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56年8月22日,在中国北京举行了世界文化名人、日本杰出画家雪舟逝世450周年纪念会。来华参加纪念活动的有日本画家山口逢春、美术评论家北川桃雄、画家桥本明治。会上,中国著名国画家傅抱石和北川桃雄分别介绍了雪舟的生平和他的艺术特点,并放映了《雪舟的画》等日本影片。8月23日至9月9日,在北京美术馆举办了纪念雪舟的展览会,观众达1万多人。尽管当时中日尚未恢复邦交,但在北京举行如此盛大的纪念活动,这无疑增进了中日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并重新唤起两国人民在文化方面的共鸣。中国人民对雪舟及其作品,抱有如此亲近的感情,这…  相似文献   

2.
纵观20世纪中国画坛,涌现出一批植根于传统的中国绘画土壤,又敢于创造时代新风格的杰出艺术大师。在这个群星灿烂的画家群中,傅抱石先生以其卓越的天才,独特的艺术风格给人们留下深刻而难忘的印象。  相似文献   

3.
中国是纸的故乡,印刷术的始祖,使用木刻作为印刷工具,大约从中国唐代就开始了:明代中后期,中国刻书业兴盛,版画作为刻书的插图已然美轮美奂,并出现不同的流派和杰出的刻工;然而,木刻版画从刻书业分离出来,成为中国美术的一个分支,还是从上世纪30年代开始的。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鲁迅先生独具慧目,从外国引进木刻版画艺术,他大力倡导中国木刻版画。  相似文献   

4.
长安自古多人杰。苗墨是在有深厚化传统的长安艺术氛围中成长起来的杰出艺术家,他自幼爱好绘画,在接受了较为系统的美术教育后于1962年进入陕西美术家协会国画研究室学员班进修3年,受到他的老师——长安画派奠基人之一的赵望云先生的亲切教导,并得到石鲁、何海霞、方济众诸先生的指点,使他对中国画的传统精神、技巧和创造原理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吴作人先生是我国当代杰出的画家和美术教育家,生前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和中央美术学院院长等职.他一生勤奋,学贯中西,其艺术水平之高超是举世公认的.他的油画被誉为现代中国油画中极富民族气派的典范,他笔下的国画动物千姿百态,水墨淋漓,意境极其深远,堪称独树一帜,深得中外人士所喜爱.先生一生热爱祖国,胸襟豁达,高风亮节,美术界曾盛行一句话:"做人要学吴作人",多么质朴无华的一句话啊!作人先生不幸于1997年4月在北京逝世,享年89岁.回忆20余年前先生偕夫人肖淑芳教授莅临大理采风的情景,依然历历在目,令人难以忘怀.  相似文献   

6.
为缅怀艺术大师徐悲鸿先生(1895-1953)对中国现代美术发展的不朽贡献,学习他的爱国主义情操和艺术创新精神,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推动中国新时期美术事业的繁荣与发展,中国文化部、北京市人民政府、中国文联和中国美协,于6月15-20日在北京隆重举行徐悲鸿诞辰100周年纪  相似文献   

7.
中国美术馆是新中国建国10周年时首都名十大建筑之一,是第一代国家领导人集体筹划的惟一的国家美术博物馆,该馆是具有收藏、陈列、展览、研究和对外化交流功能的艺术殿堂。它是由我国当代杰出建筑家戴念慈先生设计。亦融会了周恩来总理的许多建议,如主楼东西两侧的长廊及正门两边衬托长廊的竹林,使整座  相似文献   

8.
100年前,傅抱石诞生在江西南昌一个贫苦人家。他年少刻苦攻读,专心金石书画,卓有所成。1933年东渡扶桑留学,在东京举办第一次个人画展,以170余件印章、微刻、花鸟、山水作品,轰动东瀛。抱石先生学成归国,报效祖国,从事抗日救亡工作,在陪都重庆西郊金刚坡下生活8年,从34岁的青年成熟为42岁的中年。金刚坡8年的朝霞夕照,成就了他艺术的灿烂辉煌;巴山蜀水的雨露风霜、茂林修竹、高山流水,滋育并确立了他的艺术风格,使这位江西才子具备了成为大师的全部条件。抱石先生天才的创造力,在其所涉猎的艺术领域均有不同凡响的震荡,最突出的当数他的水墨…  相似文献   

9.
<正>若论艺术家获得成功的必备条件,至少要有团结凝聚力、政治推动力、自我表现力、社会活动力、理论构建力、艺术创造力。此五力合体形成合力,方可造就一代艺坛豪杰。天津美术学院的孙其峰先生可谓于此"五力"均有超常才华,毫无争议地成为当今杰出的美术教育家、书画实践家及理论家,为世人所推崇、所敬仰。首先,他具备那一代人罕有的团结凝聚力。20世纪  相似文献   

10.
编后     
《中国文化》明年开始就要交邮局发行了,还是每年两期,春季号五月十五日出版,秋季号十月十五日出版,邮发代号为80-617,关爱《中国文化》的朋友不妨辗转相告,需要者可直接向当地邮局订阅。本期不乏可读之作。范曾先生的李可染百年诞辰祭,情深如海,心香如寄,笔运如椽。他视李可染和傅抱石为黄宾虹后不可有二的画坛巨匠,说他们都达到了"五百年必有王者兴的境地"。而比李之画作为"无  相似文献   

