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布,带动了语文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的革新,提出了新的课程教学要求。当下的初中文言文教学需贴合新课标精神,向新课标期待的方向转型。在新课标背景下实施文言文教学,需破除错误的文言文旧教学理念和以“串讲”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依据新课标要求构拟“语文核心素养”导向下、“语文学习任务”组织下、“学业质量标准”规范下的文言文新课堂之形态,在此基础上,立足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发展的中心目标,制定素养导向下的文言文教学目标,进一步凸显文言文教学内容的“文化本位”,以“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建构知行统一的文言文教学过程以及建立四位一体的新文言文教学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2.
新课标明确指出,文言文教学应发展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个性化阅读,使学生“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和用法”,从而能“阅读浅易的文言文……体会其中所蕴含的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要想充分落实新课标的这一精神,笔者认为在文言文教学中要着力抓好以下四个关键点。一、抓好诵读诵读是千百年来人们从学习文言文的实践过程中总结出来的行之有效的好方法。在文言文教学中,指导学生诵读并形成习惯,可收到事半功倍之效。诵读教学,必须循序渐进地有梯度地进行。第一,通过诵读,扫清字词读…  相似文献   

3.
文言作品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结晶,具有丰富的内涵和高尚的精神价值,在当前的高中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新课标明确指出,要教育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而文言文教学无疑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 然而,当我们走进高中文言文教学课堂的时候会发现,蕴涵着丰厚历史底蕴的文言文正在遭受着令人遗憾的尴尬和冷遇.  相似文献   

4.
“文言文”、“公开课”、“出彩”,这是今天江苏盐城的几位同行带给茶馆的几个关键词。应该说,如果按传统的串讲方式,文言文是不难上的———文言文在对学生形成一定障碍的同时也产生了一定的诱惑。这是学生学文言文往往比学现代文要专注一些的原因之一。但“专注”的同时也容易显得沉闷。因此,如果是公开课,而且要求“出彩”,则不那么容易了。为什么拿公开课“开刀”?我的理解是因为现在公开课都要求“体现新课标精神”,所以,剖析文言文公开课如何上,对以新课标统帅文言文教学是不无裨益的。那么,文言文公开课究竟如何“出彩”?且让我们品着茶听听这几位老师怎么说……茶馆掌柜李镇西  相似文献   

5.
艾苦文是现代语义的基础,现代语文是文言文的继承和发展。新编高中语文试用教材,在140篇课文中文言文占40%的比重。新课标明确指出,高中文言文教学,应发展学生独立阅读能力,注重个性化阅读,使学生“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和用法……”,达到能“阅读浅易的文言文……体会其中所蕴涵的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笔者从教学实践中感悟到,高中文言文教学应抓好四要点;  相似文献   

6.
新课标中考文言文的命题特点是:着力体现从“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的转变;以课内名篇佳作为主,课内外比较阅读呈逐渐上升的趋势;体现出淡化客观题,强化主观题的命题趋势.对此,教学所应采取的对策是:扎实地完成好文言文教学任务;根据中考文言文的命题新特点制定相应的复习策略,帮助学生科学有序、优质高效地完成文言文系统复习任务.  相似文献   

7.
文言文阅读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那么如何改进文言文教学,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主动学习,而真正达到文言文教学的目的呢? 新课标对文言文的教学要求是:“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  相似文献   

8.
纵观目前文言文教学的现状,多半是老师讲、学生听。远远达不到新课标的要求.学生对于文言文知识只是死记硬背.只能做到瞬时记忆而达不到长时间的永久记忆.更谈不到学好文言文。因此.我在文言文教学中围绕“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教学思想,尝试了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9.
新课标下的文言文教学应关注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全过程,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立足课堂,立足发展,为学生学习文言文创造良好的条件。这里,笔者作为一位语文教师,愿与各位同仁一起,围绕新课标,共同探讨文言文教学的新路子:一、激趣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块“硬骨头”,善教者,学生乐学好学;不善教者,学生厌学不学。因为,文言是中华民族历史语言的沉淀,它不是今天广泛使用的交际语言。孔乙己“多乎哉?不多也!”的自问自答,没有进过学堂的人是不明其义的,而说“祝您生日快乐!”没有读过书的人也会乐得心花怒放。原因何在?古今语言的差异使然…  相似文献   

