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梅诗向称“平淡”。但“平淡”的种类有所不同。梅诗之“平淡”实属“枯淡”,即外枯中膏、似淡实美。梅诗之平淡风格,自有其不同于一般人的特点,而且,梅诗之平淡,具有深远的深层原因。总之,梅诗达到了平淡深远的高超境界,在当时具有极高声望,产生了极大影响。从梅诗起,宋诗才以“枯淡”的面目,变唐别唐,走出了自己的道路。  相似文献   

2.
南宋理学家朱熹对梅尧臣诗歌的接受态度基本是否定的,他一改梅诗的"平淡"说法,而说"枯槁",又说梅诗"平庸",多是"上门骂人"。这种看法跟宋代绝大多数诗人对梅诗的接受态度大相径庭,究其原因,主要是朱熹因自身固有的思维定势及文艺观念导致朱熹对梅尧臣诗歌的不喜爱。  相似文献   

3.
梅尧臣被誉为宋诗的“开山祖师”.缘于其平淡的诗风在文学史上独树一帜。由于梅尧臣的作品风格多样,也导致了对梅尧臣“平淡”的诗歌特点的不断争论。从梅尧臣诗歌在描写上的追新与锻炼,情感上的深刻蕴藏和形式上的散文化风格方面.对梅尧臣的“平淡诗风”进行辩证分析。  相似文献   

4.
论宛陵体     
欧阳修首用"圣俞体"作为梅尧臣诗体的名称。自陆游起,始用"宛陵体"之名,并为后世所普遍使用;今人又有"梅欧体"或"欧梅体"之别名。各种称谓名虽异但意相近。"宛陵体"是指以梅尧臣的古体诗,尤其是五古为载体的一种诗体。它的主要风格特征是平淡。这种风格具有深刻的内涵:语淡情浓;浅貌深衷;意境平淡深远。庆历年间及以后,"平淡"中古硬怪巧等新的因素渐增。"宛陵体"诗歌推动了五古在唐代盛极难继之后的新发展,开创了宋调,因此梅尧臣被称为宋诗的"开山祖师"。  相似文献   

5.
写诗重意象,而意象重新奇。欧阳修在《六一诗话》中记载了宋诗人梅尧臣的话:“诗家虽率意,而造语亦难。若意新语工,得前人所未道,斯为善也。必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然后为至矣。”在这里,梅尧臣对诗歌的写景,抒情提出了一个标准,也就是“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就是要把不容易描写的景象,  相似文献   

6.
诗话是一种论诗谈事的笔记小说,欧阳修晚年写作的《六一诗话》,可视为诗话体的开山之作。欧阳修初作诗话的目的虽算不上严肃认真,但其中的许多论述其实较为明确地表现了欧阳修的诗学观点,如认可"穷而后工"的创作态度,主张诗歌在内容和形式上做到"意新语工",看重义理和"事信",追求闲远平淡的诗风等等。  相似文献   

7.
关于诗词中的“意”,古人讲过很多话。如:“诗以意为主,文词次之,或意深义高。虽文词平易,自是奇作”(刘攽《中山诗话》)。“文章以意为之主,字语为之役”(王若虚《滹南诗话》)。“诗贵意,意贵远,不贵近,贵淡不贵浓”(李东阳《怀麓堂诗话》)。“凡为文以意为主,气为辅,以辞采章句为之兵卫”(杜牧《答庄充书》)。  相似文献   

8.
熟课生教     
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教过多次。这篇文章内容不深,篇幅短小,叙事、写景、抒情虽非常平淡,但决非平淡无味,而是绚烂之极归于平淡,淡而有味,淡得隽永。这天又教《记承天寺夜游》,我从作者最后的一句感叹切入,抓住一个“闲”字,从闲情、闲景、闲人三个方面引领学生多角度品味感受苏东坡别样的情怀。  相似文献   

9.
简评王国维的境界说王晓真中国古代文学史中,有一种包括探讨诗人轶事、诗的创作、赏析、评价等方面的专书,大部分以“诗话”为书名,如《六一诗话》、《沧浪诗话》等。但也出现了《词话》类的专著,如明代陈霆的《诸山堂词话》、清代毛奇龄的《词话》。前者的内容平淡无...  相似文献   

10.
1 对《沧浪诗话》中某些关键性的论述历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建国后出版的各种文学批评史、古代文论研究著作也都对严羽的诗论作重点阐述,而且都承认这是宋诗话中最有系统与理论深度的诗话,但对严羽提出的“别材说”、“别趣说”、“兴趣说”和“妙悟说”依然聚讼纷纭,歧见颇多。笔者早年阅读《沧浪诗话》,虽时有所得,而面对众多治学名家的阐释,茫然无所适从。今读郭晋稀先生的《诗辨新探》(甘肃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以下简  相似文献   

