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某种程度上,Google与图书馆、数字图书馆有着理想主义的重合,又有着某些现实主义的优势。Google最值得图书馆学习的是它的理念和意识。Google和图书馆可以互相合作,实现共赢。图书馆也有超越Google的领域。  相似文献   

2.
杨文军 《今传媒》2016,(10):109-111
现实主义理论诞生在19世纪的英、法等国,新现实主义电影则诞生于二战后的意大利。中国真正意义上的新现实主义电影则是第六代导演的作品。本文从现实主义的相关理论、意大利与中国当时的历史背景、出现此电影流派的历史环境以及“第六代”作品的本体角度,对整个“第六代”作品从新现实主义角度进行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3.
奥尔巴赫在《摹仿论》中,以现实主义入手,对西方文学史的发展进行总体描述,扩大了现实主义的范畴,却也造成了他现实主义的模糊性与不确定性特点。本文从奥尔巴赫的真实经历和现实处境出发,深入探讨《摹仿论》中的现实主义及内涵,进而分析《摹仿论》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伊朗电影《一次别离》"纪实美学"的特性出发,看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运动对当今现实主义电影的影响。以选题内容、表现手法、角色形象为出发点探讨伊朗电影是如何将新现实主义电影进行本土化。  相似文献   

5.
李震静 《新闻世界》2011,(6):180-181
当代小说潮流纷呈,从最初政治话语主导到当下的思潮纷涌,从传统的现实主义主掌文坛到现代派全面席卷开来,走过了一个从单一到丰富,从现实主义出发,再向现实主义回归的复杂历程。路遥小说身处现代派思潮,却敢于"迎风而立",坚守现实主义创作,既传承了"十七年文学"现实主义的优长,又启迪当时及其后的现实主义创作。当下的"先锋小说"等新潮小说向现实主义创作传统的回归,更显示了路遥现实主义创作的深刻影响力和巨大魅力。  相似文献   

6.
李雯 《声屏世界》2010,(12):36-38
电影《唐山大地震》的火热上映再次掀起影坛对中国现实主义电影创作的讨论。广电总局电影局副局长张宏森提出,“现实主义如何穿越现代化的洗礼,完成其在现代化程序中的蜕变,使之保持历久弥新的生命力,这成为摆在中国电影人面前的一个最大课题。”而《唐山大地震》在电影产业化高度发展的今天,为中国的现实主义电影寻找到新的生存方式.让现实主义电影创作浴火重生。  相似文献   

7.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自上世纪60年代兴起以来,在其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美学风格。从总体来说,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呈现出更具本土性的审美特色。因此,新现实主义电影以其自身的独特魅力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鉴于此,本文以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美学研究为主题,以导演托纳多雷的“时空三部曲”为例,探讨了新现实主义电影艺术形式及作品中的美学理念,以期为新现实主义电影美学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王盛烈是现实主义水墨画的杰出代表人物,是将笔墨和素描巧妙结合的优秀艺术家.他一生都在坚持追求现实主义的绘画艺术,在他的很多作品中,都实现了中西方绘画艺术创作的有机结合,并且他的很多绘画作品都是切实反映社会现实和平凡人生活的,具有很强的真实性和时代性.而且王盛烈的现实主义绘画艺术作品也在现代社会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因此,本文对王盛烈的现实主义绘画艺术进行了具体的探究和分析,并进一步阐释了王盛烈现实主义绘画的影响和意义.  相似文献   

9.
王敏 《出版广角》2015,(10):125-126
后现实主义文学产生于19世纪下半叶,是俄罗斯文学运动中涌现的一个重要流派,至今仍在不断地发展和演变.后现实主义文学产生于后现代主义与现实主义彼此交融、作用的过程中,具有浓厚的后现代主义气息,但并不盲目追随后现代主义的价值取向.本文介绍了俄罗斯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内涵和基本特征,探讨俄罗斯后现实主义文学的艺术风格,以期对当代中国文学发展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0.
新时期的中国呼唤社会影响、票房和口碑俱佳的国产现实主义电影,尽管电影人都有着种种成功的探索与努力追求,但是许多有着现实主义表征的影片,其实并非完全彻底地体现"现实主义"的质量,起码在"现实主义"的演绎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缺憾。处于转型、改革与发展的当代中国,强烈呼唤现实主义电影的应运而生、与时俱进和市场融合。  相似文献   

