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糊涂大侦探接到报案:有人丢失了生日。这怎么可能?糊涂大侦探上网查询警察局记录“:糊涂大侦探,性别不详,生日不详……”啊,自己的生日竟然也被人偷了!糊涂大侦探回忆全过程:从昨天到今天,他都在家里玩网络游戏,要盗窃他的生日,只有进入他的家中!“旺财!”随着糊涂大侦探的吆喝  相似文献   

2.
糊涂     
我们当地的“糊涂”种类很多,比较常见的有“白糊涂”“豆末糊涂”等,也有创新的“土豆糊涂”“地瓜干糊涂”等。  相似文献   

3.
糊涂鬼与八     
从前,有个地方有个被人叫做糊涂鬼与八的人。与八正像他的名字一样,是个十分冒失、糊涂的人。总是做出许多失败的事,把事情搞得乱七八糟的,叫人看着好笑得不得了。一天,住在与八家附近的一个木匠得了急病。“与八,木匠不太舒服,麻烦你赶快去街上买点药回来。”受到邻居的委托,糊涂鬼与八立刻飞跑出门去了,可是,他给买回来的却不是药,而是山药。“这是什么呀,我让你去买的是药啊!”糊涂鬼与八呆头呆脑地说:“哎呀,你光说木匠急等着吃,我以为是山药哩。药和山药也就差一个字嘛。让他吃吃试试看吧,兴许管用哩。”又有一回,是个夏天。糊涂鬼与八…  相似文献   

4.
机场谋杀案     
这天,“糊涂”探长接手了一件凶杀案:有一名旅客在机场被刺杀。犯罪嫌疑人阿三被逮捕。审讯记录送到了“糊涂”探长手里,他翻开细细看了起来: “星期一上午8点左右,你在机场的咖啡厅里喝咖啡?”“是的。”  相似文献   

5.
第二节疑问词为了搞清疑问句的各种形式,准确理解疑问句的内容,我们有必要深入了解一下疑问词的各种词性、用法和在句中的意义。 (一)疑问代词谁孰何安“谁”“孰”“何”是古汉语中较常见的疑问代词。其中,“谁”和“孰”可以代人,“孰”和“何”可以代事物,其中只有“孰”既可以代人,也可以带事物。“安”虽不多见,在意义上比较前三个有不同,“安”只代处所、范围。例如:  相似文献   

6.
乾隆七年(1742年),郑板桥调任山东潍县(今属潍坊市)县令。县西北有云峰山。一天,板桥到山上观赏碑刻,琢磨多时,不觉已晚,投宿乡居,主人自称“糊涂老人”,却风度儒雅、出语谦恭不俗。老人请他在砚石上题字,板桥因此写了“难得糊涂”四字,老人又在题字下方写了一段跋语:“得美石难,得顽石尤难,由美石而转入顽石更难。美于中,顽于外,藏野人之庐,不入富贵之门也。”交谈之后,板桥方知老人是一位朝廷退隐的官员,便也写了一段“聪明难,糊涂尤难。由聪明转入糊涂更难。放一著,退一步,当下心安,非图后来福报也”的话。“难得糊涂”的由来@张名…  相似文献   

7.
近来“孰不知”一语屡屡见诸书刊。请看①在他是做着一件庄严的工作,孰不知他正在自掘陷阱。(雷达《我喜欢徐光耀》,《文论报》2000年3月15日) ②民国时代,爱国学生们曾一度以为吴佩孚是拥护民主的“英雄”将军,孰不知后来这位“英雄”镇压起罢工来毫不手软,大开杀戒,原来也是个屠夫!(万军《看错“英雄”》,《杂文报》2000年  相似文献   

8.
做过宋太宗、宋真宗两朝宰相的吕端,有“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的处事原则,很值得称道。当年毛主席曾用“吕端大事不糊涂”之句称赞过叶剑英元帅。吕端的“小事糊涂”,是指他对个人利害得失问题不斤斤计较,能谦恭自处。例如:他几遭贬谪,却从不耿耿于怀,从不汲汲于名利;而当他被提升到宰相高位时,却自请居于名臣寇准之下。处理政务,也谦虚而不独断专行。即使在有人造谣中伤他时,他也从不依仗手中权势打击报复,或给人小鞋穿。他说:“吾直道而行,无所畏惧,风波之言不足虑也。”其实,他的这些“小事”未必真“小”,说其“糊涂”也并非真“糊涂…  相似文献   

