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孟伟  李运 《中国广播》2015,(2):10-16
2014年是中国广播充满压力、困扰和变革激情的一年,也是传统广播媒体与新兴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一年。广播在体制、机制等顶层设计上迈出了探索性的步伐;在广播管理、经营、内容、技术自主开发等领域取得了较大成绩;通过媒体融合、应急广播、公益广播等领域的着力发展,承担了作为主流传统媒体的责任;随着对互联网音频媒体、广播广告经营、媒体版权等规制需求的增多,未来这些领域的立法也将进一步推进,为营造良性的广播媒体发展环境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郑晓红 《今传媒》2013,(1):101-102
近年来,互联网、3G等新兴媒体的迅猛发展,给予三分天下有其一的传统广播沉重的一击,一直来广播都在夹缝中生存,早先是来自报纸和电视的冲击,如今是腹背受敌,来自互联网、3G等新兴媒体的影响更是势不可挡。目前的广播媒体是挑战和机遇并存着。在这样的冲击下,广播新闻如何拓展生存空间,如何更好地发挥自身独特的优势,向个性化方向延伸?这是作为广播研究者及从业人员值得深思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3.
县级广播媒体如何生存与发展?一直是困扰县级广播同行的一个问题。本文认为,提高县级广播媒体的地位,拓展广播媒体的发展空间,放大频率优势是关键。一、在媒体竞争中彰显个性个性是一个人内在的东西,好的个性能彰显出这个人的魅力,是这个人的标志。那么,广播媒体的个性从何而来?怎样得来?本文认为,作为县一级广播媒体,其个性定位应该是面向广大的农业、农村和农民,并在媒体的竞争中充分彰显这一独特个性。作为农村广播,主流受众是农民。所以,我们在  相似文献   

4.
何翔 《编辑之友》2016,(6):64-66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种传统媒体纷纷开始改革.广播从早期无线电广播到广播网站,到网络电台APP客户端、微信广播,传播渠道不断丰富.互联网技术的更新给广播媒体带来了新的发展空间,但是在与互联网融合过程中,广播媒体出现了内容同质化、资源浪费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文章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并且为推动互联网与广播媒体的融合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5.
“媒体融合”作为国家战略整体推进已经进入第十年。5G、云计算、AI技术的兴起与发展,推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向深度融合迈进。可视化是广播融合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广播打造新型主流媒体的重要方向。广播如何通过可视化传播在全媒体传播市场抢占一席之地?本文首先探讨广播可视化的演变趋势,再在探索实践的基础上提出广播可视化发展面临内容产品缺乏创新性,同质化现象严重、“用户”服务意识不足、传统盈利模式渠道收窄等问题,最后研究广播可视化的发展对策,以期待能为广播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融媒体”“自媒体”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打了广播等传统媒体一个措手不及,收听收视率逐年下降。地方广播面临的挑战更加巨大,也开始寻求融媒体的发展道路。在融媒体条件下,地方广播如何才能快速步入融媒体时代成了众多广播人思考的问题。本文从节目内容优质且贴合受众需求、立足传统释放“短音频”惊人力量、发挥人才优势让优秀广播人才为新媒体站台、打造优秀的融媒体团队等几方面进行了论述,期望给大家以启迪。  相似文献   

7.
全媒体时代,广播媒体应充分发挥其在舆论引导方面的权威性,以展示广播作为主流媒体的独特优势。本文从主题策划、思想观点、大民生视野等三个方面,就国内地市级广播面对媒体竞氧在提升舆论引导权威性方面应注意规避的问题作了具体论述。  相似文献   

8.
随着数字技术、网络技术、信息技术的发展,新兴媒体层出不穷,继报刊、广播、电影、电视之后,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体给本来就处于弱势地位的广播媒体带来巨大而深刻的影响。 我们应当清醒地看到,新兴媒体在对广播构成挑战的同时,也为广播与新兴媒体的融合提供了众多机会。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体既给广播媒体带来竞争的压力,也给广播提供了更大的舞台,有利于进一步拓展广播媒体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9.
当今媒体间的竞争程度异常激烈,面对各种媒体的冲击,广播今后的发展模式是怎样的?本文通过对广播的产生和特点的简要介绍和对广播在突发事件报道中的独特优势的简要分析,探讨广播是否存在不可替代的优势等问题,并试图寻找广播媒介今后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0.
李聪 《中国广播》2011,(2):59-62
节目质量是广播媒体安身立命的根本,也是评价广播市场竞争力强弱的核心指标。随着报社、电视、网络等媒体强有力的冲击,如何科学有效进行节目质量管理成了目前广播媒体亟需面对的首要问题。本文从当前广播节目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入手,结合温州电台的节目质量管理实际,对如何运用节目评估体系进行节目质量管理进行了多角度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交媒体日渐成为当前信息传播活动的新宠,传统广播媒介的新闻生产也越来越多地与社交媒体进行共做,并且在实践中涌现了大量成功案例。与此同时,越来越社交媒体化的传播环境也导致了广播新闻生产中出现了新的问题,而这些新问题急需引起广播新闻从业者的重视和思考。本文围绕传统广播与社交媒体的关系,借助传播学、营销学、心理学等理论,总结了当前广播新闻生产中呈现出的三个问题——一是文本上偏向视觉符号,二是内容上偏向社交媒体场域,三是硬件上偏向技术想象。文章同时提出了规避这些问题的建议,为未来广播新闻的发展提供具有实践意义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随着经济、文化、科技的飞速发展,国际、国内传媒业的竞争呈现出全方位、多样化的态势,广播作为传统媒体,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广播媒体虽然拥有自身特色和比较优势,但在愈演愈烈的传媒大战中,自身的一些深层次问题和持续发展能力不强等问题日益突出。主要表现在:一是整体实力不强,多数广播媒体在各层次传媒市场中份额不大。  相似文献   

