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几年来,话题作文备受出卷者的亲睐,而且有逐年递增的趋势。成为中高考作文命题的首选题型。笔者常年参加中考作文阅卷,发现绝大部分考生写作内容“撞车”的现象较严重,导致阅卷者打分的“千篇一律”,在某一个分数段间上下浮动。如何让考生的作文与众不同。脱颖而出,让阅卷老师为之一振。拍案叫绝呢?笔者想就此作一点探讨。以供考生们参考。  相似文献   

2.
中考结束,看过今年的满分作文的学生有的不以为然:不过是个别老师的评价而已。的确,考场作文有它的特殊性:它的读者只有两个,一个是考生自己.另一个就是阅卷老师。阅卷老师给你的作文判分,决定你语文成绩的高低。所以,要想取得考场作文的高分.最重要的是要打动阅卷老师。作为中考作文阅卷负责人.我可以教你几招。  相似文献   

3.
笔者参与今年广东高考作文的阅卷工作,阅卷期间老师们按照作文的评分细则认真阅卷,阅卷场有科学的电脑监控系统,有一个由专家组成的质量检查组时时刻刻对阅卷质量作严格的监控,还有背对背的二评、三评甚至四评打分,较为客观公正。作文阅卷基本上做到了“给分有理,扣分有据”。10天下来,对怎样的文章要给高分,怎样的文章会被扣分,甚至被判不及格之列,颇有体会,现细作简介,希望对以后的高考作文备考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4.
标题信息     
上海市部分区县的期末考试出现新动向,纷纷试行“网上阅卷”,“拷贝”中高考的评卷模式。例如,语文作文采取“一卷两阅”,若两位阅卷老师给作文的评分相差较大,那么还需要进行“三判”。如果两位老师给的分数差是在4分以内,那系统就将自动算出平均分作为该学生的作文成绩。如果评分差超过4分,那就成为‘问题卷’,交由第三位老师仲裁。总负责人还可以随时对批改情况进行“进度监控和质量监控”。  相似文献   

5.
立意深刻     
【阅卷老师叮嘱】 一篇中考作文,如果阅卷老师用一秒钟时间看作文,能看出字迹的好差;用十秒钟时间看作文,能品出语言的优劣;那么用三十秒时间看作文,就能判出立意的高下。阅卷场上,每一篇作文都要经过好几位老师(特殊情况下更多)的批阅,而每一位老师开始批阅后通常先要快速浏览一遍,以整体把握,获得一个总体印象。快速浏览一遍,时间大约也就三十秒钟。  相似文献   

6.
俗话说:“文章自古无凭据,唯愿朱衣暗点头。”其实,这句话也有形无形地反映着考生对考场作文评分的一些看法和“希望”,谁不希望自己的作文能够得到阅卷老师的认可?谁不希望自己的作文能够给阅卷老师留下一个良好的印象?究竟怎样才能在考场上写出令自己和阅卷老师都满意的作文呢?我相信,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你可以用绚丽多姿的语言感染读者,[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无论是全国统考,还是省自主考试,每年都有一批作文被判为满分。这些作文,虽然数量有限,但是其中蕴含的阅卷信息价值巨大。如果老师和同学都能比较清晰地掌握高考满分作文中的阅卷信息,对提高我们的作文水平一定会有很大的帮助。本文拟通过透析高考满分作文,总结其阅卷取向,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8.
王灏 《文学教育(上)》2008,(10):102-103
考场作文怎样做才能出彩呢?什么样的作文才能赢得阅卷老师的青睐呢?虽无绝对的灵丹妙药,但也不妨可尝试采用如下几种简便易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视点一:阅卷流程公平、公正 在电脑自动操作下,每一份试卷都通过随机选取至少两位阅卷老师进行审阅,要求阅卷老师按阅卷小组给出的评分标准进行给分,只有当两位阅卷老师所给分相差不超过规定的误差范围时,才会通过。如果两位老师评分结果相差较多,不符合要求,会随机再选一位阅卷老师进行再评,如果所给的分数仍达不到标准,则最后由学科阅...  相似文献   

10.
<正>传统的作文评价方式比较笼统。过去在中考作文阅卷前,专家组会组织阅卷人先集体学习作文评分标准,然后从几千份纸质试卷中挑选出十多篇文章让阅卷人对这些文章进行分析讨论并发表个人意见。此举是为了让阅卷人熟悉评分标准并统一打分尺度。中考作文评分标准一般是按照内容、语言、结构三大类将作文  相似文献   

