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针对北方冬季寒冷条件下猪粪高温好氧堆肥处理,本文通过露天堆肥生产试验,考察低温条件下接种微生物菌剂对高温好氧堆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猪粪与蘑菇废渣质量比4.5:1,起始含水率58%的条件下,添加微生物菌剂的好氧堆肥处理,堆肥温度55℃以上可持续20d,60℃以上可持续14d,能够满足粪便无害化卫生要求(GB 7959-2012)。经过33天高温好氧堆肥处理,堆肥物料含水率降至28.16%,全氮含量降低22%,全磷含量提高20%,全钾含量提高12%,全养分含量为5.44%,pH值为7.7,有机质含量为46.45%,四环素类抗生素得到有效去除,各项指标均能满足农业部有机肥标准(NY525-2012)的限值要求。但在未接种微生物菌剂条件下,不能满足粪便无害化卫生要求和农业部有机肥标准要求。因此,在北方冬季寒冷条件下,接种微生物菌剂可保证猪粪高温好氧堆肥处理系统的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2.
有机物料腐熟剂对猪粪堆肥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有机物料腐熟剂在猪粪堆肥中的应用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接种有机物料腐熟剂可使猪粪堆肥腐熟时间比对照提前5d.接种有机物料腐熟剂同时提高了堆肥的质量,发酵40d全氮量比对照高4.5%,硝态氮(NO3-N)含量比对照高3.2%.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农用植物酵素堆肥(简称酵素堆肥)腐熟度进程,指导农民自制安全、稳定、无害化堆肥,设置添加土著酵素腐熟菌剂和无添加两组、采用高温好氧发酵堆肥工艺进行堆肥实验,对堆体温度、pH、电导率、E4/E6、发芽率、物理感官等腐熟度指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酵素堆肥与清水堆肥发酵总体趋势基本一致,温度先升高后降低,pH、电导率(EC)、E4/E6、种子发芽率(SG)均随堆肥进行逐渐上升;添加菌剂有利于提高并保持堆温,加快并提高种子发芽率,促进堆肥矿化和腐殖化进程,对pH、EC、E4/E6等腐熟度指标影响不大;主发酵结束时物料布满菌丝,但种子发芽率和E4/E6未达到腐熟度标准。  相似文献   

4.
堆肥化过程中氮素转化和NH3挥发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在猪粪、米糠强制通风堆肥过程中,堆体中氮素转化特点和NH3挥发规律.结果表明:堆肥过程,全氮(T-N)、有机氮含量先降低后被浓缩略有增加;水溶性NO3--N含量逐渐提高;而水溶性NH4 -N的含量先增加后减少.水溶性NH4 -N含量与堆体的pH值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r=0.857 9**),表明降低堆体pH可抑制NH4 -N转化为NH3.此外,猪粪堆肥NH3产生和挥发损失的高峰期是在升温期和高温期(0~14d),说明堆肥前期是控制N素损失的关键时期.NH3挥发量与水溶态NH4 -N含量和pH值存在极显著和显著的正相关(r值分别为0.872 3**和0.785 7*).因此,降低堆体pH值、控制NH4 -N向其它形态氮转化是减少N损失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5.
利用废弃茶渣为原料添加玉米杆、锯末、绿化废弃物和VT-1000微生物菌剂进行高温堆肥,采用人工翻堆方法,研究茶渣高温堆肥过程中总氮、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随时间的变化。结果表明:从堆肥的温度变化来看,添加玉米秆处理高温持续时间长且温度高,腐熟效果最好;从氮的变化情况看,茶渣堆肥过程中添加玉米杆、锯末和绿化废弃物有利于茶渣堆肥的腐熟进程,而添加玉米杆腐熟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跟踪笼养蛋鸡固废配套有机肥生产,经过半年的跟踪发现,高温好氧静态堆肥工艺利用好氧微生物(EM)在高温下大量繁殖,在密闭的罐内对鸡粪连续进行发酵腐熟,并在60℃持续3天以上。此过程不但能杀死鸡粪等物料中的寄生虫卵、病原菌等,同时让鸡粪中的有机物分解腐熟加工成有机肥,其产生的恶臭少,并节省能源,是一种值得推广的获得优质有机肥的最佳工艺。  相似文献   

7.
研究目的:在"干清粪"系统猪粪堆肥过程中,不同添加剂(玉米秸秆、锯末和蘑菇渣)处理对甲烷、氧化亚氮和氨气排放的影响。创新要点:将不同的添加剂(玉米秸秆、锯末和蘑菇渣)应用到快速堆肥系统中进行堆肥,测定了猪粪堆肥过程中甲烷、氧化亚氮和氨气的排放规律,为国内猪粪堆肥的应用提供理论指导。重要结论:玉米秸秆作为添加剂能增加猪粪堆肥过程中氧化亚氮的排放;蘑菇渣添加剂增加了堆肥过程中甲烷的排放,然而减少了氧化亚氮及氨气的排放;锯末处理能增加堆肥过程中氨气的排放。添加剂能显著影响堆肥过程中氮素的损失。  相似文献   

8.
研究目的:在"干清粪"系统猪粪堆肥过程中,不同添加剂(玉米秸秆、锯末和蘑菇渣)处理对甲烷、氧化亚氮和氨气排放的影响。创新要点:将不同的添加剂(玉米秸秆、锯末和蘑菇渣)应用到快速堆肥系统中进行堆肥,测定了猪粪堆肥过程中甲烷、氧化亚氮和氨气的排放规律,为国内猪粪堆肥的应用提供理论指导。重要结论:玉米秸秆作为添加剂能增加猪粪堆肥过程中氧化亚氮的排放;蘑菇渣添加剂增加了堆肥过程中甲烷的排放,然而减少了氧化亚氮及氨气的排放;锯末处理能增加堆肥过程中氨气的排放。添加剂能显著影响堆肥过程中氮素的损失。  相似文献   

9.
温度和盐度对青蛤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研究了温度(15℃~32℃)、盐度(5~28)对青蛤的耗氧率和氨-N排泄率的影响。实验在青蛤饥饿24h后的封闭水体中进行,试验水中的溶氧浓度和氨-N浓度采用仪器测定。实验结果表明,在温度为15℃~28℃范围内,青蛤的耗氧率和排氨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排氨率尤其明显。在盐度为5~20的范围内,青蛤的耗氧率和排氨率随着盐度的升高而升高。当水温高于28℃时,青蛤的耗氧率明显下降,氨-N排泄率却迅速增加;当盐度大于20时,其耗氧率明显下降,而氨-N排泄率变化幅度不大。随青蛤个体的变小,其O:N的比值有逐渐变大的趋势。当盐度在5~20时,3种规格青蛤的O:N随盐度的升高而逐步增大,在20时达到最大值,然后其值开始变小。当温度在15~28℃时,3种规格青蛤的O:N随温度的升高而逐步增大,在28℃时达到最大值,然后其值开始变小。  相似文献   

10.
以生活垃圾为堆肥原料进行好氧堆肥,对其堆肥过程中C/N、温度、有机质等因素的变化规律进行研究。堆肥的温度明显地呈现出三个阶段,且温度在55℃以上的时间为8天;pH值总趋势为下降-上升-下降;有机质总趋势是逐渐减少,最大降幅为23%;全氮含量呈逐渐下降的趋势,堆肥后期逐渐稳定;氨氮含量呈下降的趋势,硝态氮含量呈上升的趋势;C/N比下降趋势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