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搞好重大突发事件报道是主流媒体树立权威、提升公信度和影响力的重要方式.全媒体时代的到来,在一定程度上重构了过去"抢新闻"的理念,由争抢核心信息源转化为争抢信息传播渠道.最大程度地运用多种渠道,实现全媒体传播,吸引最大限度的关注度,已经比第一时间报道更能掌握舆论话语权.主流媒体在重大突发事件报道中,比以往更加重视传播渠道和技术手段.以央视新闻中心报道芦山7.0级地震为例,电视屏幕、微博、微信、手机客户端等传播平台同步呈现,卫星传输、网络传输、3G传输技术同时运用.  相似文献   

2.
浅析新浪微博首页的议程设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志聪 《新闻世界》2012,(9):177-179
本文基于议程设置理论,对新浪微博首页的版块和内容进行了统计和分析。通过统计分析发现:新浪微博的议程设置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网络议程设置的特点;微博环境下媒体议程设置功能有所减弱,网民的自我议程设置功能凸显;媒体议程设置和网民自我议程设置有一定重合;网络议程设置的主体广泛、议题多元;微博对于生活类、文化娱乐类议题设置效果较明显,而重大新闻类议题关注度较低。  相似文献   

3.
从芦山地震后的微博信息构成来看,微博用户自觉地扮演起了不同的角色,正是这些角色的相互配合,完成了信息传播从无序向有序的发展过程,也实现了与地震有关的社会行动的发起。地震后微博的表现让我们看到自组织这样一种机制在社会化媒体中形成与发展的可能性,并让我们对社会化媒体的自我修正、自我完善的能力有了更多的期待。  相似文献   

4.
大数据时代海量的数据资源为我们的内容创新提供了丰富的"新鲜食材";也给传统媒体内容传播带来巨大冲击:其一,信息发布不再是媒体的专利;其二,媒体原创、深度的内容产品在海量的数据中很容易被淹没;其三,以社交媒体为主要载体的民间舆论场日益壮大,对传统主流媒体如何发挥舆论引导的主流引导作用提出严峻挑战。以芦山地震报道为例,在灾难发生后很短时间内,灾区信息就在以微博、网络为代表的新兴媒体上铺天盖地。4月20日当天,新浪热门微博排行榜上榜信息全部是关于芦山地震的。  相似文献   

5.
以微博为代表的移动社交媒体逐渐显现出在各种突发事件当中的传播优势,在芦山地震事件传播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微博以其独特的信息获取方式、信息组织机制为大众提供了更为便捷有效的平台,表现出精准化、零时性、纠偏性和分享性等特征,在芦山地震传播中起到了对生命存在的救助、构建信息的全图景、体现强烈的人文精神、发挥重要的监督作用及重构灾后物理空间和精神世界等作用。  相似文献   

6.
新闻媒体要主动设置议题,这几乎是媒体的一个共识,尤其在新媒体冲击下,对传统媒体而言议题设置更显得迫切而重要。本文以江西地方传统媒体在"感动中国"人物龚全珍的宣传报道过程中,利用微博这一网络媒体进行议题设置和舆论引导所产生的舆论效力为样本,探讨地方传统主流媒体如何提高网络议程设置能力与传播影响力。  相似文献   

7.
李娜 《今传媒》2016,(11):43-45
2010年被业界称为是微博元年,国内外许多重大突发事件都是最先发端于微博,并快速扩散形成热点舆论.一时间,微博成为一种引导社会舆论的革命性力量,任何公众关注的话题、事件一旦在微博曝光,便会引发讨论和关注,网民通过跟帖、发帖等方式放大其舆论影响.近两年,随着越来越多自媒体的出现,微博的话语权逐渐被削弱,不少传统主流媒体的官方微博处于尴尬的生存境地——坐拥上百万粉丝,关注度却寥寥无几,舆论引导力明显下降.微博尤其是传统媒体官微,虽有百万粉丝,但信息传播效力却明显下降.笔者以为,自我身份的认同危机成为影响微博发展的"阿喀琉斯之踵",即产品or媒介.  相似文献   

8.
《新闻界》2013,(22):51-55
本文采用内容分析法,对芦山地震搜狐微直播中活跃账号发布的微博进行统计,以账号类型、微博数量、首发时间、符号类型和微博内容为维度进行分析,试图阐释在微博语境下,微直播对于突发性灾难事件报道的新特点,考察微博作为新媒介对公益传播的新影响,探讨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传播手段的融合及转型。  相似文献   

9.
杜黎 《青年记者》2013,(26):19-20
根据国家行政学院法学部讲师、法学博士张效羽整理的"震后三小时微博上各方反应时间表",2013年4月20日芦山地震发生6分钟后震区第一条个人微博发出,比最早报道地震的媒体——新华社还早两分钟。在一些突发公共事件中,微博的影响有时超过了训练有素的传统媒体。但也因为微博传播迅速、易于转发等特点,它同时成了滋生谣言的温床。其即时性、碎片化、裂变传播、低门槛进入的特征更为谣言的快速、大范围传播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相似文献   