9.
我国著名画家郑板桥写的“难得糊涂”的条幅,历来被许多人所赏识,并引为座右铭。糊涂的本身并不值得肯定,但从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论的角度看,好事和坏事可以互相转化,“糊涂”也可以为我所利用。数学中有一门边缘科学叫模糊数学,诗歌中有一  相似文献   

10.
机场谋杀案     
糊涂探长自称“糊涂”,那是因为他谦虚。其实,他一点都不糊涂,破起案来堪称“神探”。不信的话,随我去看看。  相似文献   

11.
在一次高三《思想政治》教学中,同学们对“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孰重孰轻、孰主孰次的问题展开了争论。一些同学认为国家权力是最根本、最重要的,权力决定权利。也有一些同学认为公民权利是最根本、最重要的,权利决定权力。考虑到这个问题很具典型性,  相似文献   

12.
难糊涂     
难糊涂是童话王国的一名小学生,他叫这名字,是因为那几天正赶上“难得糊涂”这词的流行热潮,但因为四个字的名字很少见,于是干脆就叫了“难糊涂”。  相似文献   

13.
“副”     
先看一个例句:“他曾留下一副条幅:‘聪明难,糊涂也难,由聪明而转入糊涂更难。放一着,退一步,当下心安,非图后来福报也。”(《新民晚报》1996年2月14日)粗看以为“条幅”是“对联”之误。仔细阅读引文,才知道引的不是长联。既然如此,那么错的是量词“副”;应把“副”改为“个”或“张”,书面色彩浓些,改为“帧”也行。  相似文献   

14.
曾经的尴尬     
会讲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和掌握互联网是现代生活中人和人沟通的重要手段,而互通情感,语言则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生活中我们却常遇到不应有的尴尬。记得20年前刚到大学报到之时,由于同学们来自各地,首先遇到的是难懂的方言,大家在一起讲话如同进入语言“联合国”。开始相互不知说些什么,经历了打手势、放慢语调的过程才有所明白,也闹了许多笑话,给生活和学习带来了许多不便。有一次在食堂打饭时,同学用很不标准的“普通话”加方言问食堂师傅:师傅,来碗“糊涂”。“糊涂”即方言稀饭的意思,而师傅听不懂,莫名其妙,不知“糊涂”何义,更加“糊涂”。虽然大学生提倡讲普通话,但完全实施的面并不广,所以,难免会说和听一些“糊涂”话。  相似文献   

15.
教坛禅机     
郑板桥有一句名言:难得糊涂.拿它来指导教学,便是一种艺术:在思想教育和各科教学中,有时不妨装点“糊涂”.装点“糊涂”,是明知故问,是等待时机,是以假乱真,是启发思维.“糊涂”的背后,是清醒和机智.  相似文献   

16.
郑板桥糊涂的教训●刘国荣那位以“难得糊涂”为座佑铭的郑板桥,在“十官九贪,无官不贪”的清代社会,独步清流,为官清廉,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佳话。就民意测验,老郑虽自诩“糊涂”,实乃明人、智人也。不过,该先生亦非超人,的确也有过糊涂的时候。有则关于他因嗜...  相似文献   

17.
孙子作为一位谋略艺术大师,其《孙子兵法》中有较为系统的管理思想,这对于现代企业管理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其“主孰有道”、“将孰有能”、“法令孰行”、“士卒孰练”、“赏罚孰明”等观点,蕴含着深刻的治军艺术,将治军之道创造性地应用于现代企业管理,重视宏观管理策略、管理者素质、制度管理、各级培训、激励机制等,对于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将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8.
《凡卡》一文中,有三处写凡卡叹气的句子。这三句话充分表达了凡卡在写信过程中的不同心情。第二节末尾“他叹了一口气,跪在作台前边,把那张纸铺在作台上。”这次叹气,因为他利用仅有的这点时间写信,担心老板或其他去做礼拜的人突然回来,发现写信的秘密,心情紧张、害怕。但他看到眼前的一切正常,紧张的心情松弛了下来,  相似文献   

19.
《少年读者》2009,(5):24-26
宋朝有位画家,做事、画画都有点糊涂。 有一天,有人来找他画虎。正当他把虎头画好,又有人来找他画马,他说:“这就画,这就画。”结果,他又犯了糊涂病,在虎头的后边画了马身子和马尾巴。  相似文献   

20.
说“糊涂”     
新推出的折扇上常书有“难得糊涂”四个字,初看,颇雅;只是细细想来,“糊涂”这东西怪怪的:“不糊涂”,不好;“太糊涂”了,也不好。郑老夫子当年慨叹世事,万千情结最终凝成了”难得糊涂”四个字。从此.“难得糊涂”便风靡至今。清高的文人骚客发出“难得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