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4 毫秒
1.
《小火炬》2014,(6):30-31
最早制作陶俑的“师傅”——女娲 虽然“女娲造人”只是一个传说,但我们会发现,制作“泥人”的过程竟然和陶俑的制作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先造骨架,以泥塑形,只是将“吹入真气,使其有生命”这最后一道步骤变为“经火烘烤烧制成”。这么说来,女娲变成最早制作陶俑的“师傅”了。  相似文献   

2.
经常有教师提到“制作课件难不难?”、“怎样做课件?”、“制作课件时应该怎样选择一种合适的制作工具软件?”等一系列问题。本文针对这些教师提出的问题,简略地介绍了多媒体CAI课什的设计与制作过程。  相似文献   

3.
“揠苗助长”是小学六年级语文的一节内容,为了增强教学趣味性,激发发生学习兴趣,笔者用Flash软件制作“揠苗助长”课件进行教学,收到满意的教学效果,现将制作过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背诵指导这首诗有两层意思:第一层写石灰锻炼的苦辛,第二层写石灰的高洁志向。虽然分两层意思,但这四句诗却是一脉贯通,一气呵成的。所以,要背诵这首诗的关键是要了解石灰的制作过程。因为全诗用了拟人化的写法,所以,在把握了石灰的制作过程:“出”“烧”“粉”“留”之后,还得考虑诗的“拟人”,就是说石灰要有人的性格,这就有了“全不怕”和“要留”的“想法”。这样看来,只要记住了石灰的制作过程和诗的拟人化写法,背诵这首就比较容易了。字词注释①千锤万…  相似文献   

5.
我教《景泰蓝的制作》北京市一○一中学宁云平《景泰蓝的制作》是一篇说明文。文章以生产过程为序,使用准确而通俗的语言清楚地说明景泰蓝制作过程的特点。在教这篇课文前,我做了个兴趣倾向调查,结果82%的学生认为本文“无趣”,认为“可学可不学”的同学占23%。...  相似文献   

6.
在一年级拼音教学中,有很多读音或字型相似的拼音不太容易分辨,比如“b”和“d”、“P”和“q”、“n”和“l”等,这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为此,我们利用儿童爱玩游戏的天性,用Flash制作了一个小鸟啄气球的拼音游戏用于教学。下面是我们的制作过程。  相似文献   

7.
田晓鹏 《生物学教学》2006,31(12):31-32
“花的传粉受精过程”是一个抽象的、动态的生理过程,它既是“开花和结果”的重点内容,又是“被子植物个体发育”的基础。现有的平面静态挂图无法展示该过程,如果单纯讲述,学生可能不易理解,只有将这个过程形象化、动态化,才能帮助学生理解这一重要的生理过程。笔者经过研究和尝试,成功地制作了“花的传粉受精过程”活动教具。  相似文献   

8.
(1)在Frontpage2000的编辑窗口中,点击插入菜单。(2)选择插入菜单中的组件选项。(3)在组件选项中,选择悬停按钮子选项。(4)在弹出的对话框内输入完参数,点击确定钮。2.用Flash制作用Flash软件制作动态按钮的主要步骤为:(1)单击插入菜单,创建新的按钮符号。(2)依次制作或导入图形、图像,制作“Up”、“Over”、“Down”、“Hit”帧的按钮外观。在网络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过程中,超链接的启动是通过超文本与图标作为触发体,而图标做成各种形状并小型化后即成了按钮。课件制作中,动态按钮是在鼠标指向或点击…  相似文献   

9.
在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上3.1.1“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中,涉及到立体图形的展开与折叠问题,而教师在利用《几何画板》制作立方体的展开与折叠中“二次折叠”问题的演示课件时,遇到了制作烦琐、演示过程不流畅等问题.我在这类问题的制作中,探索出了以一个关键点运动带动其他图形运动的折叠方法,这种方法制作简便,使用过程流畅.[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采用多媒体制作软件和三维动画软件制作的“对心碰撞”课件,具有生态、形象、直观的特点,能实现碰撞过程动态分析并进行智能化练习。  相似文献   

