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要挖掘教材中可利用的童趣资源,引导学生从课文走向大自然,去体验、感受多彩的童趣活动,享受美好的童年生活,从中学会观察、分析与动手实践,做好小练笔,积累习作素材。利用童趣的素材训炼学生说完整话,说有条理的话,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培养学生说话写话的兴趣,使学生循序渐进的学会习作,为以后的习作水平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低段的说写教学即"写话"教学,是学生习作的起步阶段,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低段说写教学之基是否坚实,直接关乎学生习作水平的长远发展。低段的说写训练内容具有话题精巧、切入点准、连接点紧等特点,是学生说写能力训练的好素材。因此,在教学中如何利用好这些素材,夯实低段说写教学之基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要实现让学生在习作中乐于写、有的写、懂得写,教师在习作教学的过程中必须注重引导学生贴近生活,培养兴趣,提高习作能力的内驱力;开渠导源,积累素材,使学生有话可说;拓思导路,加强指导,引导学生懂得利用文字表情达意.  相似文献   

4.
三年级是学生刚刚接触习作的起始阶段。教师可引导学生从身边的生活中积累素材,习前指导,积累习作素材;寓乐于学,丰富习作素材;关注情感,挖掘习作素材,激发学生写作兴趣,逐渐做到有话可写。  相似文献   

5.
针对小学生写作文无话可说的状况,语文教学要引导学生积累写作素材,可通过看图写话、抓时机写话、摘抄、在课外活动和班级活动中获得素材等,让学生积累素材,感悟生活,陶冶情操,逐步提升习作能力.  相似文献   

6.
针对当前小学生习作中存在的选材空泛和表达缺乏真情实感的现状,探索引导小学生习作选材的方法。认为可从设计"习作生活",积累习作素材;拓宽选材视野,筛选最佳素材;强化组材训练,学会合理表达三方面入手。以此引导学生合理选材,激发学生习作热情,写出题材丰富的童趣盎然的习作。  相似文献   

7.
刘媛华 《甘肃教育》2022,(16):84-87
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教师巧妙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声像兼备、素材丰富、图文并茂、情景再现等优势,可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深化学生的多方面体验。在此基础上,丰富习作素材和语言,拓展学生的习作思维,提高学生的思想深度,切实让学生能够有感而发,有话可说,有效提高学生的习作素养。  相似文献   

8.
新课程改革对小学习作教学改革提出了要求,要求学生说真话,表达真情实感,但是,学生往往不会说真话,不能在习作中进行个性化表达.怎样才能让学生在习作中充分弘扬个性,写出真情实感、童趣盎然的作文呢?  相似文献   

9.
吴友钧 《考试周刊》2010,(40):74-75
要实现让学生在习作中乐于写、有的写、懂得写,教师在习作教学的过程中必须注重引导学生贴近生活.培养兴趣,提高习作能力的内驱力;开渠导源,积累素材,使学生有话可说;拓思导路,加强指导,引导学生懂得利用文字表情达意。  相似文献   

10.
写作需要一定的素材积累,如果素材缺乏,作文也就会变得假、大、空.因此,语文教师必须重视对学生习作素材的开发和利用,要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获取习作的原料,丰富习作的素材.  相似文献   

11.
针对小学生写作文无话可说的状况,语文教学要引导学生积累写作素材,可通过看图写话、抓时机写话、摘抄、在课外活动和班级活动中获得素材等,让学生积累素材,感悟生活,陶冶情操,逐步提升习作能力。  相似文献   

12.
低年级是小学生习作的起步阶段,也是儿童智力发展、语言发展的最佳时期,抓好习作起步教学非常重要,低年级习作称写话。本文通过激发快乐的写话情绪,加强说话训练、积累写话素材、探究想象等四个方面的写话教学,把学生轻松带进习作世界。  相似文献   

13.
国家总督学顾问陶西平先生曾借韩寒说过的一句话"人生的第一次撒谎常常是从写作文开始的"抨击现在的中小学作文教学。的确,翻开学生的作文本,儿童缺乏自己的思考与表达,童意不在,童话流失,童真难寻,童趣无味。真话作文似乎离我们越来越远了。我想,语文教师作为孩子童年精神世界的构建者和守护者,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引导每一个孩子说真话,抒真情,努力让儿童习作"童趣盎然、童心灿烂、童言无忌、童笔生花"。一、走进生活,在观察中丰富感知五彩斑斓的生活为学生习作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  相似文献   

14.
写话是培养学生习作兴趣的关键期,也是习作能力的启蒙阶段,它为中高段的习作提供了实践基础。写话教学开展得好不好,直接关系着学生今后对习作的态度和能力。一二年级没有专门的写话教材,也没有单独的写话课,那么写话素材、写话教学的时间从何而来?写话兴趣从何培养?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对于小学习作教学,我认为:第一,在指导思想上,要体现真实、朴实的教学风格,在扎扎实实的语言训练中切实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第二,在操作方式上,要体现开源导流,开源:打开思路,解决习作内容,让学生有话可写;导流:指导写法,让学生形成基本的习作技能,力求把文章写好。一、激活思维,寻找素材,让学生能写"2011版课标"强调,"对写话有兴趣,留心周围事物,写自己想说的话"(第一学段),"观  相似文献   

16.
学生作文感到无话可说,原因在于缺少作文素材的积累。教师要重视作文素材的积累,并让学生在阅读活动中、现实生活中和习作练笔中积累材料,从而达到学生作文有话可写。  相似文献   

17.
一、激发和调动学生习作兴趣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因此,要让学生有话可说,才能有话可写,渐渐地学生才会喜欢作文。1.生活是写作的源泉。生活是作文的沃土,缺乏生活素材是学生写作难的一个重要原因。作为教师就是要想方设法丰富学生的生活,  相似文献   

18.
宁令孙 《广西教育》2007,(4A):32-34
好的文章有若干标准,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有“真情实感”。《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小学生“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也就是说,少年儿童的习作应该写他们的兴趣、爱好、心理和语言,即小学生习作应激童趣,抒童心,写童话。然而,当前小学生作文中普遍存在这样一个问题:小学生的习作大多说空话、说假话、说套话。学生作文中描述的生活与生活本色之间相去甚远,  相似文献   

19.
"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这是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的。所以,教师就应鼓励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到更广阔的天地去,观"生活小镜头",积累独特的素材;诉"亲身经历",凸显习作个性;抒"真情实感",展现习作童趣;求"多向思维",触发习作灵感。养成坚持每日一记的好习惯,积累自己的习作素材。  相似文献   

20.
正小学作文教学应从写话、习作入手,应降低学生习作的难度,重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积累写作素材,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为使学生对写作感兴趣,有素材,肯动笔,善表达,写出真情实感的作文,我在平时教学实践中尝试从以下几方面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一、扩大学生视野,积累写作材料要想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那么,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