11.
作为北宋文化的指导者和推动者,欧阳修(1007—1072)在诸多领域里都有新的开拓。文学史上,他是公认的最早创作“诗话”——诗的随笔和评论的人。 在那部《诗话》中,欧阳修介绍了与他志同道合并常怀敬意的友人梅尧臣的两句诗论: 诗家虽率意,而造语亦难。若意新语工,得前人所未道者,斯为善也。 诗句义理虽通,语涉浅俗而可笑者,亦其病也。 然而,欧阳修本人对这一说法并不完全赞同。《诗话》中又说: 诗人贪求好句而理有不通,亦病也。  相似文献   

12.
梁启超的《饮冰室诗话》作为“诗界革命”的理论总结,在中国古典诗歌解体和现代新诗产生的近代化过程中有着重要地位和独特价值。《饮冰室诗话》提出的“以旧风格含新意境”思想是由《夏威夷游记》倡导的新意境、新语句、古风格兼长的“三长说”主张发展而来,对“诗界革命”的后期创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学界对其重要意义尚未充分认识,文章联系“诗界革命”的历史进程,对“新意境”和“旧风格”的内涵以及二者的辩证关系进行了具体探析,以揭示这一重要诗学思想的独特价值。  相似文献   

13.
不著一字尽得风流———小语古诗“藏情”艺术例谈□刘岩波诗歌的“藏情”艺术,历来为我国古代的诗家词人所推崇。唐司空图说“不著一字,尽得风流”;北宋梅尧臣说:“含不尽之意,见意于言外”。凡此种种,都说明诗词的写作十分讲究“藏情”艺术,意在言外,伏采潜发,...  相似文献   

14.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这两句话是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中说的。用它来概括曹操名作《步出夏门行·观沧海》,尤为恰当。意,对于诗歌创作至关重要,它是诗歌的灵魂。王夫之在《姜斋诗话》中说:“无论诗歌与长行文字,俱以意为主,意犹帅也。”那么,《观沧海》的“意”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15.
序文拾趣     
超短序“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所著《六一诗话》,是我国文学批评史上第一部以“诗话”命名的诗歌理论批评著作。这部书的序文只有一句话:“居士退汝阳而集,以资闲读也。”仅12个字。欧阳修作文以简洁明快、惜墨如金著称,一句“环滁皆山也”令世人叹为观止,品味至今。12字的奇序也算是这位文坛巨匠写作风格的绝妙注脚吧。  相似文献   

16.
写诗重意象,而意象重新奇。欧阳修在《六一诗话》中记载了宋诗人梅尧臣的话:诗家虽率意,而造语亦难。若意新语工,得前人所未道,斯为善也。必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然后为至矣。在这里,梅尧臣对诗歌的  相似文献   

17.
“马政”是“掌王马之政”的缩语,出自《周礼·夏官·校人》。马,《说文》、《释名》均音训为武也,马与武事有密切关系,故养马用马被称为“甲兵之本,国之大用”。“安宁则以别尊卑之序,有变则以济远近之难”。《周礼》中有很多淡及马政的条文,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备的有关马政的制度。“天子有十二闲,马六种;邦国六闲,马四种;家四闲,马二种。”每厩为一闲。校人具体负责掌管马政,“政谓差择养乘之数也”。  相似文献   

18.
诗话作为宋代的重要文学批评材料,涉及大量梅尧臣及其诗歌品评,主要论及其人物轶事,诗歌风格,诗歌主张及其诗歌评价与地位问题。宋诗话对梅尧臣的诗歌评论从宋初延至宋末,反映了有宋一代文人对梅尧臣诗歌的认识程度。  相似文献   

19.
在宋初的七十多年里,虽然出现了白体、晚唐体、西员体,但对唐诗的继承大于创新,真正的宋诗新貌是梅尧臣开创的,后人称梅尧臣为“宋诗的开山祖师”,王曙称梅诗是“二百年无此作。”宋代诗文革新的领袖欧阳修的出现是一种偶然与必然的促合,如果没有西京(洛阳)幕府,也许就没有诗文大家欧阳修的出现,欧阳修是幸运的,欧阳修的幸运在于上天不仅在西京幕府中赐予了他一个古文家尹沫,更赐给了他“宋诗开山祖师”梅尧臣,使他能诗文合壁,蔚为大家。当天圣九年欧阳修来到西京幕府时,梅尧臣已是名倾一时的著名诗人了。《宋史·文苑传》记…  相似文献   

20.
陈晓清 《安康学院学报》2012,24(1):59-61,79
研究者多关注梅尧臣诗"深远古淡"的一面,而对其"奇巧"的一面却少有关注,本文即从丑学的视角发掘梅尧臣诗的审丑意义。梅尧臣以勇于审丑的姿态在自己的诗中写丑、评丑、论丑,从而拓宽了其诗歌的广度和深度,状写出一个真实的本位的自然。他以审丑来突破思维禁区,为宋诗唱响了革新的号角,其诗歌的艺术魅力正在于这种献丑守拙的智慧,寒俭内敛的气质,厚重沉稳的底蕴和无取无求的平淡风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