11.
选材新颖     
【阅卷老师叮嘱】 作文由材料构成。如果一篇作文所选的材料基本上能够围绕中心,并且也满足了字数的要求,篇幅适中,那么我们就可以说选材没有什么问题了。这里说的没有问题,当然是指作文基本分可以确保,但不等于一定能得高分;如果所选的材料很能打动人,对阅卷老师有足够的吸引力,让阅卷老师产生“耳目一新”的感觉,那么,高分就容易来了。  相似文献   

12.
“套话作文”是2005年浙江省高考语文作文阅卷大组专家提出的一个新名词。随着大组专家对这类作文特点、危害的认识逐渐明晰,把关越来越严,打分也越来越低。而另一方面,由于信息渠道不畅,  相似文献   

13.
同一份试卷,由不同的教师来评阅,误差竟在10分以上;同一篇语文作文,由不同的老师打分结果竟相差20多分;前几年,教育部有关专家对某地英语试卷进行抽查,发现误差竟达30分;就是同一个阅卷教师评同一份试卷(复评)也达到了26分的误差……怎么办?  相似文献   

14.
2008年北京市高考语文科阅卷结束后.听到许多关于作文阅卷状况的议论。为此,我对阅卷的过程和结果作了比较广泛、深入的调研和思考。凋研对象有阅卷领导小组成员、阅卷组长和阅卷老师.并得到多位阅卷老师的“阅卷笔记”。发现在作文题目的解说、阅卷细则的拟定、阅卷任务的执行、阅卷程序的监控、阅卷险情的处置等诸多方面的确存在严重问题为此,我以慎重的态度写出了一篇8000多字的《北京市2008年高考作文阅卷情况调查》。  相似文献   

15.
笔者有幸参加了2007年河北省高考语文阅卷组作文组的阅卷工作。在阅卷过程中,确实看到了一些主题鲜明、结构严谨、文质兼美的文章。但是,相当一部分考生的文章存在着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不容一线老师忽视。笔者现将在阅卷中发现出来的问题总结如下,并谈谈自己在教学中不成熟的对策以求探讨。  相似文献   

16.
最美     
莫小米 《小读者》2013,(10):30-30
一位老师跟我聊天,最近他参加中考阅卷,批阅作文,考试作文题为《最美……》,属半命题作文。老师说,按正常审题心理,既然是最美,那么最美的人,最美的事,最美的一切,包括一朵花、一片云,都可以写。  相似文献   

17.
今年江苏省高考作文阅卷,采取了一种特殊的培训办法:让四百多位作文阅卷老师,在没有阅读“评分细则”的情况下,用一小时时间,独立完成一篇“高考作文”。题目就是考生们写的“拒绝平庸”。这在全中国,尚属首例,影响深远。正如总评阅人何永康教授在总结会议上所说:“经过此次‘下水作文’,回到教学岗位后,又可以带动其他语文老师,形成一种‘能说能写’的生动教学局面,  相似文献   

18.
考试作文4题     
高考、中考的脚步声越来越近了,怎样才能在考试中写出高分作文呢?本期我们请出了两位嘉宾,一位是中学作文教学的专家李白坚教授,一位是黄浦区的初中语文教研员陈兆施老师。两位老师的共同特点,是以一种高屋建瓴的态势,从命题思路、阅卷标准等角度对如何写好考试作文进行了透彻的分析,相信这些分析对于临考前的广大同学会有切实的帮助。——编者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作文评分难一直阻碍着语文质量评价的发展进程。其根源在于阅卷教师对作文评分标准的理解和把握存在较大差异,造成作文评分差异大,评分信度低。虽然命题者给出具体的评分标准,但是实际操作中阅卷教师往往根据个人主观的判断评分,再加上阅卷时间紧、任务重,作文评分只能“跟着感觉走”,不可能逐条对照评分标准去打分。有的为保险打平均分,导致作文分区分度不大,甚至不及数学的一道填空题。  相似文献   

20.
吴冰剑 《中学文科》2006,(11):69-69
考场作文不同于平时的习作,它“一锤定音”,所以,它必须“抢眼”,让阅卷老师的“第一眼”就有好感。以下八种得分技巧不妨一试: 1.巧设题记。题记具有意蕴丰厚,情味绵长,语言精美等特点。巧设题记可以开宗明旨,可以创设情境,也可以展露才情,它能一下子拨动阅卷者的心弦,使阅卷者对你的文章顿生好感,所以不失为使自己作文生色的一个妙招。题记的拟制,可以引用名人名句,睿智心语,也可以有感受而发,自行雕琢。但无论采用何种方式,都必须做到:①暗合文旨;②意味深长;③富有文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