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杨霄 《新闻窗》2008,(1):32-33
2007年已经过去,我所在的新栏目《人生》也从2008年1月1日起正式开始播出。从《贵视晚间》到《人生》,2007年对于我来说,注定成为我电视生涯的重要一年。  相似文献   

2.
余菁  张曦 《声屏世界》2009,(3):55-56
“新”在创意:大胆整合。出手不凡 中国电视已经进入竞争激烈的时代,“创立品牌”“打造品牌”已成为电视台生存和发展的必然追求。2005年之前,上饶电视台有《上饶新闻联播》《法治900秒》《社会视点》《百姓生活》等众多栏目,虽然在当地也产生了一定影响,但由于栏目众多,人员、财力分散,加上其中一些栏目播出时间相隔较长,不利于品牌的打造。  相似文献   

3.
说起电视化类栏目,大家都不会陌生,比如中央电视台的《电视诗歌散》、《化报道》.浙江电视台影视化频道的《丛林》、《新天天说》都是电视化类栏目。电视化栏目难办,难以获得理想的收视率,这已经成为一种业内共识。《化报道》作为比较纯粹的化新闻,很可惜失败了;《新天天说》开始是擦边球的化新闻,更准确的说是社会新闻,所以小有成功;  相似文献   

4.
杨妮 《新闻实践》2011,(1):63-64
长期以来,在我国城市电视台很少以收视率来考量。近10年间,电视民生新闻风生水起,时政新闻降到了“收视冰点”。而在台州,通过5年多的努力,时政新闻栏目《台州新闻》却实现了成功突围,冲破了收视“魔咒”。2007年,最高周收视率冲到了9.4,全年平均收视率达到了5.7。在2006—2010年间,平均收视率更是保持在4以上。这样持续稳定的高收视率,在全省电视时政新闻栏目中并不多见。回顾《台州新闻》的探索与实践,我们深深体会到: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前提下,必须用“民生”的钻头开掘“时政”的富矿。  相似文献   

5.
2006年9月《声屏世界》在“争鸣与探讨”栏目上刊登了作者蒋艳芳一篇题为《电视精英文化拯救与公共电视的建立》的文章,笔者细读后发现其诸多观点有失公允。既然栏目谓之“争鸣与探讨”,于是笔者拟与作者商榷一番。  相似文献   

6.
盘点2005年中国电视形势.我认为有三件事情值得玩味与思考。一是湖南卫视的《超级女声》创下了地方卫视收视之最.吸引了308个品牌的广告追捧、“超女”成为当年中国流行文化的代名词。二是中央电视台第10套节目的《百家讲坛》栏目成功地将一向不为大众所接受的学术信息转化为大众电视文化,特别是年终岁尾该栏目围绕《红楼梦》中人物秦可卿身世之谜隆重推出的刘心武与周思源电视学术之争,开拓了电视学术大众化对称传播的新境界。三是江西卫视年初推出的日播栏目《传奇故事》,开播不久便跃升并稳居全国卫视收视前10位.成为全国卫视持续热播的栏目之一;值得称道的是,热播的《传奇故事》每周播出6期节目.每期节目20分钟,栏目组只有二十多来个人,真正  相似文献   

7.
李泓荔,金牌栏目制作人,资深文化节目策划人。现任北京快乐京林文化传播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湖南卫视北京节目中心主任,湖南卫视在播节目《零点锋云》、《电影锋云》、《锋尚之王》栏目制片人。历任时政记者,论坛主笔,湖南卫视大型原创真人秀《变形计》创始人,日播资讯节目《播报多看点》制片人,原创文化节目《城市语文》、《象形城市》制片人,从业15年来主导并参与大型论坛,直播节会,晚会节目策划和制作,以创新力卓异著称。《象形城市》、《零点锋云》等曾入围2003、2008年《新周刊》电视榜,原创真人秀节目《变形计》拿下2007年亚洲电视节“最佳真实节目奖”。《电影锋云》2009年5月开始在湖南卫视每周四晚12点播出,时长25分钟,以“对中国电影说真话”而与同类电视影评节目区分开来,成为节目的标识。  相似文献   

8.
魏玉龙 《视听界》2014,(1):95-97
江苏城市频道((零距离》栏目(《南京零距离》的升级版)开创了中国电视民生新闻的先河。节目包罗:万象、内容平实、短小精干,有“电视晚报”的美誉。其中,有一类节目很是独特,颇受观众的喜爱,那就是“零距离”体“老文化”新闻专题。  相似文献   

9.
获奖     
《视听界》2010,(1):4-4
2007-2008年度中国广播影视大奖广播电视节目奖该奖项由广电总局、中国广电协会评出,江苏卫视《人间》栏目荣获优秀栏目大奖;江苏广电总台广播传媒中心创作的《陈光标,“首善”大爱》、《开启海峡两岸和平之门》分别荣获广播新闻类专题大奖和对港澳台节目大奖,另有5件作品获提名奖;无锡广电集团报送的《戏曲文化专题片〈黄河戏话〉》荣获电视文艺专题片大奖;  相似文献   

