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刘影 《林区教学》2008,(9):134-135
论述助跑速度与起跳技术对背越式跳高技术的重要作用,助跑速度直接关系到背越式跳高成绩,起跳技术直接决定背越式跳高成绩。就助跑速度和起跳脚着地技术对助跑与起跳效果的影响,从弧线助跑、起跳点的位置、起跳脚着地角度、起跳脚着地方式等几方面对助跑和起跳脚着地技术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
本是运用献分析,概述当今背越式跳高有速度型及幅度、力量型两种。比及探讨背越式跳高是朝着助跑速度快.踏跳快、过杆快的基础上进行发展的。  相似文献   

3.
背越式跳高是人体通过助跑、踏跳后在杆上成背对横杆姿势过横杆的一种跳高方法。因为背越式跳高是用离横杆远的脚踏跳,所以它的助跑方向与“俯卧式”相反,和跨越式相同。背越式跳高一般采用弧线助跑,但前3wt步跑直线,后3-4步跑弧线(见图所示人由于背越式跳高技术动作比较简单,容易掌握,提高成绩快,因此很受青少年跳高爱好者欢迎。我国男子跳高运动员朱建华就是采用背越式以2.42米的成绩创造了世界男子跳高记录,为了使学生较快地掌握背越式跳高的技术要领,现将背越式跳高技术编成p诀。一、助跑技术要领自然轻松,富有弹性(指克…  相似文献   

4.
背越式跳高中速度的利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作为判断跳高技术的标准。通过查阅文献、数据,分析得到:背越式跳高中水平速度向垂直速度转移的好坏与起跳阶段起跳腿各关节角度的适宜程度、起跳腿伸肌的离心收缩能力以及摆动技术有关。我国运动员速度的利用率较差,需要进一步加强腿部的专项力量素质,提高起跳腿伸肌的离心收缩能力,使之与助跑速度相匹配。  相似文献   

5.
一、前言 助跑是背越式跳高的重要技术环节,它对提高 背越式跳高的成绩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正确合理的助跑,不仅能提高起跳的功率,而且为顺利过杆提供力学基础,创造条件。 跳高经历了一百多年的发展,先后出现了跨越式、剪式、滚式、俯卧式和背越式五种姿势。在背越式跳高问世前,其它  相似文献   

6.
背越式跳高技术教学应着重解决助跑与起跳相结合技术。没有良好的助跑与起跳相结合技术,助跑速度和跳跃能力就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就不能取得好的成绩。因此,在背越式跳高技术教学中,应充分认识到助跑的作用,注意分析助跑的技术要素,抓住要点进行教学,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一、助跑的技术要素(一)技术特点。背越式跳高助跑的主要特点是弧线助跑,助跑路线一般为“丁”。其优点是:1助跑的预备段是一条直线或曲率很小的曲线,因此便于加速;2向弧线过渡时比较平缓自然,可避免停顿或减速;3弧线曲率由大变小,使身体逐…  相似文献   

7.
1968年墨西哥夏季奥运会是迪克·福斯贝里的第一次奥运之旅,这届奥运会也见证了给跳高运动带来革命的"福斯贝里背越式跳高"的诞生。当时,跳高运动员都从内侧脚起跳,再侧转外侧脚,横过标杆。福斯贝里采用背越式跳高,助跑到最高速度时从外侧脚起跳,在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背越式跳高的最后两步的技术特点进行分析,提高腾空高度必需提高助跑速度,增加起跳腿起跳瞬间弹性势能的聚集,缩短起跳时间,而其跳高过程中的运动学角度只有符合生理特点才能有利于助跑水平速度转化为垂直速度.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背越式跳高的助跑、起跳和心理的角度对学习背越式跳高中易犯倒体过早的错误所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改进方法,对学生尽快掌握正确的背越式跳高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背越式跳高助跑技术教学方法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行的背越式跳高技术教学中,过多的把时间、精力集中在起跳和过竿技术教学上,对背越式跳高助跑的重要性的认识不足,往往忽视了弧线助跑与起跳相结合技术的掌握。起跳和过杆时的很多错误都与最后几步弧线助跑有关。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背越式跳高的起跳技术特点及其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背越式跳高起跳技术的教学训练原则,以期能为背越式跳高起跳技术教学训练实践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2.
大量中外优秀跳远运动员的实践证明,要提高跳远成绩,应在助跑最后阶段的合理技术和绝对速度能力上下功夫。助跑最后阶段的适宜速度和合理技术动作是提高跳远成绩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运用文献资料法、比较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推理法对背越式跳高的起跳过程进行分析,阐释了起跳过程中摆动腿的摆动是否做到位,将影响到跳高的效果,揭示了在起跳过程中摆动腿的摆动动作对跳高成绩具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良好的助跑速度对于三级跳远运动员取得优异的运动成绩至关重要,速度在该项目中的作用也得到体育界的广泛认可,然而三级跳远是田径运动中技术比较复杂的项目,对于身体其他素质也有着一定的要求.如果过于强调速度的重要性,必然会影响其他素质的发挥,如对下肢损伤的影响、对踏板精确度的影响、对三跳中维持身体平衡的影响等,本文在充分肯定助跑速度重要性的基础上,辩证论述其应该控制的程度.  相似文献   

15.
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和观看比赛录像,发现我国运动员整体水平在起跳开始前速度低于世界优秀运动员,起跳后转化为垂直速度的能力更是和世界优秀运动员存在不小的差距,这些在一定程度上限制跳高水平的提高.助跑速度在跳高运动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起跳瞬间人体ATP—CP快速供能能力以及神经一肌肉的最大工作能力也是影响垂直速度转化率的内在因素,而这些内在因素是可以通过训练获得,所以应该加强这方面能力的训练,以其提高运动成绩.  相似文献   

16.
在体育运动中,头部位置的不同变化对其运动技术和身体姿势都有不同的影响和作用.正确的头部位置有助于动作的完成、技术的发挥和成绩的提高,反之将有碍于技术的正确发挥.探讨和分析头部位置在体育运动中的变化,对掌握正确的运动技术和有效的提高运动成绩有着重要意义.在背越式跳高中,助跑一起跳一过杆一落地各个环节,紧密相联,不可分割.助跑与起跳技术在整个技术中固然很重要,但过杆技术也不能忽视.掌握科学、正确的过杆技术,对提高运动成绩有很大的影响,头部位置的变化对过杆技术有重要的作用.1头部位置在过杆中的生理机制1…  相似文献   

17.
在保持高速助跑的前提下,掌握合理的最后二步助跑节奏,从而获得适宜的垂直速度和腾起角度是提高跳远成绩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对跳远助跑速度与运动成绩之间进行了辩证分析,认为跳远助跑速度提高对其运动成绩具有积极意义的体现在于一种宏观的发展趋势和统计规律;而在助跑速度提高的具体某阶段,需要构建与提高的助跑速度相匹配的力量素质和技术体系,形成以助跑速度提高为基点的螺旋上升的整体技术和运动成绩.  相似文献   

19.
对速度与跳远成绩相关性之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践证明,决定跳远成绩的好坏有诸多因素,如:助跑、助跑与起跳的结合、起跳角度、空中动作、落地技术等,其中助跑的目的就是获得更快的水平速度。据统计资料测算的结果,助跑速度和跳远成绩的相关系数为0.96。因此不难看出助跑速度因素的取得是极为重要的,是获得跳远成绩的最重要的基础条件。  相似文献   

20.
速度、技术、力量和爆发力是决定跳远成绩的主要因素.从速度指标与步数的对应关系,助跳技术与助跑速度等方面进行阐述,并提出具体有效的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