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河西学院学报》“河西历史文化研究”栏目走过十年之际,编辑部将2002—2012年的“河西历史文化研究”成果进行遴选,结集印行《河西历史文化研究集萃》。该文集是《河西学院学报》致力于对河西走廊历史文化发掘、整理和研究的优秀成果结晶,不仅是全面贯彻落实河西学院的发展战略和科研方针,推动甘肃省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战略规划实施的具体体现。更是全面贯彻《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具体体现。《河西历史文化集萃》的印行,得到了许多专家学者的关心和支持,复旦大学纳日碧力戈教授和中央民族大学钟进文教授拔冗作序,鼓励《河西学院学报》进一步发扬光大河西历史文化,以促进各民族相互学习、深度交流、共同发展。本期刊发两位学者的序言,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
诗词和楹联均为中华民族灿烂文化中的瑰丽奇葩。中国自古就是一个诗的国度,从先秦的《诗经》以至唐诗、宋词、元曲,其悠久的历史、多姿的风格、深厚的思想、丰富的情趣,让人目  相似文献   

3.
《河西学院学报》2016,(4):75-84
《诗小序》的作者问题,《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为"纷如聚讼","说经之家第一争诟之端"。清代一些学者,从清初的陈启源,中经钱大昕、翁方纲、张澍,到晚清的陈奂等,一改宋代学者轻率攻击《诗序》的做法,实事求是地对《诗小序》的作者进行了辨析,肯定《诗小序》出于子夏。其中张澍在其《诗小序翼》的序言《诗小序翼题辞》中,以出自班固《汉书·艺文志》、郑玄《毛诗笺》等的直接证据与自左丘明《左传》以来历代学者引用《诗小序》的间接证据相结合,论述了《诗小序》为子夏所作,显得全面而系统,令人信服。当代学者在"走出疑古时代"的背景下对《诗小序》作者问题的研究,肯定了"子夏序《诗》"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4.
我国是历史上最悠久的古国之一。在长期形成的灿烂文化中,古典文学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我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珍藏着多少雄视千古的文学巨著!而《诗经》、《楚辞》、汉乐府诗、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就是这座文学宝库中颗颗璀灿的明珠。诗的国度诗歌多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是《诗经》,编成于春秋时代,包括从西周初到春秋中期500年间的诗歌。原称《诗》,共有305篇,又称《诗三百篇》。因后代儒家尊奉为经典,开始称为《诗经》。汉时传《诗》的有齐、鲁、韩、毛四家,后只  相似文献   

5.
正《河西学院学报》编辑部于2013年7月出版了论文集《河西历史文化研究集萃》。全集分敦煌研究、裕固族研究、文化、经济、历史、教育、文学、语言、资源与生态、水利10个部分,共计183篇文章,约150万字。该文集的出版是对学报[河西历史文化研究]专栏2002—2012年研究成果的汇总,也是十年特色栏目经验的总结,彰显了学报"做河西文章,出特色成果"的办刊特色,全方位宣传了河西走廊文化。  相似文献   

6.
崔云胜副教授的《张澍研究》是近年来学界张澍研究所取得的一项重要成果,其主要贡献表现在:详细介绍了张澍的生平宦迹和文化学术活动;理清了张澍学术研究的范围和重点;提出了许多新见。本书作者将张澍的姓氏研究、古史研究、方志研究等与他精深的辑佚工作相挂钩,指出张澍将各类研究看作是一个相互融通的整体活动。在这一认识的指导下,作者用张澍的学术思路和方法研究张澍,不仅在张澍学术各门类的研究中提出了许多新见,而且从宏观上强调张澍学术各门类之间的相依相促作用,为读者理解张澍"著作等身"、姓氏"绝学"等巨大成就的取得打开了一扇窗户。当然,《张澍研究》中的有些观点仅是作者的一家之言,正确与否,尚需学界同仁商榷、辩难和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商丘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近几年来,关于商丘文史的研究,先后出现了《商丘文史大观》、《宋州古今学人》、《商丘史话》、《商丘通史》等一批重要著作,但遗憾的是研究商丘文学史的专著还未曾见到。有感于此,商丘师范学院中文系主任王增文教授在多年潜心研究的基础上,厚积薄发,最近推出了一部关于这一主题的集成之作《商丘古代文学研究》(中国文联出版社,2002年6月出版)。  相似文献   

8.
中国是享誉世界的文明古国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而绘画艺术作为中国古代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类的童年,即史前时期,就展现出奇光异彩。在人教版《高中新课标实验教材·历史(必修3)》第二单元第4课《充满魅力的中国书画》中,有  相似文献   

9.
张澍辑录的《续敦煌实录》是敦煌地区上自东汉,下至五代900多年间的人物传记,也可看作是敦煌地区的一部以人物为中心的地方史。《续敦煌实录》从体例上讲,具有章学诚所说"因事命篇,不为常例所拘"的特点,从内容上看,搜罗广泛、征引博洽,十分丰富。张澍辑录《续敦煌实录》的目的在于拂去敦煌这一"夜光之璧"上的灰尘,使之重新闪亮;章著敦煌"尤异之贤",使之重新为世人所识。其慧眼独识,令人佩服。读《续敦煌实录》使人深感敦煌灿烂的古代文明是敦煌人民创造的,敦煌地区一度曾是创造文化和输出文化的重要地区之一,对中华文明做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0.
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中的瑰宝,以唐代诗人元稹的《咏廿四气诗》为代表的节气诗词众多,蕴含了中国先民的生态智慧。基于主位推进模式对元稹的《咏廿四气诗·谷雨三月中》进行分析,以期揭示节气诗词的生态意蕴。研究发现:该诗多选择以大自然中的非人类生命体和物理性要素为主位,述位则对主位进行补充说明,使画面更加具体生动。诗歌采用了模糊跳跃与主位延续相结合的主位推进复合模式,生动形象地向读者展示了一幅生机盎然的谷雨时节自然美景,彰显了儒家“生生”思想哲学观中热爱自然的“好生”精神、生生相续的“永生”精神以及和谐共生的“和生”精神。  相似文献   

