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思维能力是其他能力的基础,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自然教学的首要任务。自然学科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主要渗透在学生认识自然事物和自然现象的过程中。谁去认识?学生。学生是认识的主体,思维是主体的思维。所以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就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放手让学生自己去经历认识周围的自然事物和现象的过程,亲自去经历,即强调实践活动对思维能力形成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发展幼儿智力,应根据幼儿的生理、心理特点,扎扎实实地加强三方面的基本训练,即:感官训练、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一、加强感官训练。幼儿认识事物是从感知觉开始的。学龄前幼儿的感觉器官发展还没有完善,因此必须加强感官训练,积累感性知识经验,这是发展幼儿智力的基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让幼儿通过他们的眼、耳、鼻、舌等多种感官认识事物,积累各种事物的表象,逐步形成事物的概念。如有的幼儿园用“比较法”认识水的性质,教师  相似文献   

3.
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我在培养儿童观察能力的同时,注意训练他们的思维能力,让儿童逐步养成勤于思考、善于思考的良好习惯。儿童主要是借助于事物的具体形象和联想进行思维活动,还不善于脱离具体事物进行抽象思维。根据这一特点,我采用这样一些办法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4.
刊中报     
咨询台据修订版《小学语文大纲》对小学生习作的要求 ,即鼓励小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 ,我们发起“小学生新思维习作训练”系列活动 ,意在激发学生的想象和幻想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并让他们不拘形式、自由地说说写写 ,练习习作。这项活动的主要着力点在“创新思维”上。思维是语言的内核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 ;语言是思维的载体 ,语言表达又促进思维的发展 ,两者是并行的 ,谁也离不开谁。我们提倡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让学生在认识实实在在事物的基础上 ,打破常规思维定势 ,换一个新角度去思考问题 ,发掘小孩子的天性 ,让其海阔天空去想…  相似文献   

5.
观察是人类认识自然的基本途径,也是自然教学的特点。在自然教学中,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有哪些要求呢?依据《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自然大纲(试用)》精神和义务教育自然教材(人教版)内容,笔者认为总的要求应该是:提高学生对观察重要性的认识,培养学生观察的兴趣,掌握基本的观察方法。具体要求是:低年级——培养学生凭借感官进行定性观察的能力。通过观察,让学生去感知各种自然事物的颜色、形状、大小、气味、味道等方面的性状,认识周围自然常见  相似文献   

6.
思维能力是学生认识事物、思考疑惑的基础,小学数学教学在培养学生数学素养的同时,也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为了提高思维能力训练的有效性,数学教师必须使抽象的数学问题形象化,将数学问题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串联",借此让学生们的思维能力得到充分的锻炼。一、语言能力:学生思维发展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7.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各种类型的思维活动.在趣味、联想、操作、疑问中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让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激发思维,加强交式训练,发展思维.培养儿童的思维能力,使学生主动学习,是优化课堂教学方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在小学科学课教学中,通过循序渐进地训练,让学生像科学家那样,用科学实验的方法去探索、认识自然界事物的性质和规律,培养他们独立、主动的探索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是引导他们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基础环节,也是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9.
在小学科学课教学中,通过循序渐进地训练,让学生像科学家那样,用科学实验的方法去探索、认识自然界事物的性质和规律,培养他们独立、主动的探索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是引导他们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基础环节,也是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0.
小学自然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观察认识 ,了解一些简单的自然现象。并通过观察实验懂得一些自然规律 ,逐步使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上来。不仅要让学生“知其然更要让学生知其所以然”。下面谈谈我在自然教学中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及思维能力的初步探索。1 培养学生观察兴趣 ,教给学生观察方法  在教学中 ,教师“指导”的侧重点应放在感知材料上。要使他们掌握自然知识 ,需要多从感知自然物体和现象入手 ,丰富其感性认识。但因学生年龄小 ,知识少 ,经验缺乏 ,他们的思维正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 ,所以他们在感知事物会凭…  相似文献   

11.
修订《大纲》明确指出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 ,要加强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 ,引导他们在实践中去主动地获取知识 ,形成能力 ,避免繁琐的分析和机械的练习。”因此 ,在语文学科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已成为广大小学语文教师探究的热门话题之一。一、体验———理解 ,培养实践能力的基础体验———理解 ,即通过实践来认识周围事物的过程 ,它要求学生在学习中 ,用眼、耳、鼻、手、脑多种感官去体验 ,获取种种感知 ,继而进行各种思维活动 ,最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从而使学生获得语文知识和能力 ,让他们在实践…  相似文献   