11.
研究文章的写作主要是研究文章成品的制作过程。文章的制作过程必然要经历从“物”到“意识”,再从“意识”到“文章”的“双重转化”,即经过“物→意→文”的矛盾运动。“物、意、文”的矛盾运动,实质上就是写作过程本质的体现,可再分解为相互联系制约的“同化”、“内化”、“外化”三个层次,清楚地反映出文章制作过程中由心灵的动态转化为文章的静态的发展过程。在过程的各个环节中,“转化”起着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围绕具有闽南特色的传统小吃“绿豆凉粉”,从其制作过程中的真实问题出发,设计“认识绿豆凉粉—寻找绿豆凉粉中的氢键—探究绿豆凉粉制作过程中氢键类型的变化—绿豆凉粉黏度的调控”的任务线,引导学生学习氢键的形成及其对物理性质的影响。最后采用过程性评价和访谈的形式对教学效果进行定性分析,符合预计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3.
一、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七年级第七章第三节“制作多媒体作品”的第一课时,教材以制作多媒体作品“苏州园林”为范例,要求学生了解多媒体作品的基础过程,并熟练掌握图片、艺术字、背景音乐等素材的插入。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件制作如果单由教师一人唱“独角戏”,总不免太过费时费力,能否让学生走进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过程呢?只要引导得法,我想是可能的。让学生亲自参与多媒体课件制作过程,其实也是一个让学生阅读课文、参悟课文的过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可以得到很好地发挥。这一回上《天山景物记》,事先我先将《天山景物记》第一课时的多媒体课件制作意图告诉了同学们:封页、主页既要切题,又要先声夺人,主题页制作中要出现电视散文形式。然后我跟同学们商量,班级能否成立一个“摄制组”,由同学自己来搜集音像材料,来选取镜头,然后向计算机老师学习进行电脑合成。……  相似文献   

15.
“土地经济学”课程多媒体教学的实践与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土地经济学”课程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过程,指出制做过程及教学实践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应用Flash MX 2004软件制作“超临界流体提取过程”动画演示课件的方法,并总结了课件设计和制作中的技巧和体会。  相似文献   

17.
李娅 《上海电教》2001,(1):36-37
“Microsoft PowerPoint”幻灯演示稿制作软件,是一种表达观点、演示成果、传达信息的强有力手段。用PowerPoint编制的电子稿进行信息交流,将把枯燥的、照本宣科式的讲课变成听讲欣赏电影式的享受。操作简便,界面友好,教师用它制作课件不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很适宜应用于“家常课”。笔在培训教师用PowerPoint制作课件的过程中,发现如果综合运用PowerPoint的各项功能,可制作出比较有创意或新意的多媒体课件。  相似文献   

18.
曾庆丰 《数学教学》2005,(5):21-23,13
在“制作一个五角星”这节活动课里,教材只是介绍了五角星的画法和制作一个五角星的步骤,内容既单调又趋于“程序”化.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他们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进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呢?我们采用下述教学模式,即以《新课标》为指导,以“活动中体验一体验中探究一探究中创新”为活动过程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9.
陈一敏 《江西教育》2004,(13):45-45,14
网站制作我们的中小学生也能做。“学生网站”为世界各地学生的交流提供充分的空间,是学生交流学习的园地;学生将探索成果及经验做成作品集,发布到自己做的“学生网站”上,与其他人共享。还可以在网络上互相推荐好书和好课,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综合和利用.在“学生网站”里,学生可以开辟自己的天地,可以发散思维,开阔眼界;同时,电脑网络知识也在制作网页过程中掌握了。我们信息技术课教师应该教会学生制作网站。  相似文献   

20.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积极开展生物模型教具制作具有重要的素养教育意义。阐述了“花的结构”“眼球结构”“视觉成像”生物模型教具的制作过程,通过生物模型教具的制作活动,学生亲历教具制作过程,实现教具制作与劳动教育的有效融合;学生在制作生物模型教具的过程中,增强了对美的感知和表达,激发了环保意识,培养了科学设计能力,发展了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等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