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现在的孩子为什么坐不住?““怎样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怎样才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怎样真正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全面发展?““面对各种各样的孩子,怎样正确解决各种问题?““这位学生家长为什么不能配合老师教育自己的孩子呢?“  相似文献   

2.
庄明 《成才之路》2012,(8):98-I0015
正怎样才能培养出像乔布斯一样具有创新性的人才?韩国科学技术院生物和大脑工程教授李光炯表示:"应赞扬孩子与众不同之处。"截至今年年初,他曾以大脑工程专家身份,担任韩国科学技术院(KAIST)科学英才教育研究院院长。  相似文献   

3.
远安县是个山区县,山区农村孩子纯朴诚恳、吃苦耐劳,但知识基础较薄弱,可塑性很强。统计显示,将近有50%学生的父母在外打工,有近25%的学生是单亲家庭,有近40%的学生周末投亲靠友。教育是社会、家庭、学校三位一体共同作用的系统工程,由于父母长期不在孩子身边,或家庭缺失,给孩子的教育教学带来了极大的问题。面对实际,怎样才能提高生物教育教学质量呢?通过不断的实践探索,笔者认为"导学、展示、检测反馈"教学  相似文献   

4.
幸福·童年     
正喜欢这样一句话:"幸福是一缕花香。当花开放在心灵深处,只需微风轻轻吹动,便能散发出悠悠的、让人陶醉的芳香。"从事小学教育20多年,没有认真思考过自己天天面对的学生——孩子。他们的童年幸福吗?童年的幸福又指什么?我们怎样才能给孩子带来幸福童年?"什么是童年的幸福?"我的理解是孩子的自我感知趋向和谐,精神得到和谐发展的一种生活状态。孩子的幸福只有孩子自己知道,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应该是有感觉的、有思想  相似文献   

5.
一所学校,究竟怎样才能真正成为学生辉煌人生的起点?一所学校的教育,究竟怎样才能真正融入学生的灵魂?一所学校的发展,究竟怎样才能真正伴随孩子精神的成长?  相似文献   

6.
主持人:一位伤心的母亲给我们来信,诉说她离婚以后一个人带着孩子,生活上的艰苦倒也可以对付过去,但看到孩子一天到晚闷闷不乐,心里便特别不是滋味,不知道怎样才能使孩子快乐起来,面对离婚的变故,又该怎样教育孩子?希望我们能给予帮助。  相似文献   

7.
杨多多 《现代家教》2003,(10):10-11
现在的独生子女,生活在“独”的环境里,家里的东西和父母的爱均归他独自享受,再加上父母的过度呵护,逐渐使一些独生子女养成自私、任性、专横、霸道的不良性格特征。家长们为此感到焦虑,希望利用各种场景和机会改变孩子这种“独”的状况,培养孩子心中有他人的良好品质,使孩子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怎样才能教育孩子心中有他人呢?  相似文献   

8.
李林 《甘肃教育》2014,(15):34-34
正赏识教育能使听话的孩子学会思考,学会独立处理问题;使胆小的孩子勇敢地面对困难;能使一向优秀的孩子学会面对挫折,学会克服困难;能使调皮、好动的孩子增强信心,扬长避短。因此,只有尊重、赏识自己的学生,才能走进他们的心灵,才能让他们充满自信,成为心智发展健全的人。一、赏识教育就是对学生的理解和尊重赏识教育是爱的教育,是充满人情味、富有生命力的教育。赏识与表扬不同,与一般的师爱也不同,  相似文献   

9.
流年 《母婴世界》2008,(7):16-19
身为母亲,你一定为地震中坚强的孩子们深深感动。感动之余,是否把目光转到了自家宝贝的身上?备受呵护的孩子,一旦遇到意外、挫折或是灾难时.将会是怎样的一种状况?坚强的意志是人类生存和成就一切事情的基础。怎样才能让孩子学会坚强?坚强不是想学就学得会的,而是在经历种种困难、危险、挫折、失败的过程中形成的。因此,父母早在婴幼儿阶段,就应该通过有意识地引导、教育和磨练,使孩子逐渐学会如何面对困难、面对危险,养成坚强的品质。坚强教育存在于生活的点点滴滴。简单地说,坚强教育就是:当孩子摔跤了,不要急于扶起他,当他自己设法站起来时,你再给予鼓励:当孩子受了委屈哭起来,不要急于去哄他,等他不哭了,你再去询问并帮助他;当孩子不会穿衣、心情烦躁时,不要急于帮助他,让他几经努力穿好后,再夸奖他……单纯的说教并不能使孩子变得坚强,父母若能调整心态,硬起心肠,在类似的细节教育和行为游戏上做足功课,就可以让孩子在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坚强起来!  相似文献   

