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学课本中所选的古典诗词都是我国古代文人雅士留下来的名篇。在这些诗词作品中,作者抚今追昔,慷慨悲愤,感时伤怀,思亲忧国,无不情真意切,耐人寻味。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词,在教学中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2.
祝玉怀 《考试周刊》2013,(45):15-16
愁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抽象情感,古代诗词名家却能以神奇之笔,将抽象之愁写得形象生动,具体可感,使读者受到极大感染。  相似文献   

3.
诗词是我国古代文学艺术宝库中的两大瑰宝。然而,由于古代诗词有着它特定的时代背景,加之古代诗词独有的语言与结构等特点,给学生理解与鉴赏古代诗词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如何才能提高学生阅读与鉴赏古代诗词的能力呢?我在多年教学探究中,摸索出“入时、入意、入境、入情”这一古代诗词教学八字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一、入时,即将学生引入作者及其作品所特有的时代背景中去。古代诗词都是作者有感而发,将当时特定  相似文献   

4.
初中语文古代诗词的教学一定要注意讲究教学策略,在教学过程中教导学生学会把握好古代诗词的整体思路,对诗词的语言进行品味。同时,在对古代诗词进行赏析的时候,不能忽视对于诗词中作者想要表达的主题思想的方法以及作者想要通过诗词向读者说明的主题。  相似文献   

5.
古代诗词常见意象内蕴举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意象,乃是融合作者主观情感的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亦可谓作者的主观之意和客观之象融为一体的产物。中国古代诗词意象繁多而鲜活,意蕴丰富而深刻,形成独特的艺术持征。因此,赏析古代诗词很大程度上就不能不剖析其意象内蕴。本文试就常见意象的常见意蕴作一剖析,或为管见。  相似文献   

6.
“物感”说作为中国古代文论的一个重要命题,探讨并分析了艺术的发生论,体现了中国古代美学追求心物交融统一的特点,并对中国古代美学思想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直接影响了后代的文论和诗论,影响了中国意境论的形成。  相似文献   

7.
“感物”说又称“物感”说。感物观念最早见于《易经》,感物说真正进入诗学理论始于《乐记》,而发展成熟为中国古典关学范畴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天人合一是它的哲学基础。感物说作为中国古代文论的重要理论之一,开启了“言志”和“缘情”的诗学传统,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8.
月作为一种自然现象,是中国古典诗词作品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月自进入人的审美中,便由单纯的自然物象拓开为内涵丰富的艺术意象;在诗人们易感的心怀下,它往往成为诗人们某些特定情感的信息载体,是古代文人倾诉情怀的一个重要对象;悲欢离合、离愁别恨和伤时感物之诗大都是借月来达到效果,从而月在诗词作品中就具有了不同的思想内蕴。  相似文献   

9.
张家口市诗词协会的众多诗词作者进发出极高的创作热情,他们从贮存丰厚而又贯通古今人生意蕴的古代诗词中不断挖掘、探索,承袭、创新,写出大量诗词佳作。其作品神思飞越,豪情激荡,“纵横诗笔见高情”;即事兴感,情与景会,“有境界则自成高格”;用语淳朴,铿锵有力,“犹矿出金,掷地有声”;关注现实,立意新奇,“古为今用,突破传统”。  相似文献   

10.
耻感是以否定性的方式来把握“善”的过程,是通向仁之境界的必由之路.耻感规范与公共管理伦理建构关系密切.文章从探讨我国古代圣贤的人性理论入手,以耻感分析为线索,提出了“耻感行政人”的假设,并进一步解析了公共管理伦理建构的逻辑起点及规范体系.  相似文献   

11.
在高中教学过程当中,古代诗词教学是许多老师以及学生面对的一个难题。在对于高中古代诗词的教学,都没有一种比较好的教学方式,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生的学习效果。本文就对情境教学在高中古代诗词教学当中的应用进行简单说明,从高中学生古代诗词的学习现状出发,对情境教学的概念及意义做出详细的说明,最后对情境教学在高中学生古代诗词教学当中的应用做出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12.
古代诗词向来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而更多的一线语文老师或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上停滞不前,教学方法陈旧;或拘泥于教材,教学视野狭隘。如何呈现富有生机的诗词教学课堂,引导学生培养阅读古代诗词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古代诗词阅读能力是高中语文课堂必须突破的瓶颈。下面我将以李白的《将进酒》为例,具体谈谈我在古代诗词阅读教学方面的一些尝试和感悟。  相似文献   

13.
“物感”说作为中国古典美学思想中的一个重要命题,探讨并分析了艺术的本质论,体现了中国古代美学追求心物互相感应、交融、统一的特点,并对中国古代美学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直接影响了后代的诗论和文论。本文拟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对物感说的形成作一次较为详细的梳理。  相似文献   

14.
古诗鉴赏篇     
《语文课程标准》对古代诗词赏析的考查要求是:①诵读古代诗词。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基本读懂。②对古代诗词中感人的情景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③品味古代诗词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相似文献   

15.
古代诗词是初中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在优良的传统文化基础上有效地提高古代诗词的教学水平,已成为语文教师关注的重点。古代诗词的内容是实用的,并融入生活。在中学时期,通过对古代诗词进行合理的阅读训练,学生可以显著提高阅读技巧,并加深对未来学习生涯中中国悠久历史和文化的了解。  相似文献   

16.
南宋文学名家姜夔,终身布衣,通音律,善诗词。常借纪游咏物来咏叹生活际遇及感受,或在其中寄寓其身世感和命运感。诗作各体皆备,尤以七绝见长。词尤著名,形成宋词中新的美学境界:中和之美和刚柔相济的风格特征。“中和”是对豪放和婉约而言:“中和”偏刚则豪放,“中和”偏柔则婉约。他还在(诗说》中主张;诗贵含蓄、自然、高妙,简约古朴,情景交融,味外有味,……“具有一家之风味”等等。  相似文献   

17.
古代诗词是初中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在优良的传统文化基础上有效地提高古代诗词的教学水平,已成为语文教师关注的重点。古代诗词的内容是实用的,并融入生活。在中学时期,通过对古代诗词进行合理的阅读训练,学生可以显著提高阅读技巧,并加深对未来学习生涯中中国悠久历史和文化的了解。  相似文献   

18.
中学的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更多地关注古代诗词,引导学生在品读古代诗词中寻找我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亮点、美点,从而让学生受到思想和艺术的熏陶。  相似文献   

19.
古代诗词具有凝练语言、手法多样、情感丰富等特点,是古代文人墨客思想感情、智慧道德与审美艺术的集中体现.高中语文教学中倡导自主学习,强调学生主体性学习能力的提升.本文就高中古代诗词的教学现状,提出提升高中生自主学习古代诗词能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古典诗词是中华民族文化的记载者和传承者,是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高中生学习古典诗词不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为了升学,更重要的是积累知识增强民族感、积累内涵提高个人文化素养、陶冶情操丰富内心世界。学习古典诗词,我们可以学习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化精髓,了解古代的优秀文化,这有利于我们继承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古典诗词是高考必考内容,也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老师必须充分了解教学目标,及时更新教学内容,采用多种教学模式,不断提高教学效率,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中老师要深入研究古典诗词教学的难点和重点,结合古典诗词的特点,以文本为基础,教材为辅,拓展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达到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