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抗战的旗帜团结的灯塔──抗日战争时期解放区的报刊概述李宗泉1937年7月7日,芦沟桥事变发生,抗战全面爆发。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和华南人民抗日游击队,在抗日各阶层人民的支持下,开辟了解放区战场。全国解放区共计十四个,其中包括抗日民主政权行署...  相似文献   

2.
“孤岛”文化战线,随着抗战形势的发展而发展,同志们担负着繁重的宣传出版和训练文化新兵以坚持战斗的任务。这时新四军东进开辟了敌后抗日战场,并先后建立了抗日民主根据  相似文献   

3.
卢沟桥畔的隆隆炮响,振荡着每一个炎黄子孙。中国新闻工作者的血液也在沸腾!他们纷纷行动起来,投身到全民族抗战的滚滚洪流中……随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逐渐成为全国抗日的主战场,中共中央的通讯社——新华社也迅速在敌后各抗日民主根据地建立起分支机构,同敌后各地区报社的采编人员一道,挥笔化刀枪,用鲜血和生命谱写出一篇篇气壮山河的抗战报道。他们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英勇献身,永垂青史。  相似文献   

4.
美军派驻延安观察组,是第一个进入革命根据地的美国官方代表团。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抗战形成国民党领导的正面的战场和共产党领导的敌后解放区战场,随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力量的迅速发展壮大,解放区的不断开辟和敌后游击战争的广泛开展,给日本侵略者以沉重的打击。美国外交官员和军队中的有识之士,对国民党的消极抗日和腐败无能表示不满,并想直接与中共建立联系。与此同时,中共也明确提出了与美英建立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方针。1943年1月23日,美国驻华使馆二等秘书约翰·谢伟思、戴维斯乘回国述职之机,向美国政府提出了派代表团访问…  相似文献   

5.
1937年日本侵略军发动了"卢沟桥"事变后,进而占领了华北,乃至中国大部,中国共产党人高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大旗,深入敌后,英勇抗战.1937年10月,八路军115师副师长兼政委聂荣臻,按中共中央命令,率部挺进河北、山西、察哈尔三省交界地区,以五台山为中心,开辟了中国共产党在敌后建立的第一个抗日根据地--晋察冀抗日根据地...  相似文献   

6.
一1938年秋,为推动全国抗战特别是华北敌后抗日游击战争的开展,党中央六届六中全会作出决定,在晋东南创办中共北方局机关报——《新华日报》(华北版),在华北战场上开辟一块紧密配合军事斗争的新闻阵地,充任敌后军民抗战的号角。周恩来同志领导的《新华日报》总馆派出何云同志负责筹建《新华日报》(华北版)的工作。当时日寇已经占领武汉,抗战已经进入相持阶段,处于敌后的华北,敌情险恶,环境艰苦,  相似文献   

7.
今天,当我捧起重印的长篇小说《敌后武工队》时,顿觉心潮澎湃,思绪万端。 记得在上小学的时候,我就曾读过不少有关抗日题材的长篇小说,如《烈火金刚》、 《平原枪声》、《苦菜花》、《铁道游击队》、《敌后武工队》等等。事隔二三十年,但这些作品所展示的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和感人肺腑的抗日英雄形象,以及英雄们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都给我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如今想起来仍历历在目、记忆犹新。正是这些闪烁着爱国主义思想火花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光芒的作品哺育了我们这一代人,它给我们力量,催我们奋进,教诲我们继承革命传统,为中华民族的振兴而不懈努力。 《敌后武工队》描述的是一支短小精悍的武装工作队深入到敌后,开辟抗日战场,打击  相似文献   

8.
1937年“七·七”全国抗战爆发后,中共中央政治局洛川会议决定:将国内战争后期的正规军、正规战,转变为抗日游击军、游击战,独立自主地开展敌后游击战争;经由长期战争的锻炼,再上升为正规军、正规战,以把我军造就成为战胜日寇的决定因素之一。这是一个极其英明的战略决策。这一决策的实施,使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由最初的五万余人,发展为一百三十万大军,从而成为中国抗战的中流砥柱。  相似文献   

9.
一 1938年秋,为推动全国抗战特别是华北敌后抗日游击战争的开展,党中央六届六中全会作出决定,在晋东南创办中共北方局机关报——《新华日报》(华北版),在华北战场上开辟一块紧密配合军事斗争的新闻阵地,充任敌后军民抗战的号角。周恩来同志领导的《新华日报》总馆派出何云同志负责筹建《新华日报》(华北版)的工作。当时日寇已经占领武汉,抗战已经进入相持阶段,处于敌后的华北,敌情险恶,环境艰苦,在这种条件下创办一份大型报纸困难异常。报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战,是一场极其广泛的群众性的战争。在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下,八路军、新四军等人民抗日武装,在武器缺乏又无外援的情况下,长期坚持极端残酷的抗日战争,并使自己的力量日益壮大起来,使日军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在抗日战争中,除陕甘宁边区外,我党还在华北、华中、华南创建了一批抗日民主根据地,成为全国抗战的重心。  相似文献   

