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完善以及知识经济在我国的兴起、发展,使中学生的校外活动较以前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呈现出理想逐渐与实际靠近、定位比较明确、具有一定的社会意识、成人化社会行为开始出现等趋势.中学生校外活动出现的这些新趋势,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并应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引导.如加强中学生的角色意识教育;用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来影响中学生的社会化;建立社会、家庭、学校三结合的管理体制;强化学生的成才意识;正确处理社会化与个性化的关系;加速培养学生校外活动的骨干力量等.  相似文献   

2.
为了使素质教育普及和深入到学生居住的社区街道和家庭,我市一些学校少先队组织和社区街道居委会相结合,因陋就简地建起了“多功能社区少年儿童活动站”.这些活动站,是里巷、胡同、大院、自然村等城乡居民区少年儿童校外活动的阵地实体,是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教育的一种新形式、新创造,值得推广.社区活动站的优越性第一,社区少年儿童活动站,是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教育的新的结合点.便于使三个方面的教育相互通气、衔接,相互支持、配合,形成“立体化”教育网络,建立优化的“教育场”,为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形成合力.  相似文献   

3.
陈靖  赵斌  焦昆 《成人教育》2011,31(2):106-107
青年学生的社会化能力培养是为扮演未来角色做准备的社会学习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校教育非常重要,学校教育是学生获得信息的主要朵道。学校教育工作可以从促进学生观念的社会化、促进学生能力的社会化、促进学生职业的社会化三方面入手,培养学生社会化能力,实现从“生物个体”成长为“社会个体”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2013年6月,上海召开了校外教育工作会议,出台了《上海市校外教育工作三年行动计划(2013-2015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这标志着上海中小学生校外实践进入强化系统规划、全面提升育入水平的发展阶段.中小学生的社会实践是上海基础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新风尚的重要载体,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重要途径.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建设和管理工作的意见》,《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都将实践育人置于重要的战略地位,提出了"积极促进校外活动与学校教育的有效衔接","根据不同场所的功能和特点,结合学校的课程设置,统筹安排校外活动"的部署.这不仅使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变革有了新的向度,也赋予学校在现代学校制度变革中更高的要求与任务.  相似文献   

5.
现在学校德育大多依赖学校教育这个载体,致使学校德育显得苍白无力,产生了“学校千日功,不抵社会一阵风”和“五加二等于零”的现象。如何使学生健康成长并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已成为学校教育工作的一大难题。实施“以综合实践活动为载体,构建‘三位一体’的德育体系”的策略,可以从根本上改变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相脱节的矛盾,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素质教育社会化网络,实现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6.
北京市中小学生“社会大课堂”是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市教委联合各有关部门整合各个系统的社会资源,为学校教育教学和学生课外活动、校外活动、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创造条件的一项惠及学生的政府实事工程。2008年9月1日正式启动以来,得到学校、学生和社会的积极响应,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相似文献   

7.
中小学社会实践基地是在国家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和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程中建设和发展起来的学生校外活动场所。它以中小学生为主要服务对象,以满足青少年学生的社会化发展需要和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为发展宗旨。中小学社会实践基地作为学生校外活动场所,它与校内教育既密不可分,有一定的联系,又存在着一些差  相似文献   

8.
陈杰 《教育》2008,(4):38-39
北京市东城区教委针对学生学业负担过重、校外活动管理体制和管理方式不适应学生拓展校外活动需要等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了专项研究和探索实践。通过整合社会和学校现有资源,利用现代化信息手段,决定向向全区实施“蓝天工程”,为中小学生搭建了一所没有围墙的学校,还给孩子们一个自由翱翔、快乐成长的“蓝天”。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索中学生在新的历史时期思想变化的轨迹,今年上半年,笔者就中学生校外活动的情况,对本市十多个中学的学生进行了调查,发现中学生的校外活动较以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中,最大变化是已打上了时代的烙印,具有社会化的特征.中学生在与他人及社会的接触和互动中形成个性,学习社会经验,遵守社会规范,扮演社会角色,适应社会生活.由自然人转变为社会人.虽然中学生的社会化并未完全定型,但其趋势是明显的,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10.
促进学生的个体社会化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功能之一。然而,当前学校教育中却出现了诸多个体社会化的异化现象,致使学生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遏制。主要体现在“正向社会化”与“反向社会化”的失调倾向和“过分社会化”与“过分个性化”的极端倾向上。鉴于此,教育工作者应树立新的理念,消除异化现象,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个体社会化。  相似文献   

