?  相似文献   

12.
培养幼儿良好的社会性行为,既能加深幼儿之间的情感体验,使其在集体中成为受欢迎的人,也能助益孩子的一生。培养的方式有很多,如可以用鼓励和赞许的方法让幼儿融入集体、用集体活动帮助幼儿获得直接经验,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树立互相帮助的意识,以及在游戏活动中让幼儿体验分享的快乐,等等。如此,幼儿在今后的社会性行为中才能显露出情,呈现出爱,也才能让他们身心和谐发展,快乐成长。  相似文献   

13.
培养幼儿良好的社会性行为,既能加深幼儿之间的情感体验,使其在集体中成为受欢迎的人,也能助益孩子的一生。培养的方式有很多,如可以用鼓励和赞许的方法让幼儿融入集体、用集体活动帮助幼儿获得直接经验,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树立互相帮助的意识,以及在游戏活动中让幼儿体验分享的快乐,等等。如此,幼儿在今后的社会性行为中才能显露出情,呈现出爱,也才能让他们身心和谐发展,快乐成长。  相似文献   

14.
分享阅读是幼儿早期阅读中的一种全新的方式和理念,它不等同于成人的阅读,一字一句。是幼儿通过对图书的颜色、图案,字,插图等有了兴趣,从而引发的潜在阅读意识,当成人及时抓住了孩子的兴趣点,给予支持帮助,则会进一步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影响以后的学习。  相似文献   

15.
周艳 《今日教育》2009,(7):10-10
幼儿园里大都是独生子女,个个是家中的“小太阳”,家长的过分溺爱和迁就,助长了幼儿“以我为中心”、“唯我第一”的意识。家长往往关注的是孩子各种能力的培养与发展,而对规则意识的培养有所忽略。规则意识的形成有利于帮助幼儿从小养成良好的常规和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利于培养幼儿生活的独立性;有利于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它不仅可以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规则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幼儿期是萌生规则意识和形成初步规则的重要时期。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要结合幼儿一日生活,建立常规,树立幼儿规则意识,利用形式多样的游戏,帮助幼儿了解各种规则,创设环境,营造氛围,帮助幼儿巩固增强已有的规则意识。  相似文献   

17.
在日常生活中,幼儿经常会犯各种各样的错误,如何正确对待幼儿的错误,成了不少家长的困惑。本文从玛利亚·蒙台梭利的儿童观和教育观出发,对其教育思想"错误及其纠正"进行解读,并通过案例分析的方法,以期能够给成人带来一定的启示,在教育幼儿的过程中帮助成人正确理解和对待幼儿的错误。  相似文献   

18.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应引导幼儿参加各种集体活动,体验与成人、同伴共同生活的乐趣,帮助他们正确认知自己和他人,养成对他人、社会亲近、合作的态度,学习初步的人际交往技能。幼儿的合作是指幼儿在生活、游戏、学习中主动配  相似文献   

19.
对于师幼对话,大部分的研究侧重于对教学中的幼儿与教师的语言互动。一日生活中的对话研究较少,而且着重于对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的养成,研究表明:在一日生活中,只有当幼儿出现明显破坏纪律的行为,教师才会单独地与幼儿进行对话,否则就会按部就班地完成一日的幼儿园工作。有的教师是未能察觉到幼儿的消极情绪,有的教师即使察觉到了幼儿具有消极情绪也不想去管,有的教师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不知道该如何的帮助幼儿调节。幼儿很难进行自我的情绪调节,需要成人的帮助,否则将会影响幼儿心理健康发展。为此,教师应当提高自身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多关心幼儿,加强专业学习,在与幼儿的对话中敏锐地觉察信息,了解幼儿的生活情况。  相似文献   

20.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要"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在幼儿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帮助幼儿了解自然、环境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从身边的小事人手,培养幼儿初步的环保意识和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