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基因工程疫苗是用基因工程方法或分子克隆技术。分离出病原的保护性抗原基因,将其转入原核或真核系统使表达出该病原的保护性抗原,制成疫苗,或者将病原的毒力相关基因删除掉,使成为不带毒力相关基因的基因缺失苗。包括多肽或亚单位疫苗、颗粒载体疫苗、病毒活载体疫苗、细菌活载体疫苗、基因重配疫苗以及基因缺失疫苗如乙肝疫苗等。  相似文献   

2.
云舒 《金秋科苑》2012,(12):37-39
基因工程疫苗是用基因工程方法或分子克隆技术,分离出病原的保护性抗原基因,将其转入原核或真核系统使表达出该病原的保护性抗原,制成疫苗,或者将病原的毒力相关基因删除掉,使成为不带毒力相关基因的基因缺失苗。  相似文献   

3.
云舒 《今日科苑》2012,(12):37-39
基因工程疫苗是用基因工程方法或分子克隆技术,分离出病原的保护性抗原基因,将其转入原核或真核系统使表达出该病原的保护性抗原,制成疫苗,或者将病原的毒力相关基因删  相似文献   

4.
成宇 《百科知识》2004,(3):12-12
所谓DNA疫苗,是指基因疫苗,也称为核酸疫苗。这种疫苗被认为是第三次疫苗革命。在这种疫苗里,核酸分子是一种细菌的质粒,在克隆了特异性的基因之后,能在真核细胞中表达蛋白质抗原,刺激机体产生特异的体液和细胞免疫反应。但是,有关DNA疫苗的详细免疫机制是什么,现在仍然  相似文献   

5.
肿瘤抗原是肿瘤细胞具有免疫性的基础,能被人体免疫系统识别,是肿瘤免疫治疗的基础。针对肿瘤抗原而制备的肿瘤疫苗及抗体是肿瘤治疗的一大突破。随着对肿瘤抗原的进一步认识,肿瘤的免疫治疗在临床的应用逐步开展。  相似文献   

6.
<正>英国伦敦大学国王学院1月5日发表公报说,该校研究人员正在研制一种防止白血病复发的疫苗,目前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公报说,这一疫苗的研发经历了约20年时间,其基本原理与其他疫苗一样,也是刺激人体免疫系统攻击病原细胞。研究人员从白血病患者的血液中取出一些细胞并为其植入两个基因,作为吸引免疫系统攻  相似文献   

7.
在医学上,生物工程综合技术的远大前途莫过制备和传染病作斗争的疫苗和其他医药产品。用生物工程控制疾病有几种方法,它们包括使用重组DNA和单克隆抗体技术,人工疫苗合成,原生质体融合制备新的抗菌素。 现在使用的大多数疫苗是由该疫苗所要防治的特定疾病的致病生物体构成。杀死这些生物(病原体)或经减毒处理使它们的毒性减小,将杀死或减毒的混合物注射到要接种的人体内。按照设想,被接种者的免疫系统对疫苗进入作出反应,产生出和疫苗生物体上的特定的分子(抗原)结合的抗体,且能识别它们,以便由免疫系统的其他成份消灭之。被接种者产生  相似文献   

8.
肺炎衣原体膜表面蛋白重组质粒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林福  朱海红  陈离伟  周云连 《科技通报》2004,20(2):172-174,177
目的 构建表达肺炎衣原体膜表面蛋白(OMP)的重组质粒,并在火肠杆菌中表达获得基因重组蛋白.方法用高保真PCR方法从肺炎衣原体扩增OMP片段.双酶切后插入原核表达质粒pQE-30,在大肠杆菌M15中表达,结果重组质粒经双酶切鉴定与目的基因长度相符;各表达蛋白经SDS-PAGE分析,相对分子量与文献相符.结论该重组质粒可用于核酸疫苗的备选质粒,基因重组菌表达的融合蛋白有可能作为有效抗原用于肺炎衣原体检测试剂盒的制备。  相似文献   

9.
《今日科苑》2005,(4):56-57
我国科研人员自行研制的第一个艾滋病疫苗日前在广西南宁投入临床研究.该疫苗抗原基因来自我国流行的B/C重组亚型艾滋病病毒毒株。  相似文献   

10.
口蹄疫病毒是感染猪、牛、养等偶蹄目动物的重要病原,在世界范围内引发急性、热性和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口蹄疫(FMD),给全球养殖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疫苗免疫接种是防控FMD的有效手段,开发安全高效的疫苗制剂是有效防控乃至最终消灭FMD的必要条件。根据口蹄疫疫苗的抗原表位的制备分类,可以分为灭活疫苗、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合成肽疫苗、核酸疫苗、活载体疫苗等。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技术的飞速发展,对FMD疫苗的研制不断地深入和改进,基因亚单位疫苗、核酸疫苗等新型基因工程疫苗不断涌现,已成为FMD疫苗研究的重点和热点。本文从技术发展路线的角度对专利申请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分析出各个疫苗的技术发展路线,以明确口蹄疫疫苗相关技术的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11.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22):I0002-I0002
科学家在人体的免疫系统内找到了这种新的细胞类型,有助研制传染病疫苗。 据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6月15日(北京时间)报道,澳大利亚科学家在人体免疫系统中发现了一种新的细胞类型,新发现有望让科学家研发出新药和疫苗,强化身体免疫系统针对特定可传染病菌的微生物的免疫反应。相关研究发表在最新出版的《自然·免疫学》杂志上。  相似文献   

