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在作文教学中,我常常听到学生叹息“作文难,作文难……”如何改变这一局面呢?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明确写作目的 写作目的是引起写作动机的关键,而写作兴趣又是写作动机的重要心理成份。明确写作目的,就是让学生明白写文章就是用自己的思想、自己的语言写真情实感的文章。可以写自己熟悉的一切事物,所见、所闻、所爱、所需,想写什么就写什么,爱写什么就写什么。让学生切实感受到生活中处处需要作文,离不开作文。 二、丰富学生的生活,积累写作的素材 无内容可写,是学生最棘手的事情,让学生有话可写,是培养学生写作兴趣的核  相似文献   

2.
小学生怕作文 ,是当前小学作文教学中一大现象。要让学生喜欢作文 ,就应在作文教学中解放思路 ,冲破旧观念 ,淡化各种“清规戒律” ,让学生自由想象。一、淡化命题 ,自由表达小学生习作是起始作文 ,只要有话写就可以。如写人的作文 ,可让学生在“写人”这个范围内自选素材、自拟题目。可写爸爸 ,也可写妈妈 ;可写老师 ,也可写同学 ;可写大人 ,也可写小孩 ;可写好人 ,也可写坏人……只要学生能用具体的事例写出这个人的特点就可以了。他即使写了个坏人 ,只要他能把这个坏人坏在什么地方写出来 ,就可以。同样 ,如记事的作文 ,也可以让学生在“…  相似文献   

3.
对小学生,特别是低中学段的小学生来说,写作时首先感到困难的是没有内容可写,其次是有了内容,拿起笔来又不知道如何下手,满肚子的话倒不出来。造成这些困难的主要原因,一是学生不善于在生活中捕捉写作的素材。二是学生没有掌握写作的方法。因此,在指导学生写作时,必须要从内容人手,解决“写什么”的问题,同时,对写作方法给予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4.
当前,学生写作遇到的最大问题仍是写作积极性不高、怕作文、厌作文,无话可写。学生对老师布置的作文有任务感,是为老师写、为完成任务写、为考试得分写。一句话就是“要我写”。如何扭转这一现状,让学生写作由“要我写”变成“我要写”?  相似文献   

5.
作文教学的关键就是要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让学生愿意写,喜欢写。作文教学的重点就是要让学生有可写内容。当前许多学生都害怕写作文,就是因为不知道如何写,写什么。而采用微作文的教学方法能够教会学生如何立足于生活,通过观察和感悟生活的一点一滴,从而事事可写,时时可写,处处可写。本文主要就微作文在中学作文教学的应用展开相应研究,希望能够为中学生作文写作能力的提高探寻出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不少学生一遇到作文,往往兴趣索然,感到没什么可写.为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我在一年级下学期开始尝试了剪贴作文,收到了良好的效果.首先,激发兴趣,学会方法.低年级学生喜欢看连环画,经常几个人凑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把图上的内容讲出来.我就抓住这一点,让学生写连环画.(即为图画写说明),开始让学生自由选择一幅图,自由讲,自由写(不会写的字用拼音代替),写好后交给老师批阅.接着,也为了使学生们齐步并进,我用了中年级的一幅挂图《送水》,先让学生们讨论,“图上画的是什么时候,什么地方,谁在干什么;旁边还有些什么人,他们在干什么;你看了这幅图有什么想法.”让学生畅所欲  相似文献   

7.
<正>学生写作时常常抱怨没有什么可写,不知写什么,于是胡编乱造、百度抄袭等现象层出不穷。因此,老师当务之急是要教他们如何选材。有人说自由写作就是想写什么就写什么,这样学生才能写出精彩的文章,但自由并不是放任,必须加强作文写作指导。现就自由写作之——选材,谈谈自己的拙见。一、选材要积极向上,贴近生活  相似文献   

8.
作文教学的关键就是要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让学生愿意写,喜欢写。作文教学的重点就是要让学生有可写内容。当前许多学生都害怕写作文,就是因为不知道如何写,写什么。而采用微作文的教学方法能够教会学生如何立足于生活,通过观察和感悟生活的一点一滴,从而事事可写,时时可写,处处可写。本文主要就微作文在中学作文教学的应用展开相应研究,希望能够为中学生作文写作能力的提高探寻出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语文写作教学中遇到的最大问题仍是学生写作积极性不高、怕作文、厌作文,无话可写。学生对老师布置的作文有任务感,是为老师写,为完成任务写,为考试得分写。一句话就是“要我写”。如何扭转这一现状,让学生写作由“要我写”变成“我要写”?  相似文献   

10.
写作能力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但是,长期以来语文课堂里学生最怕的就要数作文了。究其原因,归根到底主要是学生对所要写的东西知之甚少,不知该写什么,或者对所写的内容不感兴趣等。针对这种情况,我在教给学生写作方法的基础上,鼓励学生自由练笔。这样不仅能使学生掌握一般的写作规律,而且能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发展思维,提高写作能力,养成诸多良好习惯。自由练笔是指让学生不受任何题材、体裁的限制,自由地去写作。这种方法是解决学生在掌握了一定的写作方法之后,如何更好地提高其写作兴趣、写作水平的问题。为此,…  相似文献   