12.
小学科学是一门较为宽泛的学科,其中蕴含着数学、化学、物理、生物等各种自然科学学科知识,某种程度上是为学生今后进行更加专门、深入的科学知识学习做好准备。换句话说,小学科学教学并不是要学生掌握大量公式、定理,而是为了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让他们学会用科学的眼光来看待和处理各种事物,也就是改善他们的思维能力。学生是否具备创造性思维及其精神,在这种情况下成为判断小学科学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准。从联系学生生活、鼓励发现问题和关注实际运用三个方面,浅谈小学科学教学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3.
数学学习的本质是让学生获取数学知识、形成数学技能和能力的一种思维活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小学数学的教学任务之一,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摆在教师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心理学认为:思维的一般发展为:动作思维→形象思维→抽象思维。因此,培养思维能力要从低年级做起。一、提供形象材料,丰富感知数学知识来源于实践,又反过来为实践服务。低年级学生由于缺乏生活经验,感性知识比较贫乏,不容易形成对某些事物的表象。所以,教学过程中必须让他们运用多种感官,丰富感知,积累表象材料。如教…  相似文献   

14.
人类思维活动过程表现为分析、综合、比较、抽象和概括,概括能力是人的认识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基本思维能力.而培养学生概括能力又是小学自然教学的目的之一,学生只有通过抽象和概括两个过程才能认识自然事物的本质.那么,在自然课中怎样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呢?  相似文献   

15.
颜溶 《广西教育》2010,(18):94-95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方式是中等职业学校数学的教学目标之一,其核心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的关键在于在数学活动中让学生养成用数学思维去思考问题的习惯以及教师开展有针对性的思维训练、有意识地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6.
在小学自然教学中,“引”与“放”是具有普遍意义的一个研究课题。所谓“引”,就是教师通过精心的课堂设计、创设良好的情境,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不先把什么都告诉学生,只让学生根据提出的要求去观察、分析、实践、思考,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也获得获取知识的能力。所谓“放”,就是把学生放在一种独立探究事物的环境中,让他们凭自己的感觉去感知一些具体事物。不仅要求他们能亲自去完成一些观察实验项目,还要求他们学会动脑筋去自行设计观察和实验的方法,通过自己对事物的基本认识和亲身体会去获得对事物的认识,以及正确认识事物的方法。下面我就《义务教育小学自然第四册》《水》的教学设计谈谈“引”与“放”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砂和粘土《是一年级上学期的一节自然课。 自然教学大纲要求在低年级的自然教学中,要指导学生通过游戏、观察等活动认识自然界常见事物的显著物征,初步知道人类对自然界的利用;并指导学生运用各种感官进行观察,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比较、分类等思维能力,以及进行简单小制作等动手能力。  相似文献   

18.
科学课是培养学生理性思维能力和思维方法的一门课程。系统思维作为人们在生活和工作中必备的一种科学思维方式,能极大地简化人们对事物的认知,并从全局的高度解决人们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在小学科学教学中,要根据教学的具体内容,引导学生把目光投向事物的整体,关注事物内部的结构,充分考虑到各要素,用全面的系统的思维方法来解决问题,初步培养他们的系统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9.
小学自然大纲指出:培养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启发他们的创造精神。因此,要有意识地结合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在思维活动中掌握知识,积极加以应用,使知识得以内化,使思维得到训练,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一、加强观察实验,训练思维的形象性观察是思维的窗户。由于学生实验操作时往往只注意事物的外在表现,而忽视事物间的联系,思维较形象而粗略。因此,教师应组织学生注意观察,把实验操作的感性认识加以比较、分析,有助于对知识的掌握,使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协调发展。例如《车》一课,先让学生认识…  相似文献   

20.
刘学敏 《考试周刊》2014,(78):116-116
<正>在初中地理教学中,一项重要的教学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因为它可以帮助学生发展多方面能力。对学生进行思维能力的开发拓展,也就是依据他们的思维特点,体验地理事物及现象,寻找内部规律,让学生全面而广泛地了解事物现象与实际生活之间的普遍联系。教师可以发挥主导作用,充分利用教学资源,通过各种感性材料培养并发展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一、加强感性认识,为发展思维打下基础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是每位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