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通过大量实地调查上,结合古史、民族志和道教、梅山教、师公经书等有关资料,谈论了以下几个问题:古梅山峒区域地界与梅山地名由来;“蚩尤屋场”地名的调查取证:牛角与牛王崇拜;“枫树崇拜”的文化内涵。综上所述,得出两点原则性的结论:北宋开梅山时的梅山苗族、瑶族居民是上古蚩尤部族的嫡裔;古梅山峒区域是上古蚩尤部族的世居地之一。  相似文献   

2.
蚩尤文化是由蚩尤部族及其后裔在历史过程中所创制的文化事象。目前,贵州是蚩尤族后裔苗族的大本营,因此,活态存在成为贵州蚩尤文化资源的显著特色。蚩尤文化起源于丘陵稻作农业,后因种种因素经历了从丘陵过平原迁徙而至贵州山地,这使得贵州蚩尤文化资源还兼具了丘陵、平原、山地综合性地缘特色。  相似文献   

3.
蚩尤与蚩尤戏剧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由贵州仡佬族傩戏《收蚩尤》引起,从《公关战蚩尤》、《黄帝战蚩尤》、《收蚩尤》、湖南湘西苗族祭祀仪式剧等四出剧目(种)对蚩尤与蚩尤戏剧文化进行了介绍和讨论。认为以蚩尤为核心人物的历史久远、剧义有别的戏剧,有着丰富而又厚重的历史文化记忆内容。  相似文献   

4.
由于文献记载的缺失与矛盾,关于苗族发展源流及其远古英雄蚩尤的各种说法都充满相互矛盾之处,学术界对若干问题的研究也自演自话,难趋一致.对其中一些重大争论,诸如蚩尤的地位、蚩尤与炎帝的身份、蚩尤与苗族族源及苗族古歌所描述的迁徙发生地问题等,作阶段性的梳理,期待为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善卷是尧舜时代的人物,蚩尤是黄帝时代的人物,两人与梅山都有密切关系,且他们两人之间关系也十分密切.考察这种关系,弄清这段历史,对于梅山地区的历史和文化研究与开发,无疑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6.
蚩尤史迹探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黄帝时期九黎部落联盟首领蚩尤,在《尚书》、《逸周书》、《国语》、《吕氏春秋》、《史记》等典籍中均有记载。涿鹿之战的失败,并没有掩盖英雄时期赋予蚩尤的英雄本色,他长期被黄河流域的民间所祭奠,也为秦始皇、汉高祖等数代雄才所崇拜。 蚩尤还被视为苗族的先人与远古英雄。他的史迹,广泛流传于各地苗族群众的传说与史诗之中。其中,黔西北苗族史诗与传说尤具有代表性。 通过就蚩尤命题的考证,笔者认为:九黎与伏羲、女娲氏族有源渊关系,属神农部落体系;蚩尤曾发明金属兵器、刑法、历法,创伏羲、女娲崇拜教,对推动历史前进作出重大贡献;涿鹿之战导致了九黎部落的南迁,亦即黄河文明向长江流域的播散,并促进了古代民族的一次大融合。  相似文献   

7.
湖湘文化,是两宋以来形成于湖南地域的一种区域文化。湖湘文化虽然晚至两宋时期才形成,但在具有五千年历史的中华文化丛林中,却是一棵后来居上的参天大树。湖湘文化既具有中华文化一般性特征,但同时又以很多自身所独具的特色丰富了中华传统文化。在两宋以前,湖南的经济、文化、教育十分落后,发展缓慢,儒家文化远没有渗透人们的日常生活,湖南先贤名见经传者极少,因而给我们留下有关“积苦力学”、“勤读书史”的史迹亦极少。在两宋以后,湖南便出现了新的转机,创建湖湘文化的湖湘学派和由湖湘文化孕育的一代代湖湘学人,大都追求所谓立德、立功…  相似文献   

8.
苗族姑娘     
苗族历史久远,其先民可能是古代三南的一部分。一说渊源于殷周时代的“鬃”人。秦汉时主要居住在湘西、黔东一带,包括在“长沙、武陵变”或“五溪蛮”的名称之中,以后逐渐迁徙,散布在西南各地山区。还有认为是和远古的“九黎”有关。四川、贵州、湖南的苗族至今把蚩尤当作自己的祖先。传说  相似文献   

9.
蝴蝶纹作为湘西苗族童帽中的纹饰常与苗族创世神话中的女性始祖"蝴蝶妈妈"联系在一起,包含了丰富的女性文化色彩。但从苗族文化历史有关的资料中推测,蝴蝶纹中的女性色彩或许只是其文化内涵中的一个层面,它更有可能随着历史的后延逐步被父系氏族时期的苗族蚩尤文化所覆盖,演变成一种对祖先蚩尤崇拜的符号,因而其男性意味会逐渐显现,而"蝴蝶妈妈"随着蝴蝶纹的流传或许已成为一种称呼上的沿用,就此观点以湘西苗族文化为基础对童帽上的蝴蝶纹展开性别归属上的探究。  相似文献   