11.
目前,语文写作教学中遇到的最大问题仍是学生写作积极性不高、怕作文、厌作文,无话可写。学生对老师布置的作文有任务感,是为老师写、为完成任务写、为考试得分写。一句话就是“要我写”。如何扭转这一现状,让学生写作由“要我写”变成“我要写”?  相似文献   

12.
写作水平是语文综合素养的重要体现,如何提高初中生的写作水平,一直备受广大语文教师的关注。写作是令师生都感到比较头疼的事情,很多学生在写作文时,不知写些什么,更不知道如何写得更好。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对初中写作的技巧和大家谈谈。一、搜集写作素材,让学生有话可写初中生常常感到没有什么东西可写,其根本原因就是缺乏  相似文献   

13.
作文是客观生活在作者头脑中的反映,是作者思想感情的“反光镜”。作文的这一特点,决定了写作教学应关注学生的习作心理,顺应学生认知的心理规律,那么,如何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开辟这条“绿色通道”呢?我的具体做法如下:一、在开放型的活动中挑拣——解除“写什么”的心理障碍许多孩子一提起作文便发怵、害怕,孩子对作文的害怕并不在作文技巧上,而在于无内容可写。那么,如何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让他们觉得有东西可写呢?1.把说和写有机地结合起来。如组织《春》的习作课,可以让学生置身于大自然的美景中说春;也可以让学生收集有关春的古诗,通过…  相似文献   

14.
老师们都深感学生作文内容苍白、肤浅,学生也视作文为畏途,作文教学似乎陷入了困境.问题在哪里呢?笔者在大量调查中发现,老师们的作文课,一般是先确定教什么样的写作方法或写作技巧,再去选择让学生写什么内容。我们认为,写作方法与技巧的指导固然重要,但作文教学的重点应放在写作内容的开发上,要使作文教学走出死胡同,就必须着重研究让学生写什么的问题,花大气力去开掘学生作文的“活水”。这个活水,就是把作文教学放到社会生活的大天地中去,指导学生向绚丽多采的现实生活去获取写作的源泉,引导学生熟悉生活,认识生活,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  相似文献   

15.
对于作文课,往往是教师感到难教,学生感到难学。为改变这一现状,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在制定教学计划时,根据教学大纲对写作教学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来构思作文教学的设想。其总的思路是:先放后收再提高求精。“放”与“不放”是相对的,说“放”不是放手不管,而是在放的同时加强指导。我们主要是放文题,不命题;放内容,不限制写什么内容;放篇幅,不限长短。指导学生写自己所熟悉的人、事、物,重点解决无内容可写的问题,同时,也培养其写作兴趣。“收”是对“放”而言的,是在放的基础上,对学生写作训练提出一定的要求,即对写的内容和写作…  相似文献   

16.
如何指导学生习作?新课标这样说:“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这一思想在呼唤作文教学要让学生“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  相似文献   

17.
作文教学主要包括作文指导、作文批改和作文评讲三个程序。其中作文指导是重要的一环。 作文指导,是一个综合性的工程,其要素包括审题立意、选材剪裁、布局谋篇、表达方式、写作方法等。在这诸因素之中,首先要解决的是什么呢?我认为是“老师要学生写”和“学生无话可写”,也就是材料贫乏这个重要问题。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作文感到困难,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写作素材,言之无物。所以应首先引导学生“找米下锅”。按实践论的观点,任何认识都来自实践。作文的材料。也就是“认识”,它也必须来自实践。所以创设帮助学生  相似文献   

18.
作文原本是学生进行自我表达的一种形式,没有丰厚的知识,是很难写出深刻、内容丰富、新颖别致的好作文的.要使学生在作文中有话可说,有事可叙,有情可抒,指导挖掘、收集题材十分重要.著名特级教师于漪对此也作了精辟的阐述.她认为,以往的做法,是强调“怎么写”,即着重于写作知识的传授和写作方法的指导.“怎么写”当然重要,但从写作目的来看,“怎么写”是由“写什么”决定的,也只有在“写什么”的前提下考虑“怎么写”,才能真正懂得写作技巧的意义.这就告诉我们怎么去教学生作文,那就必然要从积累开始,首先要解决无话可写的问题.怎样解决无话可写的问题呢?办法是引导学生去观察、去阅读、去思索,收集材料进而分析材料,以形成自己的思想才有话可说.要写好作文,语言材料和生活感悟的积累是基础.只有厚积,才能薄发.  相似文献   

19.
作文课如何让学生有内容可写,有兴趣去写呢?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可以让学生从自己熟悉的生活中挖掘写作题材,如自由命题作文,各种课外练笔等,即学生自己“找米下锅”;也可以结合课文教学,组织课文中的有关内容让学生练笔,即教师“给米下锅”。“给米下锅”应根据课文的文体特点来灵活  相似文献   

20.
作文教学有三个重要方面:第一,“写作动机”;第二,“有东西可写”;第三。“能够写出来”。在这三个方面中,我认为第二个方面“有东西可写”尤为重要。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写作也是这样。如果心中无感、胸中无事,学生怎么能写出“感情真挚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呢?为了让学生“有东西可写”,在作文教学中我让学生做到“四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