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二噁英类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具有长期残留性、生物蓄积性、剧毒性和高致病性的特点,对人类和野生动植物具有严重的危害。二噁英实验室的专业性强,在设计和施工方面均有很多特殊的要求。根据清华大学二噁英分析实验室建设的实践经验,提出实验室平面布局、空调通风系统设置、电气自控系统设置、配电、防火安全卫生、实验室装修以及主仪器安装的设计方案,为我国其他二噁英分析实验室的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以OCDF和12378-PeCDF为例,探究了海绵铁脱氯还原降解二噁英的方法。对比了超声、海绵铁+超声、海绵铁/银+超声三种处理二噁英的实验方法,并对海绵铁/银+超声处理方法中二噁英浓度、海绵铁投加量以及超声时间等条件进行了优化,探索海绵铁处理二噁英的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在海绵铁/银+超声的体系条件下还不能脱氯还原降解二噁英,还需要做进一步深入的探究。  相似文献   

3.
二噁英类有机污染物的TEF与QSAQ研究,通过定量结构活性相关模型,用简易量化方法,计算了83种典型二噁英的TEF毒性参数,并运用定量结构-性质相关技术研究了PCDDs-PCDFs的TEF,同logP、SHEIO氯原子数目、分子结构的定量关系。结果表明,二噁英化合物的毒性当量TEF同氯原子数目、logP有显著相关;同SEHIO和氯原子取代位置存在紧密相关。同时揭示二噁英的毒性是卤苯、苯酚、硝基苯、苯胺类衍生物毒性强度的50-70倍。  相似文献   

4.
二噁英是一类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因其低含量及复杂的成分使得分析难度加大。主要介绍了二噁英分析所使用的毛细管柱的类型及固定相,评价了各种柱子的优劣,并对柱子的选择给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详细介绍了我国城镇生活垃圾焚烧发电产业的基本状况,对几种典型的生活垃圾焚烧锅炉进行分析比较,讨论了大型公共设施PPP融资经营模式;分析并讨论了垃圾焚烧发电存在的主要问题;展望了垃圾焚烧发电产业中二噁英控制研究的发展趋势,垃圾焚烧锅炉的国产化趋势以及"邻避效应"在垃圾焚烧发电产业的应用研究是今后重点。  相似文献   

6.
我国大部分城市面临"垃圾围城"问题,生活垃圾实现无害化、减量化是当务之急.以河南省安阳市为例,阐述我国中小城市处理生活垃圾面临源头分类形同虚设、填埋处理无地可用、焚烧处理资金不足和运行缺乏经验等普遍问题.提出:生活垃圾源头分类是减轻后续处理工作量的关键前提,焚烧法是当前实现生活垃圾减量化、无害化的最有效的手段,但要注意防治二噁英等污染物的二次污染.  相似文献   

7.
为了更好地减少垃圾焚烧发电厂中垃圾焚烧环节产生的污染物,要明确垃圾焚烧后烟气中污染物的具体种类,应用相应的烟气净化技术,构建烟气净化系统.基于此,提出了"半干式吸收塔+活性炭喷入系统+袋式除尘器"组合模式净化技术应用方案,可以有效净化烟尘、酸性物质、二噁英物质等,保证垃圾焚烧烟气排放满足排放指标和国家安全标准,实现经济效益与环保效益的双赢.  相似文献   

8.
明确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地理学是研究人类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教师应通过教学,让学生明确人类与环境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一方面,环境是人类产生、繁衍、生活和发展的地方,是向人类提供各种能源、资源的场所,是容纳、清除和改变人类新陈代谢产物的空间,与人类息息相关,它创造、抚育了人类,人类离不开环境;另一方面,环境作为人类的对立面而存在,并按自己的规律发生发展着,人类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必须尊重这些规律,否则,将会破坏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 弄清环境问题及其产生原因。环境问题是指人类赖…  相似文献   

