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教师到企业生产第一线的实践进修是提高职业院校教师专业技能水平和实践教学能力的有效途径,在具体执行过程中,职业教育相关部门、职业院校企业和教师各方面都存在着不同程度和不同方式的困难与阻力,学校可通过建立相应机构、完善学校长期的教师轮训计划、深层次紧密型的校企合作、制定个性化实践方案等途径来促进专业教师到企业实践。  相似文献   

2.
职业院校教师到企业实践是校企合作的重要内容,也是教师提高自身职业能力的重要手段。然而,现实中职业院校教师到企业实践困难重重,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本文以社会交换理论为指导,分析了职业院校教师企业实践中学校、教师和企业3个主体两两之间的社会交换关系,从社会交换的角度剖析了当前职业院校教师企业实践所处的困境和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职业院校教师到企业实践是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对北京财经类职业院校教师的问卷调查发现,当前大多数教师对到企业实践持肯定态度,但还存在企业实践制度不健全、学校在企业实践中发挥作用不强、教师实际参与企业实践力度不够、实践方式和教师期望错位等突出问题。除了国家和地方政府在宏观层面制定和完善相关的企业实践保障制度之外,职业院校也亟需根据人才培养和专业发展需要紧密联系行业企业,制定教师企业实践规划,提升教师专业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4.
红叶 《广西教育》2012,(35):1-1
职业院校的专业课教师到企业参加实践,是教学任务的一部分,也是专业课教师提升能力和水平、实现职业追求和发展,提高职业院校竞争力的重要条件,为学校紧密联系企业、深入校企合作架设了桥梁。  相似文献   

5.
教师到企业生产第一线的实践进修是提高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技能水平和实践教学能力的有效途径,在具体执行过程中,职业教育相关部门、职业院校、企业和教师各方面都存在着不同程度和不同方式的困难与阻力,可以通过制定地方性法律法规、建立相应机构、完善学校长期的教师轮训计划、深层次紧密型的校企合作、制定个性化实践方案等途径来促进专业教师到企业实践.  相似文献   

6.
专业课教师走进工厂进行挂职锻炼,参与企业的生产设计和技术开发,能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和教学能力,是培养教师“双师”素质的重要途径。通过对近几年专业教师到企业挂职的总体情况的总结,分析了专业教师从学校到企业所面临的困难,提出了对策:职业院校要在时间、任务、科研、政策考核等方面予以支持,并且学院与教师要共同努力来调动企业参与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7.
文章通过对职业院校新任职教师的培养实践,提出职业院校坚持"政府主导、学校主体、企业参与"三位一体与以"双师型"为培养目标相结合的创新培养模式是解决职业院校中新任教师尽快胜任职业教育工作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教育部、财政部决定从2011年至2015年共同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组织45万名职业院校专业骨干教师参加培训,其中中央财政重点支持培训10万名,省级培训35万名。这一教师素质提高计划由职业院校专业骨干教师培训项目、中等职业学校青年教师企业实践项目、职业院校兼职教师推进项目和职教师资培养培训体系建设项目四部分组成。职业院校专业骨干教师培训项目分为国家级培训和省级培训。教育部、财政部组织中等和高等职业学校专业骨干教师各5万人参加国家级培训。中等职业学校专业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对象为中等职业学校具有中级以上教师职务的专业教师,培训为期12周,采取集中培训和企业实践交替的模式进行。在国家级培训基  相似文献   

9.
选择有号召力、有影响力、综合实力比较强的职业院校,牵头开展中等专业学校教师企业实践有着更多的优势,更加符合企业的生产实际,能最大程度地满足教师个人发展需要,还可以解决专业教师下企业实践的诸多难题。  相似文献   

10.
教师专业实践能力的缺失已经成为限制高等职业院校发展的瓶颈。作为跨界教育,职业院校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培养需要企业的协助。由于种种原因,目前多数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处于学校一头热状态。企业不愿意与学校深度合作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企业的利益诉求得不到满足。本文从企业的角度分析与学校合作能获取的收益以及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从而找到与学校合作的契合点,提高与学校合作的积极性,与学校联结成稳定高效的共同体,共同提高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从而培养符合企业需求的人才。  相似文献   

