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革命文学”是20世纪中国文学发展中所呈现的重要文学现象,自20年代以来,产生了不少研究成果,从文学史研究的具体进展看,“革命文学”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即1949年以前;1949年至70年代末,80年代以来,这三个阶段,因历时条件不同,研究的问题及重心也有所变化。  相似文献   

2.
"垮掉的一代"文学与现实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主义文学是西方20世纪的文学主潮,在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上都具有鲜明的反传统的特征,但它与传统的现实主义并不完全对立。以20世纪50年代流行于美国的一个重要的现代主义文学思潮和流派——“垮掉的一代”文学为例,对社会现实激烈的反叛、对自身命运清醒的认识以及特定的文学观念等方面都能够证明现代主义文学和现实主义之间既互相区别、各自独立,又互相渗透、千丝万缕的联系。  相似文献   

3.
李芯 《考试周刊》2009,(20):27-28
中国大陆地区的川端康成的研究和译介始于改革开放之初,至今已有三十余年的时间。中国的川端康成文学研究大体可分两个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中后期主要以社会批评学的角度分析川端的作品;20世纪80年代末以后,中国学者力图多层次、全方位地研究这位作家并分析他的作品,并出版了研究川端康成的论著。  相似文献   

4.
从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语言研究的重心开始从研究语言结构向语言功能方向转移。以Hymes提出的“交际能力”为核心的“交际法”语言教学受到语言学家和教学法研究者的关注。Howatt将“交际法”的实际运用区分为“强式”和“弱式”交际法。在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中,由于受到教学条件、教学评价体系、教学时数、以及教材等方面的制约,目前应提倡以“弱式”交际法为主,逐步向“强式”交际法发展。  相似文献   

5.
自从40年代末发展问题的研究兴起之后,其理论研究的广度和深度都得到了迅速的拓展。从宏观上看,50年来发展理论经历了三次大的转折阶段。第一阶段从40年代末到60年代上半期,这一阶段的发展理论基本上可归结为“单纯经济发展论”,这一时期的发展研究主要着眼于经济的发展方面。第二阶段从60年代后半期到70年代末80年代初,这一时期的发展研究提出了以人为中心,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新发展观。第三阶段基本形成于80年代之后,进入90年代以来得到迅速发展,这就是不仅把经济与社会,而且还把人与自然、当代与未来、个别民族国家与整个人类共同体联系在一起考虑的综合发展观,即“可持续发展论”。  相似文献   

6.
大陆学者对海外华文文学的研究 ,起始于 2 0世纪 70年代末、80年代初。首先倡导研究海外华文文学的是广东、福建两地的学者。经过 2 0年的研究以及“世界华文文学”概念的产生 ,大陆学界形成了一种新的学术观念———要建立华文文学的整体观。也就是要从人类文化、世界文学的基点和总体背景上来考察整个中华文化和华文文学。海外华文文学研究产生了丰富成果 ,在研究观念、方法、理论体系诸方面有了新的拓展。  相似文献   

7.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非洲文学研究分为三个时期:20世纪50——70年代前期、70年代末——90年代末、以及2000年以来到目前,本文主要对2000年以来的非洲文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发展状况做了简要的论述,并介绍了一些非洲的主要作家,及国内非洲研究的主要人士.  相似文献   

8.
重新解读作为文化思潮的"垮掉一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垮掉一代”是20世纪50年代出现于美国的学流派,被奉为“后现代主义”学的先驱和嬉皮运动的鼻祖,也是受到毁誉最多的反化群体之一。以现代人的视角重新解读作为化思潮的“垮掉一代”,对理解当代美国和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化和社会生活,具有深刻意义。  相似文献   

9.
通过比较分析“垮掉一代”产生的历史背景、产生原因、主要特点、表现方式等,对于它误解的主要原因是表象的误导和认识的不够深入。“垮掉一代”的极端行为是他们对社会的批判和抗议,是其进行精神探索的特殊方式;同时“垮掉”的译法容易影响人们对它的正确理解;“垮掉一代”的作品有其独特的借鉴之处;“垮掉一代”是一直存在并深刻影响我们的生活。  相似文献   

10.
从40年代末到70年代后期,圣经文学研究在中国大陆一直是无人涉足的学术禁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这方面的研究开始复苏,逐渐取令人瞩目的成果,本文从圣经文学综合评介、圣经文学专题论述、《圣经》与世界文学的关系等四个方面扼要总结了中国圣经文学研究20年来的主要成绩和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兴起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新历史主义,自上世纪80年代被介绍到中国以来,已经经历了近30个年头,其一度在中国掀起了新历史主义研究的热潮,至今仍对中国的学术界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在此背后所彰显出的是其巨大的理论优势和话语空间,这里试图着眼于新历史主义理论优势和当代意义的梳理和挖掘,进而辩证思考当下学术界对它的评价。  相似文献   

