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协会起塬】电景协会(DV电影制作联盟)于2001成立,是暨南大学最早创办的社团之一,是电影爱好者交流影视作品的一个平台。从08年4月开始至今一直以"为爱电影的人服务"为宗旨,为广大暨南人提供服务。曾获得暨大社联"十优社团"称号,协会自主拍摄电影《冥殿》参加了第三届广东外语外贸大学DVNEWSCAR大赛,广受好评。电影协会一直与天河电影城合作,为同学们举行了大型的电影观影活动,得到了良好的反响和好评。  相似文献   

2.
大学的社团丰富多彩,去社团的人也多的不亦乐乎,每年招新的时候总是看各种社团的摊位前人山人海,社团在每年有新人进来的时候也会活力指数猛增。社团招新为何这么火爆?社团在他们的心中究竟是做什么用的?最初进团的愿望究竟达成了没有?这种有趣的学生组织现象到底影射了高校生的什么心理?本期社团微议,我们一起讨论——你去社团图什么?  相似文献   

3.
大学的社团丰富多彩,去社团的人也多的不亦乐乎,每年招新的时候总是看各种社团的摊位前人山人海,社团在每年有新人进来的时候也会活力指数猛增。社团招新为何这么火爆?社团在他们的心中究竟是做什么用的?最初进团的愿望究竟达成了没有?这种有趣的学生组织现象到底影射了高校生的什么心理?  相似文献   

4.
推荐理由好来屋不是好莱坞,好来屋是二工大的好莱坞!社团简介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好来屋电影社成立于2002年,是二工大的老牌社团社团重点开展国内外电影的放映、影评征集活动,并成功举办了我校多届电影节在学校的很多大型活动中,好来屋也常常担任影片放映的工作在校的社团文化节和英文节上都可以看见好来屋忙碌的身影  相似文献   

5.
张伟 《收藏》2006,(7):90-91
我从小喜欢看电影,爱屋及乌,当时在影院出售的电影说明书都被我小心冀翼地夹在书本里,成为我最初的藏品。20世纪80年代初是我收藏意识大觉醒的年代,那时有好几家电影报刊同时向我约稿,我于是到处寻觅电影文献,整日沉浸在有关电影的写作中。就这个,20年来我收集了大量电影文献,写了几百篇有关电影的文章,出版了《前世影事》《纸上观影录》等专著。回顾过去,我对自己在电影文献收藏方面的先知先觉感到庆幸,如果今天再来从事,恐怕多花上几十倍的精力和财力也无法达到目前规模的一半。  相似文献   

6.
【社团简介】由复旦大学上海视觉艺术学院一帮热爱电影喜欢拍摄的学生发起,初创于2006年10月,致力于掀起中国电影新浪潮。用影像来记录生活,分享快乐。我们的电影社就是要建立一个拉片的传统,让大家在影片观摩中基本掌握电影摄制的技术,然后运  相似文献   

7.
冯小刚最新电影<非诚勿扰>在今年的贺岁档掀起了全国人民的观影热潮,而影片的片名也向大家宣扬了一个诚心实意的理念--非诚勿扰.不过,在足球场上,却总有一些球星喜欢打破"21世纪最重要的东西"--和谐,编造了一幕幕绿茵谎言……  相似文献   

8.
采用文献资料法,尝试从科学电影理论的研究角度出发,探讨功夫电影的一般理论。本研究延伸了蒙太奇电影理论中"结构主义"的思想,对功夫电影的构成进行有意义的"分割",发现功夫电影的本质是"流动的技击动作",并分析了功夫电影的一般特征即"打斗"和"冲突"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关系。  相似文献   

9.
李雪  杨滨 《体育科研》2016,(4):71-75
通过分析研究体育电影的特征,以及体育电影海报中的视觉符号,运用视觉符号所传载信息的特点及视觉符号要素:文字符号、图形符号、色彩符号,以国外5部优秀体育电影海报设计作品来分析其中视觉语言符号的运用,探讨体育电影海报设计中视觉符号的应用规律,再根据体育电影的宣传诉求来寻找合适的视觉符号要素进行设计,从而达到快速、准确、直接的信息传递,引起观众情感的共鸣,通过体育电影海报在观众与体育电影中建立良好通畅的沟通,并吸引观众观影,达到推广体育电影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傅雳 《当代体育》2012,(29):42-43
西班牙国家英雄伊涅斯塔在电影《角斗士》的歌声中完成了大婚。美丽的塔马里塔古堡中,700多嘉宾的深情祝福下,小白要给陪伴多年的安娜一个交待:"你愿意嫁给我吗?"  相似文献   

11.
截止到10月底,《羞羞的铁拳》总票房已经突破了20亿大关,在华语喜剧类电影中仅次于周星驰的《美人鱼》.抱着好奇的心境,笔者走进了电影院. 略去电影中恰到好处的包袱和情节设计,给笔者留下印象深刻的,是在电影结束后,几乎所有观众都没有第一时间离场.  相似文献   

