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县市报自2003年退出党报序列后,依然担负着为当地党委和政府中心工作服务的重任。在政治需要与市场竞争的双重压力下,县市报一版的改革和创新不妨以“变”应“不变”,以“小变”应“大变”。至于如何变,目前没有规律可循,只能结合各报的实际,从“报道变软”、“版面变活”、“质量变精”等方面人手,尝试县市报一版的突围和转型。  相似文献   

2.
要实现县市报不可替代地位的转型升级,其核心是沉到底层,靠本土发力. 做活头版要闻,"规定动作"中优化"自选动作" 如何办好县市报头版既是一个难题,也是一个关键的突破口.对于服务于当地的县市报, "规定动作"多,头版显得特别挤,稍不留心,就会变成活动版、会议版、讲话版,枯燥乏味,使得"黄金版面"难出"黄金效应".近年来,<海门日报>将头版作为重点加大改革,着重提升和创新编辑理念,以栏目形式作为抓手不断固化,把头版要闻做活.  相似文献   

3.
嘉兴日报社与嘉善、平湖、桐乡县市委联办嘉兴日报嘉善版、平湖版和桐乡版的工作,于1998年底成功启动。原属内刊的嘉善报、平湖报、桐乡报刊号相应注销。联办后,三家县市报社名称暂改为“嘉兴日报××县市版编辑部”,实行刊号共同、报纸共发、网络共享、队伍共建,以达到事业共荣。这是中共嘉兴市委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精神、深化新闻改革和加强新闻管理的一项创新之举和积极尝试。近一年来,联办工作取得初步成效;目前,正继续采取一系列联心联利联动措施,使联办逐步完善,努力以新的面貌跨入新的世纪。  相似文献   

4.
嘉兴日报社与嘉善、平湖、桐乡县市委联办嘉兴日报嘉善版、平湖版和桐乡版的工作,于1998年底成功启动。原属内刊的嘉善报、平湖报、桐乡报刊号相应注销。联办后,三家县市报社名称暂改为“嘉兴日报××县市版编辑部”,实行刊号共同、报纸共发、网络共享、队伍共建,达到事业共荣。这是中共嘉兴市委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精神、深化新闻改革和加强新闻管理的一项创新之举和积极尝试。近一年来,联办工作取得初步成效;目前,正继续采取一系列联心联利联动措施,使其逐步完善,努力以新的面貌跨入新的世纪。  相似文献   

5.
《新闻实践》2009,(8):4-7
7月10日.由新闻实践杂志主办、义乌商报承办的"2009年县市区域报发展论坛"在浙江义乌市举行,来自浙江、江苏等地的县市氏域报社长、总编辑与《中国记者》、《新闻战线》、《新闻记者》杂志等专家学者,就国际金融危机下县市区域报的机遇和挑战开展了热烈的研讨.  相似文献   

6.
吴骞 《新闻记者》2001,(11):58-59
嘉兴日报社与嘉善、平湖、桐乡县市委联办嘉兴日报嘉善版、平湖版和桐乡版的工作 ,从1998年底成功启动到目前逐步完善 ,已经快三年了。联办后 ,减少了原属内刊的嘉善报、平湖报和桐乡报 ,三家县市报社名称改为“嘉兴日报社××县市分社” ,实行刊号共同、报纸共发、网络共享、队伍共建 ,达到事业共荣。这是中共嘉兴市委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精神、深化新闻改革和加强新闻管理的一项创新之举和积极尝试。此举得到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新闻出版署和中共浙江省委的充分肯定和大力支持。省委书记张德江认为“嘉兴日报联办县市版的改革方向是正…  相似文献   