12.
加拿大化运动是20世纪60年代末由加拿大学术界所倡导的学术与文化民族主义运动。从1968年在卡尔顿大学兴起,到70年代意义深远的教育改革和1981年一项新的国家移民政策的制定,加拿大化运动经历了曲折的历程。它对加拿大高等教育的发展,特别是对加拿大大学的课程设置、聘任制度及其实施,以及加拿大民族主义的构建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Equity and adequacy in school finance has been a concern of scholars and reformers since the early 1900s and became a subject of court litigation in the late 1960s and early 1970s. Despite intensified school finance litigation and legislation over the past several decades, school systems in the United States continue their struggle to operate equitably and adequately. This persistent inequity, both in terms of educational inputs and outcomes, has generated a long and complex series of lawsuits, which we attempt to summarize in this article.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鉴于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美、苏、中三大国的对外战略发生了重大变化:美国推行尼克松主义,实行海外收缩,其重要步骤是对苏联缓和、结束越南战争和打开对华关系大门;苏联的勃列日涅夫则以缓和为手段,同美国展开争夺;中国为化解苏联在北部边境形成的威胁而准备打开对美关系大门。三国对外战略的调整使冷战出现了缓和的特征。在越南问题上,美国采取了边打边谈的策略,并诱使中、苏对北越施加压力。中国坚持原则,力促美国早日撤军。苏联为与美国作交易,对越南施压。美、苏、中三国在冷战中的互动作用是越战结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6、70年代,我国受极左思潮的影响至深,尤其是“文化大革命”时期,极左思潮达到高潮。在这种影响之下,文学创作陷入了整体“失语”的状态,真正能代表该时期文学水平的却是长久以来被埋藏在“地下”的“潜在写作”。通过对“潜在写作”这一概念的疏理,明确了黄翔6、70年代的诗歌创作在“潜在写作”中的地位及在文学研究中的位置。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以来,马来西亚兴起伊斯兰复兴运动,对马来西亚的政治、经济、社会与文化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马来西亚伊斯兰复兴运动的历史沿革、马来西亚伊斯兰复兴运动的典型组织和团体、马来西亚伊斯兰复兴运动与政治民主化的关系以及马来西亚伊斯兰复兴运动与经济现代化的关系四个方面,综合分析了国外关于马来西亚伊斯兰复兴运动在理论与实践上取得的成果,提出国内学者需要推进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7.
论比较教育视野下的世界体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世界体系分析理论肇始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自创立以来被广泛应用于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历史学等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文章首先分析了世界体系理论的兴起及其内涵,同时梳理了它的理论源流:现代化理论、马克思主义理论、年鉴学派和依附论等;其次提出在全球经济逐渐走向一体化的时代背景下,世界体系分析理论与比较教育研究结合是必然趋势,并指出在比较教育领域内运用世界体系理论分析国际教育现象与问题的几个代表人物;最后在对其进行简要评价的基础上提出启示与借鉴.  相似文献   

18.
作为身份与边缘写作批评的先声——美国黑人女性主义文学,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以其独特的视角和发人深省的理论与实践开创了美国文学和文化领域最新思潮和理论前沿。从长远意义来说,黑人女性主义文学的产生与发展改变了人们深层思维方式和认知模式,加深了人们对边缘文学和少数族裔女性主义文学的理解、认识与探究。  相似文献   

19.
In honor of the 40th volume of Curriculum Inquiry , I begin by claiming that pursuit of questions about what is worthwhile, why, and for whose benefit is a (perhaps the ) central consideration of curriculum inquiry. Drawing autobiographically from my experience as an educator during the past 40 years, I sketch reflections on curriculum books published during that time span. I situate my comments within both the historical backdrop that preceded the beginning of Curriculum Inquiry and the emergence of new curricular languages or paradigms during the late 1960s and early 1970s. I suggest that two orientations of curriculum books have provided a lively tension in curriculum literature—one expansive and the other synoptic—while cautiously wondering if both may have evolved from different dimensions of John Dewey's work. I speculate about the place of expansion and synopsis in several categories of curriculum literature: historical and philosophical; policy, professional, and popular; aesthetic and artistic; practical and narrative; critical; inner and contextual; and indigenous and global. Finally, I reconsider expansive and synoptic tendencies in light of compendia, heuristics, and venues that portray evolving curriculum understandings without losing the purport of myriad expansions of the literature.  相似文献   

20.
This article highlights a violent incident in the history of British student protests and outlines the judicial process that resulted. A wider consideration of student protests of the late 1960s and early 1970s, both in the UK and overseas is offered, together with some consideration of the significance of this particular case. At the time of the incident, and during the crown court and appeal hearings, the names of the defendants, of other prominent student protesters, the University proctors and witnesses who provided evidence were published in the press. It is not thought appropriate to name these persons in this articl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