12.
武侠电影作为中国特有的电影类型,有着独特的价值观念、叙事模式以及深远的历史文化渊源。文章采用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对武侠电影的核心要素"武"、"侠"、"江湖"进行解读,探讨武侠电影发展与成败的关键要素是文化、艺术与审美的完美结合。对中国武侠核心要素的文化学解读,增加对于武侠文化和武侠电影的认识,深化对武术文化的理解。  相似文献   

13.
体育电影的视觉存在,首先是因体育运动符合"优美"或"崇高"等美学范畴,受众带着窥视心理,进入电影叙事想象框架的诱导,被人物富有感染力的外观所吸引,最终与电影的主旨不谋而合。肉体之美让受众将窥探与欣赏的目光投注在光鲜的物质实体并忽视社会问题的询问,而这正是国家政治所乐于接受的——一个安乐祥和奋勇拼搏的美好世界。  相似文献   

14.
美国棒球电影发展的文化省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库伯镇"(传说中的棒球发源地)与"好莱坞"(电影工业重镇)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一百多年来,棒球作为美国的"国家消遣",始终都是好莱坞电影制片最热衷取材的对象,为电影角色、剧情与背景提供丰富的银幕元素.从孩童联盟到大联盟,好莱坞曾出品各式各样类型电影,分从不同面向描绘美国社会中的棒球运动,这些电影也被称为"棒球电影".本文企图透过对于"棒球电影"的考察,揭示棒球、电影与美国文化之间的细腻互动关系.我们将会看到,从19世纪后期开始,棒球与电影便在美国社会中扮演凝聚美国移民社会分歧认同的重要力量,作为二股力量结合代表的"棒球电影",也运用其丰富银幕再现不断复制并传播美国社会中的主流价值,成为其典型的代表例证.透过回顾并整理美国"棒球电影"的发展历程,以及其在不同阶段中所展现出来的重要类型与主题.本文将致力于解释棒球不断结合电影的主要因为,以及二者相互结合的互动模式,让我们能更进一步理解棒球对于美国文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杨敏 《收藏》2013,(4):6
2012年法国拍出了一部创造该国观影记录的电影《无法触碰》。影片的两位主人公,一位是高位截瘫的法国贵族菲利普,一位则是他请来的看护德瑞斯——看起来粗俗不堪的黑人小混混。两种不同文化背景的碰撞首先在艺术领域爆发。菲利普的品味无庸置疑,喜欢古典音乐,同时是一位顶级收藏家——他几乎令人难以置信地拥有20多枚法贝热彩蛋。趣味虽  相似文献   

16.
张力 《中华武术》2006,(3):39-39
“武术是什么?”这是近期李连杰频频亮相媒体中常谈到的话题。李连杰是一个生活低调的人,从影二十多年,接受采访不多。然而,这半年他却以一名人世“僧人”的形象出现在各大媒体上。当然,一方面是为其最新作《霍元甲》做宣传;另一方面,也足更重要的,就是借此传递他习武三十多年对于“武术是什么”的理解,希望大家通过他和他的电影的讲述,真正了解流传千年的中华武术的真谛在哪里。  相似文献   

17.
协会简介中国药科大学"海洋之家"是一个成立于2009年的年轻社团,社团成员由一名会长,三位副会长,五个部门的部长,还有我们一群喜爱海洋的孩纸们组成!在社团里,我们像家人一样一起玩,一起探讨、学习,可以说,社团于我们是另一个家。虽说我们是学术性的社团,但是我们的娱乐活动也很多,决不能让大家感到无聊。  相似文献   

18.
欢迎大家来到中国传媒大学!选择北京这样一个国际化的大舞台,万万不能错过的不仅仅是"北京烤鸭",更不能放过的是这里"得天独厚"的国际化语言文化学习资源!"中外学生交流协会"就是一个致力于帮助中外学生挖掘这种资源的社团。  相似文献   

19.
推荐理由青涩的年轻社团勇于创新,勇于实践未来的精英在这里聚集社团简介精英俱乐部是2010年5月14日正式由北京理工大学09级学生组织发起的一个社团,6月14日正值俱乐部满月,"空手谋生"大赛也是对这个新生社团的极大挑战。活动的成功落幕,是参赛队员的成长,也是精英俱乐部的成长。  相似文献   

20.
以"香港功夫电影何以走向世界"为逻辑起点,从美学、人类学视角出发,探讨其在解决地区电影"民族性"和"世界性"问题时所具有的审美特质。研究认为,香港功夫电影具有历史审美和暴力审美特征:1历史审美是香港功夫电影独特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对阐释香港地区电影发展"民族性"至关重要;2暴力审美是功夫电影最为显著的特征。以武术技击所产生的暴力意象为基础,表现出两种审美倾向:一种是对暴力形式的追求,使得功夫电影愈发形式化、舞蹈化,为当今银幕上的武舞,暴力意象被弱化;一种是对暴力内容的追求,功夫电影披上道德、神性的外衣,暴力行为更加直白有力,暴力意象被凸显。在当前两岸三地合拍趋势下,以岭南地域文化(历史审美)为背景,以武术技击(暴力审美)为内容的功夫呈现范式,不仅有利于功夫电影的健康良性发展,也有利于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传播与国家形象的塑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