11.
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功能就是促进学生的社会化,其主要途径包括:在学校中传授相应的知识,在校园开展丰富多样的学生活动,整合校内外资源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而在实践中,学校教育发挥这项功能时却受到了一系列社会因素的阻挠,主要包括:社会大众的知识本位教育价值取向,家长的“蛋壳式”教育方式以及社会对于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配合程度低,等等。因此,学校、家庭、社会应共同努力,为学校教育促进学生社会化构建良好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2.
高校的后勤社会化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建立在原中等专业学校基础上并迅速发展起来的高职院校,学生食宿条件紧、缺、差的窘境已成为学校教育发展的“瓶颈”。如何克服“瓶颈”的制约,如何摆脱“学校办社会”的局面?本文对高职院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背景及社会化改革中的认识问题作了分析,并提出高职院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应该走优化自身结构与社会化相结合的道路。  相似文献   

13.
教师课堂角色类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研究目的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要活动,也是学生在学校中的个体社会化的主要途径。由于教师与学生之间存在着社会身分与文化知识的“极差”(教师是成人与文化高位者,学生是未成年人与文化低位者)及由此而产生的社会地位“极差”(教师是社会代表者,学生是社会学习者),因此,学生在课堂中的社会化过程必然要受到教师的极大影响。这种影响主要源自教师的课堂角色。而教师作为对学生施加教育影响的正式权威,其社会角色的一个主要范畴便是课堂角色。  相似文献   

14.
学校作为正规教育机构,是个体社会化十分重要的机制,被称为“社会化的宫殿”。学校以其严密的组织性、计划性、系统性发挥着独特的社会化功能。但同时,人们常常将个体社会化失败归结于学校教育。因为,学校在个体正式走向社会、成为“社会人”之前,为其提供了长期的正规教育和训  相似文献   

15.
《云南教育》2004,(2):45-45
新加坡注重提高学生尤其是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该国教育部将原有的“课外活动”设为“课程辅助活动”是学生全面教育的一部分。学生参加校外组织活动的奖励分,都可计算在课程活动成绩里面,但学生必须先参加学校的主要课程辅助活动,才能为校外活动争取奖励分。如果他们在参与了校外活动以后,却不愿意参与校内同样活动的话,也不能获得奖励分。  相似文献   

16.
儿童的社会化过程是个体成长为社会人的重要生命阶段.制度化的学校教育并非儿童社会化的唯一路径,在家教育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形式引起了学界与社会的高度关注.本文基于儿童本位的视角,主要从在家教育儿童的学习态度和人际交往两个方面对研究对象的社会化发展情况进行了较为深入的个案描述和归纳式分析,进而得出结论,“在家上学”的教育方式具有培养“自主型”儿童的可能,对儿童社会化发展具有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7.
社区教育作为新形势下社会发展的新产物,是学校德育的有效补充,为学校建设“大德育”环境奠定了基础;区校德育共建,为德育社会化、生活化创造了有利条件,使德育由学校单一渠道逐步走向社会化德育的多种途径;有利于高职专业优势的转化,有利于培养学生为社会主义建设的热情,为学校道德教育的实践道德转化开辟了新路子。  相似文献   

18.
现代教育理论和实践都十分重视学生课外、校外活动.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生活动是学生“智力生活的策源地“,通过学生活动使“青少年迈上科学思维的道路“.……  相似文献   

19.
中职教育以培养合格的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中职学生要逐步理解和认同社会规范和制度,成为社会合格成员,这使得中职学生社会化教育迫在眉睫.受学生自身因素、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以及社会认知偏差等因素影响,中职学生社会化教育中存在很多问题.中职学校要从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改革中职课程体系、强化通识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入手,切实提高中职学生社会化教育的成效.  相似文献   

20.
学校校外活动是指学校组织的,在学校校园以外所进行各种教育活动。学校在校外活动中的注意义务包括一般注意义务和安全保障义务两类。其中,主要是对学生的安全保护义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