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当前.语文考试存在的问题是比较突出的,对语文教学的许多方面产生了误导。严重影响了语文教学改革的深化。改革语文考试已迫在眉睫!因此,小学语文考试的改革.要突破传统的语文考试评价的模式和框架,让考试成为语文学习的环节。  相似文献   

2.
目前,小学语文考试,还存在考试内容偏重分析理解。轻视积累运用;考试题目芜杂琐碎;考试手段机械单一;考试试题答案片面绝对等现象。这些现象偏离了语文学科自身的学习规律,超越了学生的认知水平,削弱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阻碍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此,我们对小学语文考试进行了尝试性的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新课程改革,使传统的小学语文考试面临新的挑战。如何加速传统考试的“蜕变”,让它富有新的活力呢?本文作了以下探究:一、对小学语文考试命题改革的探索与实践。二、对考试方式多样化的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4.
语文考试是语文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语文课程改革不是取消考试,而是淡化考试的甄别和选拔功能,充分发挥考试的导向功能和激励功能,使语文考试成为促进学生发展、教学改革的重要手段。当前小学语文考试命题应当注重以下几方面的改革:  相似文献   

5.
教育部考试中心制定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以下简称“考试大纲”,其语文部分简称“语文考纲”)和《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以下简称“考试说明”,其语文部分简称“语文说明”),以其大力提倡“能力立意”,注重考查学生的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有力的纠正了此前脱离语文学科特点和脱离学生发展需要考语文的倾向,颁行数年来,为高中语文教学、考试提供了良好的导向作用。2003年,教育部又制定、发布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语文课标”),进一步提高和细化、系统化了高中语文能力的要求。“语文课标”作为语文课程教学、编写教材和考试评价的依据,是语文课程发展的最高“指挥捧”,“语文大纲”和“语文说明”如何体现、贯彻“语文课标”的要求,如何在原有基础上实现与时俱进.这是考试中心专家、也是每个语文人所应关心、关注和必须花大力气尽早解决的问题。本文试就“语文大纲”和“语文说明”存在的不足、高考语文能力层级的划分和发徙高考语文能力应注意的事项等问题,作一简要分析.以见教于大方之家。  相似文献   

6.
目前的语文考试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制约了语文教学的正常运行。加重了教师、学生的心理负担和学业负担,因此必须对语文考试的方法、内容等进行改革。一是增设汉字书写的考查;二是增加对语文学科中人文教育内容的考查;三是加强对学生期朗读能力的考查;四是改变文字欣赏的考试方式;五是改革作文评分方法。  相似文献   

7.
考试评价对教学有重要的导向作用,为了保证语文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十年来,我们对传统的语文考试评价进行了大胆改革。  相似文献   

8.
2001年,各地语文中考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在命题思路、内容、形式上进行了更多的创新尝试,许多新题型、新考法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尤其是湖北省宜昌市语文中考在全国率先采取全开卷的考查形式和全开放的考查标准,引起广泛关注和强烈反响。总体来看,开放的教学呼唤开放的考试,考试的开放必将促进教学的开放。一、语文中考改革顺应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近年来,语文考试倍受社会关注。1998年4月,教育部下发《关于中考语文考试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确定苏州、烟台等7个地区作为中考语文考试改革试点单位;1999年、2…  相似文献   

9.
考试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因此,在思想认识上要重新定位,使语文考试成为学生语文学习的一个环节,在卷面设计上,卷面材料应成为学生学习语文的载体;考试过程应成为学生语文实践的经历;考试成绩的描述应呈现学生语文学习的轨迹。  相似文献   

10.
《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新近已经出炉。与去年相比,语文科目在考试要求、考试内容等方面做了一些调整,其具体变化主要体现在:今年的语文考试大纲取消了考试内容中的*号部分(*号内容即为当年高考不考的内容),这说明去年规定的不考内容将正式列入今年考查的范围,故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1.
柏之菁 《海外求学》2003,(18):44-46
GRE考试(Graduate Record Examination):是美国各大学研究生院接受申请入学的重要标准考试之一,经过2002年的改革现分为语文、数学、分析性写作三个部分,语文部分由词汇、填空、阅读等三部分题型构成。  相似文献   

12.
语文考试是语文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语文课程改革不是取消考试,而是强调淡化考试的甄别和选拔功能,充分发挥考试的导向功能和激励功能。使语文考试成为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学改革的重要手段。小学语文考试命题应当注重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13.
《标准》并没有排斥乃至否定语文考试,只是在“评价建议”中强调“不应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改革往昔的考试观念、考试内容、考试方法,以求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毋庸讳言,迄今为止,考试仍然是语文评价的一个重要环节,甚至是不可或缺的,因为学生的应试能力其实也是素质的组成部分,关键在于我们如何正确对待语文考试罢了。我们感到,依据《标准》,改革语文考试评价,是当前值得探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4.
在实施新课程的背景下,语文考试作为教育测量和评价的一种形式,仍然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分析语文考试的实际作用,研究如何进行语文考试的改革,使其发挥应有的作用,是每一位语文教师必  相似文献   

15.
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课程考试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查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因而,要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应综合采用多种评价方式。考试作为一种重要的评价方式,历来是人们讨论的焦点。考试命题要注意回归学生的生活,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学校和教师要对学生的语文学习档案资料和考试结果进行分析,客观地描述学生语文学习的进步和不足,并提出建议。这样,考试作为一种较公正、客观又严格的总结性评价方式才会真正成为促进学生发展的有效评价形式并发挥其特殊的功能,促进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因此,考试命题应凸现“五性”——人文性、整体性、工具性、开放性和实践性,让考试命题与课程改革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6.
彭丽 《甘肃教育》2008,(2):61-61
面临大大小小的考试,老师和家长都很无奈。如何让学生不怕考试.能积极主动地参加学习并能取得比较好的成绩呢?我以中学第二册语文第三、六单元的内容为主。尝试了一次无卷考试。即可称为“语文知识竞赛”,其效果显著,具体操作及特点如下。  相似文献   

17.
稍有语文教学经验的人都知道:中学阶段语文学习有一条规律——“平时靠积累,临场看发挥”。只要平时多读写多背多积累,功夫到了家,就不会怯场,考试也就能运用自如,过“关”也就不成问题。因此,过去的语文教学从来不搞什么“总复习”,而语文考试的成绩都不差,学生的语文程度也较高。  相似文献   

18.
考试与评价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关键环节,对教育教学活动起着导向和制约作用,我们坚持从中小学考试的基础性、全面性和科学性出发,继承和发展传统考试的正面导向功能,进行小学语文考试改革实验:具体实施办法如下。  相似文献   

19.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和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如何改进中专语文考试方法,使语文考试切实体现以素质教育为基础,以能力培养为重点的指导思想;使语文考试与人才培养密切结合,充分发挥考试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使语文考试全面、真实地检测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语文能力和对语文知识的掌握程度,是摆在我们中专语文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近年来,我们对此做了一些探索,也取得了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20.
语文考试的命题问题是目前语文教学改革中的一个"瓶颈"问题。本文联系语文教学实践,对现代语文考试在命题方面、设计方面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和错误倾向作了比较详尽的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