7.
戴虹红 《新闻实践》2012,(11):44-45
进入浅阅读时代,作为最基层的媒体之一,县市报也同样面临版式革命。因为强烈的地缘性、亲近性、权威性,县市报在当地一般都能生存得不错,但还是会时不时受到上一级地市、省级报纸以至网络媒体的冲击。面对这种自上而下的挑战,内容为王依然是任何一张新闻纸不变的内核,而原本纯属绿叶的版式正悄悄发生着“变异”。在几家县市报的基层实践工作让笔者越来越感受到:版式之于内容,已经从单纯地服从与被服从,发展到互相补充、互相辅助,在极致的情况下,版式甚至可以喧宾夺主。如今的县市区域报脱胎于当初的县市党报,虽然和过去相比已有较大改变,但从内容到版式依然保留着强烈的党报烙印。特别是版式,从头版到内版,始终中规中矩。要想从形式上帮助县市报有所突破,外力的介入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途径,其中,改版是许多报纸愿意选择的方式。  相似文献   

8.
报纸的"网事"版是报网互动的一种产物和表现.本文以浙江省宁波地区的<宁波晚报>、<东南商报>和<钱江晚报>(宁波版)等3份报纸的"网事"版为研究个案,考察了"网事"版在期刊、版面安排、选题、报道模式和报道思路等方面存在的异同,以期对新闻实务界探讨报网互动的模式和形式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9.
面对农村税费改革和报刊市场激烈竞争的新形势,特别是最近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联合发文,提出了对市州县区(含市州报地方版)实行限版、限量、限价出版发行的整改意见,这无疑对县市党委机关报怎样办报、怎样经营、怎样发行提出了必须再认识、再思考的新课题。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是一把双刃剑,它一方面为县市党报规范管理、提高质量、改善结构、稳固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动力;另一方面也对县市报的生存与发展带来了紧迫的环境和严峻的挑战。对此,县市报必须化压力为动力,倾心打造“贴近性”品牌,在贴近基层、贴近群众、贴近生活上下功夫,致力于把县市报办成一张领导满意、群众欢迎、读者喜爱的地方党报,为县市报的生存与发展打下牢固的根基。  相似文献   

10.
县市报被定位为面向县市区域的都市报,不得不面临市场化的考验.数量的萎缩与市场的竞争,使县市Ⅸ域报本就步履维艰的舆论监督"雪上加霜",有些已经取消了舆论监督栏目,造成了舆论监督的缺位.  相似文献   

11.
2008年,由笔者主持的温岭日报"法律信箱"专栏被评为中国县市区域报新闻奖二等奖;之前,由笔者主持的温岭日报专栏"民工之家",被浙江省记协县市区域报工作委员会评为县市区域报新闻奖三等奖.在两年时间内两个专栏获奖,应该说多少有些不易.之所以能获奖,笔者认为,主要是专栏编辑思想定位为服务读者.  相似文献   

12.
县市区域报,是目前中国报业结构中处于最基层的报纸.2003年全国报刊市场整顿后,全国保留了43家县市区域报,这些年,大部分被保留下来的县市区域报都获得了飞速发展.而全媒体时代的来临,对县市区域报来说,将是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13.
2000年4月19日到21日,浙江省记协县市党报工作委员会召开了第二次年会,对1998年7月省记协县报工委成立以来的工作进行回顾,聆听省记协及各有关方面领导的指示,商议下一阶段工作计划。会议综合了全省各地情况,到目前止,全省有56家县市党报(若包括镇海、路桥、椒江3家区报和嘉兴日报桐乡版、平湖版、嘉善版在内,共62家),现有从业人员(包括广  相似文献   

14.
新闻竞争,从城市走向县市。在一些县市,由于印刷技术和发行工具的落后,偏远乡镇当天下午甚至第二天才能看到县市日报,可是远在百里乃至数百里之外的省地市党报和晚报。都市报,却能赶在县市报之前送到读者手中,对发生在县市的新闻,一个电话,都市报和晚报的记者会驾车赶来采访,电视台的记者甚至会连夜拍摄,抢在县市报之前就见了报或出现在荧屏上。由于颇丰的广告收入,都市报和晚报的报价压得非常低——花五角钱就能买到印刷精美的十几个版甚至几十个版的报纸,而县市报四个版也是这个价。所以,用不着多动员,一些大报的发行量在县…  相似文献   