11.
随着新时期新生代导演的逐步崛起,其创作的大量现实主义电影作品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关注,对于仍然在假定中的中国新现实主义电影有很多的表述和探索。由于时代背景的演进,社会经济环境和电影生存环境的改变都促使这些现实主义作品充满"新"意,或许这就是中国新现实主义电影的勃兴。因此,厘清假定中的中国新现实主义电影的发端、背景以及影响,归纳其创新特征,无论从电影理论还是电影史的层面上说都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2.
贺绍俊 《大观周刊》2012,(44):I0001-I0001
中国现当代文学积累了良好的现实主义传统,它使得当代文学始终保持着与现实的密切联系。但是,现实主义并不是简单地反映了客观现实,现实主义是一种观察世界的方式,也是一种处理现实经验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正>长镜头指对一个运动画面较长时间的连续不间断地表现,保持运动画面的整体性。长镜头最早被应用于现实主义电影的拍摄,以其强大的纪录功能和对生活真实性的把握,被崇尚写实主义的导演所推崇。在电视新闻的拍摄和制作中,我们也经常运用长镜头来讲述新闻事件,充分利用长镜头的特性优势传递新闻信息,从而达到理想的传播效果。下面结合一些电视新闻中运用长镜头的实  相似文献   

14.
国产现实主义题材模拟类游戏《大多数》试图以“游戏现实主义”的面貌展现社会各阶层人民的日常生活,但因为受众不明、在数值和玩法上难以真正模拟现实这两大硬伤,无法被玩家普遍接受。无论是从玩法设计(Ludology)还是从玩家叙事(Narrative)的角度,希望现实主义题材游戏能够实现“跨阶层叙事”的可能性都是过于高估的。但是,随着电子游戏的世界逻辑反过来影响到玩家对现实世界的理解,“游戏现实主义”存在一种超越实在界和现实生活的超越面向,不同于传统的现实主义文艺作品,电子游戏能够影响和改造现实,而非仅仅去模仿现实;电子游戏以“魔幻叙事”的当代形式,蕴含着改造世界的革命潜能。  相似文献   

15.
纪录片的真实性与主体介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晓明 《现代传播》2003,(2):134-135
引言在我国 ,说到纪实理论 ,一般是指巴赞的理论 ,他的理论与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联系在一起 ,巴赞认为 :“与以往的现实主义重要流派和苏联流派相比较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独特性在于从不让现实屈从于某种先验的观点。现实主义仍然要求取自现实的题材服从超验性的需要 ,而新现实主义仅仅知道内在性。它只知道从表象 ,从人与自然的纯表象中 ,推断出表象包含的意义。”① 近年来纪录片的创作思想也有这种分化和论争 ,我暂且把它们看作古典现实主义纪录片和新现实主义纪录片 ,并比较一下这两批创作者在纪录片的真实性、主体介入问题上的不同…  相似文献   

16.
文牧野导演擅长用温情而静默的镜头语言记录百姓的生活状态,将商业化对现实的渗透和影响蕴藏在作品中,具有现实主义风格。本文以2010年以来文牧野执导的《石头》《我不是药神》《奇迹·笨小孩》等影片为例,结合具体的影视文本,探析其现实主义影片的情感及表现方法,旨在为当代现实主义影片的艺术表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只有现实主义才能拯救眼下的文学。现实主义永远是我们故乡屋顶遥遥招手的炊烟。“常回家看看” ,对我们许多作家来说 ,这句流行歌词确实是一句非常及时的忠告。老调重弹 ,不免要讨人嫌 ,招人骂 ;但为了文学 ,也就顾不得了。艺术的手法可以五花八门 ,但艺术的本质只能是现实主义。翻一翻古今中外的文学史 ,那些光耀千秋的巨著 ,有哪一部不是用现实主义的血汗酿成的呢?不管这些作家自己是否意识到 ,不争的事实是 ,他们确实靠现实主义挣得了永久的声望 ;即使卡夫卡和毕加索也不例外 ,法国文学批评大师路易·阿拉贡在为罗杰·加洛蒂《论无边的…  相似文献   

18.
孙青  汪太伟 《新闻世界》2014,(1):139-140
中国作家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在对其的颁奖词中写到:"莫言将魔幻现实主义(hallucinatory realism)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他创作中的世界令人联想起福克纳和马尔克斯作品的融合,同时又在中国传统文学和口头文学中寻找到一个出发点"。在对魔幻现实主义和谵妄现实主义做出比较后,笔者认为应将"hallucinatory realism"理解为"谵妄现实主义",并以《蛙》为例试图得到论证,着重分析带有莫言特色的现实主义写作手法。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网络文学发展迅速,其中现实主义题材强势兴起,成为IP开发的重点方向.这为传统出版单位在网络领域实施转型升级、融合发展带来重要突破口.本文从现实主义题材兴起对网络文学发展的影响着眼,分析现实主义题材的兴起对传统出版单位带来的发展机遇,以地质出版社《大运河会馆传奇》IP开发为例,探索传统出版单位在网络文学领域的转型融合路径,提出传统出版单位打造优质文化IP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20.
尹斐斐 《大观周刊》2011,(33):95-95
现实主义一直在绘画史上占有不可缺少的地位,无论是国内国外,都造就了一批十分杰出的艺术家。本文通过对西方画家米勒和中国画家罗中立的代表作品进行了分析,重点探讨他们作品中的农民形象的表现,全面分析他们创作的风格特点,通过对他们的对比分析,让我们对现实主义绘画有一个更好的理解和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