13.
今天的中国传媒产业开始面对一个日益分化的市场,如何在市场分化中不断进步和壮大?就县级广播媒体而言,这种思考可能未得更迫切些.中央广播媒体、省级广播媒体以及同一城市广播媒体的多重覆盖和竞争,使它们必须为发展甚至是为生存而战.于是媒体的营销传播,成为传媒业尤其是广播媒体现在每时每刻都要关注和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随着媒体竞争的深层次、全方位展开,媒体间的合纵连横日趋频繁,跨区域、跨行业、跨媒体扩张已成雏形,一个媒体“整合时代”已依稀可辨。因此,本文将从打造现代广播,增强广播竞争力的角度来探讨广播媒体实施跨区域合作的现实意义、探讨广播媒体跨区域之路如何走等问题。跨区域合作是打造现代广播的时代要求目前,很多省级电台虽然都号称卫星广播,但基本上还只是在本省区范围内传播自己的声音,传播内容缺乏广度和深度,受众影响力有限。广播必须以开放的思维,延伸广播宣传触角,拓展报道的时空领域,力求取得最好的传播效果。从某种意义上说,借助…  相似文献   

15.
5G时代广播媒体面临新的发展问题,本文采用SWOT分析模型,结合5G通信技术分析了5G时代广播发展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提出要继续注重广播媒体的体验效应,弥补广播媒体与其他媒体之间的短板,加快利用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大力发展区别于网络媒体的内容创新等观点。  相似文献   

16.
毛洲英 《新闻实践》2013,(12):70-71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广播作为传统媒体其舆论监督的强势地位正日益受到互联网和自媒体的挑战。如何强化与改进广播媒体的舆论监督水平,提高舆论监督的能力,使其在媒体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能够继续很好地发挥作用,已成为越来越多广播人思考的问题。一、三个坚持,确保广播媒体舆论监督有效实施广播媒体有效地实施舆论监督,有助于热点、难点问题的解决,化解社会矛盾。这些年来,宁波广播秉承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先后推出了《阳光热线》、《新闻1 10》、《记者在线》等舆论监督类栏目,并努力做到敢于监督、善于监督,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广播文艺作为广播媒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而随着互联网等世界性传播方式的进步和发展,人类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在这种新形势的推动下,广播文艺因其自身的社会文艺属性而具有广泛的社会功能,因此,在新时期内,广播文艺同互联网、电视等其他媒体一样,有广泛的社会责任感问题存在。本文通过对广播文艺的特性、职能进行简要分析,对广播文艺的社会责任感问题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18.
过去的一年,对广播媒体来说是极不平静的一年。电子媒体与其他媒体的快速发展,使广播媒体不仅要面对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的竞争,还要面对网络、手机等新媒体的挑战。广播媒体如何树立权威、可信的媒体形象,提高舆论导向力,成为传播先进文化,倡导建设和谐社会风尚的重要推动力量。笔者认为,只有通过不断的进取、创新,不断地增强广播媒体的吸引力、感染力,树立媒体品牌,才能提高广播媒体的公信力。  相似文献   

19.
广播媒体是三大传统媒体之一,近年来由于受到许多主客观方面的因素,广播媒体身陷于激烈的生存竞争中,各大广播媒体纷纷打出自己的品牌战略,选择走品牌之道。从个性、采用著名主持人等方面入手,得到许多受众的一致好评,广播媒体在品牌战略中壮大起来。  相似文献   

20.
舆论监督的质量是媒体实力的体现,与媒体传播的公信力紧密相连。实践证明,媒体舆论监督的公信力决定其影响力、感召力和引导力。广播作为传统的主流媒体,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始终保持着自己独特的媒体优势,这就是互动性和即时性,这种其他媒体无法替代的优势使广播在新时期的舆论监督中,有着更为广阔的空间,发挥着更加重要的作用。广播监督类栏目是广播舆论构成不可或缺的部分。在当今,地市级广播拥有受众群体特定、区域性强的优势,所以,地市级广播开办的《行风热线》、《阳光热线》、《行风零距离》等舆论监督类栏目,可以更加贴近百姓生活,贴近地方,及时有效地解决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这些栏目以其"地气足"的优势,极大地满足了本地受众渴望通过广播监督类栏目获取更多权益和公平的愿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