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三国演义》是中国军事智慧在文学创作中的主要体现,它的战争描写在各个方面潜移默化地受《孙子兵法》的影响,二者之间有深厚的结缘关系。探讨《三国演义》对《孙子兵法》思想的运用,对理解《三国演义》的丰富价值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滨州学院学报》2018,(5):10-14
同是作为被收入《武经七书》的武学经典,《三略》与《孙子兵法》在兵学思想方面多有相通之处,如都强调用兵要知彼知己、因敌制胜、速战速决,都重视将帅的作用,强调君主要给予将帅独立指挥、临机决断之权等等。但是,两部著作也存在不少相异之处,《三略》结合时代特点从战争观、将帅思想等方面对《孙子兵法》的思想进行了深化和发展,如《三略》倡导"义战",而《孙子兵法》则没有区分战争性质;《三略》较之《孙子兵法》更加重视民众在治国、战争中的重要性;《三略》提出了"夺其威废其权"等处理君将关系的思想。  相似文献   

3.
岂一个"降"字了得——浅析《三国演义》中的投降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最为有名的战争小说。其刻画战争场面之宏火、情节之曲折、描写人物性格之鲜明,都令人叹为观止。别的不说,即使是小说中那些投降人物的处理,也同样让人赞赏不已。虽然都称作“投降”,但中心人物的投降方式以及投降之后的举止差别迥异,其丰富的表现力,远非一个简单的“降”字所能涵盖,充分显示了作家塑造人物的高超能力。下面试举几例分析之。  相似文献   

4.
《左传》和《三国演义》是两部描写战争非常著名的著作,历来人们对他们各自的描写战争的特点分析比较多,但将两者结合起来进行比较研究,相对来说很少,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分析《左传》描写战争的特点对《三国演义》的影响,即:(1)通过战争写政治;(2)通过战争与战略;(3)通过战争写矛盾;(4)通过战争写人物。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古典小说的战争描写方面,《三国演义》历来为人们所称道,而姚雪垠创作的长篇历史小说《李自成》在此方面同样也卓有成就。通过对二者的比较,可以清楚地看出后者在对前人借鉴与学习的基础上实现的超越与发展,以及作者的创作理念对作品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三国演义》是第一部名的历史演义小说,小说对战争的描写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小说吸收和发展了《左传》描写战争的方法,对战争的描写并不是停留在两军对垒、两阵对决、两将交锋等程式化、简单化的描写上,而是从多方面的矛盾斗争来展现战争的发展进程,将军事斗争、政治斗争乃至外交斗争结合起来描写,注重从宏观和侧面描写来揭示决定战争胜负的各种因素,预示战争的结局;同时对战争中精彩的场面,也不乏细致、生动的描写。特别是在决定魏、蜀、吴三国命运的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彝陵之战的描写上,可以说是精彩纷呈,各具特色。笔仅就以下三点略微谈谈《三国演义》中战争描写的艺术。  相似文献   

7.
《三国演义》是一部史诗性的巨著,也是一部长篇战争小说,描写了自东汉末年到晋初一百多年的战事,展现了一幅波澜壮阔、气势恢宏的历史画卷.在对战争的描写中,《三国演义》重视渲染战争环境,青睐于智斗的决定性作用,又擅长以战争冲突塑造人物性格;但在对战争的全景性和狂欢式的表现中,《三国演义》陷入了为统治阶级、为利益集团“修史”的片面立场,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战争暴力给百姓带来的毁灭性灾难,对旷日持久的战争缺乏反思意识和人道主义关怀,由此淹没了战争的血腥气味和死亡恐怖,而将战争诗化和狂欢化了.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古典小说的战争描写方面,《三国演义》历来为人们所称道,而姚雪垠创作的长篇历史小说《李自成》在此方面同样也卓有成就.通过对二者的比较,可以清楚地看出后者在对前人借鉴与学习的基础上实现的超越与发展,以及作者的创作理念对作品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李霭 《青海教育》2006,(7):42-42
优秀古典小说《水浒传》,在中国小说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它成功地塑造了一系列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个性鲜明,特征突出。正如金圣叹所言:“叙一百零八人,人有其性情,人有其气质,人有其形状,人有其声口。”较之《三国演义》,在人物塑造方面,《水浒传》成就更高,它标志着中国古代小说人物塑造由类型化典型向个性化典型过渡。节选自《水浒传》第十回的《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历来是为人们击节称赏的名篇章之一。在这一章中成功地刻画了这一封建统治集团的依附,  相似文献   