10.
<正>新课标明确指出,文言文教学应发展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个性化阅读,使学生"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和用法",从而能"阅读浅易的文言文……体会其中所蕴含的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要想充分落实新课标的这一精神,笔者认为文言文教学应在了解学生学习现状、把握教材教法、洞悉高考命题趋势等方面下足功夫。一、学生及教材现状传统的文言文教学只是对字、词、句不厌其烦地讲  相似文献   

11.
<正>文言文教学对于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培育民族精神、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意义是毋庸置疑、众所周知的。在新课标中,文言文教学的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能力,提高语文素养。近几年来,全国各地高考语文部分文言文方面的考试题型、难度、比例也几乎形成模式。可以说,文言文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但是当今高中文言文  相似文献   

12.
文言文阅读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那么如何改进文言文教学,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主动学习,而真正达到文言文教学的目的呢? 新课标对文言文的教学要求是:“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  相似文献   

13.
新课标对文言文教学的要求是“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可具体操作起来并非那么容易。初中课本所选文言文都是名家名篇,即便学生在教师的协助下能够疏通文义,而名家的精妙构思、深远立意、博大思想也不是十几岁的初中生能够理解和领会的。因此,文言文教学成为学生学习的难点和教师教学的难点也就不足为怪了。针对目前文言文教学的现状,对于文言文教学,我多年来一直在教学中积极探索,寻求提高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的途径,也在实际教学中指导学生运用了一些好方法,收到了良好的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4.
文言文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大块头”,但真正的文言文教学并不在乎多,而在乎透。面对一篇新的文言文,学生往往无从下手,那么,在课堂上能否培养学生迅速阅读、迅速反应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笔者认为,在讲授一单元文言文之前,教师首先应该明白新课标下的文言文教学更强调自主、合作、探究,不再是简单的串讲,而要加强学生翻译、理解、赏析能力的培养。所以新课讲授前应以某文言小段为例,  相似文献   

15.
沈小娟 《语文天地》2009,(12):56-57
新课标对初中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要求是:“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80篇”。近年来.各地语文中考结果表明.课外文言文阅读似乎已成了“中考杀手”。究其原因,关键在于学生缺乏足够的文言知识的积累。因此,初中语文教学必须重视文言文教学。  相似文献   

16.
文言文教学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历来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但长期以来,高中文言文教学如同初中文言文教学一样,仍多采用串讲法,即逐字逐句地串讲翻译课文,教师在课堂上唱独角戏,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这种“满堂灌”、“注入式”的教学,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普遍对文言文“畏学”、“厌学”。根据高中语文新课标的要求,这种教学方法已不能适应现代课堂教学,建立一种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主体性教学模式便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7.
张丽 《语文知识》2014,(4):35-36
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言文积淀着思想情感,拥有无法估量的审美潜能与教育潜能.新课标要求学生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去探寻文言文中所蕴藏的民族精神并形成一定的文化底蕴.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注重发掘和利用蕴藏在文言文中的内涵,不仅能让课堂充满欢愉,也利于教学有效性的提升.本文从鉴赏和促得两个方面探讨文言文教学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8.
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性”就是指文占文的教学要有效率、有效粜,要对语文的高考有效,还要对学生的精神成长有效,所以新课标中不仅相对应地规定了“能读懂文章内容”的基本要求,还规定了“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的更高层次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这是九年义务教育新课标对文言文教学提出的能力要求。但是由于年代不同、观念不同、语言环境不同,中学生学习文言文很难达到这个要求。他们即使是死记硬背得滚瓜烂熟也难于理解领悟高度浓缩的文言文语言。因此,文言文一直被学生误解为枯燥无味的“大石头”。而传统僵化的教学方式:字字落实,句句清楚,更加深了学生对文言文的厌烦和恐惧。因此,我们教学一线的老师必须大刀阔斧、适宜学情地创新文言文教学。让新课改的春风也度“玉门关”。  相似文献   

20.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文言文教学成了语文改革的重点。当前的文言文教学囿于“精华”二字,强调知识接受,只注重把语法讲深讲透,却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体验,形成文言文教学模式的单一、固定化,与新课标的理念相违背。本文对当前语文文言文教学的现状及其原因作一探析,并就新课标审视下的文言文教学,谈自己的一点见解,以求共同探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