11.
上海地区有着悠久的文化,自三国吴以降,上海地区更涌现了大量的杰出或重要的人物,在文化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上海地区的文人们也可谓群星灿烂,他们留下了极为丰富的作品。但人们对上海地区悠久的历史与丰富的文化遗产缺乏充分的认识,该地区的文献一直未得到系统发掘与整理。华东师大古籍所整理出版了《明清上海地区稀见文献五种》,内收明代李绍文《云间人物志》、侯歧曾《侯歧曾日记》、清代萧中素《释柯集》、孙文川《淞南随笔》与毛祥麟所著《三略汇编》。书中所录多为未曾面世的珍贵史料,且以上文献原多为稿本,仅从保存角度而言,这也是一件很有价值的事。  相似文献   

12.
卓尼位于我国青藏高原东部,黄土高原南部,秦岭山脉边缘,是我国众多民族的聚居之地,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在不同民族融合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当地独具特色的多民族文化。佛诗这种集说唱与舞蹈于一体的活态文化,就是在藏传佛教的影响,汉藏文化的融合中逐步形成的。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对佛诗唱本进行文化分析与阐释,以探究卓尼佛诗的生成、表演场域,以及佛诗的功能等。  相似文献   

13.
<正>《河西学院学报》由河西学院主办,双月刊,双月下旬出刊。第1、3、4、6期为哲学社会科学版,主要刊登哲学、经济学、法学、文学、历史学、教育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学科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报告;第2、5期为自然科学与技术版,主要刊登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等学科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报告。一、特色栏目《河西学院学报》始终坚持提升学术标准、突出地方特色、重点服务河西走廊经济社会和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思路,深入河西历史文化研究成果,着重建设"河西历史文化研究""河西资源与生态研究""红西路军研究"三个特色栏目。  相似文献   

14.
河西是承载中西文化交流的主要孔道,也是古代中国率先接受西方物质、精神文明的洗礼,融胡汉、东西文明为一体,日益开放、日益发展、日益繁荣的一个"特区"。多元性、开放性、过渡性、内聚性便是河西文化的鲜明品格。历代文人咏河西的诗词作品,便是河西历史生活、地域文化精神的生动记录,也是中国古代诗歌史上富有特色、独具魅力的篇章。《全唐诗》中边塞诗约有两千首,其中歌咏西北边塞的约占一千五百首,而涉及"河西"者分量最大。明清时期咏河西诗相对于唐边塞诗而言,又有其"青出于蓝而青于蓝"的独特品格。地域文化研究是中华文化研究探原析微不可或缺的一项基础工作。地域文化与文学或诗歌的关系,也是一个愈来愈受学界关注的研究课题。朱瑜章老师编选《历代咏河西诗歌选注》,是具有开拓精神和深远意义的工作。  相似文献   

15.
大美敦煌     
敦煌,一个神奇而美丽的地方,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地方。这里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见证了我国汉、唐两代的经济繁荣;这里也是佛教东传的门户,是我国古代河西地区的佛教文化中心。两关遗迹、千佛灵岩、危峰东峙、党水北流、月泉晓彻、古城晚眺、绣壤春耕、沙岭晴鸣……这里有着让人叹为观止的名胜古迹和令人神往的历史传说,吸引着无数文人墨客前去掀开它那神秘的面纱。  相似文献   

16.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最基础性的目标就是帮助学生提高道德素质,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形成健全人格,为成为四有好公民奠定基础。我们伟大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灿烂悠久的文化。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挖掘传统文化精髓,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不断提升教育实效,值得每一位思品教师深入思考与实践。  相似文献   

17.
陈岳的散文集《母城》 ,描绘了郴人的童趣、童真 ,表现了郴人浓郁的人性美 ,反映了郴州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把郴州小城与大中华的整个历史命运有机连接起来 ,涵盖了政治、军事、经济、文化诸多内容。此外 ,作品的语言也富有特色美。  相似文献   

18.
《内蒙古教育》2005,(5):25-25
我国是一个有五千年悠久历史与灿烂文化的伟大国家。其和谐教育思想的发展,可以说源远流长,与中国的历史、文化同样悠久和灿烂。  相似文献   

19.
遗迹凝聚着先民的心血和智慧,彰显着历朝历代的创造才华。保护遗迹,是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以遗迹主题组合教材,《长城赞》酣畅淋漓,浓缩了历史的精粹;《索桥的故事》钻进历史的缝隙中,讴歌忍辱负重、造福百姓的情怀;《我站在铁索桥上》回忆  相似文献   

20.
泰山羊氏家族有过辉煌的历史,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关于该家族的研究可以分为羊祜研究和家族文化研究两个部分.关于羊祜研究,柳春藩等众多学者有相关论文,李光星有《羊祜年谱》专著.关于羊氏家族文化研究,周郢著《羊姓史话》有开山之功,其多篇论文亦为采铜于山之作;一批研究生以泰山羊氏为研究对象,成果丰富;刘硕伟著《两晋泰山羊氏家族文化研究》系统探索了该家族发展的历史、家族的婚媾与交游、家学与门风、旧地与文物等多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