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古往今来,女性一直是历代文人常写不衰的对象.文章以古代和现当代的两个善于塑造女性形象的作家的作品为例,一个是北宋著名的大词人柳永的词作,一个是现代文坛沈从文的作品,将他们放在一起比较,是因为他们在作品中都塑造了一类特殊的女性形象——妓女.他们对妓女形象的描写体现出了文人对以妓女为代表的底层女性人生的关注,更蕴含着从古至今传承不变的文人的人道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2.
李清照的爱情词与封建文人的爱情词不同,封建文人是借爱情词抒发人生不得志的郁闷或从男性角度对女性的狎玩,李清照的爱情词是真正的男女情歌,李清照的词所描写的女性微情感是任何男性文人无法做到的。所以,李清照在我国词史上的地位是其他作家无法替代的,李清照词所表现出的美学物质一方面渊于个人的文学修养,一方面则直接归于其作为女性“得天性之近”的创作优势。  相似文献   

3.
刘丽佳 《文教资料》2008,(28):90-92
晏殊词对女性的描写自成特点.他不仅为我们展示了丰富多彩的女性形象,更能对女性心理进行探微,真实再现她们的喜怒哀愁.而他笔下可怜可感的女性形象亦成为后世闺怨词主人公的典型.剖析晏殊的女性词,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宋代的文化形态及宋代文人的女性观.  相似文献   

4.
女性形象一直是文人写作中的重要对象,柳永的一生与歌妓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与歌妓的那种"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激发了他的创作热情,促使他写下了大最的独树一帜的歌妓词。词的内容集中表现了女性生活、情感,塑造了大量的女性形象,词人运用各种各样的手法刻画女性形象,如外貌描写、情态描写、心理描写等。尤其是市井女性的心理描写,全方位地把女性的相思之情、离别之恨、遭弃之怨等种种喜怒哀乐展现得淋漓尽致,为我们认识当时的女性提供了窗口。  相似文献   

5.
唐宋词中不乏站在女性立场,以女子口吻表情达意的作品。这些词作从创作动机来分,大约有三类情况:赏玩女性;抒发男女缠绵情思;委婉地借女性舒展政治抱负。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从客观上说,与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以及词本身的特点有关。主观原因乃是封建文人士大夫长期以来养成的"臣妾心态"。  相似文献   

6.
清初强烈的民族意识和深沉的亡国之痛,使作家的目光开始转向了一向被压抑、被漠视的女性身上,以突显男性群体的懦弱无能。清初文人在其戏曲作品中塑造了一系列的女性形象,她们有的是才女,有的是贞女,有的是女杰等。这些女性形象的形成有社会历史的原因,也有社会思潮的影响,更有创作主体特殊性的因素。  相似文献   

7.
宋代女性词的创作非常繁荣,留下了很多优美动人的词作。宋代女词人大致可分为两类:一是上层知识女性;一是歌妓姬妾。她们在词中以不同的方式写尽了内心的喜怒哀乐和理想追求。同时,宋词中还有许多男性作家为女性代言的作品,这些作品与女词人的作品在表现方式和情感内涵上都有很大不同。比较而言,男性作家的作品是男性视角和感观中的女性形象,而女词人的作品则是内心情感的真实表露。  相似文献   

8.
文人词之所以在中晚唐能走向兴盛,与外部因素的强力推动有很大的关系.中晚唐时期畸形繁华的城市生活,强烈刺激着歌唱艺术的消费;词的多样化传播方式和渠道也拉动了其消费的增长;广泛的消费群体多样化的消费方式需要有大量的作品不断产生,因此,日益增长的歌唱艺术消费的需要为文人词的创作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加速了词体兴盛的进程.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贾平凹近作为例,分析了影响其创作成就进一步提高的几对矛盾:模糊了作家自我与作品本身的界限,把二者混为一谈;作品的形象性与其思想内涵之间不相称,有明显的理念化倾向;在营造形而上的境界中,有为神秘而神秘的弊端;对于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常常表现出矛盾的态度,既有其从事创作以来一以贯之的将女性理想化的一面,又有以男性占有者的眼光审视女性时的粗鄙和“妻妾成群”的幻想。这样的庞杂和混乱,或许正表现出转型期中国的某种特定文化氛围和文人心态  相似文献   

