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学作品插图的美学品性刘艺青《在决战的日子里》插图王书朋文学是一种语言的艺术。文学作品的艺术特点,是以语言为媒介,以文字为载体,通过塑造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反映社会生活及其各种矛盾,从而表达出作家的社会立场及审美意识。正因为文学所突现出来的形象属性,...  相似文献   

2.
博客作为网络写作环境下出现的新的文学类型,从其形式上看,它拥有简洁、立体、系统化的特点;就其内容而言,它是人们个性化思想、个性化生活的记录以及个性化情绪的宣泄。如果以传统文学的尺度来衡量,博客中的绝大多数文字都称不上文学作品,但是我们又会很容易发现博客文字的一些文学性成分或文学因素。网络写作的一些特点,  相似文献   

3.
影视与文学分属于两种不同的艺术门类,如何在影视叙事中转换文学形象,即从想象性、虚幻性的内心视象变为银屏上直观的视听形象,这样的形象转换是一个艰苦的过程。要将文学作品改编成影视剧,必须把握文学与影视两者之间质的差异,把握文学作品向影视剧转换过程中必然进行的移植、取舍、解构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编家应有笔如刀--文学稿件加工漫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文学作品通过形象反映社会生活.不同作者又有不同的艺术追求、表达习惯和文字风格.因此,文学稿件在编辑加工时,除了按照一般稿件的要求处理外,还应考虑文学稿件的特殊要求.它具体表现在结构加工、情节加工、细节加工和语言加工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网络写作与信息媒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青 《新闻爱好者》2004,(10):49-49
当代信息技术的核心———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使整个人类社会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中网络写作这一重要的网络文化现象,成为信息时代人们新的工作和生存方式之一。随着网络小说、网络剧本以及网络多媒体艺术等新兴文学样式的迅速兴起,不仅改变了各种文学样式的传  相似文献   

6.
文学,是形象的艺术。文学作品只有通过塑造丰满、生动、富于典型意义的艺术形象,才能充分地表达主题思想,使作品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和巨大的感人力量。一些优秀的作家,总是别具匠心地把他的“形象”浸泡在用  相似文献   

7.
象征艺术作为一种文学作品中十分常见的表现手法,是指通过某一特定的具体形象以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的概念、思想和感情。它往往涉及作品的全篇艺术构思,起码也涉及一个句子或一个段落,它是比喻的扩大与延伸,而其蕴含之深,又是超过比喻的。象征艺术或称象征手法包括三个因素:象征形象、象征对象、象征意义。作品中创造的具有象征意义的文学形象,叫象征形象。象征对象则是通过象征形象所要表现的客观事物。一般来说,象征对象很少出现在作品中,而是通过作者靠象征形象暗示给读者。象征意义就是象征对象和象征形象所表达的意义。有的作品通篇创…  相似文献   

8.
新闻通讯和小说分属于两门不同的学科:通讯属于新闻类,小说属于文学类。小说是一种纯粹的文学表现形式,是运用文学语言塑造形象、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感情的艺术,它在写作手法上带有明显的虚构、夸张、想象的色彩,它在人物塑造方面强调人物性格的典型性、  相似文献   

9.
新闻写作文学化手法是指在新闻写作中借助文学写作中生动形象的叙述和技巧,从而增强新闻的可渎性,使新闻作品既有报道性,又具有文学性、审美性。它包括新闻写作故事化、散文化、细节化等。  相似文献   

10.
“陌生化”艺术手法在文学创作中用得较多。它通过艺术变形使文学形象更加生动,使作品更具艺术张力,从而更加吸引读者,这已是文学界的共识。但是,尽管“陌生化”艺术手法实际上已在新闻写作中运用,而新闻教科书和新闻论著中却少有涉及。因此探讨一下“陌生化”艺术手法在新闻写作中的运用,对丰富新闻写作理论和增强新闻写作手段都很有必要。“陌生化”唤醒读者的“新”感觉 新闻要新,人人皆知。一篇新闻作品是否新鲜,当然首先取决于作品所报道的新闻事实,但是对读者来说,评价新闻是  相似文献   

11.
王新弟  王伟 《新闻三昧》2000,(11):31-32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新闻与文学虽然都属于社会科学体系,但两者的研究对象和写作的角度是属于两个不同范畴的,它们各自有自己的规律和要求。新闻是事实的真实,是以事实为准绳的;而文学是艺术的真实,是可以虚构的语言艺术。马克思在谈到二者的不同时。曾指出:“根据事实描写事实,还是根据希望来描写事实。”但二者之间又不是井水不犯河水,新闻在诸多方面可以借鉴文学的写作手法,特别是在人物新闻的写作中,可以恰当地运用渲染、白描、抒情、比兴等文学手法,  相似文献   