10.
与五年前的四川汶川地震相比,今年4月20日发生的四川雅安芦山地震中,媒体的表现有了明显进步,而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所产生的巨大效应是这一进步中尤其引人瞩目的亮点。在各类媒体将记者紧急派往地震灾区的同时,媒体的官方微博、移动新闻客户端、微信公共账号等新媒体形态的产品也频频推出,发挥各自的能量。借助社会化媒体的平台,编辑记者与社会公众的互动创造出了更丰富的内容、更多元的视角和更具人性化的表达方式。可以说,雅安地震不仅是对中国社会危机应对和政府管理的一次考  相似文献   

11.
具有强烈自媒体属性的微博,在改变着公众的媒体习惯和信息传播模式,并成为社会化媒体中最为即时性、用户最活跃的信息传播平台。微博虽小,但以小胜大,尤其微博平台上的权力中心,对于微博的议程、信息传播的过程与效果等都有明显的作用,同时随着微博的发  相似文献   

12.
孙雪雨 《视听》2022,(2):126-128
学者达尔格伦的"结构、再现、互动"三维度理论为分析微博评论区的公共性提供了框架.微博评论区的嵌套式传播在结构上颠覆了传统媒体一对多的传播模式.媒体再现公共议题的权利被分化,普通用户在评论区的讨论可能会倒逼新闻生产,从而设置新议题.微博评论区的技术手段既是用户与媒体、用户与用户互动的基础设施,又是建构意见交互场域的前提条...  相似文献   

13.
在新媒体传播背景下,广播媒体面临着大规模覆盖率与传播影响力不成正比、议题设置和话题召集能力弱、互动性差等问题。在微博传播时代,广播媒体的官方微博要重视并研究微博传播的规律和微博使用者的心理特点,把微博作为原有媒体品牌宣传的平台和一个新媒体来经营和管理,而不能将其视为对传统广播电台形式、内容的简单复制。广播媒体要通过名记者、名主持人在微博上的议题设置和对公共话题的参与,成为意见领袖,争夺广播媒体在微博空间的话语领导权,提升所在媒体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框架理论为基础,结合当下微博的发展现状,对@人民日报进行媒体框架研究,考察其内容特点和传播策略,揭示出其媒体框架,并指出其在微博运营方面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媒体微博传播的策略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当微博客对网络信息传播及整个传媒格局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时,专业媒体必须主动出击,其中,将微博作为媒体的一个新的营销和传播平台,是媒体机构利用微博的一种主要方式. 媒体微博有三个主要功能,即形象塑造、关系建设和公共信息服务.实现这三个目标,可在以下策略中进行相应选择与组合: 形象塑造策略 微博所营造的是一种社交性信息传播,社交活动与信息传播活动紧密结合,甚至彼此融合.但在很大程度上,社交是信息传播的前提,如果没有好的关系,再好的信息都不能实现有效传播.  相似文献   

16.
在社会公众的媒介接触由传统媒体向网络媒体移向转变的框架内,网络媒介内部受众行为由传统门户网站与搜索引擎等信息内容获取向社会化媒体的社会性的创造与分享转向;在社会化媒体内部,亦发生由最初网络邮件、博客等媒体向社交媒体、微博等兼具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特性媒体的结构性转移.从中可发现两条演变主线:个人逐渐掌控创造并传播内容的权利与能力,分享与关联而创新了媒介与人的社会化属性.  相似文献   

17.
项仲平  唐朱勇 《当代传播》2012,(3):87-88,105
微博的发展给公共生活带来新局面,在信息传播领域创造了微博热,特别是通过实名认证的微博用户参与到微博交流中,给信息传播、观点评价、议题设置等带来强大影响。然而在热潮背后,应冷静认识到实名微博尤其是名人微博经过信息的二次和多次转发后会产生信息聚焦和信息裂变,这种信息的裂变传播已远远超越了社交媒介和自媒体的属性,演变成大众传播媒介的属性和功能。本文以此为基础分析了实名微博存在的属性之惑、功能之惑、权责之惑等问题,并从政府、网络运营商、微博用户等层面提出相应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18.
自媒体作为现代媒体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在新闻传播过程占有重要地位.而以微博、论坛为主要"根据地"的自媒体参与者中,尤其因为其匿名、化名的独特性,以及增加点击量、提高关注度等商业自利目的,自媒体在隐私曝光问题上屡屡出事,其法律监管也有颇多漏洞.通过对自媒体在该问题上的研究分析,反思其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董航维 《东南传播》2023,(10):105-109
贵州省台盘乡台盘村的美丽乡村篮球联赛在2022年火爆出圈并在2023年又一次引发关注,被网友冠以村BA名号的乡村篮球赛既是展现乡村美好生活的窗口,也是乡村发展的动力源泉之一,还可以成为沟通不同地域的文化桥梁。为了探究媒体尤其是传统媒体是如何通过设置网络议程、构建报道框架,将村BA与其它相关议题勾连增强乡村传播的表现力与可持续性,本文引入网络议程设置理论与甘姆森诠释包裹理论来对其进行分析。在媒体报道框架中,以村BA为核心议题勾连了八大类议题和三个主要框架,研究认为,做好可持续的乡村文化传播不仅要展示时代特色,还要营造共情、突出特点,搭建意义空间提升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20.
童建明 《新闻世界》2013,(8):136-137
芦山地震时微博、微信等新媒体、自媒体在报道、救援、寻亲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经历汶川、玉树地震等实战考验后,传统媒体在芦山地震中报道的表现也越来越理性、成熟。而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在灾难报道中融合渗透,取长补短,使得各自的报道达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