11.
已经是前年的事了,瑞士汉学家胜雅律先生来华考察中国当代歌词,我曾与他作了一次长谈,向他提供了比较翔实的研究资料。他会唱许多正在流行的中国歌曲,说他注意到了中国当代歌曲在中国当代社会生活中所产生的作用,想从歌词的角度上对这个领域进行一些研究。虽然事隔两年,我还木知道他的研究成果若何,但西方学者已经注意到了中国歌词,这确是一个可喜的信号。在诸多艺术形式中,与时代关系最直接、最密切、并且反映最迅速的,大概就属歌曲了。因此,每个不同的时代都有不同的属于这个时代的歌。人们从这些歌中可以真切地领会到这个时代…  相似文献   

12.
广东人对中国电影的贡献是很大的,中国电影自开创至今已快一个世纪了,其中我广东人从事电影事业的为数不少,无论在创业、编剧、导演、演员、摄影、美工以及其他工种,都有杰出的成就。中国电影有史以来有4个“最”,也为我广东人所拥有。  相似文献   

13.
吴昌硕(1844—1927)是中国清末民初一位杰出的诗人、篆刻家、书画家。他以隶篆书法入画,开创了“苦铁画意不画形”的大写意花卉金石画派,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他逝世之后,于佑任先生为其作挽联云:“诗书画之外复作印人,绝艺飞行全世界;元明清以来及于民国,风流独占百家名。”概括了他的艺术成就。  相似文献   

14.
在李可染先生诞辰百年之际,我们回顾一世纪来艺术的长河,真可谓千帆竞发。而于中国山水画史上,有两艘锦缆宝筏——李可染和傅抱石,已然被公认为黄宾虹以后不争的伟大存在。而且他们风格奇特,不可端睨,中国现代山水画史没有这两位大师,将会是黯然的。"信宿渔人还泛泛"的小  相似文献   

15.
在李可染先生诞辰百年之际,我们回顾一世纪来艺术的长河,真可谓千帆竞发。而于中国山水画史上,有两艘锦缆宝筏——李可染和傅抱石,已然被公认为黄宾虹以后不争的伟大存在。而且他们风格奇特,不可端睨,中国现代山水画史没有这两位大师,将会是黯然的。“信宿渔人还泛泛”的小舟再多也无清于事。  相似文献   

16.
傅益瑶是当代著名旅日女画家。她生于1947年,为现代国画巨匠傅抱石之女,自幼受父亲影响,遵父命而专攻中国文学。1979年底东渡扶桑求学,1981年4月考入日本武藏野美术大学,获硕士学位;1983年入东京艺术大学平山郁夫研究室。在日期间,她将中国传统水墨画技法与日本画技法有机糅合,超脱原有,独立创作。  相似文献   

17.
“中国人发现易卜生很容易理解,因为他的反抗精神与鲁迅有许多相似之处;中国人也喜欢格里格,因为他的作品和中国传统的曲子如‘春江花月夜’、‘二泉映月’不乏异曲同工之妙;中国人还欣赏蒙克的绘画,因为他在作品中表现的一种呼唤,很象近百年来中国人发自心灵的那种呼唤。…既有共同,又有不同,这就是最有趣之处。”以上是著名作家、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王蒙先生在中、挪文学研讨会开幕致辞中的一段讲话,他为整个研讨会定下了轻松、友好的基调。在中国居住多年的挪威驻华大使白山先生也在开幕式上表示,希望中挪作家的讨论能在一种坦…  相似文献   

18.
众所周知闻一多是著名诗人、学者、民主斗士,却鲜有人知他在中国现代美术史上也占有一席,不知道他的人生之路始于美术,不知道他在美国芝加哥美术学院、科罗拉多美术学院、纽约艺术学生联盟3年的深造及1925年在北平艺专任教务长兼任油画系主任的经历,恐怕也不了解当年他为恢复艺专和创办第一个戏剧系、开创国家正规戏剧教育的贡献,更不了解他美术创作上的高度和艺术理论的深度。  相似文献   

19.
中国和印度是山水相连的邻邦,两国人民有文字记载的友好交往和传统友谊可以追逆到2000多年以前。中印两大民族自古以来就是好邻居、好朋友;两国还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都有着悠久的文明。今年,是印度独立扣周年。记者最近采访了印度驻华使馆分管文化的二等秘书卫古玛(VIKRAMK·DORAISWAMI)先生,同他就中印两国的文化交流进行了交谈。卫古玛先生一口流利的汉语是在香港学的;他热爱中国文化,在大学学习的专业是中国历史;在没来中国以前,他就读了许多介绍中国和中国文化的书;他尽可能多地观看前往印度访问演出的中国京剧、杂…  相似文献   

20.
英国的威廉·莎士比亚(156-1616)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伟大戏剧家、诗人,是世界上最杰出的文学艺术家之一。正如与他同时代的戏剧家本·琼生所说,他“不属于一个时代,而属于所有的世纪”。同样,我们也可以说,他不只属于美国,也属于世界。他是近现代中国介绍最早、影响最深远的外国作家之一。“莎剧”与“莎诗”的翻译出版莎士比亚最先是由外国传教士介绍到中国的。1856年英国传教士募维廉译的《大英国志》说:“舌克斯毕(即莎士比亚——笔者)……所著诗文美善俱尽”。1855年英国传教士约瑟编译、1896年出版的《西学启蒙16种·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