10.
创作环境的差异影响创作成就的高低,这种差异通过不同的创作主体,反映在文学作品中的精神特征的总和也就有所差异。所以,同为女性意识的作品而众文人皆没有李清照成就显著,这与她独特的创作环境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传统的各类文学样式中,词与女性的关系最为密切,从词的传播到文人创作以至审美风格都与女性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12.
丁玲是一位具有强烈女权主义的现代女作家,她从创作伊始就表现出对女性命运的深刻关注,在其很多作品中都反映了女性的内容,突现各种莎菲型女性的形象。本文着重从创作心理学的视角,阐述其创作中女性意识形成的原因和女性形象特征。  相似文献   

13.
辛弃疾是我国文学史上独特的英雄文人.稼轩词中表现的情感有广泛恒久的可体验性特征,如果我们了解一个英雄文人的心灵历程、壮烈情怀,尤其是辛弃疾一生经历多次角色转换,以及由此而来的词人独特的情感和心态,就会对其作品的深邃博大的主题意蕴、沉郁悲壮的风格特征有更深刻的理解.  相似文献   

14.
唐代女性创作是唐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繁荣的标志之一,表现出独特的风貌第一,唐代女性创作主体身份复杂,人数众多。第二,唐代女性创作体裁以诗文为要,变诗出词。第三,唐代女性作品中,思想内容上体现出儒家伦理与政教意识相统一;艺术表现上体现出群体性与个体性相统一。这种盛况的原因也是多样的第一,唐代女性地位的改善是其创作繁荣的社会基础。第二,唐代女性教育程度的提高是其创作繁荣的潜在动力。第三,唐代女性的才思敏捷是其创作繁荣的内在基因。第四,唐代文人唱和是女性创作提高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5.
建国后17年间的历史剧创作对女性意识的建构和女性话语的言说是由男性史剧家们代言并完成的,这其实就是来自中国古代文人的拟代女性写作传统.男性史剧家们通过历史女性形象曲折隐晦地表白自己在意识形态上的归属和对政治文化权威的臣服,并以之演绎各种流行的政治理念.历史剧呈现出一种双声话语的不协调状态,共同的"类"的特征遮蔽了女性的自然特征,使得对历史女性形象的刻划有明显的公式化与符号化倾向,包括对爱情题材的表现.只有少数史剧家尊重并赋予女性历史人物形象以自己的意识与声音,但较之20、30年代史剧中女性以叛逆姿态的隆重登场,17年间历史剧在女性意识与女性话语的建构上无疑构成了一种断裂.  相似文献   

16.
在苏轼363首词作中,有小令231首,如此大规模的作品数量不容小觑。在苏轼的小令创作中,题材内容自然也丰富多样,前代出现的诸多类型在其作品中均有表现。但综合来看,苏轼的小令创作在题材内容方面较之前代作品还是呈现出了三个方面的开拓:第一,代言体作品逐渐减少,直抒怀抱的词作明显增多;第二,写景咏物词大量涌现;第三,对于女性的描写不再局限于表现男欢女爱之情,更多的是侧重描摹其形象特点,刻画日常生活中的女性形象。  相似文献   

17.
秦文君是中国当代著名儿童文学家,在学界颇受研究者关注,她以儿童为本位进行儿童作品创作,这是她作品的主要来源.作为一个女性作家在创作儿童文学时,对于女性形象的塑造手法异于其他文学家.古往今来,女性形象都是创作史上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秦文君的儿童文学创作满足了逐渐远离儿童世界并拥有童心的人们的内在渴望,弥补了因某种原因没有所谓的童年时光的人们的心灵空缺,对正在成长的儿童以心灵鸡汤的方式对其内心成长给以营养,丰富他们的内心世界.秦文君笔下的女性成长过程较为繁杂,女性的形象特点也较为丰富,从儿童世界的女性形象角度分析其形成原因是本文的主要研究方向,从中一窥儿童文学创作的真谛.  相似文献   

18.
唐传奇作为唐代文人创作的传奇故事,塑造了大量风格迥异的女性形象,其中对于妒妇群体的形象塑造尤为活灵活现。从对这些妒妇形象的分析中,不难看出唐代社会风气的开放以及对婚恋的现实追求。  相似文献   

19.
温庭筠是在词中专力描写女性形象的第一位文人。当然,这有其自身个性因素,也兼有社会风气和温氏的声律天赋因素的影响。温词用其独特的修辞手法来塑女性形象,并展示其爱情观及悲剧意识,其词有一种独特的“双性意识”。  相似文献   

20.
李清照是我国宋代一位杰出的女词人,在诗、词、文等方面都有较高的成就。她一生的境遇坎坷,造成其词的风格多变,令人一唱三叹。其笔下的女性形象也因而丰富多彩。以往研究者多从李清照的词风变化角度进行研究,本文试图结合李清照个人生活经历,对其作品中的女性形象进行梳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