12.
文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根源于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受一定社会经济基础的制约,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作家头脑中反映的产物。文学以语言为手段来塑造艺术形象,反映社会生活和表现作家的思想感情,文学作品是通过具体生动的形象,健康积极的审美感受打动读者的心灵,潜移默化地影响千千万万读者,使之成为激励人们前进的巨大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13.
文字写作在纪录片剪辑中的映射和运用,体现了艺术手段的互通性,剪辑人员通过剪辑,能够将画面有逻辑地进行组织,然后更好地诠释。在文字中形象地看见、听到,所以文字写作的技巧与纪录片剪辑的技巧能够相互运用。  相似文献   

14.
《出版参考》2012,(24):25
正本刊讯(记者韩阳)在本届上海书展上,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推出"创意写作书系"。作为第一套系统引进美国创意写作成果的丛书,"创意写作书系"介绍了不同类型文学作品的创作方法与技巧,包括虚构类、非虚构类、影视剧本创作、新闻报道和报告文学写作等。这套书就像一把通往作家之路的金钥匙,不但能帮文学创作者提高写作技巧、克服写作障碍、规划写作生涯,还能让更多只是对写作感兴趣的普通人上手写作,把写作当作一种挖掘自我、表达自我的方式,激发自己的灵感和创意。此外,创意写作不单可以教读者如何创作,它还能教读者如何更好地  相似文献   

15.
马季 《网络传播》2010,(4):96-96
目前,中国网民接近4亿人口,在线阅读人群和宽带拥有量均占世界第一位。文学领域也因此经历了一场重大变革,特别是2004年博客出现之后,网络写作已经成为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内容。在网上发表过作品的人数无法确切统计,仅全国文学网站签约作者的人数就已突破百万,5000万读者通过网络、手机和手持阅读器阅读文学作品,文学网站的日浏览总量超过6亿人次,日更新字数突破2亿字节。值得重视的是,民众对文学的关注程度不亚于影视及其他艺术门类,其广泛性超越上世纪80年代文学黄金时代。  相似文献   

16.
经过多年来的新闻改革和实践,新闻写作向文学借鉴不仅是必然的,而且也是最多的。在坚持和确保新闻作品真实性的基础上,适当地借鉴一些文学手法为表达新闻事实眼务,使报刊的面孔生动活泼些,这是广大新闻工作者的责任。 1、像文学作品一样抓特点 新闻写作反映的是多姿多彩的生活,因而新闻要成其为“新闻”,就应当象文学作品一样抓特点,一定把要“这一个”信息捕捉住,并准确形象地传达给读者。 我们的新闻写作写得千篇一律,原因就是只陈  相似文献   

17.
现实的今天,俗艺术力量显得异常强大。当社会的物质和技术条件尚不能使人们在欣赏共时性艺术多有选择时,俗艺术的观众最终总是多数。最近,作为艺术的主体文学已经发生了三种倾向的分化:一种倾向是走向新闻文体。传记文学、报告文学等纪实文章强化了文学反映现实的职能;一种倾向是走向哲理文学,大量的现代风格文学作品追求生命的真谛,人生的玄妙,世界和宇宙的不可知;第三种倾向是俗文学的潮流。当文学的另外两大职能反映生活和认识生活均为新闻文体和哲理文学所体现之后,文学便以余下的娱乐职能为宗旨,以满足人们的休息需要为目的…  相似文献   

18.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的高度膨胀使受众群体对信息的选择更加的冷静和主观,这就导致新闻工作者不断的自我发展和调整,以使得新闻更加吸引读者在传播信息的同时更加的具有可读性,将文学写作的技巧引入新闻写作之中是现在新闻工作者常用的方法,笔者从新闻写作和文学写作的区别出发,试分析新闻写作中的故事化技巧和史家笔法。  相似文献   

19.
向吉艳 《大观周刊》2012,(39):131-13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这句话表明,作文是现实生活在学生头脑中反映的产物,也就是说写作活动是写作者面对外部世界即生活的召唤,倾注自己的真切情感,  相似文献   

20.
金常德 《青年记者》2012,(11):62-63
在广告写作中经常运用比喻这一修辞手法,尤其是在广告标题和广告语的写作中更为突出.在广告写作中运用比喻修辞手法,是为了使广告更生动形象,把所做广告的商品、服务乃至观念等比做某种事物,以达到吸引受众促使其行动的目的. 广告写作中运用比喻的诉求效果 在广告写作中运用比喻修辞手法是借用文学手段来宣传商品、服务、观念等,属于情感诉求的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