11.
职业院校教师到企业实践是职业教育本质属性决定的,也是世界各国职业教育对专业教师的基本准入要求。但是,教师企业实践涉及到政府(教育、财政、国资委等)、企业、学校和教师等多方利益诉求。实践中,企业参与和支持教师到企业实践的积极性不高,教师到企业实践形式化严重、质量难以保证。因此,相关责任主体急需协同合作、共同推进。一方面,教育行政部门急需联合有关部门遴选一批大型、优质、积极性高和人力资源培训基础好的企业,作为教师到企业实践的示范基地来科学引领;另一方面,校长要用发展和长远眼光看待学校发展,组织安排好教师到企业实践的工作;教师自身要端正态度、转变角色、深入参与企业实践,培养自主专业发展意识和精神,做专业发展的主人。  相似文献   

12.
教师企业脱产实践是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培养的有效途径,实践的有效性研究又是职业院校教师培训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从国培企业实践项目出发,在对实践教师满意度、收获及存在问题进行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提升企业实践有效性的具体对策,重点制定了具有可操作性的企业考核与学校考核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明确评价的目标、细化评价的具体内容,实现专业教师有效企业实践的科学评价。  相似文献   

13.
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参加企业实践是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的重要组成,是提升教师专业技能、优化师资队伍的重要手段,是彰显中等职业教育教学特色的重要方面。提升教师企业实践的有效性已成为当前中职教师师资队伍建设的紧迫任务。以上海市医药学校为例,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从企业实践的现状与问题、探索与尝试等方面,对中职教师企业实践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总结和思考。  相似文献   

14.
职业院校教师到对口企业进行实践进修,是提高教师专业技能水平和实践教学能力的有效途径。近年来,职业院校为了培养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在鼓励教师到企业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和成效。但从具体执行过程看,国家教育部门、职业院校、企业和教师等各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5.
推行职业院校教师企业实践制度对于职业教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由于现行职业院校教师企业实践制度存在若干缺失,主要包括对职业院校教师企业实践的认识不到位,促进企业支持职业院校教师实践的政策法规不健全,规范职业院校教师企业实践行为的管理制度不完善,激励职业院校教师参加企业实践的政策规定不落实,推行职业院校教师企业实践制度的相关政策不配套等,导致职业院校教师企业实践流于形式、实效性差。为此,要营造职业院校教师企业实践舆论环境,健全职业院校教师企业实践法律法规,完善职业院校教师企业实践管理制度,建立职业院校教师企业实践激励机制,增加职业院校教师尤其是专业教师编制。  相似文献   

16.
教育部财政部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支持2万名中等职业学校青年教师到企业实践,提高教师的产业文化素养和专业技能水平。介绍了青年教师参加广州铁道车辆厂短期企业实践的体会,根据自身的观感,指出教师在企业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7.
季敏 《成人教育》2015,35(3):48-50
参与企业实践是职业院校教师跨界的应然走向,不仅可以克服职业教育教师培养培训体系学科化的弊端,有利于职业院校教师队伍的双师化,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发展,还可以提升职业院校学生的专业能力,提高职业教育公共服务质量,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各级政府、教育主管部门、职业院校、教师和企业要充分地认识到教师企业实践对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与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性和特殊性,要建立健全职业院校教师企业实践法律法规,推进职业院校校企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18.
“建立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制度,创新后备技师培养模式,是我们新技师培养带动计划的一个重要措施。高级技工学校要紧密结合企业岗位需求,确定和调整各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与合作企业共同制定培养计划。各类企业要加强与职业院校的联系,为职业院校学生到企业生产一线实践提供必要条件.鼓励企业选派优秀技术人员担当职业院校实习指导教师或兼职教师。要鼓励各类企业结合生产实际,通过岗位培训、技术交流、研发攻关等多种形式,促进新技师成长。希望学校和企业共同努力.加强对话,加强合作,共同为我国高技能人才的成长做贡献。”  相似文献   

19.
职业院校教师到企业实践是建立在校企合作基础上,在国家政策层面推动职业院校教师到企业实践,实际执行过程中涉及到校企双方合作的机制、人员配合、利益博弈等因素,影响教师企业工作顺利执行。通过调查了解教师企业实践现状及问题,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设计企业实践路径、细化参与各方的责任、优化实践考评机制,提出针对教师企业实践中问题的解决建议。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物流行业的迅猛发展,迫切需要职业院校为其提供动手能力强、专业知识结构合理、爱岗敬业的专门人才。职业院校专业课教师作为人才培养的主力军,应具备相应的职业岗位技能。根据我国职教教师来源和实际组成,应通过职业学校教师企业实践途径,增强职教教师的生产实践能力、丰富教师一线生产经验,以便从根本上改善职业教育。文章分析了职业教育物流管理专业教师企业实践存在的问题,探讨了教师企业实践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