12.
科学机遇     
土豆机遇--这是穷人的福音:吃土豆或许可以起到打疫苗的效果 土豆,可以吃的疫苗 美国科学家培育出一种转基因土豆,它可能起到乙肝疫苗的作用,这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是一个好消息。 乙肝病毒侵袭肝脏,每年夺去约50万人生命。但传统的疫苗需要冷藏,这在气候温暖的发展中国家边远地区很难做到。医疗工作人员经常还必须艰难地判断,价格不菲的乙肝疫苗是否在运输过程中因意外受热而失效。 为此,美国亚利桑那大学的生物学家Charles Arntzen及其同事设计了一种无需冷藏的、可以吃的疫苗--土豆。他们从乙肝病毒中取出一个基因,植入土豆植株,后者因此产生病毒抗原。人吃下这种土豆后,抗原蛋白质会触发人体免疫反应,对抗乙肝病毒。  相似文献   

13.
日、英、美等国科学家报告称,开发艾滋病毒(HIV)疫苗可能比想象中更加困难。因为HIV不仅会对抗病毒药产生抗性,而且会进化产生规避人类免疫系统的方法。研究人员在来自9种人群、共2 875名HIV感染者身上检查了人类白细胞抗原(HLA)突变体与HIV之间的交互作用。研究人员最初聚焦的是已知能减轻患者感染的HLA-B51,但研究人员发现,在携带HLA-B51的患者身上,  相似文献   

14.
正免疫疗法在攻克癌症的方法中扮演者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最新的免疫疗法科学试验显示,如果驱动人体内的免疫细胞,就有可能加固自身免疫系统的一道防线,并将终身免于癌症侵害,这相当于有效地在人体注射疫苗。如果驱动细胞的研发成功,意味着人类将轻松攻克癌症,患者无需接受痛苦的化疗。长期以来,通过免疫疗法治愈癌症一直是科研人员努力的方向。这也被视作是一种革命性的疗法。科研人员希望通过激活人体免疫  相似文献   

15.
《大众科技》2010,(8):8-8
丹麦研究人员提出一种利用免疫系统反应研制艾滋病疫苗的新方法,相关项目已得到欧盟的资金支持。  相似文献   

16.
利用抗病基因进行抗病育种是防控作物病害最为有效的手段之一,其中最有利用价值且应用最广的一类是被称为NLR免疫受体的抗病基因,该类基因是植物免疫系统中最大的一类抗病基因。NLR受体通过识别各种病原物效应蛋白激活寄主对病原物的抗性反应。虽然距离NLR抗病基因被克隆已经将近26年,但是学界对于NLR受体在识别病原菌入侵以及如何启动抗病反应等问题还知之甚少。当前NLR抗病领域研究最为活跃的科学问题包括NLR受体识别效应蛋白、受体多聚体化在抗病中发挥的作用、受体的亚细胞定位、受体如何激活下游抗性反应等等,本文综述了NLR免疫受体介导抗病机制的最新研究进展和发展现状,并探讨了未来5~10年该领域最具研究价值的科学问题,以及我国科学家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17.
《大众科技》2007,(12):9
赛诺菲巴斯德——赛诺菲安万特下属疫苗事业部近期公布了一项临床研究结果,数据表明:其最新研制的含佐剂流感大流行疫苗,在抗原含量最低时,对H5N1病毒依然可以产生高水平的免疫应答。该疫苗应用了赛诺菲巴斯德专利佐剂技术,也是迄今为止含H5N1抗原剂量最低的疫苗。  相似文献   

18.
正小朋友都害怕打针,主要是打针时会产生疼痛的感觉。家长对此也有些担心,尤其是注射疫苗(即打预防针),因为他们怕小朋友注射疫苗后会有不良反应。俗话说:是药三分毒。疫苗的毒性尤其明显,因为它们是由病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制成的。既然疫苗可能导致危险,那我们为什么还要注射疫苗呢?疫苗的"陪练"没有谁能生活在一片完全纯净的环境里,在我们身边处处隐藏着危险,肉眼难辨的病原体就是潜在的威胁之一,这些病原体包括病菌、病毒和寄生虫。当然,我们的身体对这些可恶的小家伙并非束手无策。每个人的体内都有一道抵御病原体人侵的城墙,这道城墙就是免疫系统。然而,免疫系统并  相似文献   

19.
应用RT-PCR技术从小麦病叶中扩增得到中国小麦花叶病毒(CWMV)的运动蛋白(MP)基因,在大肠杆菌BL21(DE3)plysS中得到大量表达,并以含表达产物的凝胶为抗原,免疫小鼠制备特异性抗血清,同时将MP基因重组到质粒pGBKT7中,电击转化酵母Y187菌株。Westernblot分析表明MP基因在酵母体内能以融合蛋白的形式正确表达,并具有免疫活性,可作为酵母双杂交系统中的“诱饵”质粒。  相似文献   

20.
人甲胎蛋白基因的克隆和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继洪  朱海红  陈智  朱曼华  蒋汉良 《科技通报》2004,20(3):241-243,246
目的 构建表达人甲胎蛋白(AFP)的重组质粒,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获得基因重组蛋白。方法 用PCR方法从人胎肝组织中扩增AFP基因片断,将其转入原核载体质粒pCEMEX-1,在大肠杆菌DH5α中克隆,并在BL21DE3中表达。结果 重组质粒pCEMEX-AFP的AFP基因序列经分析与GenRank公布序列相符,各表达的蛋白经Western Blot检测有抗原性。结论 基因重组菌表达的融合蛋白有可能作为有效的肿瘤抗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