10.
于刚 《教师博览》2004,(8):10-12
河南郑州六十六中的四名学生因害怕考试成绩不好会受到老师和家长的责骂,结伴离家出走,在外漂泊闯荡四天。虽然孩子们最终有惊无险地回到了学校.但它留给我们的思考是多方面的:现在的孩子应该具备什么样的心理承受能力?安全教育怎样才能落到实处?孩子的“异想天开”是不是应该保护?  相似文献   

11.
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教学要“与生命对话”,“师生进行精神交流”,要表现出真情实感。但实际上人们常常感叹,我们身边的很多孩子似乎缺乏一种能力:即儿童不会说儿童的语言,行为像个大人,这不能不让人忧虑:今天的孩子们还有自己的言行吗?这样的言行的孩子长大还会用自己的头脑思考问题,面对人生吗?因此,在小学阶段还孩子以童真很必要,那怎样才能使孩子开开心心地享受属于自己的真正的童年呢?  相似文献   

12.
究竟有什么方法可以解决此一永恒教育问题:“我们的学生究竟是怎样想的,他们究竟需要什么?”“为什么教学内容总是使学生提不起学习兴趣?”“我们要怎样教,才有效果?”“不及格、留班问题,怎样才能得以解决?”笔者通过对生本教育理念的实践,初步对此作出了回答。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一名特教老师,面对一群有口不能说话的残疾孩子,怎样才能很好地教育他们,使他们喜爱你、尊重你,从而热爱学习,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成为残而不废的有用之人呢?在总结自己多年的教育工作经验和学习优秀老师的先进经验后,我感悟到:用微笑对待学生,用真诚对待事业,是一个特教老师取得成功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社会五彩缤纷,充满种种诱惑。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孩子幼小的心灵会不会受到污染?怎样才能使孩子明辨是非?面对家长的这些担忧和困惑,加强对幼儿道德判断能力的培养就显得越来越重要了。  相似文献   

15.
英国是世界上公认的重视英才教育的国家,而且其英才教育的理念、培养和评价等教育体系比较成熟。通过对英国三所中学的141名数学英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个别访谈,结果表明:英国数学英才学生"痴迷"数学,"钟情"创新;数学知识获取方式和学习方式多元化;学习自我效能感高;英才身份认同感强。这些对我国的数学英才教育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如何实施英才教育,是一项世界关注的议题。英国较早认识到英才教育的重要性,在英才教育方面起步较早,政府在教育政策上予以持续支持,不仅对“什么是英才学生”作了界定,还提供鉴别英才学生的国家质量标准,并对英才教育协调人开展相关培训,依托学校开展英才学生的鉴别和培养。  相似文献   

17.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的现代英才教育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目前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英才学生教育培养体系.在英才学生的甄别方面,新南威尔士州建立了包容、公平的选拔政策与流程.对于英才学生的教育培养,新南威尔士州形成了以普通学校为主,以选拔性中学和机会课堂为辅的学校体系.与此同时,英才教育教师的培养问题在近年来不断凸显,如何完善英才教育教师的职前教育与在职培训,成为新南威尔士州英才教育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此外,社会民众对英才教育公平性问题的质疑仍然存在.  相似文献   

18.
作为班主任,必须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要学做学生的心理导师。一、心理导师,请“蹲下来”倾听学生老师往往以教育者的身份自居,学生难以敞开心灵,师生间很难沟通、理解。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心理问题得不到及时、正确的疏导,有损于他们的健康成长。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消除对老师的畏惧、隔阂呢?走近孩子并且蹲下来以平视的目光,平等的语言与孩子沟通,这种童心把师生间的距离拉近了,使老师成为了学生倾心模仿的楷模,使老师的“感召作用”在学生中得到充分的发挥。在班集体中,只有形成温暖、和谐、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才能帮助他们敞开闭锁…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一名特教老师,面对一群有口不能说话的残疾孩子,怎样才能很好地教育他们,使他们喜爱你、尊重你,从而热爱学习,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成为残而不废的有用之人呢?在总结自己多年的教育工作经验和学习优秀老师的先进经验后,我感悟到:用微笑对待学生,用真诚对待事业,是一个特教老师取得成功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有个性的个体,因为自然条件和生活条件的不同,来自的家庭、接受的教育、养成的习惯也是不同的。面对那些生性顽皮、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该怎么办?如何使这些顽童走向正规,成为有良好行为习惯爱学习的学生呢?在20多年的教学生涯中,我用过很多教育方法,比如给孩子补课,找家长谈心,和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