9.
自从地球上出现了人类,也就出现了人类社会,也就出现了人类社会的教育。人类社会在发展,人类社会的教育也在发展。这是我们对于教育与人类社会的一般看法。但,人类社会是由政治、经济、文化诸种关系构成。那么,教育与人类社会关系怎样?教育在人类社会发展中处于何等地位?这是我们在本文中所要论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科学技术在促进、推动人类进化、发展的同时,也导致了人类精神,特别是生物性特征异化与退化的现象。人类进化、社会发展需要科学技术,但同时人类也必须自觉、积极抵御这种异化与退化,以维护人类物种的进化与均衡发展。与人类息息相关的体育活动在素质教育中处于基础地位,是人类进化、发展物质建设的过程,是人类有效抵御生物性异化与退化的手段,是"人的自然化"的文化机制。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哲学的立脚点是人类社会,人类社会包括社会存在、人类实践、人类思维这三个层面,其中,人类实践是全部社会生活的本质,也是马克思全部哲学视野的中心。而人的需要分别是社会存在、人类实践和人类思维的内在依据,因此,马克思哲学的根据点就是人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深化了我们党对人类社会发展的矛盾运动、人类社会发展道路、人类社会发展动力、人类社会发展主体力量和人类社会发展途径的认识,表明了我们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境界。  相似文献   

13.
空间是人类生存的基础要素,是人类认知世界的出发点。空间关系是"人类最根本的身体体验(Physical Contact),是人类与大自然相互作用形成的最基本概念,也是人类最早熟悉的、有形的、具体的、常见的概念。"时间也是人类生存的基本要素,但是从人类认知的顺序上来看,要晚于对空间的认知。  相似文献   

14.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深化了我们党对人类社会发展的矛盾运动、人类社会发展道路、人类社会发展动力、人类社会发展主体力量和人类社会发展途径的认识,表明了我们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境界。  相似文献   

15.
音乐和神话是人类灿烂文化中两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们作为人类思维发展的结晶,记录了人类发展过程中社会变迁、文化发展、人类精神运行的复杂轨迹,聚集了人类思想的智慧,并显现了旺盛的、强大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6.
道德智能是人与人之间、人与团体之间、人类团体与团体之间、人类和环境之间的相处智能。道德智能是人类生存智能的核心,是人类之魂。  相似文献   

17.
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有4大要素:大气、水体、土壤、生物界。人类与自然环境相互依存、相互利用,人类既是环境的创造物,又是环境的创造者。在工业发展带给人类物质文明的同时,能源结构的变化,化学工业的发展,工业废水、废渣、废气的排放,化肥、农药的利用又污染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不断地危害人类的健康,阻碍工农业及科技的发展。人类要生存,就必须保护好自然环境,所以保护环境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相似文献   

18.
平等权是人类的基本人权,被视为人类与生俱来的、不可或缺的自然权利。平等权的自然基础决定了平?权作为基本人权的必然性、合理性。平等权的自然基础在于人类自身的特性:人类作为类的存在和人类的精神存在。  相似文献   

19.
国际环保公约——人类反思的里程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人类环境保护意识的觉醒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自从人类在地球上出现以后,地球就以自己博大的胸怀给予人类各种丰富的资源。工业腾飞,农业发展,人类的衣、食、住、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人类陶醉于对自然界一个又一个的胜利时,自然环境却向人类敲响了警钟。人类对自然的行为失误而引起的生态问题、环境问题无情地报复了人类:天空烟尘密布、污水遍地横流、生态遭到破坏、能源面临危机、森林的锐减、物种的灭绝、沙漠的扩张、气候的变异、人口的爆炸以及温室效应和臭氧层破坏等。在经历了大自然的无情报复,并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  相似文献   

20.
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一方面要进行物质资料的生产、以不断取得人类生存所必需的物品。另一方面还要进行人类自身的生产,通过自身的生存、繁殖,以实现人类社会的延续和更新。这两种生产同时存在于任何社会形态,并且由这两种生产的有机统一才组成了人类社会,它们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的关系、离开了任何一种生产都不可能形成人类社会。没有物的生产、人类无以为生;没有人的生产,人类则无以为继,也不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