11.
刘定 《湖北档案》2013,(9):34-35
新四军中有这样一支部队由于长期远离军部、孤悬敌后,很少被人们关注,这就是新四军第五师。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谈判达成协议,于当年的10月将在江南八省的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叶挺任军长,项英任副军长。  相似文献   

12.
左权是八路军在抗日前线上牺牲的最高级别军事干部,他的名字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历史密不可分。全国性抗战开始后左权被任命为八路军副参谋长,八路军前方总指挥部参谋长,辅佐朱德、彭德怀开辟华北敌后战场。他不仅在战场上指挥部队屡屡战胜日军,而且也为创建兵工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有着八路军“兵工之父”的美誉。  相似文献   

13.
左权是八路军在抗日前线上牺牲的最高级别军事干部,他的名字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历史密不可分。全国性抗战开始后左权被任命为八路军副参谋长,八路军前方总指挥部参谋长,辅佐朱德、彭德怀开辟华北敌后战场。他不仅在战场上指挥部队屡屡战胜日军,而且也为创建兵工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有着八路军“兵工之父”的美誉。  相似文献   

14.
王俊斌 《编辑之友》2010,(5):104-106
抗日战争开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深入敌后,开辟了敌后抗日根据地.各抗日根据地陆续创办了不少报纸,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新闻宣传工作,为抗战的最终胜利作出了积极的贡献.本文以<胜利报>为例,对这一时期的报纸出版做一探讨.  相似文献   

15.
张培  马艺 《军事记者》2008,(1):62-64
抗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在敌后开展游击战争,建立了许多敌后抗日根据地,成立起抗日民主政权。其中,晋察冀边区作为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中重要的一支敌后抗日力量,于1938年1月成立了边区政府,成为"敌后建立的第一个抗日民主政权"。《晋察冀日报》的前身《抗敌报》就创办于边区政府成立之前的1937年12月,  相似文献   

16.
陈清清 《浙江档案》2007,(12):56-57
七十年前的今天,我军创建了第一个敌后抗日根据地,在整个抗战过程中,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一方面积极开展敌后游击战争,一方面还致力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廉政建设,使根据地不仅深得人心,还蓬勃发展,共创建和发展了19个抗日民主根据地,成为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在伟大的抗日民族战争史上写下了辉煌的篇章。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共产党敌后抗日根据地,有这样一位美国军官,他在中国全面抗战初期,曾两次巡游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在延安和华北敌后,同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彭德怀、贺龙、刘伯承、邓小平及其他八路军将领多次交谈,在八路军从敌人手里夺回的地区里,纵横走访了好几个月,足迹遍布中国北方五个省份,行程五千余公里,成为访问中国共产党敌后根据地、军队的第一位美国军官.  相似文献   

18.
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英国接管香港。中共中央电令广东区党委,立即去香港、广州占领宣传阵地。原华南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机关报《前进报》社长杨奇,奉命带领6名编辑、记者迅即奔赴香港。经过短促的筹备,香港战后第一张由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正报》(4开,3日刊)于1945年11月13日创刊。社长杨奇(化名杨子清)兼任总编辑。后由黄文俞接任,改为周刊。  相似文献   

19.
<正>抗战初期,我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武装遍布华北各地。当年,在胶东半岛西部的掖县(今莱州市)就有这样一支抗日武装,它的名字叫“胶东游击队第三支队”。这是一支人员众多、军容整齐、装备良好、战绩骄人的武装,它不仅是抗战初期胶东地区最大的一支抗日队伍,在胶东抗战史中具有重要的奠基意义;而且还被列入山东最早发起的十大抗日武装,在山东抗战史中也占有重要的一席。但由于它建置很短,其历史鲜为人知。  相似文献   

20.
李扬 《中国档案》2023,(9):80-81
<正>全面抗战爆发后,为了唤起民族觉醒意识,凝聚全民族抗战力量,一批抗战宣传期刊蓬勃发展起来。在江苏省档案馆馆藏期刊史料中保存着1939—1945年敌后抗日根据地和上海、重庆出版的抗战期刊65种553册。这些抗战期刊题材多样、栏目众多、印刻清晰、文风朴实、通俗易懂,生动再现了抗战敌后战场的历史细节,宣传内容贴近部队和根据地的战斗生活,颇受广大军民欢迎,具有珍贵性和唯一性,现从中甄选3种并做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