10.
在2007年中国的电视荧屏上,情感类电视节目造就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2007年3月5日江苏卫视《人间》栏目的全新亮相和2007年4月9日湖南卫视《真情》栏目的精彩转身,带动了情感谈话类节目发展的新热潮。《人间》何以情动天下  相似文献   

11.
编者按:中央电视台《生活》栏目开播以来,受到观众普遍好评,1997年8月15日,《福建日报》发表署名文章,对《生活》给予高度评价,杨伟光台长阅后批示:“《生活》栏目确实办得不错,望总结经验,进一步办好。”为此,中央电视台经济部于1997年11月6日-8日在北京召开了“首届全国电视生活服务节目专题研讨会”。本刊分两期选登研讨会的部分论文1996年7月1日中央电视台第二套节目又增加了一个新栏目《生活》。它的出现使中央电视台第二套节目成为一个完整的经济频道,并使中央电视台的经济宣传向前迈出了一大步。《生活》栏目一经与广大观…  相似文献   

12.
小议收视率     
郑宏 《新闻爱好者》2005,(11):19-19
收视率已经成为电视媒体不得不重视的一种衡量标准。中央电视台副总编辑孙玉胜在《十年:从改变电视的语态开始》里指出:“收视率成为调控频道和栏目编辑的指挥棒,成为一个挥之不去的既定标准。”  相似文献   

13.
总结《生活》栏目开播三年来的经验教训,结合全国电视生活服务类节目的历史和现状,我们深深感到,在电视生活服务类节目的具体运作中,有必要强调以下诸点:第一,加大策划力度。当前,“策划”一词颇为流行。新闻界人士对“新闻策划”众说纷坛,莫衷一是。在电视生活服务类节目中,似乎一致看好策划,将其视为舵之与船。《生活》栏目从筹划栏目的运作体系时起,便十分重视选题与采访的策划,并强调栏目与节目评估后的节目再策划。随着该栏目1999新版式的推出,加大策划力度,已成为提高该栏目品质的首要举措。这恐怕也是全国电视生活…  相似文献   

14.
近日,《中国档案报》与北京卫视《档案》栏目战略合作新闻发布会在北京电视台举行。双方约定,今后将实现跨媒体合作,为传播档案文化、宣传档案事业积极探索新模式,努力成为平面媒体与电视媒体跨媒体合作传播成功范例。  相似文献   

15.
杨磊 《档案天地》2010,(9):59-59
近日,《中国档案报》与北京卫视《档案》栏目战略合作新闻发布会在北京电视台举行。双方约定.今后将实现跨媒体合作.为传播档案文化、宣传档案事业积极探索新模式。努力成为平面媒体与电视媒体跨媒体合作传播成功范例。  相似文献   

16.
在《超级女声》、《梦想中国》、《我型我秀》等娱乐栏目热播的情况下,《百家讲坛》(以下简称《讲坛》)栏目能走红,既出乎人的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出乎意料是因为它是科技频道的一档高雅文化栏目,不易“走红”;情理之中是因为它也属于一档娱乐栏目,应该受到青睐。这种双重身份的背后体现出的是精英与大众的一场博弈。本文试从电视是收视率控制的一个场、电视是平庸文化的制造机器、电视是一种新的宗教形式等三个方面,来对《讲坛》栏目进行一种反观。  相似文献   

17.
安徽电视台的电视戏曲栏目《相约花戏楼》已整整走过了五年历程,成为全国电视戏曲知名栏目之一,连续荣获五届“中国电视星光奖”,多次获得“金鹰奖优秀栏目奖”和电视戏曲“兰花奖”。被安徽省委宣传部评为“安徽省名牌电视栏目”,荣获中国国际广播影视博览会“创新/创意/制片人2004”电视百佳栏目。  相似文献   

18.
《新周刊》2005年中国电视节目榜上,湖南卫视《谁是英雄》栏目主持人大兵获得了“年度电视新人”。《新周刊》作了如是评点:“喝潇湘文化母乳长大,草根中见幽默,慧黠中有真情;大兵以其历练的舞台功力和张扬的捧哏精神,迅速成长为三湘电视娱乐军团的排头尖兵。”  相似文献   

19.
肖婉 《报刊之友》2014,(4):87-88
《电影传奇》蕴藏着崔永元在娱乐人生和文化坚守方面的努力,栏目兼顾了电视文化的思辨性与娱乐性,重在标榜媒体的文化责任和艺术诉求。老电影的艺术魅力被电视传媒的多元性所延展,崔氏风格为观众呈现了一场新鲜样式的电影鉴赏。  相似文献   

20.
周琴 《青年记者》2009,(18):89-90
追根溯源,公益广告最早起源于上世纪40年代初的美国。而我国公益广告的起步相对较晚,时隔半个世纪以后,贵阳电视台于1986年播出的《节约用水》公益广告,是中国第一条专业化创作的电视公益广告,标志着中国现代意义上的公益广告的诞生。而1987年中央电视台《广而告之》栏目的开播,是中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电视公益广告栏目,成为我国电视公益广告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由于中央电视台巨大的影响力,各地电视台也纷纷效仿开办电视公益广告专栏,比如北京电视台的《广角镜》、重庆电视台的《公益广告》等等,在各级媒体的努力下,“公益广告”的概念从此逐渐深入人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