15.
县市报最贴近群众、接近生活,但并不等于报纸就真正面向群众。一个时期以来,在这个问题上,县市报一直没有很好解决。会议报道过多。从不少的县市报来看,逢会必报的情况时有发生,没有把县委、县政府的会议与部门的会议相区别;没有把重要的会议与一般性的会议相区别。一版的头条和报眼经常被会议新闻占领,一版上经常有好几条会议消息。近几年,县市报都提出改进会议报道,但收效不很明显。报道围着领导转。在会议报道中,领导的讲话和  相似文献   

16.
县市报最贴近群众、接近生活,但并不等于报纸就真正面向群众。一个时期以来,在这个问题上,县市报一直没有很好解决。会议报道过多。从不少的县市报来看,逢会必报的情况时有发生,没有把县委、县政府的会议与部门的会议相区别;没有把重要的会议与一般性的会议相区别。一版的头条和报眼经常被会议新闻占领,一版上经常有好几条会议消息。近几年,县市报都提出改进会议报道,但收效不很明显。报道围着领导转。在会议报道中,领导的讲话和活动占较大篇幅。一些一般性的长篇讲话,甚至也原封不动的见报,一占就是一两个版。有些领导下基层  相似文献   

17.
黄胜  陈新 《新闻前哨》2013,(3):45-46
今年,成宁日报改扩版以"四改一扩"为主体内容。包括:"改版面",由720毫米宽的窄报改为781毫米宽的宽报,报纸拥有更大的版面空间和信息容量;"改报头",报头字型结构更为协调,色彩色调更加饱和;"改栏目",原有栏目改头换面,新增一批新栏目;"改文风",文章变短,标题变活,内容变得更有时效性和可读性;"扩版面",周一、周三、周五扩至8个版,报道面拓宽,覆盖面扩大。  相似文献   

18.
耐人思考的依据提出县市报在面向群众报道上值得思考,并非“乱放炮”,意在于促进县市报的新闻改革。笔者由于主编《县报信息》的关系,常与一些县市报的老总们交换看法,也经常拜读兄弟县市报。总的说来,在面向群众宣传报道方面,许多县市报是重视的。但是,也确有部分县市报对此有所忽视。笔者在翻阅华中、华东、华北三家办得较早的周二刊县市报发稿情况时,作了粗略统计。今年五月,这三家报纸一二版共发稿273篇,其中县里各种会议报道34  相似文献   

19.
面对农村税费改革和报刊市场激烈竞争的新形势,县市党委机关报怎样办、怎样经营、怎样发行,是县市报人必须再认识、再思考的新课题。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一方面为县市党报规范管理、提高质量、改善结构、稳固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动力,另一方面也对县市报的生存与发展带来了紧迫的环境和严峻的挑战。对此,县市报必须变压力为动力,倾心打造“贴近性”品牌,在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上下功夫,致力于把县市报办成一张领导满意、群众欢迎、读者喜爱的地方党报,为县市报的生存与发展打下牢固的根基。明确区位职能抓住地方新闻县市报作…  相似文献   

20.
最基层的媒体要不要走基层在"走转改"活动的初始阶段,报社许多新闻工作者认为,县市区域报本身就生存在最基层,天天和老百姓打交道,没有必要再搞"走基层"活动.县市区域报真的不需要"走转改"吗?随着活动的开展与深入,对"走转改"的认识误区逐步得到纠正.现在浙江省的许多县市区域报开展了形式多样的"走转改"活动,并形成了比较统一的思想认识.一是身在基层并不意味着深入了解基层.二是真正鲜活的好新闻是用脚走出来的,只有深入才能做好新闻.三是再土生土长的当地人,如果长期脱离基层脱离群众,也会变成两眼瞎,发现不了新闻,更发现不了好新闻、鲜活的新闻.四是走基层只是手段,真正的目的是转变工作作风、采访作风,改进文风,写出百姓关心喜欢的新闻作品,进而改进办报理念、思路,为报社自身转型升级提供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