10.
湖湘文化研究堪称近年地域文化研究的一个典范.在湖湘文化研究日益深入的今天,研究湖湘哲学与历史的学术著作不断涌现,近代湖湘文学研究则相对薄弱.孙海洋<湖南近代文学史>是湖南近代文学研究开创性的论著,刘再华<近代经学与文学>对湖南文学的论述亦颇多新见.但对于湖南近代诗歌进行系统深入研究则当以萧晓阳<湖湘诗派研究>为胜.  相似文献   

11.
湖湘文化是湖南历代士人用独特的睿智、深邃的思维、理性的思考、生花的妙笔堆砌而成的文化宝塔,在它的文化潜质里到处流淌着湖南士人的文化气息和价值追求。使得湖湘文化既具有忧国忧民的强烈情感,崇尚实学、经世致用的优良学风,"气化日新"、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抵御外侮、卓砺敢死的优良品格;又具有重政治、轻经济,重经世致用、轻人文关怀,重程朱理学、个人气节,轻大局意识、和谐观念,重"夷夏之辨",轻海纳百川的不利文化因素。这种优劣互存的文化品性,使得忧国忧民、追求进步、卓砺敢死的湖南人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往往挺身而出,勇于献身,成为挽救民族危亡的领头羊,而在和平时期,湖南人则往往默默无闻;湖南社会也常常呈现出保守与激进、落后与进步交相辉映的奇特局面。  相似文献   

12.
湘西苗文化与湖湘文化在文化构成、历史传统及自然地理上的相关性,使两大文化均呈现出较为突出的"蛮性"特征。在长期历史发展的实践过程中,两大文化相互碰撞、相互融合,这样产生的后果,一方面是湘西苗文化与湖湘文化都较多地保留了文化中的蛮性特质,呈现出浓郁的文化的蛮性特征;另一方面,在历代学人及当代人的思想观念及认识中,湘西苗文化与湖湘文化之间的边界变得模糊,要严格区分两大文化之间的差别变得异常困难。  相似文献   

13.
谢发平先生的《湖湘文化十九讲》不仅是一本“讲”湖湘文化的书,也是一部宣扬湖湘文化,彰显湖南人精神的力作。该书在“回望”之中,展现出宏大的视野,将对历史的穿透力与对现实的敏锐感知有机结合起来,在品评历史人物和地方风物的基础上,为湖南人文、经济和社会发展建言献策,奉献良方。  相似文献   

14.
湖湘文化源远流长,它从深层次影响了湖湘教育思想的近代嬗变,孕育了湖南特质的人才教育思想。经世致用、敢为人先的湖湘人才特质之所以能够传承不绝,主要依靠湖南地区的书院教育。湖湘书院的传统精华:教育宗旨、自由自主精神和独立办学模式,可以为湖南高等教育的现代转化提供契机。涤荡于湖湘文化和书院传统下的湖南高等教育,必须在目的、内容、方法、思想等方面形成特点,才能走出一条富有湖湘特色的现代化之路。  相似文献   

15.
城市既是人化自然的产物,又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和物质载体。不同地域、不同历史文化背景下形成的城市具有不同的文化气质。湖湘文化源远流长,丰富多彩,湖南澧县城头山遗址被学术界公认为中国最早的"城",湖南这块神奇的土地孕育了独具特色的湖南城市。本文作者郑佳明教授是研究湖南城市文化第一人,他从城市地理生态文化、城市规划建筑文化、城市政治文化、城市精神文化、城市经济文化、城市社会空间文化六个层面系统解读了湖南城市文化。本刊从2014年第1期开始特设"湘城论道"专栏,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6.
湖南花鼓戏孕育于湖湘民俗文化的土壤。从其产生的渊源、戏文内容以及语言特点可以窥见湖湘民俗文化的某些特征。  相似文献   

17.
苗族是我国历史悠久的少数民族之一,苗族的历史可上溯到上古黄帝时代,苗族文化充满了历史的烙印,其氏族文化象征在苗族今日的生活、建筑中依然清晰可见,构成一种独特的民族美与艺术美.  相似文献   

18.
论湖湘文化与湖南近代私立学校的办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区域文化传承的载体,湖南近代私立学校受到湖湘文化广泛而深入的影响,在办学特征上更是深深地打上了湖湘文化的烙印.其具体表现为:教育救国的办学宗旨、图变求新的办学理念、经世致用的办学方针、磨血育人的办学精神等.这些特征是湖湘文化的精华所在,是催发并推动湖南近代私立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是湖南近代私立教育发展的内在动力和灵魂.研究和借鉴湖南近代私立学校的这些办学特征,对当代湖南民办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恒久的作用与意义.  相似文献   

19.
湖湘文化(孕育阶段、古代阶段、近现代阶段)的发展过程,是随着中华文化史的变迁、发展而不断地演变、重构,从而才形成了具有独到风格的地域文化。湖湘文化推崇理学、强调经世致用、主张躬行实践,在历史上尤其是近代以来,对湖南乃至整个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如今湖湘文化的发展正处在民族与社会双重危机下,而如何构建一个兼容中西的近代文化,实现中华文化的转型,达到民族团结、社会进步的目的是一个值得研究的理论课题。  相似文献   

20.
从湖湘文化着手,探讨湖南期刊的特色化发展之路,阐述了期刊特色化的重要性,指出要密切关注期刊的区域性特点,要在期刊定位、栏目设置、编辑群体结构和宣传力度上加大对期刊湖湘文化的浸染,从而打造出一批属于湖南的真正高水平的期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