10.
孙犁所创作的以《荷花淀》为代表的战争小说,从淳朴而秀美的普通农村妇女形象的塑造、诗情画意的环境描写、旁观者目击的非血腥的战斗场面的描写等三个方面,用诗性的方式切入战争,从而消解了战争的残酷性。  相似文献   

11.
加强教育科学研究 推进军校理念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理念创新是教育创新的先导 ,先进的教育理念对教育改革与创新具有重要的影响力和作用力。本文紧密结合当前院校教育的实际 ,就教育理念创新的问题 ,阐述了需要转变的六种观念 ,对于推进院校教育理念创新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13.
军队是国家机器的重要部分,如何集兵应战,是所有国家统治者要解决的问题。本文略述汉代的兵和兵役问题。我们这里所说的兵,是指战士,然而在汉代,作为军队基本要素和基础构成的战士,主要不用“兵”来名之。“兵”字在当时主要的含义是指武器,当时多用的名称是“士”或“卒”,如:“战士”、“甲士”、“介士”、“卫士”、“骑士”、“楼船士”;“士卒”、“吏卒”、“甲卒”、“县卒”、“戍卒”、“卫卒”、“正卒”、“更卒”等。出现频率最高的是“士卒”和“吏卒”。以“兵”指称战士个体,则比较少,而且往往是与“士”或“卒”相连为一个…  相似文献   

14.
文章分析了我军依托全军军事训练信息网加强远程高等教育的思路;介绍了国防科技大学依托全军军事训练信息网建设网络资源和网络课程,以及依托军网开展研究生课程教育的情况;提出了未来依托全军军事训练信息网加强军队远程高等教育的发展思路和举措。文章指出,充分利用远程高等教育手段加强我军研究生教育,促进其发展,是新世纪高层次军事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5.
将军事游戏引入军队综合性大学军事指挥类学员本科毕业设计,对提高学员的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了该毕业设计模式的内涵和特点,探讨了其组织形式与实施流程,并应用于军队某综合性大学的本科毕业设计工作,最后,指出了该毕业设计模式应把握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6.
军民融合背景下装备保障模式出现了新的变革,军事计量也出现新的发展趋势,军事计量工作实际需求对军事计量人才培养和课程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沿用至今的军事计量课程体系、内容架构和课程教学方法已经无法满足装备保障对于军事计量人才的需求.结合调研结果和教学经验,对军事计量课程内容架构设计、教学方法、课程资源建设与考核方法等提出新...  相似文献   

17.
本文立足军事技能课教学的特点和规律,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考试制度等几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在教学中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立足楚汉战争的丰富实践,讨论和分析了优秀兵家人物运用兵法思想的不同特点和成就。韩信的天赋与兵法"悟"的妙境、项羽的勇武与兵法之"势"的发挥、张良的谋划与兵法之"道"的价值、陈平的奇计与兵法之"诈"的功效都是各具特色的兵法思想及其运用,是宝贵的思想财富。  相似文献   

19.
新世纪以来军事翻译的重要性与日俱增,种类增多,中译外和口译所占比重越来越大。我军对军事翻译人才的需求因而越来越大,对军事翻译人才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我国的翻译形势和地方院校翻译教学的现实却决定了军事翻译人才的培养不能依靠地方院校,必须依靠军队院校。  相似文献   

20.
《孙子兵法》是我国古代最有代表性的兵学著作。书中蕴涵了丰富的兵学文化思想。着重讨论了《孙子兵法》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价值以及在兵学文化意识方面的若干内容,诸如竞争意识、支配意识、应变意识、时效意识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